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4, 2013

女兒在父親節的一段話

(刊於AM73020136月24)

上周我跟明天更好基金的朋友們訪美,馬不停蹄見了不少有影響力的智庫和政界人士;在這「唱好香港」之旅後歸來,被12小時時差煎熬,本應睡足18小時補眠;但我卻被我的15歲女兒拉起床在31度高溫下登上太平山慶祝父親節!

我也算是個對子女要求嚴格的「虎爸」,對於一向有志服務社會、又特別認同無國界醫生理念的女兒,最大期望是她將來能成為一個出色的醫生;對此她一直不置可否,常說自己未必擁有濟世為懷的熱誠,喜愛寫作的她也許更適合當個作家。可是在太平山的行山徑上,她卻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不但令我陷入沉思,更使我意識到她已差不多長大成人,懂得從多角度看待事物並有點結論。

女兒說:「現在人人都會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說 “Follow your dreams”、“Follow your passions” ,只要做你最喜歡、最有熱誠的事便會成功!但看看整個世界,我觀察到兩點:第一,很多人只有所謂 “general passion” ,例如祈願世界和平、社會繁榮,卻沒有個人的 “individual passion” ,沒甚麼一生人中一定要完成的目標;第二,真正有趣味、能滿足個人熱誠的工作其實只佔所有工作一小部分;自小立志想做文員、時裝售貨員、搬運工的人並不太多,但這類較「乏味」的工作卻佔社會大多數!但我看見很多文員、侍應、司機還是活得很有尊嚴,工作上努力做到最好,閒時和同事講講公事私事,公餘時一家大小逛逛街,做個好爸爸、好媽媽,生活過得還挺快樂的。其實追求理想是否一件overrated的事?是否一定要滿足個人滿腔鴻圖大計,才可覓得真正快樂?」

聽到這裡,我不禁回想起小時候一篇作文,題為「如果我是一粒米」,獲貼堂的範文寫到:「我的存在是很有意義的!我為全世界的人提供足夠能量,讓工人有力氣操作機器、清潔嬸嬸有力氣把街道打掃乾淨…」這是當年社會的寫照:人人腳踏實地為社會作正面貢獻,即使自己只是整個社會機器中一顆小小齒輪,仍覺得充滿意義,並不像今天般講求個人主義、追求自我;年輕讀者們如果家中婆婆嫲嫲仍然健在,可問她們一生最自豪的成就是甚麼;相信十居其九,她們都會回答:「我和老伴辛辛苦苦養大你的媽媽和舅父、姨姨,看到他們各自成才,現在兒孫滿堂,已是一生人最滿足的事!」

沒錯!追求理想的 “peer pressure” 很大。 現今不少香港人追求理想、追求自我,也有為反對而反對,為理想而理想。但大家要記住 “Not all jobs can make Steve Jobs” ,並非只有成就大事、改變世界,人生才有意義。人當然要追夢,我成立HKGolden50也是因為希望我的夢想成真﹕讓香港把握黃金五年機遇躍升國際都會,由80後帶領創造香港最好的黃金五十年;如此反而可以讓更多香港人有條件和空間追夢。但人生也不能只顧個人的夢想和成就感;為身邊重要的人帶來快樂,負起家庭責任,做個愛護子女的好爸爸、孝順父母的好兒女,也是全面、有意義的人生理想!

各位爸爸們,給大家遲來的一句:父親節快樂!

Monday, June 17, 2013

發展 = 年青人的精采人生!

(刊於AM73020136月17)

毫無疑問,HKGolden50中最活潑好動、多才多藝的成員肯定是Sandy,從事看似沉悶的法律行業的她,公餘生活卻是多姿多采:每星期會和朋友夾Band,並經常在不同場合巡迴演出;喜愛攝影的她,也時常找不同o靚模拍沙龍照;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artsy的女孩卻原來也精通網頁設計,我們HKGolden50的網站(圖)便是由她所創!且看看這位在成長過程中穿梭香港、加拿大、英國三地的「鬼妹仔」,對香港的發展有何看法!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是我的座右銘——生命匆匆數十載,當然要讓每分每秒都過得精采、盡興!

我生於香港,6歲時隨家人移民到加拿大,97年回港,17歲到英國留學修讀法律,最後在20歲回港開始工作。可能是童年於多地之間的飄泊,養成了我『坐唔定』、喜歡四圍走的性格:我是個旅遊愛好者,足跡遍布五大洲,更特別喜歡到第三世界國家體驗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但見盡各國文化和生活方式,我最愛的地方仍是香港,因為任何國家或地方,都不能和香港多姿多采的生活和發展機會相比!

只有香港,能夠給予我一個如此多元化及精彩的人生——回想中學時代,平日一至五3時半放學,不到4時便可抵達中環或灣仔實習工作,不用上班時則可到學校附近上樂器、攝影等興趣班,上學、上班和娛樂盡在一隅之隔;大學畢業回港後開始全職工作,我仍是可以在6時下班後學日文、玩劍擊;之後開始在香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10時放學後還可以跟同學一起吃飯、唱K、購物,凌晨3時到大排檔、茶餐廳食消夜聊天……在深夜還有如此多的娛樂、美食的選擇,這是我在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也找不到的!

我喜愛香港的一大原因是它日新月異的變遷,每個月都有新嘗試:新電影、新商場、新食肆、世界任何最新的時裝、美食潮流,在剛興起不久便能在香港找到,如剛剛來港的Top Shop、各種菜式的米芝蓮餐廳等,喜歡嘗試新事物的我永遠不會覺得沉悶!試想想,如果香港沒有經濟發展、沒有開拓新的土地,這些全球最新最好的東西還會一窩鋒湧來香港嗎?還會有空間讓新的商戶、新的食肆開幕嗎?

我以香港為榮的特點,還有香港人一直擁有的奮鬥、上進之心:香港是個『英雄莫問出處』的地方,即使你不是生於大富之家,只要努力不懈增值進修或是把握商機創業,香港仍有無數機會讓你改變命運。可是,這種社會流動性從何而來?歸根究底,始終是源自經濟發展:有新的職位、新的商機,才有新的上流機會。香港在回歸首10年經濟停滯,已使上流力不足成為香港年輕一代面臨的嚴峻考驗。如果大家不想我們這些年輕人學無所用,就要把經濟發展繼續看成首要任務,繼續讓香港充滿活力、充滿機遇;我們不能放緩步伐,因為發展在這競爭激烈的世界就如逆水行舟,當我們一停步,便是開始退步的一天。所以希望大家80後,可以一起努力創造一個更精彩的香港!」

Monday, June 10, 2013

發展 = 我們的理想社區!

(刊於AM73020136月10)

今天繼續我們HKGolden50的80後分享環節!這次出場的是我們的大學辯論隊隊長WIlliam。能言善辯、兼任我們「中文顧問」的他是個地地道道 土生土長的「荃灣人」,自出生以來二十多年一直在荃灣居住、上學;這個「全港最舊新市鎮」近年日新月異的變遷,令他這位老街坊對發展兩字別有一番體會。

「我在荃灣出生,幼稚園、小學、中學都在荃灣,在這個新界第一個衛星市鎮住了二十多年。

猶記得中三、四時,每天一放學便換上白飯魚到學校旁的街場踢足球。那時的球場還是凹凸不平、遍地沙石的石屎地,所以幾乎只要有幾年『征戰沙場』經驗的同 學,身上總會留低幾處『戰績』——我也不例外,到今天在手掌和膝上的疤痕仍清晰可見——這些是我們學生時代的共同印記,絕對是『集體回憶』之一。

幾年後球場翻新,令我們一整個暑假沒有了踢足球的地方。工程後球場換上了新的綠色塗層,相比以前地面平滑,減少球場使用者受傷的機會。陪著自己長大的球場 面目全非,但我估計曾在石屎地踢足球的師兄弟們,應該不曾因為某年某個暑假要另覓場地,又或者『集體回憶』不見了,而認為球場不應進行翻新。

除了『守護集體回憶』,近年社會反對發展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認為港人不能從發展受益——新樓『豪宅化』,只有內地人才買得起;新的大型商場一概給品牌時裝、珠寶鐘錶店佔據,也只是服務內地旅客……

荃灣近年的變化應該可以令人反思一下這個觀點。荃灣碼頭一帶十年前仍是人跡罕至,今天幾個大型商場、酒店拔地而起,新的荃灣公園每個周日都熱鬧非常,人仔 狗仔一樣高興。雖然荃灣今天仍未是旅遊區,卻因黃金五年訪港旅遊業蓬勃發展,市區的商場、街舖供不應求,一些以前荃灣人必須過海才光顧到的餐館、商店,今 天都到了荃灣落戶——當然,作為一個荃灣老街坊,市中心food court 『25蚊飯』的消失,我也親身見證;但我相信正本清源的方法理應是更多的商場、舖位的供應,以求魚與熊掌兼得,而絕非閉關鎖港。試想,假如一間店舖遠近馳 名,即使大排長龍,你都慕名光顧,但店舖老闆卻出來喝罵在門外排隊的顧客離開,你又有何感想?

同樣地,我絕不贊同香港任何一個海灣、一座山脈屬於某一群人。香港的寸山尺海理應屬於全香港——假如移山填海能換來更多的住宅、醫院、校舍以至商場、寫字 樓,我會願意放棄享受某些景色的機會,甚至『集體回憶』的消失。我相信,20萬正輪候上公屋的家庭、未來20年增加一百萬長者所需的醫院、八九十後事業發 展、成家立室所需的住屋、商場、寫字樓等等,毫無疑問應凌駕於部分人暫時的享受或方便。

集體回憶不需任何可見的憑證,都可以在心裡歷久常新,但一個個要靠發展解決的社會問題卻不會自動消失﹗發展必然帶來改變,亦會牽涉到一些選擇。但我希望大家能夠無私一點、積極一點,為更大的香港、更多的香港人作對的選擇。」

Monday, June 3, 2013

發展 = 香港heart茁壯成長

(刊於AM73020136月3)

一直以來,香港很多經濟上的「muscle index」均在全球名列前茅:金融市場集資額、經濟自由度、競爭力……但其實我們藝術、環保、慈善方面,關乎對文化和生命欣賞的「heart index」都做得很好,只是傳媒太少報道。無論你是否喜愛藝術,上幾星期香港兩件盛事你一定要知:全球最受關注的現代藝術展Art Basel繼家鄉Basel和美國Miami之後,在亞洲放棄了東京、北京、新加坡等地而選擇香港作為洲際最後一個落腳點;香港藝術節大受市民歡迎,過往5年平均入座率均超過90%,而今年更高達95%。

我有位朋友有份爭取Art Basel來港展覽,說香港確是個神奇的地方:新加坡官員斟茶遞水、大灑金錢資助,我們卻連人家遴選展覽地時仍懵然不知;但香港仍以我們的「heart power」——文化、政治、性取向等無禁忌(taboo)的自由度「娶」得Art Basel歸:展覽中一具唐裝衣服的屍體模型躺在棺材裡,每根頭髮、每個毛孔皆十分真實,港人不但沒投訴,反而代入想像反思展品意義!

Art Basel繼在家鄉巴素爾和美國邁亞密後選擇香港作為全球第3個落腳點,第一年入場人數已是全球最多,足證明這群頂尖的藝術界翹楚向香港藝術界的潛質和前景已投下信心一票;再看Christie’s 和 Sotheby’s等藝術拍賣行在港年年創佳績,使不少讀文科的年輕人發覺讀藝術不再是「為興趣放棄麵包」,而是有前途、有發揮空間、有滿足感的事業選擇。

但我卻發現,藝術這茁壯成長的行業卻面對和商場、寫字樓同樣的情況——香港回歸十多年來「一貫作風」:明明客源快速增長,卻因硬件不足不能「將餅做大」,反受加租煎熬,只懂加價趕客;明明有更多機會讓80後畫家賣更多作品、有更多事業機會,結果卻只有加租封舖!

我一位在藝術界打滾了廿多年,其畫廊專門提攜本地畫家的老行尊告訴我:「Art Basel有七百多間畫廊希望參展,但最後卻因場地原因只能讓250間畫廊開檔展出,而且檔租驚人,今年又加了20%,5天展覽的檔租已相當於我在中環畫廊的7個月租金!我和很多藝術家對藝術有使命感,所以損失也在所不惜!」

「畫廊過往數十年一直紮根中環、蘇豪等商業區,好讓顧客能在午飯時段來觀賞我們的作品;但近年舖租急升,這兩年往往要double,不少畫廊都捱不住要搬往黃竹坑、火炭等較便宜的工業區……香港的最大文化區正在枯萎、分裂!政府應增加土地供應,在硬件方面對我們藝術界多加扶助,因為我們對社會的貢獻絕不止賣掉幾幅名畫賺得的GDP——我們可以提升整個城市的文化素養,使香港能成為一個真正實至名歸,軟硬實力兼備的國際都會!」

另一位在一間小型法國畫廊工作的朋友也告訴我:「我的老闆一早便想在香港開設畫廊了,但可惜這裡的租金成本是巴黎的5倍以上,他只能望門輕嘆 ……」

要成為一個真正可與倫敦、紐約媲美的國際都會,只有金融、經濟等「muscles」是不夠的,文化修養、關懷社會等「heart」的因素也同樣關鍵。我們一定要通過扶助藝術、NGO、社企等行業的成長,並建設充足硬件讓它們有發展空間,才不會錯過香港的 「heart industries」 茁壯成長的黃金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