Friday, August 31, 2012

香港要多照鏡

(刊於AM73020120831)

筆者上星期利用被特首「剋扣」至兩星期的行會年假(先前為3個月——「做實事」的小小個人代價),到香港的老對手新加坡一趟,並遊覽了他們剛開幕的新景點——面積達5個維園,座落商業區中心的Gardens By the Bay。這趟旅程實基於香港的一個核心價值——奄尖腥悶(只因我們習慣完美)。香港一向以國際最高標準為目標,別人做得比我們好的,我們努力學習甚至抄襲,竭力迎頭趕上。「學無前後,達者為先」,新加坡近幾年的經濟表現如此成功,實地考察乃應有之義。因此,筆者創立非牟利研究組織HKGolden50的研究中,很多時將香港與頂級國際城市(包括倫敦、紐約、新加坡)比較,探討其成功因素,以「吸各地之長,捨自己之短」——這正是香港作為要做到全球最好的國際都會應有態度。

令我憂慮的是,香港的視野似乎越來越窄,迷失方向。我們在重新踏上征途、向國際都會的目標邁進之前,必須先「照照鏡」,了解自己實況,並和一眾對手作基準比較(benchmarking)。因為benchmarking keeps us honest(客觀比較使我們老實)!我以前經營投行的股票部,任何時候都要知道自己在頭十名對手中身在何處,才可作出正確決策:落後要急起直追,領先要再精益求精,把對手拋得更遠。奧運單車賽中,領先車手亦會不時回頭觀望,看看對手和自己距離,從而改變戰略部署。

因此,我很高興近來社會多了很多香港和新加坡的比較,因為這正是一種知己知彼、面對事實的態度——過往30年我們八成時間經濟發展都領先新加坡,可是近7年新加坡已不知不覺從後趕上,人均GDP現已拋離香港50%!為甚麼新加坡由一個連美食選擇都僅限於肉骨茶和海南雞飯的沉悶城市,蛻變成多姿多采的動感都會?

香港缺乏天然資源和客源,食物食水、能源電腦等都要進口。要付龐大「入口帳」,只有一個途徑:「服務業出口」。也是說,假如港人要提升生活水平,進口更多消費品,非得出口更多服務不可。然而服務出口不同貨品,不能付運海外:一個日本顧客希望享用一碗港式雲吞麵,必定要特地請假,購買機票,負擔全球最貴的酒店房租,才可以在香港吃到該碗雲吞麵。要顧客出錢又花時,香港人賺錢的方式是全球最難的——一旦服務水平稍跌、價格稍高,遠道而來的旅客便可能選擇留在家鄉消費,放棄來港,我們便失去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數天前一則新聞令我徹夜難眠——一間獵頭公司的調查指出,新加坡已成為英國銀行家移居工作的首選,支持率是香港兩倍,其中一大原因為其英語水平高於香港,這反映了一個事實:香港回歸十多年來,中文、國情不及內地,英文不及新加坡,結果「不中不英」,「東不成,西不就」。我們更發現最大型的11間投資銀行,有5間在新加坡的寫字樓已比香港大,如花旗銀行在新加坡寫字樓達120萬呎,在港卻只有40萬呎;甚至有說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將不再是「紐倫港」,而是「紐倫坡」。連作為我們龍頭的金融業也在節節敗退,但市民和傳媒似乎對前門失火仍若無其事,香港「死於安逸」之勢已成。要「破鏡重圓」,我們必須面對敗陣事實,為香港鼓足幹勁、奮起直追。

Monday, August 27, 2012

黃金五年 盛衰關鍵

(刊於AM730,2012年08月27日)

百多年來,進入香港的機遇都是一批批魚貫進入。例如八十年代日本銀行大批進駐金鐘、九十年代則有如Morgan Stanley、Goldman Sachs等美國投行。然而,在黃金五年,即2010至14年間,香港的機遇蜂擁而至,而且橫跨各行各業。舉例說,國際時裝品牌如A&F及它的大隻佬、Forever 21價廉物美的衣飾都相繼落戶,名聞亞洲的24小時誠品書店亦剛在銅鑼灣開幕;金融業方面,投行一哥JP Morgan兩個月前把其環球投資銀行主管移至香港,保險業巨擘Prudential亦有傳「遷都」,把其倫敦一百六十多年的總部移師香港。身為亞洲人,我做夢也沒有想過,如此標誌性機構(iconic institution)會讓總部落戶任何一個亞洲城市,遑論香港。

一浪接一浪的機遇含義相當明顯:早已習慣在自由國度工作、生活的人或企業,斷不會移師至一個不自由或「不夠格」的城市。國際大機構都魚貫進入香港,充分印證「紐倫港」一說,香港並不輸於倫、紐兩市,躍升國際都會寶座當之無愧。

黃金五年並非不切實際的幻想:正當去年股市下跌兩成多,是徹徹底底的熊市;加上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似有若無的復甦、中國收緊銀根時,香港零售額在2010年增長18%後卻再升25%;住戶入息中位數增加11%,是過去17年最高升幅(之前10年共升10%);失業率長期徘徊於3.3%,就業人數自去年初起,平均按月增加0.2%,屢創新高。

機遇蜂擁而至,亦是盛衰關鍵。不論平日還是假期,由銅鑼灣商舖到元朗大街,香港每個角落都是名符其實的「旺角」。我們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去容納這些機遇。供應不足轉化為租金上升與通脹,勢將打擊香港競爭力,令顧客捨港而去。

我不是要各位讀者的想像(imagination),更不需要你們有甚麼願景(vision) ——但我極需要你們的反應(reaction)。香港歷經170年發展之際,大多數人卻對社會現狀不滿;生命無「Take Two」,香港人卻有黃金五年千載難逢的「第二次機會(second chance)」,讓我們重塑香港,建設一個更人性化、更繁盛、更環保的香港。我們在「Take One」做得不好的,更應把握「Take Two」的機會一一改正,為我們的家建設最好的黃金50年。

面對一生人都未必見到一次的機會,你會怎樣做?假如你選擇束手度過黃金五年,只望坐享餘暉,請緊記黑夜之前的夕陽是最絢麗迷人的。人生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明白原來我們錯過了多少珍貴機會。就如現在的希臘、美國、日本等,到今天人事已老、債台高築,翻身乏力。墓碑的水泥已固,實在「再回首已百年身」。

假如再次錯失機會,我們將見證香港由發展170年的高峰,進入數以十年的長期衰退,成為另一個東京或威尼斯,曾經盛極一時的大都會,同被世人遺忘、棄在歷史的垃圾堆中。人說香港是個「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之傳奇,我真不想見到香港終於成為「自己的地方」時,卻只剩下過氣的人物、衰落的都市。

Friday, August 24, 2012

「飛」政治,講正事

(刊於AM730,2012年08月24日)

不少朋友都問筆者,加入行會是否早有計劃。其實我早於去年4月便離開金融業,並於6月成立非牟利獨立研究組織HKGolden50。我們的首份研究報告於去年9月1日發表,其時梁振英先生甚至還未宣布參選。

在經過一整年埋首研究,並出版了4份重甸甸的報告後,我深明香港現時面對的機遇和隱憂。令我欣喜的是,梁先生的政府是富承擔、有抱負、想改變的班子,令我有信心我們研究中的願景是能夠落實的,因此我當然樂於「沾這趟混水」,全力以赴、齊心合力在香港盛衰關鍵的5年中奠下黃金五十年的根基。

說起我們的研究工作,筆者在投資銀行工作廿多年,最自豪並非被機構投資者票選為最佳分析員十多年,而是從來不曾錯過任何「死線(deadline)」 ;但在HKGolden50的工作中,居然不止一次推遲報告出版,最長一份甚至遲了10個月。

如此大失預算,只因筆者在金融界時,研究範圍是整個亞太區,由日本到澳洲都有,因此實在預料不到這小小700萬人的香港,研究結論會如此驚人:一方面,香港天生麗質,潛力之優厚令人咋舌。只要我們明白市場大勢所趨,不要妄自菲薄,香港躍升國際都會指日可待;另一方面,可以把握這些機遇改造香港的時間卻只有短短的黃金五年,也就是2010至14年。香港的前路將是完全二分(binary outcome)、沒有中間落墨的機會:力爭向上,大力投資,香港將與現在傲視全球的兩個頂尖國際都會倫敦、紐約並駕齊驅;把握不好黃金五年機遇,香港不會成為四分一個倫敦或0.6個紐約,而是完完全全的另一個東京或威尼斯,曾經盛極一時卻漸遭世界遺忘。

這個專欄並非政治宣傳,而是旨在以白紙黑字的事實和數據,向市民大眾闡明香港現在的處境。未來環球經濟環境將遠比之前10年困難,因此相比之前,要建立和諧社會亦會困難數以十倍。更大問題是,當我們說日本自泡沫爆破後至今迷失20年,未來歐洲亦將因債務問題陷入迷失年代時,原來香港早已迷失了十多年光陰而不自知!

回首過去十年,香港幾乎連一項已完成的重大建設都數不出:新醫院,沒有;新公營大學,沒有;人口政策,沒有;100萬呎以上的商場,沒有;談了十多年的西九文化區,沒有。沙包陣?有!大把!6,600億,足夠起近百間瑪麗醫院或科大。

今屆政府面對未來挑戰,不但要迎面趕上,更要在全球接近衰退的環境中,追回過往15年失去的光陰,讓硬件、軟件的建設都火速上馬,才不至令700萬市民、三代香港人的努力付諸流水。

Monday, August 20, 2012

我的好同事

(刊於AM730,2012年08月20日)

筆者加入了行政會議個多月,對這「新工作」可謂十分滿意;在金融界廿多年間,我研究過數百間大型企業,一般公司在高層「改朝換代」後,總要4至6個月的磨合,才會有實際成果。因此我本預期首月行會和剛換血的公司一樣,大家認識不深,未必暢所欲言(例如筆者埋首工作被老婆埋怨,剛開始時也不敢跟鄰座同事李慧琼談及,但現在大家都不會有這些「保密」的顧慮),只會有60分的工作效率。但我會給過去一個月的行會會議95分——大家雖屬新相識,但甫開會便打開天窗說亮話,在不少具爭議議題上都盡抒己見,可見大家對彼此和保密制度的信任。

行會諸君都富有承擔,急不及待為香港做實事,不會因起步遭逢阻滯而半途而廢——正如Steve Jobs剛回歸蘋果時,公司面臨破產,後來卻在他帶領下成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一樣。世事並無所謂「完美開局」,只有最好結局,而連接兩者,惟靠專心一致、努力不懈做實事,不被流言蜚語打亂。雖然有出色的戰友相伴,我對香港未來5年要做的事從沒半點鬆懈——這不僅是因為未來10年的全球經濟形勢將較過去10年嚴峻,香港更要追回過去15年應做卻沒做的事!

香港現在的「廚房」這麼熱,民怨沸騰,問題充斥,講到底源於我們之前從沒長遠規劃,因應往後10年的需求進行建設——以零售空間供應為例,當近5年本港零售總額增長九成,商舖總面積卻僅增加可憐的3%;過去10年人口多了又老了,政府卻連一間新醫院也沒建成,但再之前的10年卻有8間!

市民數年前可能沒有想過香港住房需求的龐大,到今天樓價高企、置業困難,其實早應於3、5年前規劃土地供應。同樣,市民亦未必知道人口老化的問題將在未來10年令醫療系統百上加斤!故此,政府不但要急市民所急,更應做到「急市民未來幾年所急」!因為應對土地、醫療、住宅、勞動力等的供應短缺,都是「交付周期」(lead time,即開始規劃至落成所需的時間)很長的項目,全都需要盡速開始建設。否則,到這些問題切實影響市民時,嚴重性相較現在何止數十倍——失救的病人將等不及興建新醫院;香港將已因價錢太貴、競爭力倒退而把「服務業天堂」美名拱手相讓,旅客捨港取新加坡、上海……外國諺語有云:"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就如褲子上的破洞一樣,待問題惡化,大難臨頭時才處理,一切都將太遲。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目下全民就業,要「居極安而思極危」無疑十分困難。但作為有承擔的政府,港盛港衰,實繫於我們的視野和願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