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26, 2013

不會打魚蛋的服務天堂?

(刊於AM73020138月26)

我十多年前開始到瑞典出差,但每次也只是來回機場、酒店、客戶辦公室,錯過了這古城99.9%的壯麗風光及文化……今年7月和家人到此旅遊,要學的、要看的、要吃的、要問的實在太多,故此也選擇位處新、舊城區中心點的舊酒店Grand Hotel。

除了瑞典僅有兩間米芝蓮兩星餐廳的其中一間,酒店也有一間傳統的瑞典菜餐廳,提供瑞典式自助餐Smorgasbord——中學時開始用“smorgasbord”這個詞語作文,但一直不知其實這是甚麼味道,現在終於有機會彌補味覺的知識空隙!

在近50呎上的大餐桌上,盡放瑞典的各式特產,我首先嘗試的是希靈魚(herring):瑞典人有十多種希靈魚的食法,包括浸白醋、鹽醃甚至用我以為只能做muffin的blueberries相伴,奈何只有3吋長的希靈魚又腥又多骨,無論哪種食法皆難以令我食指大動;相信嗜吃希靈魚應是北歐人自古的“acquired taste”,香港人肯定唔like!相較之下,旁邊8種不同煮法的三文魚便合我口味得多,尤以低溫慢火煙燻數天的cold smoked salmon最為美味。

雖然瑞典食物富含omega-3可補腦益壽,但味道方面對來自美食天堂香港的我們來說其實無甚驚喜;連牛肉和豬肉混合的瑞典招牌肉丸,連我們可能是以純豬肉造的牛丸也比不上。瑞典人均GDP高於香港逾六成,工時又遠比港人短,有錢、有時間、有材料,理應是更懂享受生活的一群,卻欠缺港人的創意;比較一下數據,700萬人香港的米芝蓮餐廳數目卻是900萬人瑞典的5倍。我深信如果希靈魚盛產於香港海域,我們早就把牠造成美味的魚蛋,而非多骨又無肉的凍魚盤;一種多腥味的魚,我們會把魚肉剁碎淡加入種種香料弄成鯪魚球。香港連吃魚也如此多選擇,難怪香港IKEA的餐廳最近少見有希靈魚買賣,因可能無人問津!

雖然食物不外如是,但這一餐最大的亮點卻非食物,而是叫人無可挑剔的完美服務。侍應們在我們挑選食物時,會詳盡介紹20道「多魚菜」及其3至4種配料的來由和味道特性,甚至會提醒我在進食希靈魚時要小心多骨;他們跟我們大大小小皆有講有笑、話題又多又廣,像跟好朋友聊天一樣,完全沒有因餐廳檔次而過於拘謹。他們雖然每周可能已對數以百計客人重複同樣對白,但卻絲毫不見他們的服務熱誠在任何時刻有減退,簡直是彷彿以推廣瑞典為使命的旅遊大使!由心感受得到的真誠服務加上由敞開12呎乘10呎巨窗進來的瑞典夏日涼風和8時仍高照的陽光,讓這頓晚餐成為我在瑞典最舒適愜意的第一餐。

正當我們在享受天堂般的服務和氣氛時,隔籬枱來了3個態度粗獷的內地同胞把我們帶回凡間:十多歲的中國孩子不用湯匙、不顧熱湯高溫,直接端起16吋大湯碟倒頭就喝!來自美食天堂的我們和服務天堂的「天使」們如何處理?請看下回分解。

Monday, August 19, 2013

“This city works!”

(刊於AM73020138月19)

上周三強颱風尤特襲港,在8號波將落下時,我和兒子出門行上太平山,希望一睹風雲變色下維港的另一番景象。踏上「征途」之時,我跟兒子打賭:在往凌霄閣一途上不會遇上任何人;橫風橫雨下,誰會像我們般有如此雅興登山作樂?兒子卻認為:「次次8號風球都大把人出街啦,點會冇!」

結果走過大段長命斜、只剩10%路程便到凌霄閣時,後面傳來一陣急促腳步聲;果然不出兩分鐘,一位身穿全副緊身運動服、明顯是風雨不改訓練體能的外籍男子快跑而至,和我們匆匆say個hi後便一溜煙般消失在前面的梯間。

抵達了凌霄閣後,我們意猶未盡,再沿夏力徑繼續行,環繞山頂走了一圈。不服氣的我跟兒子再賭一回,結果這次走了不夠10%便輸掉了:一名來自挪威的妙齡女郎追著一隻小小的貴婦狗疾馳而過。接下來的路程,已能碰到很多各國遊客、本地市民在逐漸減退的風力下悠閒散步;走到開揚之處,已可見到維港的天星小輪復航、馬路上巴士小巴恢復行駛。不久,我們已被挪威女郎和她的poodle繞圈爬了2次頭,只好鼓勵她說: “whatever races you are training for, I hope you win!”

下午3時許回到凌霄閣,只見翠華、麥奀記雲吞麵、Burger King等食肆已全部重開,車站排滿準備載客的的士,一群興高采烈的遊客從山頂纜車站步出……這一切萬物回復正常的景象,都是在8號風球除下只有一個多小時後出現;此時此景,我不禁回想起舊同事林煥光跟我談及他在2008年籌劃奧運馬術項目的經歷:他當時接觸數以百計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記者、技術人員等,問及這些外國人對香港的印象時,最常得到的答覆是: “This city works!” 香港確是座高效率、可依靠的城市。

颱風威力龐大,對任何地方皆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通常也會引致多人傷亡;唯獨對香港人來說,打風日卻是個可安坐家中休息、甚至逛商場看電影的假期,絲毫沒有生命危險的顧慮,這實在有賴香港在良好制度和颱風年年侵襲的 “stress test” 下發展出的完善防災基建;一眾外國人也全因對香港的排水、斜坡維修水準充滿信心,才敢在8號風球仍高掛下到山上跑步、放狗。

一場颱風更彰顯出香港人盡心盡責的真正香港核心價值:在惡劣天氣下,各位市民仍抱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為其他依賴他們提供服務的市民緊守崗位,使我們可乘巴士、小輪趕回公司上班、使旅客在風雨交迫下仍可吃到馳名的雲吞麵。香港之所以曾被選為全球最宜居、最便利的城市,不是因為很多表面上很偉大的政治口號、宏圖大計,而是有賴於700萬個平凡的好子女、好爸媽、好員工、好老闆每天辛勞、盡責的付出,一眾平凡人的努力環環緊扣下,建立了一座極不平凡的城市!

在下山前,我叮囑兒子把眼前8號風球後香港「起動」的情景銘記於心:「不論你將來到哪裡發展,一定要記住:你長大的家really works!」

Monday, August 12, 2013

兒女也是ABBA fans

(刊於AM73020138月12)

今天講講我七月北歐旅程第二站:瑞典800年古都斯德哥爾摩霄雲外(Stockholm)。也許正是城中14個島嶼的山明水秀風光和冬夏兩季景色的強烈對比,生活的高低起伏孕育了豐富文化、音樂創作力。到達後偶然得知ABBA museum剛開幕,我這個聽ABBA長大的番書仔起初無動於衷,女兒卻堅持要到訪——原來因我在她年幼時在車上播放ABBA 的歌曲,令她對ABBA有著深刻的情感。也許文化的跨代傳承,也並非一件難事!

像我到訪的其他北歐博物館一樣,ABBA museum也充斥各種好玩high tech玩意:可在Band房錄製模擬與ABBA一起登台演唱的影片,一嘗做主角滋味,也可即時大唱ABBA名曲與其他網上fans一決歌喉……但全館最令我深刻的是一個擺滿IKEA家具的模擬廚房,望出窗外,可見到一個小女孩步出門口上學前回首和父母揮手道別,桌上附上一句歌詞 “Schoolbag in hand, she leaves home in the early morning; waving goodbye with an absent-minded smile……”,旁邊錄音機播著我最喜歡的ABBA歌曲《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Do I really see what’s in her mind? Each time I think I’m close to knowing, she keeps on growing, slipping through my fingers all the time……What happened to the wonderful adventures – the places I had planned for us to go? Well some of that we did, but most we didn’t, and why? I just don’t know……”(我真的明白她 [女兒] 在想甚麼嗎?當我以為了解她多了一點點,她又長大了一點點;時日總在我指隙間蹓走……那些計劃了一起歷險的旅程,結果怎樣了?大部分皆幻化泡影……為何如此?我自己也想不起了……)

聽著這首歌,心中不其然泛起絲絲內疚:身旁的十多歲孩子再過幾年便升讀大學,不能天天見面,總覺得一直以來不夠時間陪他們;相信各位朝9晚9的忙碌香港父母對這首歌的共鳴也特別大。短短幾句平實樸素的歌詞,便把全球千萬家庭天天發生的情景活現在歌聲中。沒料到ABBA成員們雖然沒有英文系學位,卻能以非母語的英文寫出如此感人歌詞。

其實瑞典人英文程度極高,九成國民能操流利英語,位居歐洲第一,與國際英文主流文化交流全無障礙;途中遇到的的士司機、快餐店侍應的英文統統精準細膩、傳情達意。難怪瑞典音樂可在半世紀以來一直瘋魔全球英語樂壇:ABBA是繼Beatles後全球銷售唱片數量最多的樂隊,40年來賣出近4億張,更曾成為瑞典第一大出口商;近代則有我兒子推介的電子樂組合Swedish House Mafia、女子二人組Icona Pop和民歌組合First Aid Kit,我也受孩子們影響成了一個「瑞典fan」!

ABBA全盛時期其實也正是香港文化興起的年代:李小龍、成龍的電影直至今天也在世界各地不停重播,四大天王的魅力也曾迷倒整個亞洲;為何今天的我們卻後勁不繼?身處在中西文化交匯點的港人,創作靈感應不缺少,而且國際頂級藝術展近年也紛紛落戶,對香港藝術潛能投下肯定一票,我們欠缺的,也許只是放眼世界的宏大志向和外向思維。我希望剛獲注資50億元的語文基金能好好運用資源提升港人英語能力,讓港人也能與全球「無障礙交流」,把香港文化帶到全球各地,讓更多人成為香港fans!

Monday, August 5, 2013

赫爾辛基的黃金盛夏時光

(刊於AM73020138月5)

繼上回和大家去過波羅的海小國愛沙尼亞後,今天帶大家在此「暢遊」我上月北歐之旅第一站——芬蘭赫爾辛基!

乘坐Finnair往赫爾辛基的航班,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節儉簡約;即使是商務客艙,乘客的禮品只有一個盛載零食的小紙袋,這與我們亞洲動輒派發大量中看 不中用紀念品的文化大相逕庭。芬蘭人的環保意識不只是用口講,而是實實在在地「live the value」,在營商、生活每一部分貫徹環保價值觀,這點令我極為欣賞。連我下榻的酒店也會主動建議客人們不開冷氣開窗睡覺——問題是北歐夏天日長夜短, 窗外海鷗呱呱叫把我吵醒時天已全亮,令我難再進睡,卻只是凌晨兩點……

芬蘭貴為「千湖之國」,自然風光壯麗,但女兒最喜歡的景點卻是個科學館。它肯定是我去過最好玩的科學館:有部7級大地震體驗機,可讓人感受山崩地裂的威 力;有部踩綱線單車讓大家在玩樂中學習重心高低對平衡力影響的物理現象;最搞笑的是個劏開肚皮的人體模型,可把腸臟整條拉出,令人知道原來人類腸道比一架 小巴還要長!芬蘭世界排行第一(香港則是第四)的科學教育,始終也需要優良硬件啟發。

最令我讚嘆的是,即使我是在平日到訪,館內仍人山人海……芬蘭雖是個只有600萬人口的小國,其先進的知識型經濟卻影響全世界,Nokia、Linux等 芬蘭IT產品風行全球,當然還少不了消耗各國人民不少生產力的Angry Birds;知識型經濟的成功,人民旺盛求知慾肯定是一大關鍵。教育水平高之餘,還能學以所用:因政府大量投資託兒和教育設施,「高智」女士們可同時貢獻 經濟及家庭,成年女性勞動參與率達85%,遠勝香港的七成。芬蘭人另一成功之道是外向、與全球接軌:芬蘭作為北歐邊陲小國,其首都機場每年客運量仍高達 1,500萬人次,當中七成是國際航班,目的地包括重慶和西安。正因位處邊疆,芬蘭人才明白外向的重要;位處亞洲中央四通八達的香港人更加不應變得內向, 把我們的天然地理優勢白白浪費。

在芬蘭品嘗了不少地道美食,包括熊肉扒 (餐館保證是sustainable source)、馴鹿舌、北極岩魚(雖然北歐男女個個金髮碧眼,但北歐的魚卻比牙帶魚還面目猙獰)等等;有趣的是雖然芬蘭夏日天氣稱不上溫暖,但幾乎人人 坐在露天茶座用膳,室內十枱九空。大家猜猜芬蘭夏日有多長?只有6至8月的3個月!也許因為冬季的嚴苛和夏日的短暫,芬蘭人才特別珍惜夏天時光盡情享受戶 外生活樂。

在海邊茶座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欣賞波羅的海風光時,我想起了正處黃金五年的香港:希望我們不用經歷像攝氏-20度般的嚴峻衰退,才學會珍惜黃金五年的繁榮時光,把握經濟盛夏投資香港未來,讓美好時光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