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30, 2013

越跑越慢!

(刊於AM730201312月30)

作未來預測時,大部分「專家」總會拋出「明天會更好」的理論,唯獨人口老化對經濟的研究例外——它們清一色指出未來數十年人口老化會拖慢經濟。國際貨幣基金 (IMF) 研究指出, (1) 由於嬰兒潮要儲蓄退休,他們會減少消費,對貨品打擊特別嚴重,加劇全球製造業工人失業;(2) 公共投資回報下滑,教育、公路等基建將供過於求; (3) 公共、私人儲備虛耗,各國政府債券增加以至破產; (4) 整體創意、想像力、創業精神隨老化而消逝,生產力停滯不前。

HKGolden50有個研究員的姊姊在5年前出嫁,他自己則剛去年結婚。他告訴我雖然他和家姐都是請相同的uncles、aunties,但過往幾年多了長輩退休,變得較為「孤寒」,結果他收的禮金比姊姊少了很多!他的例子反映了人們退休後消費銳減的傾向——有統計指港人退休後開支平均減少近7成。

更糟的是,由於醫生、醫院供不應求,醫療通脹遠高於整體通脹,在退休後資產有限下,港人只好通過削減其他開支來應付醫療重擔。按粗略估計,今天只有4成嬰兒潮已經歷喪親之痛;坊間亦有說一生總醫療開支7成是在離世前6個月花掉。換言之,6成嬰兒潮可能未貼身感受老年巨額醫療賬單的壓力;當他們知道香港頭號癌殺手大腸癌治療費高達75萬——等於香港收入中位數家庭9年的儲蓄!——面對「病戲在後頭」,他們一定會儲蓄更多、消費更少。

眾多人口研究亦指出,人口老化帶來的經濟停滯將使對製造業、服務業的需求下滑,令全球投資回報減低。因為嬰兒潮是西方史上最大的人口群組,他們壯年時大舉買車買樓,創造大量需求,政府大量舉債為他們作基建。他們今天到老才發現「洗大了」,國家及私人債臺高築,臨老被迫節衣縮食。因消費減少,社會不需再興建廠房和增聘人手,自然難有高增長、高回報。經濟陷入通縮邊緣要靠低息吊命,低息年代可能持續十多二十年。「經濟復甦等如加大息」的想法,在全球經濟一臉青春痘已變白髮的時候不再適用。

假設你是個年屆退休之齡的市民,自己投資戶口回報乏善足陳,又被家中7、80歲兩老的醫療開支嚇壞,面對未來2、30年生活中通脹、自己健康等不確定因素時,會如何規劃理財?當然務求慳盡一分一毫,結果家家戶戶都成為守財奴。這也許是老人國日本過去迷失20年的活生生寫照,但其實我們年齡中位數僅比日本年輕3年,他們經濟的迷失是對我們的重大警惕。

明天會更好,也許只是一箱情願;嬰兒潮一代要開始放下他們慣性的樂觀心態,接受「明天身體和生活不會比今天好」的新現實 (new normal)。可幸香港尚有獨特優勢和經濟機遇對抗本地經濟需求老化,成為全球「慢人經濟」競賽中最快、最健壯的選手;但我們一定要趁中坑人口仍能有氣有力時跑快兩步、跑多兩步,盡量吸納更多機遇、需求,才可確保年輕一代發展機會和上流力,讓下一代順利接棒,把活力香江繼續傳承下去!

Monday, December 23, 2013

見老不救

(刊於AM730201312月23)

今天走在街上,可能還未覺滿街百髮老人;但其實香港已成為全球人口老化得最快的地區之一。我們只花了30年就將65歲以上人口比例翻了一番由7%增加至14%,遠快於法國的120年、美國的65年和英國的50年。社會及經濟要適應老年化的壓力,當然是他國的數倍。

幸好90年代的香港,社會、政府都積極進取,廣建軟硬件,單是醫院也建了8間。回看近10年,儘管人口多了10%、人人都老了10歲,卻一間新醫院也沒建成——難道香港是全球唯一一個人多了、人老了,對醫療的需求卻少了的地方?

如果過去30年老人比例由7%增至14%、增幅已屬世界前列,下一個7% ——即由14%增至21%——的時間肯定破盡全球紀錄,因為需時不是30年,而只是短短10年!

我們應付今天香港長者的醫療、老人院設施和醫護人手是用了30年慢慢興建、培訓,故時間尚算充裕;但我們現在卻只有10年時間,建造同樣分量的醫療軟硬件來應付未來10年的「老人海嘯」。換言之,我們要以過去30年速度的3倍去興建新醫院、老人院並培訓新的護士、醫生。未來10年便需增建5間全港最大、1800張病床伊利沙伯醫院,增加20%病床供應才能應付;接著的10年亦需要建多4間伊院應付第二波老化潮 (比例由21%增至28%)。任務之龐大,絕對不容我們怠慢。要一個老化了的社會做事做快3倍,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我們要趁黃金五年快快趕上建設醫療容量。

話雖如此,市民、議員、政府似乎仍對必然會到來的老人海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我們現在不夠的絕非資源——香港黃金五年可帶來的3500億財政盈餘,已足夠興建50間伊院;儘管我們輕易見得到醫療的需求、數得到庫房疊得高高的錢,但是大家卻有力無心。醫療軟硬件建設的前導時間 (lead time)是很長的:建一間醫院由覓地至落成動輒10年以上,培訓一名專科醫生也需14年光陰。前幾任政府在過去10年一間醫院也沒建,把醫療容量爆煲的計時炸彈丟給現屆政府;但我們現在絕不可再把炸彈傳下去了,因為如不夠醫院、不夠醫生,將波及每個家庭的健康和性命!

「銀髮行業」概念看似吸引,但這是糖衣毒藥,因為它掩蓋了老人家會使少了錢、經濟九死一生的現實。上週熱炒的銀髮殯儀行業,不可能是重振經濟的主力。大家明知會有很多老人會過身,卻忽略了他們離世前那20年需要的「銀髮龍頭行業」——醫療。普羅市民是後知後覺的,仍只在關心H7N9、奶粉等短期問題,卻忽略醫療嚴重短缺這個必然會發生的危機。

要衡量一個地方是否真正公民社會,最重要指標是它如何對待社會中老的、弱的、貧窮的人;而醫療關乎人命,一個供應充足、可負擔的醫療系統是保障弱勢人口基本生命和尊嚴的安全網。如果在醫療方面有資源、有需求,卻因無心而沒有建設足夠醫院、培訓足夠醫護人員,最終可能令我們的老年一代失去健康晚年、基層人士付不起日益上漲的醫療費用 (我們頭號癌殺手——大腸癌的平均治療費已高逾75萬,等於30年長者津貼) 或挨不到長長人龍,甚至失去生存權利。我們如果有資源、有人才、有需求,卻見老不救、見弱不救、見窮不救,絕對會是香港社會史上最不公義、不孝順、不文明之事。

Monday, December 16, 2013

一兒之禍

(刊於AM730201312月16)

今天開始和大家用「心」看人口!先談最基本的「壞數據」:2013年的今天,香港年齡中位數已達43歲,比美國老5年半、比中國老7年半,只比老人國日本年輕3年;回望2000年,我們年齡中位數只和美國相若,亦比英國年輕,時至今日已比英國老3年。

印尼政府今天招攬外企投資時,亦常標榜自己人口年輕、活力充沛,人力資源不愁短缺,其實中國內地年齡中位數10年前仍是30歲以下,比今天印尼還年輕,人人正值壯年,工作、創業也是衝勁十足,是經濟高速增長一大要素。

但今天的中國,年齡中位數已達35歲,比10年前老了6歲,再過10年已將超越美國,標誌中國人口結構由20年前的發展中國家變成成熟國家,但人均收入卻仍遠遠未達發達水平。中國「未富先老」,似成定局。中國高速老化主因是1979年起推行一孩政策,令初生嬰兒數量大減,更衍生兩性比例不平衡等社會問題,現在內地政府亦已察覺問題所在,開始研究放寬政策。但其實香港人早已自行選擇了「自願一孩政策」,平均每名女性生育率長期徘徊在1左右的低水平;香港一孩家庭更在3年前首次超越兩孩家庭,成為全港最典型的家庭結構。香港過去25年來有人「去」、沒人「來」,難怪躋身全球最老地區之列!

在「自願一孩政策」下,新一代的人生將會怎樣?假設你現在30歲生孩子,只生一個。他的童年不會有兄弟姊妹陪伴,取而代之的將是500個Facebook朋友——但即使網絡好友再多,相信也難以取代一個知心的兄弟。

在他25歲投入社會工作時,他會有兩個55歲、即將步入老年的父母,和四個80歲垂垂老矣的祖父母。換言之,他一人要照顧6人的日常生活和部分財政需要;今天爺爺抱恙要幫補住院費用、明天天氣轉冷要提醒家中「四老」添衣…這沉重負擔下,新一代對人生、就業、家庭的觀念等都會有極大不同,可能更不願花上半生心血照顧自己的孩子。

上週和一名醫生朋友吃飯敘舊,他有3名子女,全部已入大學、前途光明,女兒更剛剛出嫁,應不用他再煩惱;我們開玩笑地對他說:「記得叫女兒『生多幾件』,負擔得起嘛!」他立即耍手擰頭說:「咪搞!一定會煩死她!」他更說若時光倒流30年,自己也可能一個也不生,便不用為還未出生的孫兒物色幼稚園!看來對高收入的專業人士、富人們來說,子女成才的成就感、弄孫之樂絕對抵消不了「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的萬斤重擔。

我朋友的例子也是全球未來大趨勢的寫照:低學歷、低收入的國家、人口仍熱衷於生兒育女,反而高收入的富裕地區或人群也許因開始明白養育孩子成材、成為尖子需要多少心血、時間、資源,對生育卻意興闌珊。歷史上任何鼓勵生育的「優生學」措施總是註定失敗:如「凡事政府話事」的新加坡,也試過以現金津貼和種種福利刺激大學畢業生結婚成家立室,甚至提供配對服務教人「溝仔溝女」;結果婚是結了,卻依然堅持不生仔!

既然未來世界人口前景如此暗淡,香港又如何能又三代大團圓結局?這個漫長故事,我們將與未來幾星期和大家分解!

Monday, December 9, 2013

用「心」看人口

(刊於AM730201312月9)

儘管我們相信人口政策對每一個家庭影響深遠、決定老中青三代福祉及80後前途,但人口政策諮詢開始後,一眾傳媒和社會各界似乎仍只聚焦於整個big picture的兩點pixels上:(1)「新香港人」(2) 輸入外地勞工,彷彿其餘99.99% 議題都毫不重要。

我們HKGolden50一向指出香港在黃金五年服務業大量機會流入下,正面對雙樽頸問題——我們能否客觀理智地拿起決心落實一些可能帶來不便和未必受歡迎的措施,以妥善解決雙樽頸、造大95%港人賴以維生服務業的餅把機遇鎖定在港,讓我們讀書最多的80後一代大展拳腳、學有所用,正是香港未來50年盛衰關鍵。

人口正是軟件,但香港卻擁有差不多全球最惡劣的人口結構:年齡中位數 (1) 已比美國老5.5歲:這是中學生和小學生、30歲準備掛靴球員和24歲當打之年球員之別; (2) 只比老人國日本年輕3年,大家想知道10年後香港街頭景況,只需拜訪今天白髮斑斑的日本便可;65歲以上長者人口將於未來20年由100萬倍增至220萬,每3人便有一個。佔香港人口最多的嬰兒潮紛紛到達退休年齡,香港總勞動力將於6年內見頂回落,並由高位流失20萬人,相當10間匯豐香港員工數目。若現在市面已請人困難,勞動人口再減5%,長期空缺可能會變成永久空缺!

迫在眉睫的問題包括醫療:每位長者每年的入院日數為65歲以下人士6倍,香港要在長者人口未來20年倍增下維持現有人均醫療服務容量,將需增建9間香港最大的伊利沙伯醫院,但現在建醫院藍圖卻是:零。

我們今天醫療容量已到臨界點——日前伊院迫爆,入院需排隊15小時,擠迫的候診室中病菌傳播、可能無病也變有病;一些資深醫生也曾告訴我若新沙士降臨,死亡人數比2003年倍增。如果我們今天後悔10年前沒有大量造地建屋令今天樓價、租金飛升,那麼10年後定會更加後悔今天沒全力建新醫院,因為無屋住可以「住迫D」,但無醫院真的「會死人」——在這幾年老人倍增下,醫院情況將慘不忍睹。

另一廣受忽略議題是人口老化對經濟影響:香港長者在退休後消費會比之前減少7成,據我們極粗略估計,將於未來15年拖低GDP增長達13% (每年1%)。退休朋友以前可能每一兩星期一次到髮型屋洗頭、理髮,退休後則自己在家搞掂;退休前季季追上最新潮流西褸,退休後則再無需要…結果是很多年輕一代時裝零售員、髮型師失去上流機會、甚至失業。對外更開放、引入更多外來旅客彌補越來越老的本地人口消費下滑,儘管可能短期會帶來擠迫、文化衝突等不便,長遠卻是保持年輕人上流力和發展機會的不二之方。

大家只要真正用「心」看人口統計數字,推想一下未來10年自己、家人及朋友的生活轉變,除非你家中無老無嫩,否則單看醫療、經濟兩方面已無法事不關己——家中兩老 (還有日漸衰老的自己) 到醫院看病越來越難、服務水平越來越低;年輕人在社會上流空間隨老人減少消費而越來越窄…既然人口課題人人有份,我們這幾星期會在這裡把目光由幾點pixels重新拉闊至其餘99.99% 人口 big picture,希望大家看後提起決心好好運用我們已十分充裕的資源和市場需求,擴充香港所需軟硬件,才能使我們在全球越來越老下獨善其身,幸福繫萬家、活力聚香江!

Monday, December 2, 2013

無父無母的嬰兒潮

(刊於AM730201312月2)

家母上周一在今年首個寒冷下午與世長辭,我也正式成為無父無母的「嬰兒潮孤兒」。

這星期我本要參與數個研討會,本來也想取消,但想到媽媽在我探病時仍不斷叮囑我:「快啲返工啦,拜拜!」我便明白她希望我繼續專注做我的事,所以最終決定如她所願如期出席並努力做到100分。謹記當年范太在痛失摯愛丈夫後那周仍盡忠職守,如期主持立法會會議,我相信力量也來自亡夫的期望。

兩星期來天天到醫院3次,無形中已成了習慣——上周二晚上10時許完成一個研討會後,下意識還是覺得要趕到醫院,結果幾乎車也啟動了,驀然才記起媽媽已不在的事實;這幾天轉冷,起床即時反應是掛著提醒媽媽要多穿衣服;從今我們一家三姊弟和孩子們吃晚飯,雖然仍是滿滿一檯,大家心中有個空位,卻是永遠不能填補。此刻,我真正感受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滋味。

按人口數據粗略估計,目前有兩成的嬰兒潮已雙親盡失。嬰兒潮是第一代能見證家人老死,而非因戰爭、瘟疫早死——古語云「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周在一個跟雷鼎鳴教授對談的節目中,他更提到古時韓愈40歲已自稱「老夫」;但嬰兒潮有幸卻因科技進步,大多能和父母相處多幾十年,感情亦應是深厚了幾十年;220萬嬰兒潮面對雙親離別的哀傷,也許比保良局孤兒們的傷痛更甚,因他們沒有父母愛錫幾十年的“reference point”——當然,這也許只是我做了數十年分析員的職業病「想太多」,沒甚意義。

人口老化對經濟和社會衝擊極大,但社會仍未認真面對這問題,故人口老化絕對會是隻累事的大“black swan”。 我們研究的結論為:縱使問題嚴重,香港會是碩果僅存、能有大團圓結局的福地。原因是包括我媽媽的最偉大一代教兒有方:自我識字一刻,媽媽已不斷教我「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要腳踏實地「騎牛搵馬」。這造就港人勤於儲蓄、不先使未來錢的價值觀,也避免出現一個只為討好選民而推出不可持續、要下一代償還債務的welfare state。

過往兩星期,法國、荷蘭先後被降低債務評級,是西方國家寫照:人口老了才發現福利系統支持不住,於是要削減老人福利,又要增加年輕人稅收;但香港公、私營的儲蓄同樣充裕,儲蓄率高達30%、有60%物業已供滿,也無公債,與西方大相逕庭。經濟學家過往一直指中、港等東亞地區儲蓄率過高,現在人口老化肆虐下才發現其實是西方先使未來錢,儲蓄率過低。

其實我一向不認同媽媽的想法:在投行任管理層時,我一向相信若想做行內第一,便要把握牛市大灑金錢招兵買馬,像英超球隊曼城般重金請來最佳球員(當然前提是不可看錯市)與其騎牛搵馬,不如做足研究後直接搵馬,回報最高、慳時慳力。

但今天看來,香港新、舊兩代價值觀合作得天衣無縫,能藏富於民和政府,不會像西方一樣私人、政府同樣「莫財」!面對老人化,我們資源仍充裕,「未幫年輕一代搵到馬」只欠決心;即使黃金五年商機處處,也要把軟硬件造大。

最偉大一代由無變有,建設了香港今天的一切,我們需學習他們的勤奮上進心。希望港人能一起在黃金五年餘下時間趕快追上機會,令活力聚香江,造福孫兒一代,這樣嬰兒潮的父母們才能走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