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30, 2013

越跑越慢!

(刊於AM730201312月30)

作未來預測時,大部分「專家」總會拋出「明天會更好」的理論,唯獨人口老化對經濟的研究例外——它們清一色指出未來數十年人口老化會拖慢經濟。國際貨幣基金 (IMF) 研究指出, (1) 由於嬰兒潮要儲蓄退休,他們會減少消費,對貨品打擊特別嚴重,加劇全球製造業工人失業;(2) 公共投資回報下滑,教育、公路等基建將供過於求; (3) 公共、私人儲備虛耗,各國政府債券增加以至破產; (4) 整體創意、想像力、創業精神隨老化而消逝,生產力停滯不前。

HKGolden50有個研究員的姊姊在5年前出嫁,他自己則剛去年結婚。他告訴我雖然他和家姐都是請相同的uncles、aunties,但過往幾年多了長輩退休,變得較為「孤寒」,結果他收的禮金比姊姊少了很多!他的例子反映了人們退休後消費銳減的傾向——有統計指港人退休後開支平均減少近7成。

更糟的是,由於醫生、醫院供不應求,醫療通脹遠高於整體通脹,在退休後資產有限下,港人只好通過削減其他開支來應付醫療重擔。按粗略估計,今天只有4成嬰兒潮已經歷喪親之痛;坊間亦有說一生總醫療開支7成是在離世前6個月花掉。換言之,6成嬰兒潮可能未貼身感受老年巨額醫療賬單的壓力;當他們知道香港頭號癌殺手大腸癌治療費高達75萬——等於香港收入中位數家庭9年的儲蓄!——面對「病戲在後頭」,他們一定會儲蓄更多、消費更少。

眾多人口研究亦指出,人口老化帶來的經濟停滯將使對製造業、服務業的需求下滑,令全球投資回報減低。因為嬰兒潮是西方史上最大的人口群組,他們壯年時大舉買車買樓,創造大量需求,政府大量舉債為他們作基建。他們今天到老才發現「洗大了」,國家及私人債臺高築,臨老被迫節衣縮食。因消費減少,社會不需再興建廠房和增聘人手,自然難有高增長、高回報。經濟陷入通縮邊緣要靠低息吊命,低息年代可能持續十多二十年。「經濟復甦等如加大息」的想法,在全球經濟一臉青春痘已變白髮的時候不再適用。

假設你是個年屆退休之齡的市民,自己投資戶口回報乏善足陳,又被家中7、80歲兩老的醫療開支嚇壞,面對未來2、30年生活中通脹、自己健康等不確定因素時,會如何規劃理財?當然務求慳盡一分一毫,結果家家戶戶都成為守財奴。這也許是老人國日本過去迷失20年的活生生寫照,但其實我們年齡中位數僅比日本年輕3年,他們經濟的迷失是對我們的重大警惕。

明天會更好,也許只是一箱情願;嬰兒潮一代要開始放下他們慣性的樂觀心態,接受「明天身體和生活不會比今天好」的新現實 (new normal)。可幸香港尚有獨特優勢和經濟機遇對抗本地經濟需求老化,成為全球「慢人經濟」競賽中最快、最健壯的選手;但我們一定要趁中坑人口仍能有氣有力時跑快兩步、跑多兩步,盡量吸納更多機遇、需求,才可確保年輕一代發展機會和上流力,讓下一代順利接棒,把活力香江繼續傳承下去!

Monday, December 23, 2013

見老不救

(刊於AM730201312月23)

今天走在街上,可能還未覺滿街百髮老人;但其實香港已成為全球人口老化得最快的地區之一。我們只花了30年就將65歲以上人口比例翻了一番由7%增加至14%,遠快於法國的120年、美國的65年和英國的50年。社會及經濟要適應老年化的壓力,當然是他國的數倍。

幸好90年代的香港,社會、政府都積極進取,廣建軟硬件,單是醫院也建了8間。回看近10年,儘管人口多了10%、人人都老了10歲,卻一間新醫院也沒建成——難道香港是全球唯一一個人多了、人老了,對醫療的需求卻少了的地方?

如果過去30年老人比例由7%增至14%、增幅已屬世界前列,下一個7% ——即由14%增至21%——的時間肯定破盡全球紀錄,因為需時不是30年,而只是短短10年!

我們應付今天香港長者的醫療、老人院設施和醫護人手是用了30年慢慢興建、培訓,故時間尚算充裕;但我們現在卻只有10年時間,建造同樣分量的醫療軟硬件來應付未來10年的「老人海嘯」。換言之,我們要以過去30年速度的3倍去興建新醫院、老人院並培訓新的護士、醫生。未來10年便需增建5間全港最大、1800張病床伊利沙伯醫院,增加20%病床供應才能應付;接著的10年亦需要建多4間伊院應付第二波老化潮 (比例由21%增至28%)。任務之龐大,絕對不容我們怠慢。要一個老化了的社會做事做快3倍,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我們要趁黃金五年快快趕上建設醫療容量。

話雖如此,市民、議員、政府似乎仍對必然會到來的老人海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我們現在不夠的絕非資源——香港黃金五年可帶來的3500億財政盈餘,已足夠興建50間伊院;儘管我們輕易見得到醫療的需求、數得到庫房疊得高高的錢,但是大家卻有力無心。醫療軟硬件建設的前導時間 (lead time)是很長的:建一間醫院由覓地至落成動輒10年以上,培訓一名專科醫生也需14年光陰。前幾任政府在過去10年一間醫院也沒建,把醫療容量爆煲的計時炸彈丟給現屆政府;但我們現在絕不可再把炸彈傳下去了,因為如不夠醫院、不夠醫生,將波及每個家庭的健康和性命!

「銀髮行業」概念看似吸引,但這是糖衣毒藥,因為它掩蓋了老人家會使少了錢、經濟九死一生的現實。上週熱炒的銀髮殯儀行業,不可能是重振經濟的主力。大家明知會有很多老人會過身,卻忽略了他們離世前那20年需要的「銀髮龍頭行業」——醫療。普羅市民是後知後覺的,仍只在關心H7N9、奶粉等短期問題,卻忽略醫療嚴重短缺這個必然會發生的危機。

要衡量一個地方是否真正公民社會,最重要指標是它如何對待社會中老的、弱的、貧窮的人;而醫療關乎人命,一個供應充足、可負擔的醫療系統是保障弱勢人口基本生命和尊嚴的安全網。如果在醫療方面有資源、有需求,卻因無心而沒有建設足夠醫院、培訓足夠醫護人員,最終可能令我們的老年一代失去健康晚年、基層人士付不起日益上漲的醫療費用 (我們頭號癌殺手——大腸癌的平均治療費已高逾75萬,等於30年長者津貼) 或挨不到長長人龍,甚至失去生存權利。我們如果有資源、有人才、有需求,卻見老不救、見弱不救、見窮不救,絕對會是香港社會史上最不公義、不孝順、不文明之事。

Monday, December 16, 2013

一兒之禍

(刊於AM730201312月16)

今天開始和大家用「心」看人口!先談最基本的「壞數據」:2013年的今天,香港年齡中位數已達43歲,比美國老5年半、比中國老7年半,只比老人國日本年輕3年;回望2000年,我們年齡中位數只和美國相若,亦比英國年輕,時至今日已比英國老3年。

印尼政府今天招攬外企投資時,亦常標榜自己人口年輕、活力充沛,人力資源不愁短缺,其實中國內地年齡中位數10年前仍是30歲以下,比今天印尼還年輕,人人正值壯年,工作、創業也是衝勁十足,是經濟高速增長一大要素。

但今天的中國,年齡中位數已達35歲,比10年前老了6歲,再過10年已將超越美國,標誌中國人口結構由20年前的發展中國家變成成熟國家,但人均收入卻仍遠遠未達發達水平。中國「未富先老」,似成定局。中國高速老化主因是1979年起推行一孩政策,令初生嬰兒數量大減,更衍生兩性比例不平衡等社會問題,現在內地政府亦已察覺問題所在,開始研究放寬政策。但其實香港人早已自行選擇了「自願一孩政策」,平均每名女性生育率長期徘徊在1左右的低水平;香港一孩家庭更在3年前首次超越兩孩家庭,成為全港最典型的家庭結構。香港過去25年來有人「去」、沒人「來」,難怪躋身全球最老地區之列!

在「自願一孩政策」下,新一代的人生將會怎樣?假設你現在30歲生孩子,只生一個。他的童年不會有兄弟姊妹陪伴,取而代之的將是500個Facebook朋友——但即使網絡好友再多,相信也難以取代一個知心的兄弟。

在他25歲投入社會工作時,他會有兩個55歲、即將步入老年的父母,和四個80歲垂垂老矣的祖父母。換言之,他一人要照顧6人的日常生活和部分財政需要;今天爺爺抱恙要幫補住院費用、明天天氣轉冷要提醒家中「四老」添衣…這沉重負擔下,新一代對人生、就業、家庭的觀念等都會有極大不同,可能更不願花上半生心血照顧自己的孩子。

上週和一名醫生朋友吃飯敘舊,他有3名子女,全部已入大學、前途光明,女兒更剛剛出嫁,應不用他再煩惱;我們開玩笑地對他說:「記得叫女兒『生多幾件』,負擔得起嘛!」他立即耍手擰頭說:「咪搞!一定會煩死她!」他更說若時光倒流30年,自己也可能一個也不生,便不用為還未出生的孫兒物色幼稚園!看來對高收入的專業人士、富人們來說,子女成才的成就感、弄孫之樂絕對抵消不了「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的萬斤重擔。

我朋友的例子也是全球未來大趨勢的寫照:低學歷、低收入的國家、人口仍熱衷於生兒育女,反而高收入的富裕地區或人群也許因開始明白養育孩子成材、成為尖子需要多少心血、時間、資源,對生育卻意興闌珊。歷史上任何鼓勵生育的「優生學」措施總是註定失敗:如「凡事政府話事」的新加坡,也試過以現金津貼和種種福利刺激大學畢業生結婚成家立室,甚至提供配對服務教人「溝仔溝女」;結果婚是結了,卻依然堅持不生仔!

既然未來世界人口前景如此暗淡,香港又如何能又三代大團圓結局?這個漫長故事,我們將與未來幾星期和大家分解!

Monday, December 9, 2013

用「心」看人口

(刊於AM730201312月9)

儘管我們相信人口政策對每一個家庭影響深遠、決定老中青三代福祉及80後前途,但人口政策諮詢開始後,一眾傳媒和社會各界似乎仍只聚焦於整個big picture的兩點pixels上:(1)「新香港人」(2) 輸入外地勞工,彷彿其餘99.99% 議題都毫不重要。

我們HKGolden50一向指出香港在黃金五年服務業大量機會流入下,正面對雙樽頸問題——我們能否客觀理智地拿起決心落實一些可能帶來不便和未必受歡迎的措施,以妥善解決雙樽頸、造大95%港人賴以維生服務業的餅把機遇鎖定在港,讓我們讀書最多的80後一代大展拳腳、學有所用,正是香港未來50年盛衰關鍵。

人口正是軟件,但香港卻擁有差不多全球最惡劣的人口結構:年齡中位數 (1) 已比美國老5.5歲:這是中學生和小學生、30歲準備掛靴球員和24歲當打之年球員之別; (2) 只比老人國日本年輕3年,大家想知道10年後香港街頭景況,只需拜訪今天白髮斑斑的日本便可;65歲以上長者人口將於未來20年由100萬倍增至220萬,每3人便有一個。佔香港人口最多的嬰兒潮紛紛到達退休年齡,香港總勞動力將於6年內見頂回落,並由高位流失20萬人,相當10間匯豐香港員工數目。若現在市面已請人困難,勞動人口再減5%,長期空缺可能會變成永久空缺!

迫在眉睫的問題包括醫療:每位長者每年的入院日數為65歲以下人士6倍,香港要在長者人口未來20年倍增下維持現有人均醫療服務容量,將需增建9間香港最大的伊利沙伯醫院,但現在建醫院藍圖卻是:零。

我們今天醫療容量已到臨界點——日前伊院迫爆,入院需排隊15小時,擠迫的候診室中病菌傳播、可能無病也變有病;一些資深醫生也曾告訴我若新沙士降臨,死亡人數比2003年倍增。如果我們今天後悔10年前沒有大量造地建屋令今天樓價、租金飛升,那麼10年後定會更加後悔今天沒全力建新醫院,因為無屋住可以「住迫D」,但無醫院真的「會死人」——在這幾年老人倍增下,醫院情況將慘不忍睹。

另一廣受忽略議題是人口老化對經濟影響:香港長者在退休後消費會比之前減少7成,據我們極粗略估計,將於未來15年拖低GDP增長達13% (每年1%)。退休朋友以前可能每一兩星期一次到髮型屋洗頭、理髮,退休後則自己在家搞掂;退休前季季追上最新潮流西褸,退休後則再無需要…結果是很多年輕一代時裝零售員、髮型師失去上流機會、甚至失業。對外更開放、引入更多外來旅客彌補越來越老的本地人口消費下滑,儘管可能短期會帶來擠迫、文化衝突等不便,長遠卻是保持年輕人上流力和發展機會的不二之方。

大家只要真正用「心」看人口統計數字,推想一下未來10年自己、家人及朋友的生活轉變,除非你家中無老無嫩,否則單看醫療、經濟兩方面已無法事不關己——家中兩老 (還有日漸衰老的自己) 到醫院看病越來越難、服務水平越來越低;年輕人在社會上流空間隨老人減少消費而越來越窄…既然人口課題人人有份,我們這幾星期會在這裡把目光由幾點pixels重新拉闊至其餘99.99% 人口 big picture,希望大家看後提起決心好好運用我們已十分充裕的資源和市場需求,擴充香港所需軟硬件,才能使我們在全球越來越老下獨善其身,幸福繫萬家、活力聚香江!

Monday, December 2, 2013

無父無母的嬰兒潮

(刊於AM730201312月2)

家母上周一在今年首個寒冷下午與世長辭,我也正式成為無父無母的「嬰兒潮孤兒」。

這星期我本要參與數個研討會,本來也想取消,但想到媽媽在我探病時仍不斷叮囑我:「快啲返工啦,拜拜!」我便明白她希望我繼續專注做我的事,所以最終決定如她所願如期出席並努力做到100分。謹記當年范太在痛失摯愛丈夫後那周仍盡忠職守,如期主持立法會會議,我相信力量也來自亡夫的期望。

兩星期來天天到醫院3次,無形中已成了習慣——上周二晚上10時許完成一個研討會後,下意識還是覺得要趕到醫院,結果幾乎車也啟動了,驀然才記起媽媽已不在的事實;這幾天轉冷,起床即時反應是掛著提醒媽媽要多穿衣服;從今我們一家三姊弟和孩子們吃晚飯,雖然仍是滿滿一檯,大家心中有個空位,卻是永遠不能填補。此刻,我真正感受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滋味。

按人口數據粗略估計,目前有兩成的嬰兒潮已雙親盡失。嬰兒潮是第一代能見證家人老死,而非因戰爭、瘟疫早死——古語云「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周在一個跟雷鼎鳴教授對談的節目中,他更提到古時韓愈40歲已自稱「老夫」;但嬰兒潮有幸卻因科技進步,大多能和父母相處多幾十年,感情亦應是深厚了幾十年;220萬嬰兒潮面對雙親離別的哀傷,也許比保良局孤兒們的傷痛更甚,因他們沒有父母愛錫幾十年的“reference point”——當然,這也許只是我做了數十年分析員的職業病「想太多」,沒甚意義。

人口老化對經濟和社會衝擊極大,但社會仍未認真面對這問題,故人口老化絕對會是隻累事的大“black swan”。 我們研究的結論為:縱使問題嚴重,香港會是碩果僅存、能有大團圓結局的福地。原因是包括我媽媽的最偉大一代教兒有方:自我識字一刻,媽媽已不斷教我「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要腳踏實地「騎牛搵馬」。這造就港人勤於儲蓄、不先使未來錢的價值觀,也避免出現一個只為討好選民而推出不可持續、要下一代償還債務的welfare state。

過往兩星期,法國、荷蘭先後被降低債務評級,是西方國家寫照:人口老了才發現福利系統支持不住,於是要削減老人福利,又要增加年輕人稅收;但香港公、私營的儲蓄同樣充裕,儲蓄率高達30%、有60%物業已供滿,也無公債,與西方大相逕庭。經濟學家過往一直指中、港等東亞地區儲蓄率過高,現在人口老化肆虐下才發現其實是西方先使未來錢,儲蓄率過低。

其實我一向不認同媽媽的想法:在投行任管理層時,我一向相信若想做行內第一,便要把握牛市大灑金錢招兵買馬,像英超球隊曼城般重金請來最佳球員(當然前提是不可看錯市)與其騎牛搵馬,不如做足研究後直接搵馬,回報最高、慳時慳力。

但今天看來,香港新、舊兩代價值觀合作得天衣無縫,能藏富於民和政府,不會像西方一樣私人、政府同樣「莫財」!面對老人化,我們資源仍充裕,「未幫年輕一代搵到馬」只欠決心;即使黃金五年商機處處,也要把軟硬件造大。

最偉大一代由無變有,建設了香港今天的一切,我們需學習他們的勤奮上進心。希望港人能一起在黃金五年餘下時間趕快追上機會,令活力聚香江,造福孫兒一代,這樣嬰兒潮的父母們才能走得安心!

Monday, November 25, 2013

最後一課

(刊於AM730201311月25)

闊別3星期專心做研究,終於再跟大家見面。經過十月懷胎般的苦功,HKGolden50人口研究報告終於在上周出世;滿以為可放鬆一下,姐姐卻告知家母病重入院的壞消息。雖然她的檢查尚未有結果,但我們一家已作最壞打算。人口研究報告本身是HKGolden50獻給香港最偉大一代長者的禮物,是我們最貼身、最上心的課題(3位80後隊員在過去1年失去了祖父/母)。如今,對我而言更多了一重沉重意義。

家母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教育。她算是個千金小姐,卻選擇下嫁了一名新移民——一個在國內讀大學,天天在以前的社會局為木屋區火災災民奔波的公務員。她在中大教育學院畢業,更組織了校友會,並獲選為首任會長,在大學和教育學院成績皆優的她在港島名校任教了幾年,本可選擇繼續教導聽教聽話好學生的“easy life”,卻在40年前跑到烏煙瘴氣的葵涌工業區剛開立的一所新中學當創校校長。

這間中學當年接收的都是家境貧困得連課本也沒錢買、成績大落後的Band 5學生,但她僅僅向我談及過她的憂慮一次,其後便默默埋首苦幹。她深信世上沒有讀不好書的學生,只有不用功的校長。在她盡心盡力的教導下,學生公開試成績在創校數年後已超越我的母校華仁!也許因我父親早逝,媽媽把全副精神寄託在教育工作上,天天早出晚歸、塞數小時車 (當年汽車還沒有冷氣),雖然每天回家都累得要命,仍堅持帶我們到街市買餸煮飯,共享家庭樂。

她教仔的方式是以身作則,令我們明白人生不只是追求快樂,而是應在不同崗位上盡責,努力在世上make a difference。她一生中固然已改變了很多少年人的命運,對家人亦然,子女各有成就,還教出了一個香港狀元(我弟弟),當然還有一個差點被當賊辦的我。這風波令媽媽飽受滋擾,對一個終身醉心教育的母親當然是個不公平的打擊。身為人子,令母親如此擔心,我實在愧疚萬分。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媽媽這幾天迷迷糊糊間也如是說:「最緊要你們這些後生的過得幸福!」昨晚我帶孩子們探祖母時她精神了一點,亦不忘訓示道:「為甚麼帶他們來?他們需要時間在家讀書!」我直到此刻仍極希望上天能多賜她幾年,讓她可見到孫兒們畢業,一圓她的心願。

早前房協樓盤開售,傳媒報道很多人幫兒女買樓上車。這正是香港最偉大一代寫照:永遠把下一代的幸福放在首位,連生命走到盡頭時還是最惦記下一代。我參閱過很多外國分析人口老化的文獻,都理所當然假定人人都是自己獨自面對衰老,很少提及家庭因素,香港情況卻大相逕庭:families that have grown up together will want to grow old together。

家母給我最後一課是:人要集中精力做真正重要和幫到別人的事。正如她當年在葵涌當校長,一當便是15年,就算多麼辛苦也要做,只為下一代人生過得比自己一代更好。小時候的我對媽媽的教訓「一言九頂」、左耳入右耳出,但如今她的最寶貴一課,我會畢生銘記。

人如流水,必將逝去。但價值觀、教誨卻會通過跨代「彩虹橋」薪火相傳;長者們也許很少會在這天天24小時打個電話便能醫肚的豐足年代提及他們當年戰亂、貧窮、飢餓的辛酸史,因我們不會明白——但他們一生卻奠定了香港的真正核心價值:同舟共濟、捨己為人;自強不息、幸福靠自己。我謹此對家母和香港最偉大一代的先驅們致敬。

Monday, October 28, 2013

連BB也不來的「福地」?

(刊於AM730201310月28)

常言香港是個福地,那麼傳統中國人的「福」是甚麼?可用兩句形容:三妻四妾,兒孫滿堂!前者不符現代價值觀也不合法,但香港人現在卻也完全做不到「兒孫滿堂」:80年代起,香港生育率持續下滑,在2003年見底時每名女性平均一生僅孕育0.9個子女,全球最低。

數字反映港式愛情一如紫荊花,遲開花又不結果。為何港人如此不熱衷生兒育女?除了女性事業心重等全球發達國家常見現象,香港在8、90年代獨有的問題便是政治前路一片迷茫:自1979年麥理浩訪京,中英開始討論香港前途問題,及後1984年末敲定香港97回歸,大量港人懼怕中國政權而移民外地,最高峰每年有逾6萬人移民,而現在每年單程證來港新移民也不過5萬多!

在1981至98年,共有68萬港人移民他方。絕大多數國家只會歡迎正值盛年、能貢獻當地經濟的新移民,香港失去這麼多「造人大軍」,難怪香港生育率在8、90年代大幅跑輸和我們生活方式、發展程度相若的新加坡了 (1989年香港生育率僅1.3,新加坡則是2.0)。

移民潮沖走勞動力兩成壯兵,令香港好像一支足球隊「打少兩個」一樣;幸好當年香港人平均年紀尚輕,憑 “can-do spirit” 拍拍心口上陣,其餘9名球員尚可前拉後補、力保不失,經濟上平穩克服困難。

香港移民要歷盡千辛萬苦,適應陌生的新環境、從頭建立自己的事業;要學唱新國歌,學懂種花、剪草、鏟雪,亦要跟上外國時事,認清加國總理究竟是杜魯多 (Trudeau) 還是杜老誌…亦因如此,他們也成為了港人中見識廣闊、思想開放的一群,學懂尊重他人、公眾地方降低聲量、包容多元文化。

香港這麼國際化,部分也要歸功於這些「國際大使」回流香港時,把外地最好的文化、美食和「諗頭」也一併帶回香港;香港成功轉型服務業,也要多得他們帶回服務各方不同背景來客的經驗和開放態度:「不論您來自何方,您的要求我們一定如您所願,令您稱心滿意!」

在80年代末,最受港人歡迎的移民目的地溫哥華只是個「小城」,人口只有160萬,多倫多、悉尼人口也分別只有210萬和310萬,當年被大量港人的大聲公、煎鹹魚、新年放炮仗等香港文化轟炸,對本地人衝擊絕對比香港入口70萬同是黃皮膚的單程證新移民更大。但正因為上述城市的本地人放開懷抱歡迎外來移民,才令她們更國際化;香港要成為與倫敦紐約齊名、站在在國際經濟、文化舞台頂峰,一定要繼續開懷地包容新移民、新文化。

至於回歸後政治漸趨穩定,為何香港生育率繼續低迷十多年?主因是1997亞洲金融風暴令香港經濟低迷、樓市暴瀉7成,失業率由回歸前的2%升至沙士時最高的9%,生活朝不保夕、看不見前景的港人當然不願為家庭帶來一個「大消費者」。猶幸後來香港經濟復甦並步入黃金五年 (2010-14年) 盛世,生育率隨即由0.9回升四成至1.3,因果關係顯而易見。

真正令香港變成兒孫滿堂的福地、改善人口結構的治本良方未必是生育補貼、特別產假;保持一個穩定的政治和經濟環境,香港才自然「BB滾滾來」。要創造這個環境,我們人人有責!

Monday, October 21, 2013

萬工皆下品,唯有服務高!(2)

(刊於AM730201310月21)

上回提到香港在世界經濟唯一能創造就業的服務業表現出眾,可望在未來「失業世界」獨善其身;不過今天絕非鬆懈的時候!

20世紀最偉大經濟學家Schumpeter曾提出,資本主義競爭帶來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是經濟和科技發展主要力量:舊工種、舊公司不斷被淘汰、消滅,但因新技術、新公司同時不斷誕生,經濟產量、財富不減反增,令人類生活進步。以相機工業為例:雄霸一時的Kodak菲林相機被數碼相機全面取代,現面臨倒閉:雖然Kodak萬多員工飯碗不保,但數碼相機令攝影普及化帶來的職位數目和經濟效益何止Kodak百倍。過往兩年,全球智能手機拍照總量已超越數碼相機,現在輪到Nikon和Canon受壓力……破舊立新,周而復始。

但過去100年正確的理論,未來10年不一定正確,如過去一世紀全球人口由17億大增3倍至70億,未來發達國家人口增加卻會停滯不前,加上年事漸高、消費漸減,帶來正增長的創造性破壞並非數學上的必然(mathematical certainty),未必會製造更多就業。電腦消滅工種的趨勢正蔓延至服務業,如日產無人駕駛汽車將在未來幾年面世,以後各種司機職位都會消失;3D打印大勢下,未來的雕塑家可能是電腦圖像設計師,從此手藝專家(craftsmen)也可能失業。

全球愈趨一體化和連接緊密,令一、兩個勝者更易橫掃整個行業:Ivy League名校麻省理工學院(MIT)推網上免費課堂,以高質素低價錢搶客,更多人可轉投名牌懷抱。各名校通過互聯網打入全球市場,非名校將不再有立足之地,令教育行業winner takes all,教育將更普及,但教師人數則可能比現在少;這也是各行業寫照。

城市間競爭亦然:現時大都會的服務業涵蓋範圍不只是鄰近地區而是全球;結果最成功的兩、三個城市又是winner takes all,盡攬全球機遇,如紐倫港仍不斷吸引人才商機,另外的城市如曼徹斯特、底特律等卻是這「半零和遊戲」輸家,生意、人口外流:如底特律人口過去30年跌了41%,紐約則增加兩成,勝敗分明。

要在貧富愈來愈懸殊的世界為香港下一代保持上流力,香港絕對要做服務業winner!香港的理想出路,便是成為亞洲以至全球的「觀感供應者」(experience provider),提供的不是拿得走的貨品而是難忘回憶:你可在下機半小時內抵達西九、中上環,在30分鐘範圍內盡享以下豐盛體驗:可到大會堂看藝術展覽;可到歷史悠久的蓮香樓、陸羽茶室飲茶,或是到內藏9顆米芝蓮星的The Landmark;可到投行安排公司上市,又可到孫中山歷史文物徑看盡中英兩大帝國盛衰;可到蘭桂坊跟上全城潮流,亦可循遠足徑行上山頂親近自然,甚至可在周末參加各大小遊行……香港是全球極少數在半小時車程內「乜都有」的城市,把 “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這英文諺語體現得淋漓盡致,把experience提升為excitement。

這要倚賴各行業、各階層合力創造賓至如歸的貼心感覺,為顧客不斷創造更多美好回憶,令香港凌駕新加坡、上海、前海、橫琴成為takes all的服務業winner,讓每位貴客感受過香港服務後,腦海中都會刻上永不消失的Kodak smile!

Monday, October 7, 2013

萬工皆下品,唯有服務高!(1)

(刊於AM730201310月7)

黃金五年(2010-14年)已過大半;我們在這盛衰關鍵時刻為香港將來設計一個人性化、均富的社會藍圖時,創造就業機會、讓年輕一代有充足上流力肯定是首要任務。2001至11年儘管在勞動力中,持大專學歷者增加八成,但20至29歲年輕人入息中位數卻是10年不變,維持1萬元,遠遠追不上同期12%通脹:年輕人獲得更多教育,對將來仕途自然期望更高,卻未在職場得到預期回報。我們再不想辦法改善青年上流力,真正50年不變的可能是年輕人工資……

但創造就業、上流力,在未來數十年的世界絕非易事:全球當道的資本主義顧名思義是以資本的回報為最大發展推動力,而非為人類製造就業。未來的商業世界更會趨向“winner takes all”,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各行業領先者愈做愈強,工種職位則愈來愈少!手機行業便是“winner takes all”的好例子,賺錢的成功大品牌只有Apple 和Samsung,曾為加拿大IT業之王的黑莓手機(Blackberry)只剩市值高峰的5%、台灣之寶HTC更錄得上市以來首個季度虧損。幸好在這個日趨勝負分明、貧富懸殊的世界,香港憑世界級的服務業,大有條件成為takes all 的winner,吸盡同區機遇客源,成為未來全球經濟就業一片頹垣中的綠洲!

在這後工業時代(post-industrial society),農業早非創造就業出路:拖拉機、自動播種器在過去一世紀已大規模取代農夫和牛,現時發達國家農夫佔總勞動人口只有2%以下;很多巴西農夫在農業愈來愈發達時,卻愈來愈多人失業。世界人口愈來愈多,耕田的人卻愈來愈少。

至於過去讓發展中國家脫貧、上流、創富的「穩膽」製造業,其創職的時代亦將告終:在科技取代人手的自動化洪流下,全球製造業職位在過去10年大減17%,未來在3D打印等新技術成熟下,大規模工廠聘用數以萬計工人集中生產的模式將一去不復返,Toshiba日前把電視部門人手減半至剩下3千人,便是未來工業不需工人的預兆。中國剛好在青年人最多的80年代趕上工業化尾班車,讓人口最多的六七十後一代得以打工糊口、安居樂業,確是非常幸運;假若中國當年錯過這契機,恐怕會像今天埃及、突尼斯,大量年輕人失業,社會陷入動亂!

環顧全球,唯一未被電腦、科技佔領,能穩定提供就業的只剩服務業,因為服務的人性化層面(human touch):按摩師應客人喜好按左按右、廚師為熟客凍奶茶加冰走甜,以至金融顧問了解客戶貼身需要、為每個客人制訂個人化方案等,仍是電腦未學會的技能。

但服務業本土客源有限,一個城市要做大服務業,要麼像菲律賓般出外打工服務外人,或引入外地客人在本地服務他們,正如香港一樣。香港實在是個福地:我們十項全能的服務業佔GDP和總就業近93%,站在全球服務業頂峰,遠勝全球發達國家平均的七成。當外國苦惱如何安頓三成勞動力面對失業、轉型困境時,香港經濟對勞工需求則源源不絕,不但保持全民就業,甚而錄得近20年最高的2.9%職位空缺率,工等人做,恍如回到80年代高增長發育時期!

香港黃金五年中全球經濟不景、各地青年發展困乏,我們卻有一生一次的take two機會,在紛亂時刻把過往做得不好的一一改正,將香港服務業做大做好。我們不能再等,否則將變成香港發展大罪人,由全球服務業中的蘋果變成凋謝黑莓!

Monday, September 30, 2013

突破呎限的創意

(刊於AM73020139月30)

今天講講香港十項全能第三項:創意!

香港應是全球每呎面積內含最多創意的地方。相比北京798、柏林Kreuzberg等集中的藝術區,港式創意其實已滲透各行各業、每街每巷,在城市面貌呈現:常到日韓的港人都會同意,香港蒲點旺角、銅鑼灣比起東京渋谷、首爾明洞更有地道特色、更富活力,新加坡濱海灣一比之下更顯乏味、公式化。很多到訪深水埗、油麻地、中上環的外國遊客都一見鍾情,留港兩週變永久定居,連最文藝的法國人居港數目亦已是97年兩倍。

港人生活每個環節每年也在創新:節日傳統食品常被改頭換面,月餅厚皮變冰皮、再有奶黃,加數十種餡料、多黃少甜,早已帶動廣東省月餅潮流;香港也率先把西方萬聖節帶到亞洲,成人玩鬼多過細路;連上街示威亦因「花呢花碌」道具和街頭表演被外國傳媒譽為全球最有創意遊行…一個腦筋如此靈活的地方自然孕育出多姿多采的地道街頭藝術,《狂舞派》橫空出世絕非偶然。其實正如香港美食由街邊麵檔至米芝蓮3星都味道一流,我們的創意和藝術也已由草根開花到廳堂!

今年5月,全球頂尖現代藝術展Art Basel選擇香港作為亞洲展覽城市,打敗東京、北京和鋪好紅地毯的新加坡,勝出關鍵在於自由包容的傳統:任何文化、政治、性取向等主題均百無禁忌,給藝術表現無限空間 (在東京可能不能談二戰、在新加坡不能談政治,內地則更麻煩…) ,故近10年香港藝術拍賣額急升12倍,最近聽到很多文科生最嚮往工作是到拍賣行做art specialists。這種好工5年前根本不存在,反映這幾年香港文化沙漠已遍地開花。

藝術不是小眾品味:即使藝術教育未必令你成為名畫家、表演者,但可培養觀察力、分析力和創意;我一位從事貿易的朋友聘請了一個演藝學院學生,也盛讚她充滿活力、靈活變通,表現突出!富創造力的人正如補品,令各行各業表現更富動力和活力,合力創造出的城市面貌自然引人入勝、魅力沒法擋。

再者,香港建築、時裝、室內設計等創意行業亦因中西交流匯聚靈感而具世界級水平!我到訪過瑞典、芬蘭所謂設計之都,其實相比下香港絕不輸蝕,尤其住宅設計更是全球最好,獲獎無數;這是因香港寸金呎土下常要千方百計「地盡其用」而磨練出來。我在金融界20年來看盡內地樓盤,港人畫的圖則一看便分得出,因為設計確是合理、細心、人性化得多。當盡力用好每一吋空間的香港建築師在港外沒有空間限制,發揮自然更淋漓盡致、傲視同群。反觀內地建築設計往往「娘爆」,故很多內地地產項目均會出手闊綽聘請港人。香港建築、設計師在內地利潤在過往5年已升多倍,佔總額達7成。

但可惜我們雖創意無限,但場地卻有限,租金高昂令新丁畫家、設計師難以找到容身之所;數年前藝術家們紛紛湧進租金低廉的火炭,現在工廈被劏房住戶進駐,連這最後緩衝區的租金也開始飆升…幸好未來兩三年港珠澳大橋落成,香港在1小時內接通廣州、西珠三角;香港設計師習慣環境狹窄、制肘重重,現在我們卻有充分條件成為全省創意之都,讓整個廣東省成為我們更廣闊的畫布,港人創意終不再受呎數所限而展翅高飛!

Monday, September 23, 2013

送風、追月、追旅客、追將來!

(刊於AM73020139月23)

縱使橫風橫雨,為了香港前途,我們今天仍會風雨不改,繼續討論香港十項全能的第二項:旅遊。

要判斷香港旅遊業表現如何,最好指標肯定是同區高收入地區用腳投票的「同輩測試」(“peer assessment”) ;而最苛刻又最好的評判不會是來自服務業水平較低的內地,而是和我們一樣奄尖企理、最有要求的新加坡人、文化修養極高的日本人和慣用最新科技的韓國人…

星洲永久居民人口僅香港一半,大家猜猜究竟是獅城旅客訪港人次還是港人到訪星洲較多?答案是:2011年有多達79萬新加坡人來港,遠多於同年只有46萬港人訪星,即星洲人均訪港次數為港人訪星3倍!韓國人也是一樣:2012年有逾100萬韓國人訪港,而每年平均訪韓港人則只有35萬。日本人熱愛香港程度亦不遑多讓,同年有180萬日本人訪港,而只有 50萬港人訪日。香港沒有名山大川、千年古城,卻能吸引發達國家來客到來,今年從更會從紐約手中奪得旅遊業金牌,成為全球最多旅客的國際城市。

大家到街上一看,便會發現香港不但沒有因自由行多了國貨公司、變得大陸化,反而變得更國際化;不是只有周大福,而是「花呢花碌」,新來的誠品、Forever 21、Topshop、A&F、Apple Store等讓年輕人可買平靚正衫褲鞋襪、 “techies”買到最新電話、文化人盡覽全球書籍。香港實在是個由舌尖 (美食) 到腳尖 (逛街、買鞋) 都有頂級享受的感官之都!

港人關注的香港軟硬件承載力問題,我們應該以平常心、科學化處理:在旅客人次創5000萬歷史新高的2012年,其實每天平均只有約35萬旅客在港逗留,只比30萬菲印傭稍多——相當沒有人會覺得她們令香港塞車、迫爆設施。當我們人人在上班上學或假期出外旅遊時,商場、海洋公園空空如也,旅客剛剛好填補這些空檔;只是周末或部分「熱點」(hotspots) 較為擠湧的情景,或令部份市民感到不便,我們可以在北區和日後「橋頭」東涌等對症下藥多加設施解決,而不應濫殺無辜、閉關鎖港,影響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活水。

旅遊和零售的興旺提供了大量低技術職位,讓基層人士得以自力更生;綜援戶過去3年跌了13%、人均收入上升25%,這個上流力、就業和荷包均直接感受到的經濟增長,亦要歸功於旅遊和零售在全球經濟不景時的一枝獨秀。旅遊業更對其他行業有龐大正面界外效應:當旅客到訪香港後,發現香港原來不只旅遊業興盛而是十項全能,因而一見鍾情,以後會多用香港其他服務,甚至來港經商。香港品牌便是如此由旅遊延伸至金融、藝術拍賣、教育、開設地區總部等不同範疇。

其實香港旅遊業最大樽頸不只在商場、觀光設施,而在於酒店客房供應:過去3年旅客數目大升64%,酒店房間總數卻只增8%,以現時途徑移動,未來3年增幅將更慢;香港旅客數字早在3年前已超越倫敦,但房間數字僅倫敦6成;很多3星級酒店房租已超過1000元,相當於很多城市5星級酒店的價錢。當理工大學的酒店管理系名列全球第二,我們一定要好好利用主場優勢,讓銀牌變金牌,不致浪費80後的客源和美好將來。政府、社會各界要應使則使,大力追回酒店等旅遊硬件的短缺,不讓高昂房租、物價搶走我們旅遊業穩袋的金牌,令這對均富貢獻極大的香港未來發展理想出路 “gone with the wind”、煙消雲散 !

Monday, September 16, 2013

香港—十項全能!(一)

(刊於AM73020139月16)

回歸十多年來,一直有聲音指香港的經濟、社會變得單一化,只有讀商科的學生才有前途,其他行業的年青人苦無出路;又有人指香港93%的GDP為服務業,擔心產業過於集中……

其實在現今的「後工業社會」,撇除創造最少就業的農業,其實工業對各國經濟、就業的牽頭作用已屆尾聲,中國可能是幸運趕上工業發展尾班車的最後一個乘客——過去10年全球工業職位已減少13%。中東國家更可能因為大量年輕人因「工職」不足、畢業變成失業而種下動亂根源。環顧今天的世界,有效創造就業的就只剩下服務業,而我們已是服務業的世界冠軍,不同的服務行業百花齊放、十項全能,為「以心作則」,興趣行先的80後提供很多出路!我便在此淺談一下第一項:美食。

香港米芝蓮摘星餐廳數目已趕上倫敦、紐約,當中不少更是價廉物美的地道麵店、咖喱店,這是了不起的成就:要記住倫敦、紐約是幅員廣大、數以億人計的地區的美食之都,但香港美食卻全歸功我們700萬人的嘴刁。

港人一向走在美食最前線:我年輕時在港首嘗迴轉壽司,但到了英國遲了10年才吃到,現在香港壽司店進化到50元至二千元一餐均選擇無數,更有全球僅有、差不多24小時營業的「黑夜壽司」。近幾年來,黑毛豬在香港「出沒」,不只從西班牙引入,連日本、匈牙利也有。俗語有云中國人凡是四腳動物能吃的都會吃,香港人則再進一步,能fuse的都會fuse,近年不斷創出黑松露燒賣、迷你點心漢堡等匯聚各家大成的創新港式美食,更把茶餐廳文化輸出全球,也有多間港式食肆首次上市!近年飲食業創造很多高增值職位,為不少年輕人點亮了前路明燈——其實世界最頂尖廚師大多皆由營養、生物學系畢業,當一個出色廚師不失為一些「為食」理科生的好出路。

最近香港競爭力排名升上全球第7,但創新一項卻跌至第23,令人擔心不已。但事實上,競爭力排名很著重製造業專利、科研投資;大部分發達國家製造業佔經濟三、四成,工廠的一顆螺絲、一塊鋼片都有專利;但香港經濟有93%是服務業,卻沒有人會為咖喱魚蛋、分子雪糕、深井燒鵝申請專利。

黃金五年(2010-14年)頭3年,工資中位數升了25%、就業人數增加5%、領綜援人數跌了13%,下跌的創新排名卻完全不能反映社會中歷史性的良性巨變。香港在環球經濟不振的3年嚴峻壓力測試下有這麼獨善其身的發展,已顯示我們找到一條結構性 (而非周期性) 為80後創造美好前途和均富之路。香港科研發展在過往15年動力不足,政府當然要加把勁從外引入技術、人才、把科技商用化,為科研增值;但我們也不應取短捨長而漠視了過往幾年處處長出嫩芽的服務業第二次高增長期。政府要帶頭為嫩芽澆水施肥,在商業軟硬件多加投放,為將來的均富、增值、和諧投資,應使則使;未來全球工業繼續收縮下,務農或工業的上流力都不會比我們加緊增值的服務業好。

全運會剛閉幕,「牛下女車神」李慧詩為港勇奪金牌,令我們為之鼓舞;大家要緊記我們300多萬個服務從業員,也是個十項全能的金牌運動員,近年不斷為香港經濟、社會創新增值,為下一代引入新客源和機會,我們不要再妄自菲薄、自我矮化了。下回繼續談談餘下的九項全能!

Monday, September 9, 2013

自由寶貴,飲酒更貴?

(刊於AM73020139月9)

「自由」是全港市民追求的價值觀,但其實甚麼才是真正自由?是否代表甚麼也可以做、完全不受管束?我在7月暢遊被視為「自由天堂」、亦是諾貝爾獎發源地的瑞典時,對「自由」這個概念有了更深體會。

在斯德哥爾摩,我們參加了導賞瑞典美食的food tour。正當我們品嘗他們的Absolut Vodka之際,導遊卻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瑞典人很多需要大量美酒的婚禮和宴會都已經移師到一海底隧道之隔的丹麥;他們的Carlsberg之所以如此成功,瑞典人的『飲功』不可沒!」

為何如此?原來這要「歸功」於瑞典的嚴苛酒精管制。古時瑞典人喜歡在用膳時飲大量啤酒,以沖淡主菜(通常為醃魚、鹹豬肉)的鹹味。至19世紀瑞典開始工業化,可以大規模釀酒,衍生酗酒問題,甚至嚴重得因大量農作物用作釀酒而影響糧食供應。

有見及此,政府、教會開始限制酒精售賣,並鼓勵人民戒酒;在1950年代起,更限制所有酒精濃度高於3.5%的飲品由公營機構出售,只在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售賣,並施以重稅。現在瑞典酒價比鄰國貴兩、三倍,法例更禁止在公園、街道上飲酒,否則即場罰款600港元,並沒收飲品!

若在香港街頭聞到尿臊味,大都源於寵物的「天性」;但若在西歐街頭聞到尿味,卻是因為人們喝至酩酊大醉失了小小「人性」……瑞典街頭卻是丁點異味也沒有。瑞典人喝酒少了,對國民健康、醫療開支和社會治安皆有莫大益處 (斯德哥爾摩是全球第6安全城市) ,瑞典雖位於傳統上嗜飲烈酒、由俄國延伸至北歐的“vodka belt”,卻能獨善其身。

瑞典的例子正好彰顯了研究自由的頂尖哲學家Isaiah Berlin在1958年的巨著《Two Concepts of Liberty》中有關何謂真正自由 (liberty) 的精闢見解:真正的自由社會是要平衡各方人士的兩種不同自由:“freedom to”、亦即做不同的事的自由,和“freedom from”、亦即免於被干擾及危害正常生活的自由。例如人人皆有言論自由,但在一個逼滿人的展覽館中,頑童又應否有高喊「有炸彈」而可能引致人踩人災難的自由?另一現實例子便是瑞典通過減少人民飲酒的自由(little freedom to drink),卻增加了國民享受好健康、好治安、好家庭倫理的自由(freedom from bad health and nuisance)。

“Freedom to”,”freedom from”兩者間的界線,則要依賴社會商議;當亞洲自由度最高的香港走上更民主化之路,我們不能只喊喊口號、拉拉橫額,只顧爭取“freedom to”的權利,卻不討論“freedom from”的責任。比起只顧表面上的民主程序,一個兼顧自由兩面而發展出來的民主制度將給予市民更多、更全面的自由;我們最不想見到的是民主多了,但自由卻少了。瑞典是個非常成熟、共識主導的社會,而共識是由理性討論而誕生,不是基於喊口號、搞遊行、只顧爭取道德高地的行為,只問你「是否想要陽光海灘」而不顧背後代價。

瑞典醉人之處,是因為它真正能把民主體制因應瑞典人價值觀度身訂造,而非「人有我要有」,結果是vodka belt「醉帶」國家中獨醒的一個。如果香港能做到更民主亦更自由,我們便飲得杯落了!

Monday, September 2, 2013

16吋熱湯vs萬分熱誠

(刊於AM73020139月2)

上回提及我和家人正在瑞典斯德歌爾摩的Grand Hotel體驗到雖然本應自己服務自己、但也能做到極優質服務和解說的smorgasbord自助餐。吃到一半,隔籬枱來了3名一身名牌的祖國同胞,看似是父親、叔叔和十多歲的兒子。甫坐下不久,侍應為他們奉上熱辣辣的龍蝦湯,令我吃驚的一幕出現了:那少年竟然有湯匙不用,雙手舉起整個16吋湯碟舉頭就喝!這種fusion喝法是極危險的行為,因為這並非一個4吋闊的中式湯碗,一不小心便會把滾湯淋至全身燙傷。

在瑞典豪華酒店出現如此粗獷風情,畫面確有點驚嚇;作為同胞的我,實在不想「自己人」在滿場貴賓眾目睽睽下失禮,正在盤算如何是幫助他們的最好方法:親自上前提點會否傷害他們的自尊?還是由太太甚至是與少年年紀相若的子女上前提醒,會顯得較平易近人、容易受落?

在我內心還在掙扎的時候,解決方法出現在眼前:侍應們保持一貫的從容態度上前輕輕提醒他正確的喝湯方法,但也笑說道其實怎喝也沒所謂,最緊要小心!說罷那少年雖然意見接受、喝法照舊,那侍應也輕鬆依然,笑一笑便走開了。也許令人賓至如歸服務的精粹正是這樣:順其自然、以真心待人,盡量令你輕鬆愉快,絕不會令你尷尬;只要對他人影響不大,盡量不干涉你的行動自由,你開心我便開心!

我在準備離開之際,看見同胞們剛剛在結帳時又因為言語不通,在25%的VAT(銷售稅)問題上擾攘了一輪;最後,他們導遊出現,和他們面黑黑地離去:原來他在3小時前把他們丟在餐廳便算,完全沒有提醒他們有關餐桌禮儀、稅項等小節,令他們吃了頓昂貴但不甚如意的一餐。瑞典餐廳的貼心侍應和中國的求其導遊,實在是天與地的對比。

日前Hotels.com的研究指出,逾四成中國旅客希望外國酒店服務員懂說中文,能協助不諳外語的他們享用酒店服務、出外觀光;更有75%受訪旅客希望酒店提供有中文翻譯的告示甚至中文報紙、電視!難怪對外語水平有待改進的中國旅客而言,香港成了理想當然的首選:既有與內地完全不同的中西文化、先進的制度、全球最好的美食、時裝,卻又有語言互通的便利性、遠較瑞典等歐美國家低廉的物價,可謂價廉物美;服務業待客的態度亦已有長足進步,已習慣少一點批判、多一點胸襟,對各方來客都一視同仁,不論客人領不領情,招待工夫都樣樣做足!

比起瑞典待人平等、真誠的優質服務,香港人直接、率真的服務文化其實也毫不輸蝕:由灣仔平民米線舖到半島酒店的西餐廳,每個蛋撻、每杯奶茶、每件新派壽司、每碟米芝蓮高級法國菜式,樣樣皆精。與其稱香港為福地,其實稱之為不斷有新人新事物刺激的「活水」更合適:我們也有40%人口不在港出生、回歸後逾80萬新移民來港(8名港人便有1位),本地人、外來人互相包容、不分你我的傳統正是香港170年來的成功之道。我們千萬不要因種種不周詳的思維而閉關鎖港,而是要以萬分熱誠迎接新移民、新客人源源不絕帶來的新潮流、新氣象、新服務及新經濟動力。

Monday, August 26, 2013

不會打魚蛋的服務天堂?

(刊於AM73020138月26)

我十多年前開始到瑞典出差,但每次也只是來回機場、酒店、客戶辦公室,錯過了這古城99.9%的壯麗風光及文化……今年7月和家人到此旅遊,要學的、要看的、要吃的、要問的實在太多,故此也選擇位處新、舊城區中心點的舊酒店Grand Hotel。

除了瑞典僅有兩間米芝蓮兩星餐廳的其中一間,酒店也有一間傳統的瑞典菜餐廳,提供瑞典式自助餐Smorgasbord——中學時開始用“smorgasbord”這個詞語作文,但一直不知其實這是甚麼味道,現在終於有機會彌補味覺的知識空隙!

在近50呎上的大餐桌上,盡放瑞典的各式特產,我首先嘗試的是希靈魚(herring):瑞典人有十多種希靈魚的食法,包括浸白醋、鹽醃甚至用我以為只能做muffin的blueberries相伴,奈何只有3吋長的希靈魚又腥又多骨,無論哪種食法皆難以令我食指大動;相信嗜吃希靈魚應是北歐人自古的“acquired taste”,香港人肯定唔like!相較之下,旁邊8種不同煮法的三文魚便合我口味得多,尤以低溫慢火煙燻數天的cold smoked salmon最為美味。

雖然瑞典食物富含omega-3可補腦益壽,但味道方面對來自美食天堂香港的我們來說其實無甚驚喜;連牛肉和豬肉混合的瑞典招牌肉丸,連我們可能是以純豬肉造的牛丸也比不上。瑞典人均GDP高於香港逾六成,工時又遠比港人短,有錢、有時間、有材料,理應是更懂享受生活的一群,卻欠缺港人的創意;比較一下數據,700萬人香港的米芝蓮餐廳數目卻是900萬人瑞典的5倍。我深信如果希靈魚盛產於香港海域,我們早就把牠造成美味的魚蛋,而非多骨又無肉的凍魚盤;一種多腥味的魚,我們會把魚肉剁碎淡加入種種香料弄成鯪魚球。香港連吃魚也如此多選擇,難怪香港IKEA的餐廳最近少見有希靈魚買賣,因可能無人問津!

雖然食物不外如是,但這一餐最大的亮點卻非食物,而是叫人無可挑剔的完美服務。侍應們在我們挑選食物時,會詳盡介紹20道「多魚菜」及其3至4種配料的來由和味道特性,甚至會提醒我在進食希靈魚時要小心多骨;他們跟我們大大小小皆有講有笑、話題又多又廣,像跟好朋友聊天一樣,完全沒有因餐廳檔次而過於拘謹。他們雖然每周可能已對數以百計客人重複同樣對白,但卻絲毫不見他們的服務熱誠在任何時刻有減退,簡直是彷彿以推廣瑞典為使命的旅遊大使!由心感受得到的真誠服務加上由敞開12呎乘10呎巨窗進來的瑞典夏日涼風和8時仍高照的陽光,讓這頓晚餐成為我在瑞典最舒適愜意的第一餐。

正當我們在享受天堂般的服務和氣氛時,隔籬枱來了3個態度粗獷的內地同胞把我們帶回凡間:十多歲的中國孩子不用湯匙、不顧熱湯高溫,直接端起16吋大湯碟倒頭就喝!來自美食天堂的我們和服務天堂的「天使」們如何處理?請看下回分解。

Monday, August 19, 2013

“This city works!”

(刊於AM73020138月19)

上周三強颱風尤特襲港,在8號波將落下時,我和兒子出門行上太平山,希望一睹風雲變色下維港的另一番景象。踏上「征途」之時,我跟兒子打賭:在往凌霄閣一途上不會遇上任何人;橫風橫雨下,誰會像我們般有如此雅興登山作樂?兒子卻認為:「次次8號風球都大把人出街啦,點會冇!」

結果走過大段長命斜、只剩10%路程便到凌霄閣時,後面傳來一陣急促腳步聲;果然不出兩分鐘,一位身穿全副緊身運動服、明顯是風雨不改訓練體能的外籍男子快跑而至,和我們匆匆say個hi後便一溜煙般消失在前面的梯間。

抵達了凌霄閣後,我們意猶未盡,再沿夏力徑繼續行,環繞山頂走了一圈。不服氣的我跟兒子再賭一回,結果這次走了不夠10%便輸掉了:一名來自挪威的妙齡女郎追著一隻小小的貴婦狗疾馳而過。接下來的路程,已能碰到很多各國遊客、本地市民在逐漸減退的風力下悠閒散步;走到開揚之處,已可見到維港的天星小輪復航、馬路上巴士小巴恢復行駛。不久,我們已被挪威女郎和她的poodle繞圈爬了2次頭,只好鼓勵她說: “whatever races you are training for, I hope you win!”

下午3時許回到凌霄閣,只見翠華、麥奀記雲吞麵、Burger King等食肆已全部重開,車站排滿準備載客的的士,一群興高采烈的遊客從山頂纜車站步出……這一切萬物回復正常的景象,都是在8號風球除下只有一個多小時後出現;此時此景,我不禁回想起舊同事林煥光跟我談及他在2008年籌劃奧運馬術項目的經歷:他當時接觸數以百計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記者、技術人員等,問及這些外國人對香港的印象時,最常得到的答覆是: “This city works!” 香港確是座高效率、可依靠的城市。

颱風威力龐大,對任何地方皆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通常也會引致多人傷亡;唯獨對香港人來說,打風日卻是個可安坐家中休息、甚至逛商場看電影的假期,絲毫沒有生命危險的顧慮,這實在有賴香港在良好制度和颱風年年侵襲的 “stress test” 下發展出的完善防災基建;一眾外國人也全因對香港的排水、斜坡維修水準充滿信心,才敢在8號風球仍高掛下到山上跑步、放狗。

一場颱風更彰顯出香港人盡心盡責的真正香港核心價值:在惡劣天氣下,各位市民仍抱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為其他依賴他們提供服務的市民緊守崗位,使我們可乘巴士、小輪趕回公司上班、使旅客在風雨交迫下仍可吃到馳名的雲吞麵。香港之所以曾被選為全球最宜居、最便利的城市,不是因為很多表面上很偉大的政治口號、宏圖大計,而是有賴於700萬個平凡的好子女、好爸媽、好員工、好老闆每天辛勞、盡責的付出,一眾平凡人的努力環環緊扣下,建立了一座極不平凡的城市!

在下山前,我叮囑兒子把眼前8號風球後香港「起動」的情景銘記於心:「不論你將來到哪裡發展,一定要記住:你長大的家really works!」

Monday, August 12, 2013

兒女也是ABBA fans

(刊於AM73020138月12)

今天講講我七月北歐旅程第二站:瑞典800年古都斯德哥爾摩霄雲外(Stockholm)。也許正是城中14個島嶼的山明水秀風光和冬夏兩季景色的強烈對比,生活的高低起伏孕育了豐富文化、音樂創作力。到達後偶然得知ABBA museum剛開幕,我這個聽ABBA長大的番書仔起初無動於衷,女兒卻堅持要到訪——原來因我在她年幼時在車上播放ABBA 的歌曲,令她對ABBA有著深刻的情感。也許文化的跨代傳承,也並非一件難事!

像我到訪的其他北歐博物館一樣,ABBA museum也充斥各種好玩high tech玩意:可在Band房錄製模擬與ABBA一起登台演唱的影片,一嘗做主角滋味,也可即時大唱ABBA名曲與其他網上fans一決歌喉……但全館最令我深刻的是一個擺滿IKEA家具的模擬廚房,望出窗外,可見到一個小女孩步出門口上學前回首和父母揮手道別,桌上附上一句歌詞 “Schoolbag in hand, she leaves home in the early morning; waving goodbye with an absent-minded smile……”,旁邊錄音機播著我最喜歡的ABBA歌曲《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Do I really see what’s in her mind? Each time I think I’m close to knowing, she keeps on growing, 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all the time……What happened to the wonderful adventures – the places I had planned for us to go? Well some of that we did, but most we didn’t, and why? I just don’t know……”(我真的明白她 [女兒] 在想甚麼嗎?當我以為了解她多了一點點,她又長大了一點點;時日總在我指隙間蹓走……那些計劃了一起歷險的旅程,結果怎樣了?大部分皆幻化泡影……為何如此?我自己也想不起了……)

聽著這首歌,心中不其然泛起絲絲內疚:身旁的十多歲孩子再過幾年便升讀大學,不能天天見面,總覺得一直以來不夠時間陪他們;相信各位朝9晚9的忙碌香港父母對這首歌的共鳴也特別大。短短幾句平實樸素的歌詞,便把全球千萬家庭天天發生的情景活現在歌聲中。沒料到ABBA成員們雖然沒有英文系學位,卻能以非母語的英文寫出如此感人歌詞。

其實瑞典人英文程度極高,九成國民能操流利英語,位居歐洲第一,與國際英文主流文化交流全無障礙;途中遇到的的士司機、快餐店侍應的英文統統精準細膩、傳情達意。難怪瑞典音樂可在半世紀以來一直瘋魔全球英語樂壇:ABBA是繼Beatles後全球銷售唱片數量最多的樂隊,40年來賣出近4億張,更曾成為瑞典第一大出口商;近代則有我兒子推介的電子樂組合Swedish House Mafia、女子二人組Icona Pop和民歌組合First Aid Kit,我也受孩子們影響成了一個「瑞典fan」!

ABBA全盛時期其實也正是香港文化興起的年代:李小龍、成龍的電影直至今天也在世界各地不停重播,四大天王的魅力也曾迷倒整個亞洲;為何今天的我們卻後勁不繼?身處在中西文化交匯點的港人,創作靈感應不缺少,而且國際頂級藝術展近年也紛紛落戶,對香港藝術潛能投下肯定一票,我們欠缺的,也許只是放眼世界的宏大志向和外向思維。我希望剛獲注資50億元的語文基金能好好運用資源提升港人英語能力,讓港人也能與全球「無障礙交流」,把香港文化帶到全球各地,讓更多人成為香港fans!

Monday, August 5, 2013

赫爾辛基的黃金盛夏時光

(刊於AM73020138月5)

繼上回和大家去過波羅的海小國愛沙尼亞後,今天帶大家在此「暢遊」我上月北歐之旅第一站——芬蘭赫爾辛基!

乘坐Finnair往赫爾辛基的航班,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節儉簡約;即使是商務客艙,乘客的禮品只有一個盛載零食的小紙袋,這與我們亞洲動輒派發大量中看 不中用紀念品的文化大相逕庭。芬蘭人的環保意識不只是用口講,而是實實在在地「live the value」,在營商、生活每一部分貫徹環保價值觀,這點令我極為欣賞。連我下榻的酒店也會主動建議客人們不開冷氣開窗睡覺——問題是北歐夏天日長夜短, 窗外海鷗呱呱叫把我吵醒時天已全亮,令我難再進睡,卻只是凌晨兩點……

芬蘭貴為「千湖之國」,自然風光壯麗,但女兒最喜歡的景點卻是個科學館。它肯定是我去過最好玩的科學館:有部7級大地震體驗機,可讓人感受山崩地裂的威 力;有部踩綱線單車讓大家在玩樂中學習重心高低對平衡力影響的物理現象;最搞笑的是個劏開肚皮的人體模型,可把腸臟整條拉出,令人知道原來人類腸道比一架 小巴還要長!芬蘭世界排行第一(香港則是第四)的科學教育,始終也需要優良硬件啟發。

最令我讚嘆的是,即使我是在平日到訪,館內仍人山人海……芬蘭雖是個只有600萬人口的小國,其先進的知識型經濟卻影響全世界,Nokia、Linux等 芬蘭IT產品風行全球,當然還少不了消耗各國人民不少生產力的Angry Birds;知識型經濟的成功,人民旺盛求知慾肯定是一大關鍵。教育水平高之餘,還能學以所用:因政府大量投資託兒和教育設施,「高智」女士們可同時貢獻 經濟及家庭,成年女性勞動參與率達85%,遠勝香港的七成。芬蘭人另一成功之道是外向、與全球接軌:芬蘭作為北歐邊陲小國,其首都機場每年客運量仍高達 1,500萬人次,當中七成是國際航班,目的地包括重慶和西安。正因位處邊疆,芬蘭人才明白外向的重要;位處亞洲中央四通八達的香港人更加不應變得內向, 把我們的天然地理優勢白白浪費。

在芬蘭品嘗了不少地道美食,包括熊肉扒 (餐館保證是sustainable source)、馴鹿舌、北極岩魚(雖然北歐男女個個金髮碧眼,但北歐的魚卻比牙帶魚還面目猙獰)等等;有趣的是雖然芬蘭夏日天氣稱不上溫暖,但幾乎人人 坐在露天茶座用膳,室內十枱九空。大家猜猜芬蘭夏日有多長?只有6至8月的3個月!也許因為冬季的嚴苛和夏日的短暫,芬蘭人才特別珍惜夏天時光盡情享受戶 外生活樂。

在海邊茶座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欣賞波羅的海風光時,我想起了正處黃金五年的香港:希望我們不用經歷像攝氏-20度般的嚴峻衰退,才學會珍惜黃金五年的繁榮時光,把握經濟盛夏投資香港未來,讓美好時光延續!

Monday, July 29, 2013

塔林的渴求

(刊於AM73020137月29)

我在數周前和一家大小到了北歐暢遊兩星期,來了一趟「三合一之旅」——集慶祝結婚20周年、教育孩子們和研究北歐經濟社會情況於一身!這次先談遊覽芬蘭時,順道拜訪的波羅的海小國愛沙尼亞(Estonia)首都塔林(Tallinn) 。雖然只在這近800年歷史、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逗留了半天,卻有深刻體會!

剛下郵輪與我們年輕英俊的導遊Mott會面,他開口便說道:「我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你的報道……」這令我眼前一亮,相信很少導遊會像他一樣嘗試認識每一個顧客。

Mott帶我們參觀的首個景點是一個亂葬崗,是當年蘇聯入侵時遇害者的入土之地,現在已變成寧靜優美的花園。在這裡,Mott跟我侃侃而談,為我上了課東歐歷史101!

愛沙尼亞是個多災多難的小國,20世紀飽受前蘇聯蹂躪,人均GDP在1987年脫離蘇聯前夕只剩芬蘭七分之一。90年代初期轉型市場經濟,經歷社會秩序混亂的困難時期,其後終有起色、高速增長十多年後卻又受2008年金融海嘯重創,失業率暴升至20%……

不過,愛沙尼亞人卻是充滿韌力的民族:經濟在歐盟持續不振下迅速復甦,失業率短短幾年間回落至10%;在經濟自由化政策下(愛沙尼亞經濟自由度高踞歐洲第三,高於英法德荷及北歐諸國),人民創業精神得以全面釋放,每兩名國民便有一個是創業者;政府大力投放IT,甚至以憲法規定,大公司要提供免費Wi-fi,今天成為歐洲一大IT hub,孕育出風行全球的通訊軟件Skype,更被BBC起了 「e-Stonia」 的外號。

很難想像一個人口僅香港五分之一的小國,可在20年間由社會、經濟崩潰變成全球資訊經濟發展的先鋒者。這是資本主義的成功故事:市場經濟釋放經濟潛力和刺激創業精神,令國際競爭力由無到有,成為東歐第一,由落後的共產國度成為高科技知識型經濟體(knowledge economy)。

臨走的最後一個景點是個棄置了的監獄,以往是囚犯「打直入打橫出」之地,環境極為惡劣;如今酷刑、苦難已成歷史,監獄旁開了充滿活力的海旁酒吧,是本地人BBQ、把酒言歡的地方。Mott在這裡遇到他的導遊同伴,兩人一碰面爭論的問題竟是「藍鯨是否史上最大的動物」!原來他們早前為了戒酒,決定沉醉於另一種東西之中——知識,參加很多「Trivial Pursuit」常識問答形式的Online Quizzes;其後Mott又跟我分享了很多科學、歷史的冷知識和對世界政治、經濟的看法……他們令我驚覺,knowledge economy 也需要knowledge people。

遇上這位堪稱是我見過最博學多才的導遊後,我深深覺得愛沙尼亞是個有競爭力、前途光明的地方:年輕一代擁有對知識的渴求和面向全球的外向、開放思維,而不會抱有內向、守舊之心。盛極而衰的地方見得多,卻絕少像愛沙尼亞般衰極而盛——我們香港人也要學習他們的成功之道:「Stay hungry」 。

Monday, July 22, 2013

跨代互愛

(刊於AM73020137月22)

「愛」的本質是無條件的付出,但現代社會不少人卻計較地把愛視為我愛你多少、你就愛我多少的等價交易,有朋友曾跟我說不想生兒育女,「萬一生了件叉燒,不聽話、讀書差,怎麼辦」,其實這也是不敢去無條件付出的表現。最真最深、最無條件的愛通常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如日前傳媒報道,自創「唇讀」的5**狀元芷君,也感謝父母幫她遮風擋雨的雙倍付出,也沒有向父母抱怨自己的嚴重先天缺陷。這感人新聞受港人認受的程度,印證了香港核心價值仍是愛而不是恨!

我今天卻要告訴大家:反方向、年輕子女對父母的愛同樣遍及每個香港家庭,更可能是在全球面對人口老化時香港最大優勢,在西方出現老一輩以選票優勢用福利跨代盜竊(cross-generational theft)年輕一代資源之時,香港卻會在黃金50年體現出跨代關愛、跨代扶持的精神!

有民間調查指出,高達85%港人會在財政上支持雙親,也有近七成人表示願意跟他們同住——同樣訪問若在外國進行,兩個數字恐怕都不會很高!這肯定是無條件付出表現,因為其實真正稱得上好爸爸、好媽媽的比例應未必有85%(撫心自問,我自己也不是),但子女們卻沒因父母公事繁忙,沒時間照顧自己、或父親不是李首富,沒甚麼資源而嫌棄父母,反而以5**孝心對待未必是5**的父母,為自己家庭盡責!

有人高聲疾呼「政府照顧老人生活是基本普世價值」,其實在近數十年才在歐美出現的福利主義未經歲月考驗,反而流傳千年的傳統孝道、一家人互相照顧等家庭價值,才是我們真正值得依賴。大家細想一下,增加福利便是要我們納更多稅「養政府」,再由政府養我們的老年父母,其實是隔空打拳,反映我們有心無力!如果先是父母、後是子女都交由政府照顧,三代家人還稱得上是一家人嗎?我早前剛與家人暢遊、一般人眼中的福利天堂北歐,其平均家庭人數只有1.9人,或多或少反映了北歐人要麼不想「生叉燒」,要麼不想養父母或與他們同住,反而少了一份家庭溫暖。當然,政府有責任照顧不能自顧的人,但我們千萬不要把家庭責任變成政府責任,而喪失了家庭跨代互愛的核心價值。

提到「跨代盜竊」,其實年輕一代還有抗衡的最後武器——雙腿。西班牙過去一年已有150萬人移民他國,像我提過曼城般「城盛城衰」的例子也有很多:日前剛剛宣布市政府破產的底特律(Detroit)因多年經濟不景,令人口大量流失(由高峰期180萬大跌六成至今天的70萬),年輕人紛紛離鄉尋覓發展空間,無人再肯為城市付出、奮鬥;曾是美國製造業之都的底特律今天卻恍如第三世界國家:市民報警平均要58分鐘才得到回應,心臟病人恐怕在救護車到達前已撒手塵寰;40%的街燈壞了卻無人修理,不少區域晚上一片漆黑;人均謀殺率數目為香港200倍,不少市民出入必須攜槍自衛……

他城的沒落例子是對我們的警惕:港盛港衰可在歷史一瞬間發生,剛才提及的城市都曾經歷她們的黃金年代,都像今天香港般,有繼續做大或盛極而衰的選擇,但她們卻選了後者。我們絕不可在盛世耽於安逸、不思進取,要好好維護我們的「香港心」和經濟社會優勢,不要辜負170年歷史,辜負父母的期望、子女的將來!

Monday, July 15, 2013

我們不會跨代盜竊

(刊於AM73020137月15)

6月隨明天更好基金訪美之行中,我們和當地政客和智庫人士交流全球經濟、政治發展前景。在充滿火花的討論中,大家都有共識:世上並無免費午餐,公共、私人過去「使大了」累積的債務始終要還。過往幾年,全球各地——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正朝著「前人債、後人還」的跨代盜竊(cross-generational theft)方向邁進。香港是有責任心的福地,不容許跨代盜竊!

在西方民主制度下,為滿足選民即時要求(instant gratification),政府政策變得短視,愈快見效愈好,對長遠副作用全然不顧。美國聯儲局在金融海嘯後推出一輪又一輪的量化寬鬆措施,目標全著眼於通脹、失業率、GDP等;歐、日也有樣學樣,亦不顧誰來還債。

金融海嘯根本是西方過去20年因公共、私人債務的龐大泡沫爆破所致;處理經濟困局,最治本方法是把政府、私人資產負債表還原(fix the balance sheet),一代做事一代當,為自己錯誤負上責任——把債務慢慢還清,還下一代一個乾淨、正常的財政環境來發展。但要緊縮還債,社會消費必定不會有大起色,經濟復甦會很緩慢。短視是人的本性,難以容忍短期痛苦換取長遠回報;鼓吹量入為出的政客,恐怕做不夠一屆使會被不耐煩的選民踢下台。
此外,全球即將面臨比金融海嘯、信貸緊縮更難處理的持續危機:人口老化(以香港為例,長者人口將在未來10年增六成) 。西方國家人口最多的嬰兒潮、中坑一代,即將成為以選票為自己爭取更多福利的「選票暴君」:當他們沒收入又多病痛時,還能削減醫療福利和老人金嗎?全民退休保障、老人百分百醫療津貼?當然舉腳贊成!在嬰兒潮一代步入退休之齡加上根深柢固、難以削減的龐大福利制度下,西方各國政府勢將持續財困:標準普爾的研究指,若現時各國的退休福利不變,2050年時,發達國家的公共債務佔GDP比例中位數將由今天的60%劇增至2.2倍,比現在的希臘負債還要多!

面對未來大幅加稅、經濟混亂的下場,承擔最大代價的是誰?當然是現今的80後及他們會生出來的選民(unborn voters)!現在的中坑選民們將享受優悠退休生活、耗盡公共財政後「安心上路」,把財政炸彈丟給下兩代處理,想不到西方民主自由的結局是大規模的跨代盜竊——嬰兒潮過去30年發展已留下一堆堆環境污染,連經濟也一樣!西方制度的最大問題是國民在政治制度下的選票決定,不把整個社會當成一家人:一個正常家庭,父母不會不斷借巨債讓子女代還、不會強迫子女上繳八成收入作他們的福利,也不會把家中環境弄得烏煙瘴氣……但在歐洲政治制度中,這些卻時常出現。

猶幸,香港未來數十年的處境遠比西方理想:我們財政極度穩健,年年2%至4%的盈餘與西方8%至10%赤字乃雲泥之別;我們尚沒有臃腫的福利體制,普羅市民大多仍相信自力更生、多勞多得的香港精神。提起家庭,我們面對老人問題時更有一大優勢:傳統的家庭價值。下回再跟大家談談香港真正的核心價值——願為自己負責、願為家人負責!

Monday, July 8, 2013

自由 = 對自己+別人負責

(刊於AM73020137月8)

上期提及我在六月初隨明天更好基金到了美國拜訪了當地不少政客、政府部門和具影響力的智庫。對我來說,旅程的一個亮點是和傳統基金會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共晉午餐。他們的主要信念是自由市場和營商環境、「大市場小政府」和保障個人自由,而這些都是我相信的價值觀:一個經濟上自由的社會,必先建基於人民自食其力的信念,凡事盡量靠自己、不依賴別人。政府唯一責任便是做大眾做不到的事 (only does what nobody else can do) ,因為它往往是最無效率生產者 (least efficient producer),且羊毛出自羊身上,要加大政府規模便要增加稅收,其實減少了人民的經濟自由。近年有不少人疾呼香港越來越不自由,但傳統基金會卻連續19年把香港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當我跟他們提及香港在金融海嘯時也無赤字,過去4年皆有2-4% 財政盈餘(而西方國家則是8-10%赤字),他們都很讚歎香港的財政紀律,更說:「其實很多國家都想像香港一樣!」其實是否香港人有時候「身在自由中不知自由」,不知香港有多好?

哲學家Isaiah Berlin提出,自由有兩個元素,除了指 “freedom to ” ——即是個人可以做想做的事的自由外,也包括了 “freedom from” ——不會被他人影響自己生活的自由。例如以前煙民有在食肆吸煙的自由 (freedom to smoke) ,卻剝奪了非煙民食客遠離二手煙、患肺病的自由 (freedom from second-hand smoke and diseases) ;美國人有擁有槍械的自由 (freedom to own guns) ,卻使槍支泛濫,危害社會治安 (freedom from gun violence)…身在全球最安全城市的香港人也許難以想像原來高犯罪率也會影響到個人自由:以我到訪的華盛頓為例,人均謀殺案數字竟高達香港70倍;又如倫敦,每日有多達100宗搶劫和250宗爆竊案,在這些城市,你還可無拘無束到處閒逛嗎?還敢在夜間叫兒子幫忙到便利店買杯麵?身為一個普通市民,它們真的比香港自由?

其實與傳統基金會會面對我來說恍如朝聖一樣,因為我曾親身見證它所提倡自由市場思想的威力。我在英國求學時期適逢戴卓爾夫人上台,她剛上任時的英國已由日不落帝國變成日落國:民主選舉卻選了社會主義的政黨當權,失業率高企、稅務繁重,工人常常罷工,慣於受政府補貼的英國公司缺乏競爭力,公路上拋錨的車全是英國車!工會的牙力始終鬥不過全球競爭,保護主義的結果是大公司連年虧損、倒閉…
戴卓爾夫人政府卻透過經濟自由化政策將這形勢180度轉變,英國國際競爭力大大提高,享受了相對繁榮的20年。傳統基金會更特別頒獎給戴卓爾夫人,以表揚其重大貢獻。我在英國的時候目睹一個經濟殘廢、國民徹底失望的地方重拾朝氣,其實這改變也是建基於自由市場的信念:人民自食其力、讓成功者獲得公平回報,不提供太多福利,讓人民對自己的生活重新負起責任。

我絕對相信在170年歷史貫徹自由經濟、貿易精神的香港,大部分市民仍覺得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會輕易靠別人打救,也不會貿然要求政府賑濟——世上沒有免費午餐,福利主義的昂貴後果已在歐洲上演。當然,政府要透過教育制度等使市民不論貧富皆可公平競爭,在同一起跑線各展所長;也要做到富同理心的社會 (compassionate society),幫助那些被命運遺忘的不幸一群,但一定限於真正有需要的人 (only help those who need help)。下星期繼續和大家說說在美國的所見所聞!

Monday, June 24, 2013

女兒在父親節的一段話

(刊於AM73020136月24)

上周我跟明天更好基金的朋友們訪美,馬不停蹄見了不少有影響力的智庫和政界人士;在這「唱好香港」之旅後歸來,被12小時時差煎熬,本應睡足18小時補眠;但我卻被我的15歲女兒拉起床在31度高溫下登上太平山慶祝父親節!

我也算是個對子女要求嚴格的「虎爸」,對於一向有志服務社會、又特別認同無國界醫生理念的女兒,最大期望是她將來能成為一個出色的醫生;對此她一直不置可否,常說自己未必擁有濟世為懷的熱誠,喜愛寫作的她也許更適合當個作家。可是在太平山的行山徑上,她卻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不但令我陷入沉思,更使我意識到她已差不多長大成人,懂得從多角度看待事物並有點結論。

女兒說:「現在人人都會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說 “Follow your dreams”、“Follow your passions” ,只要做你最喜歡、最有熱誠的事便會成功!但看看整個世界,我觀察到兩點:第一,很多人只有所謂 “general passion” ,例如祈願世界和平、社會繁榮,卻沒有個人的 “individual passion” ,沒甚麼一生人中一定要完成的目標;第二,真正有趣味、能滿足個人熱誠的工作其實只佔所有工作一小部分;自小立志想做文員、時裝售貨員、搬運工的人並不太多,但這類較「乏味」的工作卻佔社會大多數!但我看見很多文員、侍應、司機還是活得很有尊嚴,工作上努力做到最好,閒時和同事講講公事私事,公餘時一家大小逛逛街,做個好爸爸、好媽媽,生活過得還挺快樂的。其實追求理想是否一件overrated的事?是否一定要滿足個人滿腔鴻圖大計,才可覓得真正快樂?」

聽到這裡,我不禁回想起小時候一篇作文,題為「如果我是一粒米」,獲貼堂的範文寫到:「我的存在是很有意義的!我為全世界的人提供足夠能量,讓工人有力氣操作機器、清潔嬸嬸有力氣把街道打掃乾淨…」這是當年社會的寫照:人人腳踏實地為社會作正面貢獻,即使自己只是整個社會機器中一顆小小齒輪,仍覺得充滿意義,並不像今天般講求個人主義、追求自我;年輕讀者們如果家中婆婆嫲嫲仍然健在,可問她們一生最自豪的成就是甚麼;相信十居其九,她們都會回答:「我和老伴辛辛苦苦養大你的媽媽和舅父、姨姨,看到他們各自成才,現在兒孫滿堂,已是一生人最滿足的事!」

沒錯!追求理想的 “peer pressure” 很大。 現今不少香港人追求理想、追求自我,也有為反對而反對,為理想而理想。但大家要記住 “Not all jobs can make Steve Jobs” ,並非只有成就大事、改變世界,人生才有意義。人當然要追夢,我成立HKGolden50也是因為希望我的夢想成真﹕讓香港把握黃金五年機遇躍升國際都會,由80後帶領創造香港最好的黃金五十年;如此反而可以讓更多香港人有條件和空間追夢。但人生也不能只顧個人的夢想和成就感;為身邊重要的人帶來快樂,負起家庭責任,做個愛護子女的好爸爸、孝順父母的好兒女,也是全面、有意義的人生理想!

各位爸爸們,給大家遲來的一句:父親節快樂!

Monday, June 17, 2013

發展 = 年青人的精采人生!

(刊於AM73020136月17)

毫無疑問,HKGolden50中最活潑好動、多才多藝的成員肯定是Sandy,從事看似沉悶的法律行業的她,公餘生活卻是多姿多采:每星期會和朋友夾Band,並經常在不同場合巡迴演出;喜愛攝影的她,也時常找不同o靚模拍沙龍照;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artsy的女孩卻原來也精通網頁設計,我們HKGolden50的網站(圖)便是由她所創!且看看這位在成長過程中穿梭香港、加拿大、英國三地的「鬼妹仔」,對香港的發展有何看法!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是我的座右銘——生命匆匆數十載,當然要讓每分每秒都過得精采、盡興!

我生於香港,6歲時隨家人移民到加拿大,97年回港,17歲到英國留學修讀法律,最後在20歲回港開始工作。可能是童年於多地之間的飄泊,養成了我『坐唔定』、喜歡四圍走的性格:我是個旅遊愛好者,足跡遍布五大洲,更特別喜歡到第三世界國家體驗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但見盡各國文化和生活方式,我最愛的地方仍是香港,因為任何國家或地方,都不能和香港多姿多采的生活和發展機會相比!

只有香港,能夠給予我一個如此多元化及精彩的人生——回想中學時代,平日一至五3時半放學,不到4時便可抵達中環或灣仔實習工作,不用上班時則可到學校附近上樂器、攝影等興趣班,上學、上班和娛樂盡在一隅之隔;大學畢業回港後開始全職工作,我仍是可以在6時下班後學日文、玩劍擊;之後開始在香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10時放學後還可以跟同學一起吃飯、唱K、購物,凌晨3時到大排檔、茶餐廳食消夜聊天……在深夜還有如此多的娛樂、美食的選擇,這是我在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也找不到的!

我喜愛香港的一大原因是它日新月異的變遷,每個月都有新嘗試:新電影、新商場、新食肆、世界任何最新的時裝、美食潮流,在剛興起不久便能在香港找到,如剛剛來港的Top Shop、各種菜式的米芝蓮餐廳等,喜歡嘗試新事物的我永遠不會覺得沉悶!試想想,如果香港沒有經濟發展、沒有開拓新的土地,這些全球最新最好的東西還會一窩鋒湧來香港嗎?還會有空間讓新的商戶、新的食肆開幕嗎?

我以香港為榮的特點,還有香港人一直擁有的奮鬥、上進之心:香港是個『英雄莫問出處』的地方,即使你不是生於大富之家,只要努力不懈增值進修或是把握商機創業,香港仍有無數機會讓你改變命運。可是,這種社會流動性從何而來?歸根究底,始終是源自經濟發展:有新的職位、新的商機,才有新的上流機會。香港在回歸首10年經濟停滯,已使上流力不足成為香港年輕一代面臨的嚴峻考驗。如果大家不想我們這些年輕人學無所用,就要把經濟發展繼續看成首要任務,繼續讓香港充滿活力、充滿機遇;我們不能放緩步伐,因為發展在這競爭激烈的世界就如逆水行舟,當我們一停步,便是開始退步的一天。所以希望大家80後,可以一起努力創造一個更精彩的香港!」

Monday, June 10, 2013

發展 = 我們的理想社區!

(刊於AM73020136月10)

今天繼續我們HKGolden50的80後分享環節!這次出場的是我們的大學辯論隊隊長WIlliam。能言善辯、兼任我們「中文顧問」的他是個地地道道 土生土長的「荃灣人」,自出生以來二十多年一直在荃灣居住、上學;這個「全港最舊新市鎮」近年日新月異的變遷,令他這位老街坊對發展兩字別有一番體會。

「我在荃灣出生,幼稚園、小學、中學都在荃灣,在這個新界第一個衛星市鎮住了二十多年。

猶記得中三、四時,每天一放學便換上白飯魚到學校旁的街場踢足球。那時的球場還是凹凸不平、遍地沙石的石屎地,所以幾乎只要有幾年『征戰沙場』經驗的同 學,身上總會留低幾處『戰績』——我也不例外,到今天在手掌和膝上的疤痕仍清晰可見——這些是我們學生時代的共同印記,絕對是『集體回憶』之一。

幾年後球場翻新,令我們一整個暑假沒有了踢足球的地方。工程後球場換上了新的綠色塗層,相比以前地面平滑,減少球場使用者受傷的機會。陪著自己長大的球場 面目全非,但我估計曾在石屎地踢足球的師兄弟們,應該不曾因為某年某個暑假要另覓場地,又或者『集體回憶』不見了,而認為球場不應進行翻新。

除了『守護集體回憶』,近年社會反對發展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認為港人不能從發展受益——新樓『豪宅化』,只有內地人才買得起;新的大型商場一概給品牌時裝、珠寶鐘錶店佔據,也只是服務內地旅客……

荃灣近年的變化應該可以令人反思一下這個觀點。荃灣碼頭一帶十年前仍是人跡罕至,今天幾個大型商場、酒店拔地而起,新的荃灣公園每個周日都熱鬧非常,人仔 狗仔一樣高興。雖然荃灣今天仍未是旅遊區,卻因黃金五年訪港旅遊業蓬勃發展,市區的商場、街舖供不應求,一些以前荃灣人必須過海才光顧到的餐館、商店,今 天都到了荃灣落戶——當然,作為一個荃灣老街坊,市中心food court 『25蚊飯』的消失,我也親身見證;但我相信正本清源的方法理應是更多的商場、舖位的供應,以求魚與熊掌兼得,而絕非閉關鎖港。試想,假如一間店舖遠近馳 名,即使大排長龍,你都慕名光顧,但店舖老闆卻出來喝罵在門外排隊的顧客離開,你又有何感想?

同樣地,我絕不贊同香港任何一個海灣、一座山脈屬於某一群人。香港的寸山尺海理應屬於全香港——假如移山填海能換來更多的住宅、醫院、校舍以至商場、寫字 樓,我會願意放棄享受某些景色的機會,甚至『集體回憶』的消失。我相信,20萬正輪候上公屋的家庭、未來20年增加一百萬長者所需的醫院、八九十後事業發 展、成家立室所需的住屋、商場、寫字樓等等,毫無疑問應凌駕於部分人暫時的享受或方便。

集體回憶不需任何可見的憑證,都可以在心裡歷久常新,但一個個要靠發展解決的社會問題卻不會自動消失﹗發展必然帶來改變,亦會牽涉到一些選擇。但我希望大家能夠無私一點、積極一點,為更大的香港、更多的香港人作對的選擇。」

Monday, June 3, 2013

發展 = 香港heart茁壯成長

(刊於AM73020136月3)

一直以來,香港很多經濟上的「muscle index」均在全球名列前茅:金融市場集資額、經濟自由度、競爭力……但其實我們藝術、環保、慈善方面,關乎對文化和生命欣賞的「heart index」都做得很好,只是傳媒太少報道。無論你是否喜愛藝術,上幾星期香港兩件盛事你一定要知:全球最受關注的現代藝術展Art Basel繼家鄉Basel和美國Miami之後,在亞洲放棄了東京、北京、新加坡等地而選擇香港作為洲際最後一個落腳點;香港藝術節大受市民歡迎,過往5年平均入座率均超過90%,而今年更高達95%。

我有位朋友有份爭取Art Basel來港展覽,說香港確是個神奇的地方:新加坡官員斟茶遞水、大灑金錢資助,我們卻連人家遴選展覽地時仍懵然不知;但香港仍以我們的「heart power」——文化、政治、性取向等無禁忌(taboo)的自由度「娶」得Art Basel歸:展覽中一具唐裝衣服的屍體模型躺在棺材裡,每根頭髮、每個毛孔皆十分真實,港人不但沒投訴,反而代入想像反思展品意義!

Art Basel繼在家鄉巴素爾和美國邁亞密後選擇香港作為全球第3個落腳點,第一年入場人數已是全球最多,足證明這群頂尖的藝術界翹楚向香港藝術界的潛質和前景已投下信心一票;再看Christie’s 和 Sotheby’s等藝術拍賣行在港年年創佳績,使不少讀文科的年輕人發覺讀藝術不再是「為興趣放棄麵包」,而是有前途、有發揮空間、有滿足感的事業選擇。

但我卻發現,藝術這茁壯成長的行業卻面對和商場、寫字樓同樣的情況——香港回歸十多年來「一貫作風」:明明客源快速增長,卻因硬件不足不能「將餅做大」,反受加租煎熬,只懂加價趕客;明明有更多機會讓80後畫家賣更多作品、有更多事業機會,結果卻只有加租封舖!

我一位在藝術界打滾了廿多年,其畫廊專門提攜本地畫家的老行尊告訴我:「Art Basel有七百多間畫廊希望參展,但最後卻因場地原因只能讓250間畫廊開檔展出,而且檔租驚人,今年又加了20%,5天展覽的檔租已相當於我在中環畫廊的7個月租金!我和很多藝術家對藝術有使命感,所以損失也在所不惜!」

「畫廊過往數十年一直紮根中環、蘇豪等商業區,好讓顧客能在午飯時段來觀賞我們的作品;但近年舖租急升,這兩年往往要double,不少畫廊都捱不住要搬往黃竹坑、火炭等較便宜的工業區……香港的最大文化區正在枯萎、分裂!政府應增加土地供應,在硬件方面對我們藝術界多加扶助,因為我們對社會的貢獻絕不止賣掉幾幅名畫賺得的GDP——我們可以提升整個城市的文化素養,使香港能成為一個真正實至名歸,軟硬實力兼備的國際都會!」

另一位在一間小型法國畫廊工作的朋友也告訴我:「我的老闆一早便想在香港開設畫廊了,但可惜這裡的租金成本是巴黎的5倍以上,他只能望門輕嘆 ……」

要成為一個真正可與倫敦、紐約媲美的國際都會,只有金融、經濟等「muscles」是不夠的,文化修養、關懷社會等「heart」的因素也同樣關鍵。我們一定要通過扶助藝術、NGO、社企等行業的成長,並建設充足硬件讓它們有發展空間,才不會錯過香港的 「heart industries」 茁壯成長的黃金五年!

Monday, May 27, 2013

發展 = 追夢!

(刊於AM73020135月27)

人皆尋夢。我這幾年做全職義工,想追的夢就是把香港170年多代人幾經戰亂、貧窮、委屈、艱辛積累下來的優良中西價值觀繼續傳承80後、由他們發揚光大,讓香港成為外人羨慕、港人驕傲的國際都會。我覺得這夢想定會成真,因為很多80後也有理想、也有香港夢,已接棒為港勞心勞力。我們HKGolden50最近多月不分晴雨研究人口政策,要處理的他國經驗和數據堆積如山,需要增加一點IQ——我很高興得到中大一級榮譽畢業、對服務香港充滿熱誠的Rondy幫忙!把時間交給Rondy前,我先贈他一段歌詞:「(讓香港)振翅高飛,無需在夢中;勸君珍惜此際(在黃金五年努力為港),自當欣慰無窮。」

「人在中環,你會驚訝消息傳播的迅速。當同事仍在熱烈討論辭職去南極玩甚麼的同時,新聞頭版就大字報道某大會計師樓經理辭職揸巴士。一時間不論Email、WhatsApp、Facebook,都是巴士和南極。

『吓!唔係掛?做做下經理去揸巴士?』『嘩!香港依家黐咗線,轉工揸巴士都可以上頭條!』回家路上,前面兩個師奶喋喋不休。而我,則好奇為何這看似無聊又不切身的新聞會引起如此廣泛的討論。

是因為揸巴士筍過澳洲筍工?還是因為揸巴士有甚麼特別?不。我認為這故事最吸引人之處在於追夢。香港人都有夢。夢想成為音樂家,沉醉於音階之中,娛己娛人;夢想成為程式開發員,埋首串串指令之間,發明創新。

但為了遮頭片瓦及三餐溫飽,在這通脹連年、金融地產霸權當道的年頭,又有幾多人有勇氣去追夢?君不見現今學子,不論文科理科,入大學一定要讀商科。畢業找份非金融即地產的工作,計較錙銖,但求早日買樓上車。安穩生活方程式背後,抑壓著夢想多少?一旦見到有人勇敢追夢,就如女士們當年見證千億新抱嫁入豪門,何不教人既羨慕又妒忌?

事實上追夢要有工場,創新需有土壤。高樓價高地價確是追夢者的負擔,長遠窒礙我們的創新思維,磨蝕我們靈活多變的精神,掏空港人的靈魂。就連中國社科院報告都指香港在產業結構轉型創新科技方面無明顯突破,經濟仍然高度依賴金融及房地產業,但土地及房屋供應嚴重不足,令樓價過快增長,企業經營成本增加,使香港競爭優勢漸減。情勢十分嚴峻。

猶記得馬雲曾話過:『你能夠給自己的優勢就是能力。然而,如果你一味的頹廢,就連這最後的機會都會喪失,成為一無是處的廢物……所以,從今天起,要麼努力追逐夢想,要麼就做別人腳底的泥巴,雲泥之別,不過如此!千萬別墮落,你沒資格!你需要看清,你的失敗究竟是因為沒有伯樂,還是你自己不夠努力!』

因此,香港要發展!趁我們有能力,趁我們還有夢!政府庫房坐擁巨額盈餘,好應該為民製產,大肆投資,大興土木,幫手整大個餅,造大個夢。我們要土地,要硬件,更要政策的配合。雲泥之別,不過如此,就讓全港上下一同做個好夢,將香港建成人所嚮往的夢工場!」

Monday, May 20, 2013

發展 = 未來美好回憶

(刊於AM73020135月20)

經過數週HKGolden50的80後分享,今天就讓他們唞唞氣,由我頂上!

還記得30多年前在華仁上學時,很多同學因不想打擾家人在狹窄的家中打牌、看電視而留校溫習至8、9時,我也因回家會心野而常留校和同伴互相鞭策和吹水打波,大家不分你我,樂也融融。印象最深的除了是在寒冬打完波因沒熱水爐而沖凍水涼外,便是地理室的無敵維港景:近至灣仔碼頭、半島酒店,遠至獅子山也清晰可見!但我的中學年代正值香港經濟起飛,一座座高樓在窗外拔地而起,海景由中一的180度闊景逐漸縮至中七時只剩一輛天星小輪長度的窄景。

這幾年,華仁又重建了新活動設施、新課室,讓我的少年回憶隨舊設施丟至堆填區,我和其他old boys卻從沒怨言,反而加以資源上的支持:身為師兄,當然有跨代責任讓師弟享有比自己更好的學習條件,而不會因自己的回憶而自私地阻止母校作育英才。

今天的香港,卻有人反發展、反造地、反填海,論據無窮:有業主反對毗鄰大廈重建,只因新樓會阻擋他們景觀;有大學生反對填海,卻是因為大學的海景被阻…我們HKGolden50「最老80後」Kevin也說過他剛畢業時,對發展看法也和時下很多青年人一樣;但他在工作5年後,便會想到如何賺錢供養父母、父母年老後有沒有足夠醫院,如何拍拖結婚後買樓成家立室、有否足夠學位讓子女升學,看事物不再單一角度!

後來我在IFC上班,但如果當年政治環境像現在一樣,恐怕IFC、ICC、香港站、九龍站也不能建成,那麼新一代的職位離港流至星洲、上海;香港站常見到一家大細興高采烈等候往迪士尼列車,如果無發展新車站、樂園,他們也不會有新的家庭回憶!

我其實過往40年也是個環保主義者:在港十多年均用環保車代步、HKGolden50辦公室在我們外出午膳時總會關燈關冷氣關電腦、用完紙張塑膠通通循環再用…只不過我們不可能只顧環保而一刀切抵制開發郊區、反對所有填海,而是應尋求兩全其美的方案。新的市鎮可盡採綠色建築,並建設商業區令居民可原區工作,盡減碳排放;日前有報導指香港80條白海豚只佔珠三角2500條的3%,其生命最大威脅是母乳受化學污染。我們鼓勵減少污染,才是保育海豚上策…大家別忘記10多萬上公屋無期的劏房戶,難道他們的生命比其他任何生物都不重要?

坊間有聲音指未來人口增長將比預測少、故香港不會不夠地云云,但他們卻無考慮到時下香港除房屋外的整體需要:10年後老人數目將比現在增加6成,醫療需求龐大,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哪裡找地建新醫院、新老人院?日前報章報導浸大、科大、中大學生也因宿位短缺要在遠至馬鞍山的旅舍居住。其實如每位香港人能以全觀角度看待整個社會需要,我們發展過程將可更人性化。如果我們不需要發展,便應是大家覺得硬件已充份表現社會價值觀、我們全盤收貨的時候;但現在劏房遍布、租金高企導致通脹肆虐,不論住屋、商場、寫字樓、酒店、醫院通通不夠,各階層各年紀的市民都有怨氣,又怎可能是止步不發展的時候?

Monday, May 13, 2013

發展 = 英雄莫問出處

(刊於AM73020135月13)

踏入五月天氣灰暗,環顧社會也是陰霾滿布:爭端不斷、議會拉布……不經不覺,港人彷彿已成為一個 “Can’t Do” 民族!發展是需要積極向上向善的心,但大家似乎心死了一樣,圍棺踏步!幸好今天在陰霾中有一線陽光:她就是我們HKGolden50中捨棄北大、清華來港讀書,活潑開朗、充滿 “Can Do” 的西安狀元Sunny。她不但思想正面,更能看見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潛質和獨特性,和很多港人的自我矮化大相逕庭,令我身為港人也有點慚愧!

說起Sunny,大家可能會想起近來反內地潮,很多人認為他們搶了香港職位和資源。但事實上來港工作的絕不止大陸人,香港有6萬西方人和30萬菲印傭,理論上他們也搶了港人36萬份工;但細心一想,我們真的有很多本地人想做家傭工作?能勝任需說外語的跨國公司職位?他們從故鄉帶來了人際網絡、經驗、商機,讓香港成為實至名歸的多元化國際都會!為何我們不歧視菲傭、不歧視「鬼佬」,卻排斥自己的同胞?香港人覺得自己價值觀如此優勝,便應像倫敦、紐約般讓各地人民到來體驗、感受,把香港精神發揚光大;正如高錕、孫中山、李首富、Allen Zeman抑或時常出入中環的馬雲等用港平台而成功的人,也從來沒有人會問他們來自何方。雖然香港人都有不同的過去(七成65歲以上的港人都不是生於香港),但在這個廣納百川的國際都會中,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將來。我相信無論Sunny最終會否「蝕底」留在「麻煩地」,她將來也會為香港、內地或外國帶來陽光!

「在港5年,我從最初來到聽到粵語茫然無措到現在和香港朋友用粵語嬉笑怒駡,從荃灣和柴灣也分不清到對港島巴士路綫瞭如指掌,從對叉燒飯豬扒包難以下咽到每周必去蓮香居和朋友飲早茶——香港早已是我第二個家。

記得當年在西安參加港大面試,教授問我:香港最吸引你的地方是甚麽?我回答說我從未去過香港,對她的理解僅限於電視與網絡。我曾觀看一個講述香港的電視節目,熙熙攘攘的人群裏,菲傭們聚在一起閑聊,金髮碧眼的爸爸與兒子吃下午茶,印度商人掄著公文包高談闊論……我瞬間被這座城市吸引,覺得她是一個World City:包容、國際化,每個人都可有自己一席之地,我相信我也可以融入她,把她當作自己的家。也許是這番質樸的抒情打動了老教授,使我成為幾萬個申請者中的200位幸運兒之一。

在港5年,我卻見證一波又一波諸如『搶飯碗』、『反大學大陸化』的抵制。我在港工作的內地朋友,大部分擔任內地相關的職位,是香港與內地業務溝通的橋樑;而畢業求職時,內地生也有很多行業因廣東話和永久居民要求無法申請,故我們是各尋其位、各司其職,共同為香港經濟加磚添瓦,何有『搶飯碗』之理?而不久前Facebook上發起『反大學大陸化』活動,抗議研究生中內地生比例太高,卻不顧香港與內地教育就業現狀有別:香港學生大部分選擇本科畢業後直接工作,而內地一定要有研究生學位才容易揾工,內地生被香港大學的先進師資和科研吸引,前來為香港科研工作貢獻,為何要抵制?

在港5年,在街上見到內地遊客不文明行為,我也會阻止;見到水客搶奶,我也會憤怒;聽到賑災捐款流入貪官口袋,我也會慚愧。香港生活助我培養了很多良好素養與習慣,拓寬了視野,同時對自己生活了20年的家鄉也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認識,這一切都拜香港與內地相比得天獨厚的優勢:秩序井然的好質素、自由的新聞言論和包羅萬象的資訊所賜。若香港可以廣納賢才,包攬兼容,同時向內地和全球輸出自己的正面價值,而非怨天尤人、閉關自守,白白讓大好發展機會流失,定會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國際都會。屆時,英雄不須問出處,因英雄皆出自香港!」

Monday, May 6, 2013

發展=防民粹搶劫90後將來!


(刊於AM73020135月6)

HKGolden50最年輕的成員、唯一的90後Marco求職信的亮點便是他喜愛“extreme sports”:笨豬跳、單板滑雪、賽車,總之無險不歡!相信很少成績優異的「尖子」會如此愛冒險,但原來Marco做過最危險的事竟是到倫敦作交流生——因為彼城搶劫案是香港50倍,每天高達100宗 (香港則少於兩宗)!

「初抵倫敦,首要任務當然是摸熟錯綜複雜的地鐵網絡;但我很快發現單是了解路線並不夠,還要每天金睛火眼留意車站告示:總會有幾條線因壞車、維修等原因停駛,令乘客要繞道而乘;更別提『押味』、焗熱、誤點等為人詬病的老問題了……回想遲到率僅0.2%、仍在不斷擴建港島南、沙中線的港鐵,才明白『以港比人』會比死人!

說起地鐵,不得不提我在西班牙馬德里的驚歷:我和幾位旅伴一登上列車便被4名平均體重200磅胖女的龐大身軀重重包圍,對我『上下其手』,褲袋、褸袋無一倖免!被4位『大』姐大肆『非禮』而深感不爽的我只能一邊極力保護相機和銀包一邊高聲求助,但當地人竟對此毫無反應,彷彿劫案是家常便飯!猶幸下一站只在2分鐘之遙,我和朋友們在一輪拉扯後終於衝出重圍。比起我另一位同學在西國險被拖上賊車劫財劫色,我這次『肥遇』可算有驚無險。

後來跟當地人閒聊得知,馬德里女士逛街總會隨身攜帶一新一舊兩個手袋混淆扒手視線,而真正財物卻是隱藏在腰袋中!因政府、國民『使過龍』導致的經濟危機令西國社會問題叢生,高達27%的失業率使不少人鋌而走險,市民出街提心吊膽,遊客更彷彿走到那裡也被無數賊眼盯著一樣!

歐洲經濟危機歸根究底是民粹主義作祟——嬰兒潮一代以選票迫使政府長期舉債維持巨額福利,卻不投資在國家長遠發展,現在終要還債,賠上了年輕人將來,簡直是跨代搶劫!西班牙、希臘的青年失業率已達60%,大部分青年若不移民,恐怕一輩子也沒有打工賺錢的機會,他們的兒女也會在賊群長大……看到他們政治混亂、經濟低迷的禍害,我們真的可以把發展擱在一旁只顧文化、保育,很浪漫地拋下一句『經濟不重要』?發展雖然是個『唔cool』的市儈議題,卻關係著全港市民生活質素和我們的事業!此外,不少議員大力提倡全民『呢D』、全民『嗰D』,到頭來是否『全民找數』?抑或由我們80、90後獨力承擔?

當然,父母辛苦把我養大,我供養他們是天經地義——但我相信創造香港經濟神話、歷盡風浪的他們並不希罕我的供養;新一代從他們手中接棒,讓香港精神繼續發光發熱,使他們為港畢生努力能開花結果,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報答!比起危險、骯髒、肥胖、經濟沉淪的對手,我相信安全、可靠、矯捷、有效率的香港才是未來50年國際舞台的主角——但如果我們美其名『為人民謀幸褔』重拾歐洲民粹政治、福利主義的舊橋段,冤枉地派掉本應用作長遠投資香港未來的錢,恐怕我的未來會重演馬德里地鐵上一幕——被肥婆劫走,分別是這次我逃不掉!」

Monday, April 29, 2013

發展=香港人不小看香港

(刊於AM73020134月29)

哀莫大於心死。加入HKGolden50的第一個80後Sylvia,是個普通家庭長大的上水人,但她的能力絕不普通——以優異成績「拔尖」入讀香港大學,取得工商管理和法律系雙學位,畢業後當上了投資銀行經理。Sylvia最不普通的是一顆熾熱的愛港心:她曾想放棄大好仕途,成為我們這個絕不會令人發達的非牟利機構的全職研究員,幾經辛苦才勸服她:「你最好還是兼職幫忙——先做好自己再做好香港吧!」要令這顆愛港心停止跳動、完全心死,方法只有一個:停止香港發展!

「我來自上水。自有『水貨客』起,『上水淪陷』一詞一直不絕於耳——還記得去年九月,不少中學同學和朋友都有參加『光復北區』、『光復上水』的行動,反對水貨客攻佔上水火車站,令站內烏煙瘴氣。其實火車站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有朋友就曾在Facebook留言『今日上水,明日香港』:區內嬰兒買不到奶粉,小朋友飲不到益力多、學生無法入讀區內中小學、區內住宅多被內地人購入 (有些更非法用作儲存水貨倉庫)。於是所謂仇國情緒日益嚴重,有些較激進的朋友『逢中必反』,要『維護港人利益』、甚至揮舞港英旗幟。漸漸地,為『強國』人說句話的便是『左派』,也有『中國人請滾回中國』等橫額口號,發展出我的『左』、『右』危機,我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成了個不折不扣的邊緣人。

內地人來香港『搶資源、搶飯碗』,今日樓價高企全拜內地人所賜、內地自己食品安全有問題就搶光香港嬰兒的奶粉……這些很多人覺得理所當然的話,我一再深思,是甚麼時候我們把『各家自掃門前雪』的精神發揚得如此光大?你內地奶粉有事是你自己的事,我只管我香港奶粉夠吃;是甚麼時候我們開始學習晚清的閉關自守、故步自封——香港的工作只應由香港人做,港人港地……我不是不愛香港,而是我越想越恐懼:狹隘思想終會害死香港!

真的沒有更好的對策嗎?若香港可解決樓宇供應短缺問題、奶粉商不用限制供應、各行各業各人良性競爭、爭取建設更多校舍於北區,如此雙贏不是更美好嗎?我知道有人會說:香港如何能應付中國十三億人口的食物安全問題、如何能容納中國廣大人口定居於此……但這已不只是香港與中國的問題,全球化的發展早已把世界各國的距離拉近,我們的視野應擴闊至全球,不只是『中國香港』,更不只是香港自己。

香港永遠也會是我最愛的城市:在我心中,香港是個熱心助人、積極向上、事事都『做得到!』(can do!) 的地方,發展於我而言正是『光復這個香港精神』。我深信香港有潛質、更有實力媲美和超越紐約、倫敦;香港人有心做的,一定沒有可能做不到!我們可以由轉口港成為工業港、再變成今時今日多姿多采的服務業中心,現在更不會被錦上添花的發展難倒。香港加油!」

Monday, April 22, 2013

發展=現代愛情故事可在香港延續


(刊於AM73020134月22)

提起80後,很多人總想到初出茅廬的後生仔,但其實最「老」的80後已年過30;Kevin便是HKGolden50第一個成家立室的80後。Kevin是我認識唯一攻讀沉悶稅務碩士的朋友,但他的愛情故事卻精彩絕倫:兩年多前,香港出生、多倫多讀書的Kevin已和他的真命天女——內地名牌大學畢業後到倫敦政經學院(LSE)讀碩士的Cecilia共諧連理,橫跨四地的成長和文化背景,在香港開花結果!

Kevin一定是眾成員中EQ最高的一位:孝順(時常在母親的社企素食店幫忙)、溫柔體貼、熱心社會……這位100分的好兒子、好市民終成功娶得美人歸!但是,假如香港的房屋、寫字樓、國際學校等硬件不發展,不但令社企受貴租之苦,更會令跨國企業捨香港取新加坡、上海,Kevin和Cecilia等國際人才也會選擇在香港以外的地方落地生根!一個更開放、更多元、更國際化的香港,除給港人更多的擇偶機會,也能讓他們見盡各地之長,成為世界公民。 現時,本港每年有二萬多對新人屬中港婚姻(即40%),不久應會過半。我們沒理由一味妖魔化這麼多段美好姻緣所代表的豐富文化與經驗交流,以及早已相當自然的中港融合。

現在且讓Kevin細說他橫跨四地的浪漫愛情故事:「我是個香港土生但不土長的人,11歲移民加拿大,在異國成長、讀書、稅務碩士畢業、成為會計師,漸漸融入西方社會。直到香港有理想的工作機會向我招手,我才在闊別十多年後,返回了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以求大展拳腳。 在國際投行一日的工作量和見識,可能相當於其他工作三日的總和,每天都會接觸不同的國家、行業、公司和人群。但從未想過這個事業平台,竟也讓我遇見了生命中的那個她。

在為某內地公司融資的項目上,我認識了來自別個部門的她。初次見面便令我覺眼前一亮:有古典東方美的她,出生於內地,在英國碩士畢業後到香港工作;她不但聰明絕頂,獨特的成長背景更造就了她的獨特視角與智慧,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了我。而她,也通過我接觸到另一個世界,一個根源於香港而深受北美文化薰陶的價值體系。一個民族,兩個思想,三門語言,四種文化,就在我們的交流和相處中,求同存異,互相探索、發現、驚奇、融合。

如今,我們已攜手度過近兩年快樂的婚姻時光。透過對方的視野,看到另一個世界的神秘和喜悅,卻越發強烈、歷久彌新。利用自身的背景、閱歷和知識,我們常為對方的工作、生活提出建議和解決方案。多種文化和視角的交融,不經意間影響和增強我們的個人修養和能力。 這樣一個現代愛情故事,想來只可能發生在國際金融中心,因為只有一個充滿活力和包容的國際金融中心,才能吸引世界各地『身懷絕技』的人才在此相聚、相識,建立友誼和商機,甚至相知相愛、相許相守,相互迥異卻有共鳴的多種文化背景才能匯合交融、迸出火花,在香港尋到他們幸福美滿的人生。相信大家都會衷心希望這一個個溫馨的愛情故事會繼續留在香港,而不會悄悄溜走到倫敦、多倫多、新加坡或上海!」

Monday, April 15, 2013

發展=讓港人留在香港工作

(刊於AM73020134月15)

中國發展一日千里,不止北京上海,甚至三、四線城市的發展均日新月異;繁華背後,吸引我眼球的卻是一些關於農村的報道:鄉村年輕人紛紛離開貧窮落後的家鄉,前往大城市尋求事業發展,結果出現一條條老人村、嬰兒村——只剩下退休老人和出外工作農民工的年幼子女,全村一片寂寥。為追求更好的生活,人總會追逐機會、發展所在之地:20萬菲傭離鄉別井來港打工,是因為家鄉貧困和發展機會缺乏;當年大量難民帶著資本、知識和冒險精神來港打拚,為香港崛起奠下厚實根基,亦是因為對開放的香港給予無限機會的嚮往……

大陸農村凋零、菲傭離鄉打工、李嘉誠從潮州來港發展,和我們HKGolden50的十優狀元Alfred有甚麼關係?在他解釋之前,我要先問港人一個問題:我們是否希望因缺乏硬件發展,而使香港170年歷史中讀書最多、見識最廣的80後一代苦無發展機會,使他們被迫撰寫自己的「遠走他鄉的故事」?

「我畢業後在國際策略諮詢公司McKinsey工作了5年,主力負責消費品、零售和服務業項目。已經忘了是哪個星期天晚上,我十萬個不情願地踏上那9:10pm離港的KA870航班,從香港前往上海,登機後卻乍然看到左側3個McKinsey香港辦公室同事、右側的中學學弟和後面兩位任職基金和銀行的朋友——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很久沒能在香港碰見了,最後卻只能在往上海的飛機上碰見!也很難怪,在5年期間,我在內地工作的時間遠比在香港多:在2010年52周內,從香港出差到上海超過40周,而且幾乎都是周日晚上航班到上海、周五傍晚回港。加上內地空中管制問題,周五回港的班機基本上肯定延誤,到家的時候往往已是夜闌人靜。

中國加入世貿後,很多跨國公司意識到將來趨勢是開拓內地市場,紛紛把大中華區甚至亞洲區的總部都從香港搬到上海:上海各區政府不僅給與跨國公司稅務方面的優惠,還投資興建各類型的產業園區,以僅香港兩成的租金吸引企業進駐。結果是Nike、Starbucks、LVMH、Disney、Yum Brands(Pizza Hut母公司)、GE等大企業都把亞洲總部或大部分實際業務人手都轉到上海,連帶服務跨國公司的附帶行業(如諮詢公司、廣告公司、市場研究等) 都紛紛減少在港聘請員工。剩下來因為家庭原因而留在香港的高層就自嘲為『二五仔』,意即每周二離港、每周五回港。08年金融海嘯後,跨國公司更熱衷開拓內地市場,所以我們這些相對年輕的員工甚至需要做『日五仔』了。

其實香港與國際接軌多年,有言論自由,有相對透明的政治制度,有良好的法治制度保障產權,如果不是因為缺乏住宅和商業硬件而導致租金飛升,缺乏醫療設施和國際學校等配套,有多少人真的願意拋下一切北上尋找機會?但如果香港繼續拒絕發展、租金情況繼續惡化,相信我和20萬在上海工作的港人一樣,唯一選擇就是登上最後一班北漂的航班,幽幽的看著這煙花已謝、笙歌已停的孤城,聆聽著故事的最後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