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30, 2015

在起跑綫改變命運

(刊於2015年11月30日的晴報)
若要贏在起跑綫,更重要是有的信念和努力,而非靠父蔭。

對勤力的打工仔而言,要清還整個星期的睡眠債,星期六是最重要的充電(Recharge)時間。所以當我收到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鄺保羅主教邀請,出席位處葵涌的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的畢業禮時,想到由家中出發到既不熟悉、路途亦遠的葵涌,要為迷路和塞車多留時間,便要在6時許從暖暖的被窩中爬出來,我的生理反應自然是「咪搞」。

但記得先母曾在葵涌的一所學校當創校校長,當時只有一條過海隧道,加上西九基建不足,面對日復一日3、4小時的舟車勞頓亦沒有一句怨言;再者母親提及當時仍屬「深山野嶺」的葵涌就只有兩間中學,林護正是另外一間,所以出於對先母工作的好奇和作為人子的責任,我應邀出席。亦正因這次緣份,讓我這個局外人上了寶貴多課,更可能是當天數百位同學及嘉賓中獲益最多的一個人。這畢業禮正能量洋溢,在港人缺乏「正氣」及方向時,林護的成績有力地向我們說明:自強加互信,命運完全可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強不息 用心打拼

葵涌是香港相對較貧窮的社區之一,大部分同學都來自基層家庭。在缺乏物質條件支持下,林護的應屆畢業生卻考出「超額」驚人的公開試成績:86%畢業生考入本港大學,幾乎是全港整體的5倍;176位應考的同學當中,有15位考獲最少兩科5**;更有一位缺席畢業典禮的同學已在劍橋開學攻讀法律!須知劍橋名列全球第2最佳法學院。一個由葵涌出產的學生能打敗全球各地尖子而考進其中,其努力打拼精神實在難能可貴。再者,近70%的教師有碩士學位,我絕對相信大都完全出於自發,因為多拿一個學位不等於有人工加,可見自強的精神貫徹整個校園。不單全校914個學生努力自強;66個教師及校長亦敬業樂業,積極裝備自己,以身心授業。這正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是自強不息,用腦力汗水打拼而against all odds賺取成功的活例子。

畢業典禮的每個環節都帶給我驚喜。很多大學的演講已由幾年前的英文改為中文,似乎正如坊間所說,學術及英語水平差了很多,但林護畢業典禮卻以英語舉行。鄺主教的演講亦發人深省,他提到現今教育有兩個壞態度:(一)教育不應是職業先修(Train you for a job),而是培訓學生成為Product of knowledge並Make dreams的理性及理想搖籃;(二)學生對社會上很多人和事都充滿懷疑(Extreme skepticism)。不信任何事實之餘,更以陰謀論審視萬事萬物。再加上社交媒體發達後,社會上充斥不少「速食意見」。但這些資訊往往是未經過深入研究及反思(Critical enquiry)的原始數據,(Raw data),容易集非成是,令我們不再客觀求真,使學生愈睇愈窄,認為「自己先啱」,以為手持真理及唯一法門,甚至訴諸於激進手段,不再和平地實踐自己的信念及目標。

需明白凡事靠自己

演講後,輪到林護中學的管弦樂團表演,成員共數十人,曾贏得多個本地及海外獎項。令我動容的是,樂團成員的崗位,不可能全都是自己選擇:否則身形嬌小的女同學,不選擇輕便的小提琴,反而揀隨時壓傷自己的低音大提琴;又或者主動請纓打鑼鼓,要全程聚精會神20分鐘,卻只為了台上僅20秒的演奏,更不用說台下花了幾多年工夫練習。再者,團隊成員眾多,當中肯定有和自己不同想法、不喜歡、甚至是仇家的同學。但為了對所屬的群體盡責,任何分歧差異都要放開一旁,因為在台上每個環節都緊緊相扣,密不可分;就如林護合唱團也曾贏得無數國際及本土獎項,天籟之音,繞樑三日,四部合唱,環環相扣。但只要有一人走音的話,就前功盡廢。所以,你必須對隊友絕對信任,你為別人做到最好,別人亦為你付出全部,以求取得最佳成績。

音樂的教育讓同學心領神會,一個群體成功的基本在於「互信」。群體中有互信,無分你我,是另一個讓香港成功的核心價值。教育並非只為分數,更重要的是培訓學生處事的態度(Attitude)。現在人人都談「起跑綫」,但其實,畢業生的未來還有60、70年,還需再走長5、6倍的人生路。所謂起跑綫的最佳裝備,莫過於明白凡事靠自己、客觀審視情勢,掌握事實、以及信任別人的人生態度。

典禮後,同學亦別具心思地親手炮製很多滋味小吃供父母及到場觀禮的嘉賓享用。我觀察到在畢業典禮這樣一個隆重的日子,到場的父母大多很「街坊look」,並非西裝筆挺。但正因如此,我更加尊重他們。因為他們極有可能把自己僅有的資源,都投放在子女的教育上,讓下一代逆流而上,才令林護中學的成績名列前茅,亦令下一代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在起跑綫改變命運。

不要讓機會輕鬆溜走

這典禮使我獲益良多,使我更明白甚麼是「態度決定未來」。在資源缺乏的環境,憑着全校上下一心的努力,林護中學的師生能拼出傲人成果,「捱出艷陽天」。只要努力、有骨氣,對自己及家庭不離不棄,明天一定會更好。年輕人容易把偌大的議題簡化為口號,但其實客觀而言,口號可能只是大圖畫(picture)中的一個小格子(pixel),年輕人卻把這一個格子化大為理想,得不到這個格子便寧可連整幅圖畫都不要。若我可在鄺主教的演講中錦上添花,我會說“Don’t let perfection be your worst enemy”。因為在「你想」的格子以外,還有很多東西,包括責任、群體,需要考慮。例如,你可能認為你今天有屋住,所以不必發展一部分低生態價值的郊野公園。但這不代表別人不需這幅地興建醫院、安老院。

若得不到最好的,就寧可甚麼都不要(All or nothing)的態度,就好像在說「不入哈佛大學,就甚麼大學都不讀」。明明可以拿到的機會,因為未必是最好的機會,那就輕鬆掟走。那麼當你出生在葵涌,家境捉襟見肘,父親又不是李嘉誠,不能入讀私校、又沒有補習老師,你就可以不努力,以為既然「前途似咁」,就不如放棄自己——林護正是最佳的反例(rebuttal)。香港經歷黃金五年,各樣資源應有盡有,起跑綫與終點僅一步之遙。若我們明明可以「捱出艷陽天」,卻選擇原地踏步,甚至「跑都唔跑」,從起跑綫離場,則是極大罪過。我深深希望大家能夠從從葵涌這所具團體精神、又充滿拼勁的中學,看到香港未來會有很多像林護中學的學生而充滿希望,為缺乏正能量的香港打氣。

Monday, November 16, 2015

有地不是萬能 缺地萬萬不能

(刊於2015年11月16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政府剛公布第三季經濟數據,按季增長0.9%,年增長為5季新低。數據背後更暗藏危機:(i)私人投資減少6.5%,反映企業看淡前景,減少投資,是精簡人手的前奏;(ii)留用進口(retained imports)更大跌14.5%,反映內部消費疲弱。留用進口雙位數字倒退,過去20年就只見於97年金融風暴、03沙士和08金融海嘯;(iii)訪港旅客下跌6.4%,是金融海嘯以來首次,10月數據仍持續向下。須知旅客消費佔零售總額40%,而港人仍忙着到日本消費(訪日港人按年增加70%,突破100萬)。本地消費轉差對基層市民打擊殊深,所以我展望第四季及明年上半年的經濟表現會更差,香港有步入技術性衰退(technical recession)的風險,關舖、炒人勢將加速。若我們仍不痛定思痛、立即改正,過去5年的低技術就業職位增加及均富效果將會化為烏有。

反發展少造地 徒製造貧窮

從自己的錯誤學習是最昂貴的學習方法,因會白白浪費時間、機會和資源;最好的學習方法則是從他人的錯誤中學習,既省時省力,又讓我們乘機超越對手。現在我們正好藉衰退反思過失:社會一面想扶貧,一面卻反發展、少造地、趕客走,等於製造貧窮。我們是時候基於完整客觀事實作出抉擇,讓香港重新上路,轉危為機。

我鼓勵大家細閱團結香港基金發表的土地房屋報告,你會發現過去10年新開發土地只有1,100公頃,遠遠落後於1995至2004年的7,800公頃;同樣填海造地在過去10年只有92公頃,比1985至2004年逾2,000公頃少超過9成。但過去香港明明有發展魄力,落實玫瑰園計劃,將九龍半島增大三分一。否則今日金融業就沒有ICC、IFC;旅客不能入住四季酒店及W Hotel;數十萬家庭亦不能在南昌邨、富榮花園、奧海城建立安樂窩。

填海吸外資 星人均GDP超港

這證明「造地發展」並不新鮮,更為香港提供發展契機,但港人過去10年卻嘗試「不造地」,最終付上全民受害的學費:⑴零售總額5年增加80%,但零售面積只增加1%,租金上升78%。若我們多建商廈遏抑租金的話,即使港元升值了20%,競爭力亦不會隨經營成本暴漲而削弱,不致白白損失地價、青年的上流力和新稅源。相反我們不做對的,只做易的,主動趕客;⑵樓宇供不應求,樓價較97年高峰超出77%,新婚夫婦難以置業,劏房戶苦候上樓。所以我們最迫切要學習的,就是重拾過往173年來賴以成功的發展模式——於未來30年最少增加9,000公頃土地。因為「有地不是萬能,但缺地就萬萬不能」,更重要的是,房屋以外,商業、社會、民生設施統統都要土地!

過去10年,香港反發展、不造地的同時,新加坡已從我們的錯誤中學習,乘勢填海興建濱海灣商業區,大增商業硬件以遏抑租金,吸引外資進駐,使其金融及商業服務職位在最近15年由30萬個增加至近75萬個。但香港同期只由50萬個增至近70萬個(圖一)。粗略估計,新加坡已從香港搶走25萬個職位。若香港每年有1.5萬個大學畢業生,其中一半投身這些行業,她已搶走33年香港的大學畢業生的前途及新稅收。這亦充分反映在星港兩地的人均GDP表現之上:香港人均GDP在2003年前領先新加坡20多年,但獅城在2003年超越香港,目前更遙遙領先40%(圖二)。

高租金失競爭 削發展機遇

若大家仍高喊「盲搶地」、「喪填海」的話,不單難以改善劏房戶的居住環境,高租金亦令經營成本激增,加上佔領行動及趕客示威,只會令旅客、投資者、外國精英擔心人身安全。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他們會落戶到我們的競爭對手城市,更會一去不返。近日便有調查指46%零售業從業員相信趕客示威令香港好客形象受損,令銷情轉差。當香港沒有發展機會,本地精英為追求應得的上流力,只能離鄉背井,為別國打工,社會亦缺乏稅收來照顧老弱傷殘,令香港一沉不起。

現在港人更要客觀、冷靜、全觀地明白到香港有個黑白分明、沒有中間的二分結局。要不超越倫敦、紐約;要不成為下一個威尼斯。因為我們的對手太強,若我們不發展,就會一鋪清袋,所以我呼籲那些反對利民「發展」(開發低生態價值的郊野公園、綠化地帶、維港以外填海等)的離地港人,想想百姓的生計及尊嚴,少說一點風涼話,讓大家重拾昔日的魄力,增加土地供應,轉危為機,打造香港成為全球最有活力、最繁盛、最人性化的國際都會。


Monday, November 9, 2015

將心比心 發展文明香港

(刊於2015年11月9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我相信700萬港人都渴望建設文明社會,讓下一代活得比上一代好,讓老弱傷殘得到照顧。不過,要願望成真,我們必須追建大量社會及經濟硬件,而這當然要創造大量土地。


可惜近幾年政客凡事政治化、激情化,很多明明絕對利民的「發展」(開發低生態價值的郊野公園、綠化地帶、維港以外填海等)被無聊地扣上「賣港、赤化、被規劃」的帽子,甚至引發司法覆核或另類拉布,不單令建築成本飈升,更令使用者苦等無期。而傳媒往往用神聖不可侵犯的口吻附和政客,堅決否定發展,卻沒有將心比己,用同理、同情心看待被影響的市民。

缺乏醫療設施 長者難安享晚年

其實,只要我們問問「為誰發展?」,就會發現最需要土地的市民,往往最不會發聲,因而被忽略。而在香港,每當提及「發展」,大家都誤以為只是要容納新婚家庭。

這看來並不急切,但事實卻絕非如此!土地供應足以造福,又可以禍及每個家庭,包括⑴數十萬居住在不人道環境的劏房及擠迫戶;⑵各位年紀漸邁的父母;及⑶渴望升職增值,學以致用的年輕人,全部都急需土地!

我想大家先看配相。⑴有數以十萬人,365日都呼吸同一口空氣,家中四面無窗,不見天日。而這就是孩子們的起跑綫;這就是打工仔的夢工場;這就是「親密」劏房家庭的「幸福」寫照!易地而處,能否感受到壓力逼人?你又覺得問題是否急切,能不能再等?

⑵而含辛茹苦養育我們的父母,他們的健康終會轉差。一個65歲的媽媽需要的醫療照顧是年少時的6倍,再加上人數會在未來15至20年倍增,由100萬增加至220萬。這需要增加60%的病床,或10間大型醫院。可惜過去15年,一間大型醫院都沒有建成。而就算計劃多年的啟德醫院落成,都只能應付上述需求的10%。

如我們想延長父母的健康時間,就需Active Ageing,如在18區各建20個像中學般大的長者中心,便需360幅新土地。而若他們行動不便,就需要院舍照顧。可惜過去幾年,安老院舍宿位總數不升反跌,這代表未來幾年劍橋老人院事故會重複數十次以上!這200多萬的父母未必會多作要求,但作為有良知的子女,尋找土地照顧他們,定是當務之急。

配套硬件落後 精英一代離鄉工作

⑶用了幾代人賺來的資源培養、教育程度最好的年輕一代,我們當然想他們學以致用,人盡其才,帶領香港更創高峰,但這需要最好的硬件裝備他們。

偏偏過去5年,旅客增加64%,但酒店房間只增加13%;零售總額增加80%,但零售面積同期只增加1%!硬件不足,客人得不到應有的服務質素,自然捨港而去。

最終,我們精英一代,因為要追求應得的機會,開始「尋找他鄉的故事」,落戶上海、前海、澳門、新加坡,這些城市接收了本應是香港的顧客。而我們最有賺錢能力的一代卻到他鄉服務別人。

人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偏好及堅持。但若敞開心窗,看看其他人、乃至社會的需要,就不難發現發展等於扶貧加無劏房加就業加上流力加老有所依等於幸福的老、中、青三代!

若我們「心明」成就「大義」,自然會為碌架床上讀書的小孩,設立公平的起跑綫、為父母建設延壽及救命的長者中心和醫院、為青年的美好將來及上流力建設商業硬件,用「心」發展文明香港!

Monday, November 2, 2015

真正民主應懂得自我修正

(刊於2015年11月2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美國式的民主制度並非完全適合每個國家,真正的民主應該懂得反省及修正自身的錯誤。


民主的最終目標是落實利民政策。但如果單靠直選制度就能解決社會經濟問題,那很多歐、非、南美、亞洲國家的許多貧窮與不文明就不應出現,可見政治制度並非「獨步單方」(magic bullet)。在選擇政制時,我們也應看實效(Substance),而非形式(Form)。

就連地球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美國,近來很多事情也令人懷疑美式民主的實效。共和黨總統候選人Rubio指出今年是美國過去35年來第一次結業公司多於開業數字;剛上任的眾議院議長Ryan也自認"Let's be frank, the House is broken。"參眾兩院已不能運作,不但沒有為國家解決問題,而且製造更多問題"We are not solving problems but adding to them"。

而且,美國中產實質收入25年來不升反跌,貧富懸殊加劇。所以,有了民主不代表社會就會走上康莊大道。反而,不死守教條主義(Dogma),不將自己想法當成唯一能改善民生的制度,強加於外國身上;能自我反省,承認錯誤,不斷改進的制度,才是利民的好制度。

死抱教條主義 不肯承認錯誤

香港雖未有某類型直選,但能輕易成為國際文明大都會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有很多善心人士及非牟利組織對舉凡有利香港,對內、對外的事情無私自發地出腦汁、出時間、出成功人生經驗、出錢為各階層做事,使社會不斷文明關愛地發展。服務基層的團體當然有人所共知的SOCO、社聯等;但較鮮為人知的對外民間橋樑就如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在每年繁多的多國互訪活動中,基金會每年會招待一團美國記者到國內及香港,體驗及拜會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s)及官員,亦支持另一團國內記者到訪美國。幾周旅程尾聲時,兩國記者聚首中間點--夏威夷或關島,分享見聞,增進了解,務求未來更精準地報道對方國家。

而幾周前我有幸被邀請參與這美國傳媒交流會,分享了我對剛過去poignant(辛酸)9月的沉思:⑴二戰結束70周年;⑵ 911恐襲過了14年;⑶敘利亞內戰引發了聯合國形容為二戰後最大的人道危機,導致25萬人死亡,1,100萬人流離失所。

美英等國因「911事件」而入侵阿富汗,其後亦因懷疑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而發動違反國際法的戰爭,派兵18萬進軍兩國。儘管拔除了薩達姆這眼中釘,但找不到武器,卻令現時西方國家的心腹大患--伊斯蘭國乘勢崛起。最終阿戰、伊戰及敘戰更因「想你的人民好,所以美國打你」而引發歐洲自二戰後最大的難民潮。各國數以萬億計美元本應可做福民生的資源亦浪費於戰爭。

最諷刺的是,有了二戰以後成立的反戰維和機構-聯合國,阿、伊、敘戰的禍害傷痛深化了14年後仍不斷擴散,反而禍及全球的二戰卻能在5年內結束。而在亞洲另一端的中國,在紀念二戰結束的閱兵儀式時宣布裁軍30萬人,傳遞中國「取高鐵、捨兵炮」的發展抉擇。當二戰的5年變成中東大戰的14年,國債隨軍費開支暴升,客觀反思,眼前的民主制度是否製造了更多不文明?

大搞軍事對抗 令經濟疲弱

我和美國傳媒交流的那天,有一則新聞指三分一的美國年輕人寧可賣掉一個器官來清還學債。我作為父親,見了這數字感到極為心酸。因為讀書本來是為了籌劃子女的未來,但結果卻是廿多歲的年輕人未賺錢、未有物業時,就已經賣掉一個器官或背負平均21萬港元的巨債,未來70年就會很難過。美國學債高達1.8萬億美元,八分一是壞帳,屬私人債務中還款最差,比信用卡還差。更何況美國大部分工種收入都不足以讓他們還債,有三分一的學生更表示早知多讀書都不能還債,就寧可早些出來打低工資的工。正因起跑綫上己背負巨債,成家立室置業都會比嬰兒潮一代遲很多。

相反,香港的年輕人不用背負公債,更為大學教育提供八成的巨額津貼,可在起跑綫上輕裝上陣,跑得更快。美國的大學卻令年輕人失落於起跑綫,背負沉重的學債沙包,跑都跑不了。故此,發展教育,盡力令每個青年都站在同一健康齊全的起跑綫上,遠較舉債打仗為佳。因為以武力強迫他國以民主取代舊制多數以失敗告終,別國發展美式民主夢不成之餘,更陷於四分五裂。

美國不單內部有問題,外交也有問題,他們在2009年起實行重返亞洲戰略(Pivot to Asia)。明明亞太地區趨向穩定,但因為要防止中國崛起,所以衝着與世無爭的中國而來。本來美國外交政策聚焦中東及俄國,但這戰略令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挑起不必要的矛盾。正因為美國的教條主義,軍事上增派艦隊圍堵中國,經濟上建立排斥中國的TPP,近日更派軍艦到南海,之後又聯同日本作軍事演習,令中國迫不得已建造人造島礁以保障航道安全,以確保民生經濟發展。

靠武力霸權強推政制 令生靈塗炭

當民主實驗在中東因西方國家愈幫愈忙而失敗告終,西方各主要民主大國更應反思靠武力、霸權及Dogma來提倡自己一套制度的利弊,免得生靈塗炭。我不是針對任何國家,更非政制專家,但會不明則問,以事論事。幾日前我有幸私聚伊戰的一名主角-英國前首相貝里雅(Tony Blair),我問他民主制度於多國實行了二百多年,配套、思想及制度不斷進化,應已十分完善,民主路是否愈來愈易行?還是因為可能大部分政客都承諾很多利民福利、談很多道德高地,卻少提政策背後的價錢及債項,因此民主的最大敵人,不是伊斯蘭國及共產主義,反而是年老的民主?當人又老、錢又冇、債又多,卻要支付巨額福利開支及軍費、經濟增長又低,年輕人上流機會又少,就會造成社會危機,禍及人民。

人民生活好壞非取決於政治制度

他沉思了一會,肯定地指出民主路會更難行!幾天後這政壇巨人亦在CNN專訪上承認伊戰助長伊斯蘭國的崛起。英國人能反思過錯,但似乎唯一沒有反省後果而堅持教條主義的,好像就只有美國,仍執意樹敵,興風作浪,不顧國內問題,卻轉移視綫到假想敵身上。相反中國的「十三五計劃」預示會繼承過往使七億人脫貧、人民增壽30年的客觀成效,繼續改進,創建小康及法治社會,不斷創新,為人民創造不問教條,都能實際感受得到的幸福。我相信700萬港人都想香港好,但面對本地及國際的客觀形勢,又有很多資源及理想時,大家要客觀、全面、全觀地看看國家及香港所面對的世界情況。因為過往14年的經驗,證明不應問甚麼主義,而應看做出怎麼的結果。制度好壞,是取決於利民政策(人民更健康、社會更均富、國家更文明),而不是有多少飛彈、航空母艦和好聽的民主口號。

Monday, October 26, 2015

別浪費我們的黃金時代

(刊於2015年10月26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在中英互認黃金時代的機遇前,香港如未能把握,在往後的日子,恐怕只會在歷史長河中沉沒。

當中英兩國共認進入黃金時代,香港作為中國最外向的經濟,法治最完善、最自由的城市;同時是英國管治時間最長的殖民地,理應同樣可以進入黃金時代。不過,若港人對國家仍有心結,我們定會被國內城市替補及外來對手超越,使明明伸手可及的黃金時代變成「爛銅50年」。

港人未必自知,但事實卻證明近代中國與世界的發展過程中,香港往往是歷史的「發生點」。習主席訪英更應令港人明白,未來五年我們將身處於更關鍵的大時代。我是番書仔,中學時的中國近代史只用了半堂就草草了事。其實我和現在的年輕人,整整兩代人都不甚明白中港歷史,亦說明何以很多港人明明身處「大時代」卻只有歷史冷感。適逢習主席訪英,中英雙方亦在大世界中,提及小小的香港,再次說明香港的歷史重要性。

安穩生活是父輩以血肉換來

在秋高氣爽時,我建議大家去南京一趟,最重要的是前往少人去的靜海寺。它是600年前明成祖為表彰鄭和下西洋的功績而建的佛寺。「七下西洋」是中國歷史最繁盛的篇章,若領航人當日睾丸素(Testosterone)高一點點,當日盛極的中國絕對有條件像以後的西方列強般稱霸。但當時更先進更強大的中國沒有這樣做,所以習主席強調中國「強而不霸」,絕非信口開河,而早就見於史冊。

歷史最諷刺的是,400多年後英國兵臨城下,迫清廷草擬歷代最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也是在靜海寺。而比我更用功看史書的太太也提醒我其實「中國近代史」的第一頁就是南京條約——就是香港!靜海寺是中國史上外交的頂峰和衰落的雙重見證,歷史意義殊深。

積弱的中國令數以千萬生靈塗炭,數以億計的家庭流離失所,整整兩代人不能接受好教育。到抗日時期,軍需品短缺,很多將士為保河山,只拿着刺刀或彈藥耗盡的槍枝,不顧性命衝向日軍陣地,為的只是消耗日軍的一顆子彈,以血肉長城捍衛了中華大地,換取勝利。國家交了200年的血淚史學費,當然明白「強國」不是貶義字,而是繁榮、幸福、安穩生活的唯一保障。

歷史充滿血淚,放眼盡是難堪、不公、不義之事,但它是我們的根。若我們不尋根,就更遑論以史為鑑。當我眼見中國近600年來由盛轉衰再變盛,使我深深感受到國家一定要富強。否則過去近200年都似乎看中國不起的英國,又怎會等到今日才由三代皇室人員以最高規格接待一個中國人呢?

港人在戰後70年的今日,不但不太懷念抗日戰爭遇難的3,500萬同胞(平均每9人就有1個失去至親),更努力到日本血拼,但不是用拳頭,而是用荷包。這令我不其然記起已故岳父永不到日本百貨公司購物,相信經歷過抗戰時期的他,見證日本一直不肯正面面對軍國主義、擴張侵略的歷史,實在難以原諒,才有如此堅持。

今天,中英共認黃金時代,說明儘管兩國曾有牙齒印,但大國都會求同存異地包容過去,積極勇敢地創造更好的將來。不過,我們應緊記,充分了解歷史後選擇饒恕是開明,但不認識歷史而寬恕,卻是無知。我不願再做一個無知的港人了。你呢?

不要誤會,我並非數英國的不是,相反英國是我第二個最喜歡的國家。我尤其欣賞英人有「大事小提」"understate"的偏好。例如3年前英女王登基60年,她只說"A long life typically passes many milestones",一個漫長的人生總會經過許多個里程碑。這真是英人情操,如國學大師饒宗頤般,智慧愈高就愈謙卑。

把握機遇 擺脫凡事政治化陰謀論

儘管中國在多個領域上已是世界一哥,重拾200年前的大國地位,但習主席訪英時仍提及「中國不稱霸」,我深信這可以取代部分西方人「強必稱霸」的想法。一個大國不用威脅手段,不用軍事震懾,而像明朝這泱泱大國般以道德作領導(moral compass),從而影響世界。

訪英期間有英國官員指他們用了足足200年來完成工業革命,但中國只用了20年就辦到,使七億人脫貧,增壽30年。過了200年的苦日子,今天國家做好了經濟民生,終於由東亞病夫變身成國際巨人,更致力改善文明、注重環保、力打貪污此等百年陋習,要國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而香港眼前更是個黑白二分抉擇,將決定香港未來是盛是衰:我們可以選擇延續過去200年來作為國家法治文明的先鋒,把握機遇將香港建成全球最成功的城市,在構建中國夢的大業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選擇不斷內耗、凡事政治化、陰謀論解釋一切,繼續自我感覺良好;那麼200年後,中國近代史的第一頁依然會是香港,紀錄我們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進入黃金時代的今天,但之後卻不會再提及我們,因為原地踏步、倒行逆施的香港,勢於太平盛世中國夢成真之時已煙消雲散。而香港則變成另一個靜海寺,見證中國先衰後盛。

Monday, October 19, 2015

港人事事陰謀論 徒毀香港前途

(刊於2015年10月19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做香港人真不容易,因為似乎要面對特別多令人沮喪的新聞。而且,要評價一個議題,Like或Dislike也好,我們也要學很多新概念。可以說,差不多每天讀報港人也被迫要做專家。

例如,港大副校長任命事件終告一段落,但過去3個月陰謀論氾濫,港人一天要做校務守則專家,另一天又要做骨科專家,判斷盧寵茂教授在校務會議時受傷是「插水」還是真受傷?下月世界盃外圍賽又迫大家做草皮專家,判斷中港大戰是否純粹因為草皮復修,要移師旺角球場,還是另有陰謀?

最近市民當然還要做水利專家:到底驗水要取水頭、中間還是水尾﹖鉛水事件事關健康,影響固然深遠,但未有全面調查前,我們就要判斷立法會應否用特權法調查事件,以及林太應否當眾飲水喉水。幾天後恐怕我們又會做檢控專家,判斷「七警案」有否偏差。

事事當專家 事事陰謀論


當社會事事陰謀論,上綱上綫,只會白白浪費大量時間討論,卻往往無結論收場,過程徒添仇恨、疑惑、厭倦之餘,還把香港變成愁城。難怪一位傳媒朋友對我說:「不讀報的話,香港是天堂,但看罷之後會覺得是地獄!」

當報章文化由以前的「Accuse and apologize」變成「Accuse and accuse...」,不停翻炒疑似指控,加上「bad news sells」、「壞消息有好市場」的原則,問題就迅速惡化。因為筆桿在傳媒而非被指控的當事人手中,所以當讀者看見「疑似」指控後,很容易就會對沒有筆桿的當事人改觀。例如深得各界尊重、救人無數的盧教授,很多市民對他的印象不幸地可能已由好變壞。其實,在壞消息滿天飛的愁城,物以罕為貴的好消息應更能賣紙。例如早前數萬名內地父母帶子女來港應考SAT:他們來自哪裏?為何來港應試?送子女到美國讀書背後是個甚麼故事?這些,港人也應會好奇。

中英建盟友關係 港竟噓國歌

結果,香港個個是專家,但人人「no wiser」,社會更加「going nowhere」,坐困愁城。更堪憂的是,一些本應全民做專家的大事卻沒人關心!例如,早前有報導指啟德醫院可能未必夠2,000張病床時,為何我們不想想,當年老父母由100萬增加1.2倍至220萬時,我們需要多少新病床?我們估算的答案,是公營醫療體系增加6成,至少19,000張。

又例如,近日旅遊業寒冬提早來臨,為何沒人做經濟專家,討論如何支持聘用了超過60萬人的零售、飲食、酒店等行業,又或者修補被早前各種「趕客運動」玷污了的香港好客之都招牌?

這麼多切身、影響每個家庭的議題,我們置若罔聞;一些中長期影響港人的國際政經大勢,我們也不聞不問。例如,中國富裕人口(5萬至50萬美元淨財產)已達1.1億,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多;中產人口更早於2012年突破3億人,比整個美國的人口還多﹗他們肯定會帶來巨大的高端服務需求,「食正」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總值)93%都是服務業的香港「條水」,也為港人今天「念口簧」都會說,年輕人上流力不足、收入增長呆滯等問題解困。可以說,將代表全球一半經濟增長的祖國中產人口崛起,就是我們教育最佳的80、90後一代,一生人最大的機遇。

這個結構性大趨勢,連和中國有跨世紀「牙齒印」的英國,都在習近平主席國事訪問時,說希望成為中國在西方的最親密盟友。相比之下,香港又是噓國歌、「鳩嗚」趕客等,和自己國家的親暱程度,居然還似乎比不上一個素有嫌隙的外國!

香港本來就是大中華家庭中的狀元,法制最完善、金融系統最先進、服務業最優質;隨着國家崛起,理應近水樓台先得月,是最大得益者,可以為下一代提供就業及上流力,賺取稅收以支援老弱傷殘。在一個不斷嘗試、不斷上進的祖國支持下,香港肯定可以更上一層樓,追倫敦、趕紐約,成為全球最成功的城市。

相反,若我們繼續低頭專看小議題,自嘲自憐、糾纏不清,搞得人人憂鬱,卻不肯抬頭望望全球大趨勢、大機遇;那麼輸掉的,不但是我們年長父母晚年應有的適切醫療照顧,和我們下一代寶貴的上流力及事業發展機遇,更會令香港這個專家滿地的愁城,白白糟蹋自己的優厚潛質,變成大中華家庭的唯一遺憾!

Monday, October 12, 2015

佔中、蘇軾、大團圓結局(二)

(刊於2015年10月12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用粗言及暴力對待遊客,最終其實只是將自己的醜行公諸於世,令自己同樣蒙羞。


一年前我說過,我對佔中影響的看法最為樂觀。但有論者指出,香港社會有大量深層次矛盾,但提出香港有深層次矛盾的言論大多沒有獻上解藥。我想,要根治深層次矛盾,我們要作全民的深層次反思才作出選擇。

而佔中正好為港人提供時間,以客觀的角度體驗和分析,三思之後作深層次總結,也解開不少心結。這樣才可讓香港凝聚共識,快步踏上超倫敦趕紐約之路,開啟黃金五十年。

我明白年輕一代對香港有所不滿,又可能在政客唆擺下,產生了「疑中」的情緒,似乎香港所有問題都是中國刻意造成的。不過,我們教導孩子不要歧視他人,但近來社會卻充斥着挑撥仇恨的言論。例如,近日有大律師指內地人「一朝得志,語無倫次」,財大氣粗。我倒想建議年輕人問問父母,當年香港經濟起飛,他們到深圳掃貨、到上海、北京旅行時,又有否試過大搖大擺、招搖過市?這樣可能會幫大家明白,這是經濟高速增長發展的必經階段,大用可用平常心對待,而非抱着「只有某國的人才這樣」的心態。

偏見變相只是侮辱自己

大家也可以想想,當你人在異鄉迷路,滿臉徬徨時,有個陌生人主動幫忙,當你答謝時,他說「小意思,大家都是中國人嘛」時,你又會否怒目而視,急忙澄清你是香港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內地客的犯罪率應比港人還低,也遠低於其他旅客。

上述的例子,加上客觀數據,會否令你明白「一竹篙打一船人」的偏見,其實不但貶低他人,更在侮辱自己﹖

「香港人vs中國人」的身份爭論,和「上海人vs中國人」的討論一樣,其實十分「夾硬」、造作。每天打開報紙也會見到挖苦中國人的文章,直接間接問讀者的身份認同。間中甚至有問卷調查,直接問港人的取向。可能也是這些報道的潛移默化,為我們添上許多不明所以的心結。我素來覺得這類問卷奇怪:我是母親的兒子,同時也是我孩子的父親,兩樣都是事實,無分軒輊。若有人問,我覺得自己是兒子身份多些或父親身份認同多些,我真的不會回答。

佔中已過去一年,完全沒改變我的樂觀想法,因為港人已開始為未來作深層次反思。我盼望幾百年後,歷史會為佔中寫下的註腳,會是港人痛定思痛,終於打破思想上偏見,建立新時代的轉捩點。
講到底,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流着中華文化的血。無論你揮舞龍獅旗甚或已入籍他國,都無法否認這是值得大家欣賞的文化,亦沒其他文化可以取代。

從錯誤學習 望成功轉身

正如成功的公司和社會不會一步到位,成長過程往往要付上高昂學費。雖然learn from others'mistakes是最省時省力、最高效的方法,而香港卻偏偏用最昂貴的learning from erring,從錯誤中領悟到要做對的方法。

但若香港最終能「成功轉身」,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支援社會,換來萬眾一心,最終重越新加坡,趕過倫敦、紐約,成為最成功、最繁盛、最人性化的國際都會,完成這個大團圓結局的magic,我深信這今天看似昂貴的學費,最終只會是小費。

Monday, October 5, 2015

佔中、蘇軾、大團圓結局(一)

(刊於2015年10月5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對我來說,最近十日是很多有「月」、「圓」feel的日子。九月底,曾經最愛的樂隊Spandau Ballet在香港開演唱會。這電子音樂潮流及New Romantic Movement的中堅樂隊,每位成員都獨當一面,所以年少氣盛時就拆夥散band,到十多年後才復合。他們均孤掌難鳴,合作起來才能擦出創作和藝術的火花與magic,結果當晚表現十分完美。


樂隊歌曲Highly Strung於1983年曾高踞流行曲榜,該曲的MTV在香港拍攝,講述一個香港女子因生活緊張而最終倒下的故事。31年後,他們重回舊地,作為環球公演的最後一站,而一眾樂迷包括我一家四口跳足全場。眼見此情此景,樂隊也說是個圓滿的結局。

演唱會後的兩天正值中秋佳節。可能因為今年遇上「超級月」,部分地方甚至能欣賞月食或血月,大眾都為今年的中秋節感到興奮,連我散居各地的中學同學都在Whatsapp群組分別拍下倫敦、波士頓的月亮,比拼哪國月亮比較圓。當然也少不了「另類八月十五」的搞笑圖片。

政改出路不止一條

中國文化十分特別,視滿月為團圓的象徵,充滿着「溫暖家庭feel」。電子時代雖然某程度打破阻隔我們的空間,但與親朋好友Whatsapp或Skype後,偏偏卻會令海外留學及旅居外地的華人格外思鄉。

今年追月也是佔中一周年。不過,紀念集會人數稀少,直選願望落空後,運動亦未見有新出路。佔中讓市民明白民生及法治雖然未必顯得高尚,甚至帶點市儈,但始終肯定不是次等於政治改革。運動的確激動人心,但一年過後,很多當日的主角回想起來,都承認當日做法存在問題,而且出路並不只有一條;不少當時天天發聲的政客,今日甚至不願曝光。我看罷傳媒報道,不禁不勝欷歔。

心念轉際,不其然想起蘇軾望明月時所寫的《水調歌頭》的後半部:「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因為官場的失意,又和胞弟蘇轍別離,中秋對月,難掩抑鬱惆悵。但他沒有消極悲觀,旋即以積極樂觀的思想排除憂患,祝願親人。

放下心結 重拾天倫樂

蘇軾最終都能放下消極情緒,重拾對生命的盼望。佔中一周年,大家又有否從政改的小格子走出來?有傳媒深入訪問了一些年輕人,他們不少談及佔中帶來與家人之間的心結。中秋佳節剛過,他們或許百般滋味在心頭。我希望一些客觀說話,可讓大家團圓季節化解不應有的芥蒂,重拾天倫之樂。年輕人又可記得,兒時生病,有多少個晚上,父母熬夜照顧?有多少次考試,父母為努力溫習的你遞湯送水﹖又幾多寒冬夜裏,父母為自己蓋被?
世上無人比父母更值得我們尊重,不論環境順逆,他們都為我們遮風擋雨。佔中的年輕一代固然對未來充滿理想,但達成理想的方法眾多,絕不會獨沽一味。年輕之時,人會較為主觀,是成長的必經階段。但年輕人應反思,一個含糊、又不知能否準確客觀地落實、能否真正利己利民的理想,難道都比不上父母照顧自己十多二十年實實在在的恩惠深情?

毋忘父母的無私關懷

西方諺語有云:Charity begins at home,好心行善理應始於吾家。如果我們對最親近、最值得尊重的家人,都冷漠以待,又如何在三五年後關心和幫助那些我們素未謀面的人?年輕人只要回頭一看,自會發現雖然父母未必擅於表達自己,但對那麼多年來的無私照顧與關懷的認同,肯定大於一件事的異議,比例更可能是99.99比0.01。再者,眼見一周年紀念活動的冷清,似乎也顯出港人對自己未必認同的事與人的可貴包容。年輕人實應細味一下馬雲先生訪港時的名句,「先改變自己,才可改變世界」。

‪#‎SpandauBallet‬ ‪#‎香港‬ ‪#‎中秋‬ ‪#‎Whatsapp‬ ‪#‎政改‬ ‪#‎中國‬ ‪#‎文化‬ ‪#‎Skype‬ ‪#‎佔中‬‪#‎法治‬ ‪#‎馬雲‬

Monday, September 21, 2015

「大落後」更要「大有為」

(刊於2015年9月21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我十分感謝上周《晴報》為HKGolden50舉辦了一個與逾400名市民的知識分享。參與者定是有心愛港的中堅分子,因這並非投資講座,聽了不會發達,但逾九成人都甘願坐足全場。我自知五音不全,魅力欠奉,能吸引到各位留下,只因內容「新鮮」。但對24小時生活在資訊爆炸的香港的觀眾,怎可能有相等於14個「午間新聞」的「新鮮」港事?這似乎反映了只專注政治爭拗的本港媒體,在傳播關鍵的社會、經濟、民生議題上,還需要加把勁。

未來環球經濟 只餘下小機遇

城市間的競爭有如球賽,若你時常贏第一,就不需「大有為」;但如果你大落後,就必須「大有為」!球賽輸掉會出局、降班;經濟輸掉則會關舖、炒人!同樣,若對手強勁,你也別無選擇,定要「大有為」。因就算對手暫時落後,但人家爭勝心強,明天就跑至和你並肩,後天便跑贏,大後天已絕塵而去。而今天令人擔憂的是,「大落後」和「對手強」都是港人面對的「雙剎問題」。
現時最重要是了解未來5至20年的世界大勢,世界不再像過去50年般機會處處,只會有「大危險」和「小機遇」。今後5至20年,世界需求增長有如只剩下幾碗白飯,只有少數競爭力強的城市,可在沉淪世界中脫穎而出。香港必須把握機會,「大有為」提升競爭力,為年輕人提供上流力,也為扶助老弱傷殘的社會開支做好準備。

旅客量續跌 恐爆結業裁員潮

眼前所見,香港隊的失球一個接一個:上周旅發局預期今年過夜旅客總人數倒退5%,若十一黃金周旅客持續下降的話,恐怕會出現炒人關舖潮。但競爭對手卻步步進逼,各種大型項目接踵而來。例如上海迪士尼宣布樂園面積是香港的3倍,還有最高最大的迪士尼城堡;北京新建環球影城,面積是新加坡影城的18倍;連本來只盛產生蠔和鯇魚的橫琴,也乘港珠澳大橋之便,興建長隆海洋王國,加上興建中的動物園,總面積將是海洋公園的近5倍。若你是旅客,大橋建成後,你會到香港、澳門、珠海,還是橫琴?
面對挑戰,香港的反應是擴建「蚊形」星光大道招架。但可惜,儘管有人願意管理這盤虧本生意,都有市民反對擴建,訴諸司法覆核!很明顯,最沒競爭力的,是既缺自知之明,又欠對外圍環境警覺性、坐井觀天的市民。

大學排名退步 基建滯後難追趕

此外,我們連大學排名都日漸落後。由2011年至今,素來是亞洲第一的港大由22跌到30位,而中大也由37跌至51位;但新加坡國立及南洋理工大學分別由28及58位升至比以前港大還高12及13位,不但亞洲稱冠,更超越耶魯、康奈爾、賓夕法尼亞州和哥倫比亞大學共四間長春藤名校!
兵敗如山倒。就連本來是港人驕傲、東方之珠標誌的國際機場,也因容量爆滿,影響服務質素,排名由第一跌至第七,比印度新德里機場還低。三跑本可增加容量,卻面對司法覆核,隨時延誤。
香港玩又輸、文又輸、武又輸,面對「大落後」,若港人懵然不知或知而不發聲,之前落後我們的強勁對手就會從後趕上。例如明年GDP或將超越我們的深圳,更可能升格為直轄市,讓最近身的對手突然吃了一顆「大力丸」,而這全國人均博士學位最多的城市可能獲更多更大的發展空間及能力。

周邊城市實力增 香港難苟安

我們正輸掉客源,對手卻「大有為」地增加硬件、改善軟件。偏偏,我們「不做『對』的(擴充容量),只做『易』的(趕客走)」。若要扭轉頹勢,不止政府,全民都要「大有為」,客觀明白到我們沒有把握好形勢的事實。
知恥近乎勇。筆者多次說過,香港眼前是個黑白分明、沒有中間的二分結局(binary outcome)。要不超越倫敦、紐約;要不成為下一個威尼斯。因為我們的對手實在太強,香港不力爭向上,就會一鋪清袋,沒有苟安的可能。偏偏,港人無論對於我們客觀上機遇有多龐大,或危機有多嚴重,都不經意地漠視。我希望未來幾季的經濟衰退能為大家敲響警鐘,為自己、家人、香港細思一下香港的需要和形勢,痛定思痛,重拾「大有為」,再次整裝上路,踏上全球最有活力、最繁盛、最人性化的國際都會之路。

Monday, September 14, 2015

從「被寵壞」的黃金五年中驚醒

(刊於2015年9月14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香港零售業近期開始出現危機,但政商團體只懂推卸,卻未有應對策略。

歷史上盛極而衰的城市和國家例子俯拾皆是:威尼斯、伊斯坦堡、底特律、日本……但能順勢而轉、重建競爭力、浴火重生的鳳凰則寥寥可數。這些舊日的盛城往往被勝利沖昏頭腦,或要維護某些既得利益者,而慣性的僵化思維令民、政、商對巿場趨勢大變視若無睹。當人人都「Feel the heat」時,改革時機已逝,競爭力更強的對手早已全數接收新機遇,除盛城已變過去式外,還接收放棄昔日盛城而另擇良木而居的精英及商家,此消彼長下增强自己的動力,也加速對手滅亡。

而過去5年,港人似乎也被黃金五年(2010至14年)的好境寵壞,形成一定的思想僵化,面對來勢洶洶的衰退也不肯快步作出正面、有力的改進。若未來幾季可能出現的衰退都未能改變這態度,恐怕將會是香港加入「盛極而衰聯誼會」的歷史時刻。

缺乏危機意識 競爭力陷僵化

過去5年,我們受惠祖國結構性增長帶來的機遇,令香港得以在沉淪世界中成為一顆耀眼之星。當各個發達國家長期面對失業、通縮、減薪之苦時,香港卻獨善其身,人人受惠:⑴5年間,10%港人由失業變成全職就業;⑵家庭入息中位數上升三分之一,是香港史上最好的均富成績;⑶綜援受助者人數減少了21%,10萬人因為家人有工作,得以重拾尊嚴;及⑷當全球經濟衰退及赤字連連時,我們的財政盈餘卻屢創新高。

不過在這好景銅板的另一面,香港卻因需求旺盛,但所有商、民用樓宇不足、勞動力短缺而面對長期通脹,人人要忍受加租及一員難求之苦。過去幾年,全球需求近乎零增長,有貨沒人買、有人才卻沒人請,因而面對通縮威脅,我們卻完全沒有迎好而上,投資這盤明明能愈做愈賺的生意,造大造好;為年輕人的上流力、為社會贏取更多資源來照顧與日俱增的長者、為老中青三代人作出最好結果的投資決定。

過去5年人人飽暖,全民就業,我們全沒思考要做甚麼來鞏固這個好勢頭,反而日益聚焦政治而非經濟民生之上,更出現「不做對的,只做易的」行為。例如零售總額5年增加80%,但零售面積同期只增加1%,沒有政黨、議員、傳媒,為我們爭取興建商場,增加就業、加薪機會和生意;反而本末倒置,嫌生意太多,有議員及傳媒更鼓吹本土為上,高調提出「趕客」。他們更將「發展」二字妖魔化,而把因沒有或不夠發展而引伸出來,諸如高樓價、通脹、領匯等問題都「賴」在內地人身上,民生經濟事事政治化,幾乎凡事都司法覆核,令製造土地、增加硬件的計劃舉步維艱。

邁結構性轉變 應拓高科技經濟

若民、政、商三個可幫香港增加競爭力的界別,其中任何一個缺乏對我們前途全面、客觀的認知,該界別定會阻礙香港順勢而轉。目前認知最不足的是市民,其次是政府、商界。700萬港人有責任多替家人和社會想一想:未來5至20年,幾個巨型的環球結構大勢,將會把現在的盛城重新「執位」,而只有少數能駕馭人口老化、債務負擔,又能繼續支持高增長的高科技經濟城巿,才能為巿民創建人性化的安樂窩。

過去5年的經濟表現證明香港合資格進入盛城爭奪戰的決賽周。若港人仍沉醉於黃金五年的好景,連衰退都未能讓我們驚醒,從而清晰、冷靜、客觀、誠實地為自己、家人、社會的前路做建設性的策略部署,我們只好為香港盛極轉衰的關鍵時刻,下個「死於安逸」的註腳。

Monday, September 7, 2015

僵化不斷 飯碗難圓 (五)

(刊於2015年9月7日的晴報)

盲目趕走遊客,對已經疲弱的本地零售,只會加速沉淪。

正當未來5年內,大家會開始面對一輩子從未遇過的發達國家經濟結構性長期停滯,亦因此是最應重拾危機感、世界觀和廣闊視野來處理之時,港人的視野卻愈來愈狹窄,聚焦在一兩個本地格子、小眾議題。對於近幾年香港喪失競爭力懵然不知,我們從沒三思過關乎老中青三代的關鍵議題,更不明社會民生已受嚴重威脅。

舉例說,長者人口會在15年間翻一番到多於200萬,同時安老院舍宿位卻在近年不增反減。但大家卻似乎對自己家中徐徐老去的父母視而不見,未見有甚麼孝子為父母上街爭取長者設施,當然更不會環顧我們的競爭對手在做甚麼,可以作為借鏡—今年新加坡財政預算案撥款承諾在5年內增加安老院舍宿位70%。

政治非萬能 衰敗難扭轉

此時此刻,香港人都應審視一下自己有多盲目:這幾年你有沒有全觀地看過香港需要?有沒有想過自己和家人未來幾年要走的路及作為兒女的責任?那麼,當長者將增加一倍時,為何安老院舍宿位不增反減?還有,是不是所有社會及家人的問題都可以政治解決?就算你認為「是」,我也提議你要做一點風險管理。萬一政治不像你所想那樣,不是解決社會經濟問題的靈丹妙藥,最低限度你不應賠上家人的幸福,起碼要選定一個將來仍有競爭力的城市移民為上。因為,即使香港屆時有歐美甚或更完美的選舉制度,相信都只會是個失業嚴重、老弱傷殘無所照顧的「頹城」。

最近有學術研究指從2010年起,美國97%的優質工種都落到持大學學歷的人手中。這趨勢只會持續,而貧富懸殊只會日益嚴重。相比下,香港的經濟,93%都是服務業,但只有22%的15歲以上人口持大學學位。在今天知識型經濟的世界,單靠本地小小的腦力本來不可能大量創富,更遑論要均富。我們勞動力的「知識出口」不足,可幸過去幾年「顧客入口」蓬勃,為我們大量中低技術的就業人口帶來可觀的收入增長,其中低薪一族的得益最大。很可惜,這全球獨一無二的均富機會,現在隨着一批熱血青年和販賣仇恨的政客所推動的直覺趕客行動而告終。

不理世界大勢 沉溺小島思維

香港700萬人的福祉,是要洞悉全球70億人面對的未來大勢。未來5至20年,最重要的趨勢肯定是將主宰環球經濟增長的「中國中產人口」崛起。當發達國家的經濟被人口老化和債務拖累,無甚增長時,我們最重要的顧客肯定是我們的鄰居。若在這最需要靈活的時間,我們卻以偏概全,不看客觀事實;任由政客當道,沉溺於「逢中必反」,相信「所有問題,政治解決」,那我們就引入了百多年來從未見過的思想僵化。

面對未來世界經濟沉淪大勢和激烈競爭的疾風,香港勢必由以往的勁草變成老樹,不出幾年便會折斷倒下。

‪#‎零售‬ ‪#‎香港‬ ‪#‎競爭力‬ ‪#‎新加坡‬ ‪#‎宿位‬ ‪#‎長者‬ ‪#‎政治‬ ‪#‎大學‬ ‪#‎中國‬ ‪#‎中產‬

Monday, August 31, 2015

僵化不斷 飯碗難圓 (四)

(刊於2015年8月31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要防止衰退來臨甚至紮根,我們要提高警覺:環境轉變時,切忌以僵化的「路邊茶座」心態,明明人來人往卻注意不到任何趨勢,或是見樹不見林。否則當時移世易,才後知後覺作出反應,早已全民受害,恨錯難返。


例如積弱20年的日本,在安倍落實「經濟三箭」政策近3年後,雖已印了近180萬億日圓,但經濟民生仍無起色,連沿用52年、向踏入100歲的長者發放紀念銀杯的安排也取消,實在諷刺,只希望日本的百歲人瑞不會受太大刺激,要做到這麼「絕」,可見政府的財政有多緊絀,相信一切都是迫不得已。

環球經濟未復甦 不改革難翻身

銀杯事小,事大的則是近兩年把日圓貶值近30%。美其名提升競爭力,實則把日本的勞力及服務賤賣全球。筆者曾研究日本資本市場廿多年,深明日本經濟沉淪了十多年後,人們才察覺「迷失十年」的事實。這反映日本人不信別人、只信自己的島化想法,凡事以不變應萬變,晚於反省歷史、不願意接受「形勢比人強」的僵化心態;到今天世界經濟拋離日本20多年,當一眾當年的巨企紛紛倒下,才找來安倍推出規模比美國還大的QE,可見已是歇斯底里。這種盡地一煲的政策一旦失敗,其財政與經濟後果甚鉅,隨時像希臘般賠上未來幾代人的前途。

回到我們的家,香港回歸18年了無寸進,怨氣處處。年輕人投訴沒有上流力、新婚夫婦買不到樓、長者等不到資助安老院舍便離世、先人也找不到骨灰龕!明明競爭對手早已拋離,港人卻未見反思。
我們的GDP在2009年被上海超越、2010被新加坡超越、2011年被北京超越、今年可能被廣州和剛受大爆炸之苦的天津超越,明年恐怕就到深圳。明明是快兔的香港仍沉睡不起,不去追趕對手,反而爭相趁日圓眨值到日本掃貨賞紅葉,不明人家實在賤賣服務。若我們還束手以待,勢步日本後塵。事實上,我們的旅遊及零售業已出現衰落兆頭。

放眼全球,大家似乎普遍相信經濟發展總有周期,衰退後定會反彈,利息減盡自會加息。真相總是殘酷,讓我們拋開這僵化心態,不要誤以為不進步、不改變,好日子自會重來。事實是過去歐美經濟危機後,三幾年便V形反彈。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已過去近八年,到今年大部分央行不但未能加息,反而繼續減息,而美國亦可能延遲到下年才加息。全球發達國家的國民都欠缺警覺性,並未發現V形反彈遲來6年;更不明白要對經濟作實質、深度的改革,顯然沒有汲取日本的教訓,恐怕一樣要迷失多年才知已迷失十年。

財政政策被動 救市彈藥用盡

現時看來,全球財金官員及學者都落後形勢,重蹈日本的覆轍,任由競爭力在過去十多年急促下降,賠上國民的上流力及社會進步。早前筆者已表明,由於嬰兒潮陸續退休,加上債台高築,看淡發達國家未來5至20年的前景。可能未來一兩年,我們便會發現百多年來經濟學所提供的武器,已經全部用完:(一)零息政策已久,利率減無可減;(二)印鈔已不止一次,而且還不止美國,還有歐洲及日本,但正如聖路易聯儲銀行的研究發現,「沒有直接證據證明QE能提振經濟及刺激通脹」。(三)債務刷新歷史高峰。現時發達國家的總債務是GDP的400%。當過去八年,各國政府把所有特效藥及類固醇都用到病人身上,但病人卻沒有氣息,自應明白植物人永不會甦醒,生命長短則只由Life Support System決定。

全球債務大增 陷惡性貨幣競爭

有學者計算過,單是2008年後,全球增加了60萬億美元(或500萬億港元)債務。過去短短8年,全球多借了等於250個香港的債。在沒經濟增長和通脹的情況下,還債是個重擔。但可惜過去8年兩者都欠奉,而唯一有條件還債的就是有增長及通脹的中國。
不過,即使新增的60萬億美元債務全由中國承擔,並每年用GDP的10%還債,都要還60年。要謹記這只是還新債,尚未計算之前欠下的巨額舊債。所以全球的年輕一代,還未站在起跑綫、未有資產、未開始賺錢時,已背上嬰兒潮一代留下的沉重債務,更遑論要有甚麼上流力或創業資本,經濟需求又從何而來?結果,各國要進入惡性的貨幣貶值競爭「鬥平鬥賤」,卻不見得可令經濟起死回生。
所以我們惟有為大家敲起警鐘,指出前景灰暗,危機處處;特別提醒18年來都坐在路邊茶座的港人,準備面對正因我們坐視不理,任由競爭力下降而撲面以來的狂暴風雨。

Monday, August 24, 2015

僵化不斷 飯碗難圓(三)

(刊於2015年8月24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若要重建香港競爭力、扭轉過去10年的「僵化」,帶我城重返追倫趕紐這歷史使命的路途上,我們定要有客觀的視野及準確的世界觀。要增強競爭力,並不是相對我們以前或今天的對手,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判斷未來5至20年的世界形勢,並立即為香港作出最合適、趨吉避凶的抉擇和定位。

今年我們分享的研究題目為"Rising City in A Sinking World"—「從沉淪世界脫穎躍升的香港」。我們開宗明義,完全看淡未來5至20年的世界,我呼籲聽眾要提醒外國友人珍惜今天,因當下很可能已是他們未來60年裏最好的日子,未來社會及經濟只會轉差變壞。全球經濟若像過去50年般普遍有增長,那麼即使是競爭力不足而被比下去,事實上只輸了面子及排名,但總算年年進步、生活有改善,市民也滿意。但當發達國家裏人最多的一個年齡層,即二戰後出生的嬰兒潮(1946-1964),這些現年51至69歲的中/老坑們徐徐退休,而他們成長時製造出來的市場需求也連年退卻,經濟增長引擎就會停頓。我們粗略估算過,單是退休人士減少花費,便足以把香港每年的經濟增長減少一個百分點。可想而知,人口老化下,年輕人根本毫無上流力可言。

人口老化 經濟增長必定放緩

在這5至20年,當全球增長從森林變成沙漠時,只有最具競爭力的少數地方能提供綠洲環境給市民足夠的上流力,得以人盡其才,幫社會賺取所需的資源來扶助老弱傷殘朋友;餘下大部分國家則只會愈來愈入不敷支,想幫助弱勢社群也愛莫能助。

這時有競爭力與否不再是榜上名次之爭,而是盛衰關鍵,影響整個社會每個生命的切身問題。"This time, competition is for real!"只需看看全球最大經濟體歐盟,便有近四分之一年輕人失業,不難想像未來5至10年,當這人口已開始老邁的經濟步入退休潮時,未來只會是個沉淪世界,青年的前景只會愈來愈灰暗。

全面提升軟硬件 保持競爭力

當需求不會有快速增長,年輕一代上流力欠奉,全球工作機會更可能是零和遊戲,香港首要任務定是全面聚焦改善每樣政策,增強軟硬件競爭力,避開沉淪噩夢,也要盡力為下一代爭取發展空間及上流力。但環顧世界,大部分人對經濟發展仍樂觀地抱着周期性的想法,即經濟衰退後定會復甦,故利率減完後又會上升。對抱這想法,我有一個答案,就是除非我能投胎再做人,否則我不會再次15歲,嬰兒潮也不會再發生引發新經濟周期。

客觀上,富裕世界人口急劇老化、債務最高,消滅工種的新科技一浪接一浪,全都不利創造就業,並無情地摧毀下一代的上流力,還會製造貧窮和不均。所以我們要立即對沖(Hedge),來應付這個對老、中、青三代也會帶來不幸的情況。

香港700萬人的福祉,並不建基於了解700萬人的小事,而是要洞悉全球70億人面對的未來大勢。香港不可能獨善其身—尤其是當14億人口的祖國,將在未來5至20年,推動全球超過一半的增長,港人能否準確把握這個來自國家的機遇,對於我們能否在未來的沉淪世界中創造自己的綠州,至為重要。

Monday, August 17, 2015

僵化不斷 飯碗難圓(二)

(刊於2015年8月17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要擺脫將來臨的經濟衰退,我們先要明白過去10年香港如何不知不覺地踏上「自行僵化」,喪失競爭力之路。社會及經濟發展固然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但我們素來成功之路就是隨環境轉變而靈活變通,有風就駛盡舵,前路不通則要回頭另闢新路。早幾年香港落實了最低工資,但海外不少研究都指最低工資會衝擊就業,在此不贅。近來不少人又引用外國例子支持標準工時。雖然我十分贊同香港社會要更人性化、支持家庭友善的工作環境,但別人用刀叉,我們用筷子,自己問題自己解決,總不能照辦煮碗。

外國勞工政策 香港未必適用

外國設立標準工時不難理解:以OECD為例,她們的經濟七成是服務業,但仍有兩三成是工業。生產安排明顯較可預計(predictable),較少要臨急臨忙加班。例如復活節的復活蛋,早於之前的聖誕節已經完成生產,冷藏於雪櫃內。同樣,美國人的聖誕節禮物,早於夏天便在亞洲製造好,不用在節日前要加人工加班。而即使需求驟增,還可用存貨(inventory)應付。亦因此,外國實行標準工時比較容易,全因他們的賺錢方法與我們不同。

但香港卻十分獨特,93%的經濟都是服務業。服務業員工賺得遠比製造業多,是因為它具有「度身訂造」的特點。若一間茶樓有大量客人光顧時,因為人人要求新鮮,所以只能加班,即叫即蒸,不能用雪藏存貨應付。當然,工廠製造的「叮叮」點心一樣能吃,但即叫即蒸點心的價錢是數倍高於「叮叮」點心。同樣道理,在茶樓工作的點心師父工資一定比在工廠生產綫的工人高很多。因此,多發展服務業自然能為港人增加上流力及收入,但要付出的一點代價,就是工時上的彈性—由專業則師到裝修工人都有此需要。

我們要明白,過往百多年來香港經濟的成功之道全因「彈性」及有自知之明,能為客人及自己找到雙贏(win-win)出路,所以我們要度身訂造適合自己的社會經濟體系。就像人到中年,膽固醇容易超標,都會吃少一些心愛的梅菜扣肉,亦會服用鈣片預防骨質疏鬆。同理,當社會經濟愈來愈多僵化掣肘、綁手綁腳—工作時間欠彈性、不能靠貶值港元以刺激出口、限奶令能推不能撤、「港人港地」、樓價下跌時,又未必能夠立即取消額外的印花稅等,這時社會經濟又出現逆轉的話,員工及老闆都同時深受其害。

營運成本中的租金及雜費屬固定開支(Fixed Cost)。經濟轉差時,收入減少,但固定開支卻難以少付,最終必令盈利下跌。當老闆發現減價促銷仍未令收入止跌回升,連固定開支都應付不了,他不會立即結業,而會選擇炒人減薪。這種波幅會令就業市場波動,讓更多人失業;到經濟回暖時卻會突然出現大量空缺,我相信沒有人喜歡這種大上大落的經濟發展模式。

安穩高薪服務業 令社會不思進取

上述最差的模式就是依靠農業及天然資源的第一產業(primary production)經濟體。若風調雨順則豐收;若天災連綿就失收。採礦業亦一樣,商品價格時高時低,波幅極大,所以我們不想民生經濟受到這劇烈影響。而當我們由第一產業轉型到製造業時,波幅應該減少,因為每年定單數目變化,通常都比農產和礦產的波動少。即使外圍經濟差,也可像日本般把貨幣貶值,提高出口競爭力,因此盈利、工資、就業情況會較為穩定,波幅亦會比農業及礦業為少。當然,若能進展到最成熟、最高人工、最低波幅、又最能安定民生的服務業就最好。但是,有了安穩高薪的服務業但又不小心讓社會經濟各方面連年僵化,最終結果可能比低檔次製造業還差。

繁榮非天賜 應努力提升競爭力

我很同意我們不應只為GDP增長而發展,但我更明白繁榮不是天賜,而要我們一眾用腦力及勞力從全球對手中賺回來的。當我們選擇趕客、「閉關鎖港」時,同區對手卻在這幾年替他們的經濟拆牆鬆綁,提升競爭力:國內處處都大刀闊斧削減官僚,發展自貿區、日本把貨幣大幅貶值、新加坡廣納全球企業、人才,這幾季的經濟冷鋒及區內的貶值潮正好提醒港人成功非必然。我們在要求明年加薪的時候,要理性地三思香港日漸薄弱的競爭力,而要決心撥亂反正,重新引入彈性高、反應快的營運模式及社會心態,重新踏上香港傳統百多年任何逆境也能成功之道。

Monday, August 10, 2015

僵化不斷 飯碗難圓(一)

(刊於2015年8月10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上周我預期香港未來3季最少有1季出現經濟按年負增長,若連續2季收縮就會步入技術性衰退(Recession)。按目前的急遽勢頭,因香港競爭力急促喪失引致客源和市場收縮,恐怕很多企業要到第四季準備來年預算時,才會發覺首3季令人失望的現實,那難免「Patience will give way to prudence」。來年本應加人、加舖、加薪的擴充計劃被之前3季的冷水淋過而擱置,反而會加強成本控制,甚至炒人、關舖、減薪。

雖然2015年初經濟開局不錯,但累積多年的競爭力下滑,遇上⑴美元大幅升值,及⑵服務業質素因軟硬件容量不足變差,由此醞釀出的經濟冷鋒加上上述的「四季效應」,終會到達臨界點(break point)。預期這兩個情況短期內難以好轉,來年經濟實難樂觀。
香港的成功皆因靈活,有如竹樹般迅速生長且堅韌牢固,面對大風大雨竹葉仍會飄逸自如、更顯生動。可惜近10年我們引入了許多僵化社會經濟的措施,香港彷彿變成牆上被蔓藤纏繞的老樹,遇上外圍疾風隨時應聲折斷。

港元升值 旅客捨港而去

在聯繫滙率下,美元最近1年對一籃子貨幣升值18%,再加上香港通脹4%,我們的服務等於加價22%。強美元帶動港元升值,令港人轉到海外消費;而原打算訪港的旅客,亦因服務及貨品貴了22%而改去我們的競爭對手城市。

事實上,連很高明的新加坡政府也在過去1年把貨幣貶值10%,求力挽狂瀾。但仍阻止不了其經濟出現按季收縮,可見幣值升值之禍。雖然星洲已是年屆五十的中坑,但仍想法靈活,走位迅速;全球國家都可靠貨幣貶值以增加出口的競爭力,我們卻因港幣跟美元掛鈎,無法在短期內補救。

另一個限制我們經濟彈性的原因,是由於市民少了危機感。以前,若港元如此急促升值,我們都會又喜又憂,因為外遊時,外國貨品物超所值這硬幣的另一面,當然是本港的貨品服務競爭力大跌,一面開心掃貨,一面發憤加班,要保住飯碗和營業額。但是,如今人人都只看硬幣一面,只談下次到底應到日本還是澳洲旅行。筆者希望我們的危機感,會被下半年差勁的經濟表現而重燃。

這種不斷重複嘗試,只從錯誤中學習,後知後覺(Learning by trying and erring)是最貴的成長方法。好比垂釣時用錯餌,沒魚上釣,固然輸掉成本;但還可能會賠上機會成本。例如近年把香港遠遠拋離,榮辱互見的新加坡,正是由於努力把魚網造大,而港人卻不知已把魚趕到別人池中,獅城的好魚網便鎖緊香港流失的機遇。到最後即使我們用對魚餌,恐怕已無魚可釣。

用錯心態 不求進步發展

經濟冷鋒將臨,但今天社會反應之慢,恐怕到GDP真的連續兩季收縮,港人還會坐以待斃,仍沒人提出增加客源的最簡單方法:就是放寬自由行,從同樣與美元掛鈎的祖國引入更多旅客。而近年我們還有兩個心態:⑴不做對的,只做易的。例如當零售額大增80%而零售面積只增加了1%,沒有政黨、議員、市民倡議增加商場等硬件,反而本末倒置地趕客。⑵如今媒體事事政治審查、上綱上綫,恐怕任何增加自由行額度的建議都會被扣上「賣港」帽子。又如限奶令實施已久,貴為區內物流樞紐的香港還未能解決奶粉供應問題,實難置信。難道要到奶粉隨街可見,無人問津時才可撤銷?加上去年的佔中及反水貨客示威,自由行旅客趕走了,大型商務會議亦被嚇怕而取消,進一步打擊經濟。

經濟靈活性還取決於政府和市民對市場的認知。例如,回歸前每年只賣地50公頃,沒有空間讓跨國企業來港落戶,亦無按需求而增加供應,終令樓價升至1997年高位。其後樓市在2003年起復甦至今,十多年本港都沒有大規模造地。而過往百多年行之有效製造土地的機器:填海,似乎亦因久未使用,近年重提就反對重重。

所以即使政府在2013年重新主動賣地,但有賣地表卻沒造新地,如何增加土地供應?難道我們還要把這周期再走一遍,到2025年樓價再急升,所有年輕人都住板間房、長者排隊住劍橋,我們才發現僵化真的對老中青三代都有害無利?但即使如此,我們已輸了近30年。

筆者在中學讀過「愚公移山」,明白造地重要,而我長大過程更充分見證這點。但這中學生都應懂的道理,香港居然從1990年代開始重新學習,土地就是社會和諧、經濟富強的基礎。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頭已百年身。如今反對造地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恐怕等到他們終於後知後覺,贊成造地時,香港已成無客問津的失業之都,像威尼斯一樣,被遺忘於歷史的廢墟中。

Monday, August 3, 2015

港是盛是衰 700萬人有權揀

(刊於2015年8月3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這幾年是香港的盛衰關鍵:若港人能把握這幾年間寶貴的結構性發展機遇,香港5至10年內可成為全球最繁榮的國際都會,把「紐倫港」改寫為「港紐倫」;但同時我們的結局亦是黑白二分(binary)、沒有中間,若我們只出半力,香港不會做到0.5個倫敦,只會成為100%的威尼斯,曾經偉大卻被歷史遺忘的城市。

香港是盛是衰,700萬人絕對有權抉擇。但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懂得香港從哪裏來(how we got here),才明白我們實有歷史責任,令香港更上一層樓。

上代辛苦賺來 如今青年接棒

因此我帶同家人度過了三周「深度」歐遊之旅。剛返港後仍受Jetlag之苦,幸好電影台不斷重播我喜愛的《Saving Private Ryan》,這套由Tom Hanks主演的電影中,主角Captain John Miller臨終前對被救的Ryan說:「Earn this」,意即要他盡心盡力「賺」來這個由一眾戰友以血汗及性命換來、得來不易的生存機會,絕不能枉過此生。

我與很多已失去雙親的中坑一樣,看到父母的照片,都會回想昔日生活。仙遊一年多的家母,53年來給我無限支持與栽培。她一生奉獻教育:到葵青區的中學出任創校校長,把本來是Band5的中一生教導成考入大學的Band1學生。而家父早逝,家母當年獨力養大三個子女的艱辛,想起也難過。

我們華人社會的價值觀從來都將下一代的前途放在第一位,就算多辛苦,也會將僅有的資源集中於栽培孩子。故此作為中坑,我實在感到沉重的「世代壓力」(generational responsibility)。父母付出的血汗淚水,若我未能用同樣的心血精神教導與支持下一代,便等於辜負父母。

HKGolden50的成立亦正是基於這份精神,我們深信香港最美好的50年不是中坑見證過的歷史,而是由受教育最好的80、90後一代接棒所創建出來的未來。能否成就未來,就取決於這幾年間港人能否誠實、勇敢、客觀地作出關鍵的正確決定。

講到父母們的辛酸,不得不提二戰時香港捱過的黑暗日治時期。當年香港淪陷了3年8個月,約1,330日,其後幾十年香港有幸免於戰火,最近唯一擾亂社會秩序的只有佔中。佔中盡管有不便不通,但街道尚算安全,離家後總能歸家,但淪陷期間卻隨時一去無回。他們熬過的辛酸苦難,遠非言語能喻。嬰兒潮出生的一代都經過無情戰火洗禮、浴血倖存的幸運兒,離鄉別井到港做新移民,重新開始,還要在「無親人無財物」的環境下養大平均6條化骨龍,箇中艱辛實不下於躲避戰火。下月3日的假期亦提醒我們絕不能忘記在8年抗戰中犧牲的2,000萬中國軍民,以生命捍衞了中華民族的未來。

一地由盛入衰 起因狂傲自大

其實香港面對着身份認同問題,亦可能是年輕人及中坑一代沒有充分理解正在迅速消失、經歷過戰亂一代的奮鬥故事。上一代退休後盡管可弄孫為樂,但對着從未嘗飢餓、又欠耐性的一代,又怎能訴說她/他們年少時只得犧牲,不求回報的香港故事,以及所寫下的核心價值:自強不息,幸福靠自己、從不求人。現在人人熱衷政治,又有多少人為我們最偉大一代的慘況上街遊行?讓他們無聲無息地在被忽略之中逝去,又會否是我們口口聲聲爭取平等公義的一代,卻諷刺地製造的最大不公義?上一代甘願犧牲一切,為下一代「賺」來香港以至國家的和平及發展機會,我們絕不可辜負他們。

為了別辜負父母,我力求透過HKGolden50和大家分享。我深知Trial and error是成本最高的成長方法。所以我帶即將升讀大學的子女歐遊三星期,了解歷史上大國盛衰原因,讓他們能客觀看事物,也learn from others' mistakes。別人交學費,自己上免費課,省時省力也免痛苦。

任何事物,由盛轉衰通常都因為狂傲自大(hubris)、目空一切,罔顧事實、自以為是。希臘便是一例:希臘人民不理客觀事實,錯信一個口號掛帥的政客,結果銀行擠提、資本管制,緊縮方案比之前更嚴厲。

人類總是重複犯錯 樓貴難治

可惜,過去幾年的香港似乎也在走類似的路,不斷tried and erred。例如過去10年沒有造足夠土地,今天樓價高、租金貴,但卻有人大力反對開發;莫非要等到10年後當下一代都上不到樓,醫院、老人院不夠,才接受填海造地,但屆時社會及經濟已落後20年,機會全失。又例如近年簡單的本土口號令香港人不願造大旅遊業硬件,反而「趕客」,恐怕當客人真的捨港而去,香港招牌已臭,到裁員減薪結業時才恨錯難返。

經濟發展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根據外國經驗,每當社會人人自滿,不願付出時,經濟就會衰退。香港多年來忽略社會經濟發展的初步結果很可能即將出現。我預期未來3季,最少會有1季出現經濟按年負增長,當連續兩季收縮,我們就會出現技術性衰退(Recession),最終亦會衝擊就業和收入。

令人失望的是,當每4個歐洲青年就有1個失業,近日卻有報道指本地大學畢業生不明全民就業有多脆弱,不願做工資1.2萬元的工作。但按海外經驗,若不抓緊工作機會,沒有全職工作之餘,將來連半職工作也難找到。

這幾年將是香港的盛衰關鍵。上一代的犧牲換來未來10年可超倫敦趕紐約的機會,把它交給讓讀書最多的80後發揮所長,將香港建成更輝煌的國際大都會。若我們把這「棒」交失了,香港亦勢將由盛轉衰,難以翻身。

香港老、中、青三代須看清香港及環球的事實,為自己、為家人、為香港作出正確抉擇。我們不能辜負交棒給自己的父母,也不能辜負香港——我們的家。

We need to earn this。

Monday, July 6, 2015

文明社會 淨係普選咁簡單?(二)

(刊於2015年7月6日的AM730)

上周講到議員「講啲唔講啲」,沒有告訴市民國際標準的稅率、失業率、罪案率——但這些正是客觀證據,說明國際標準不一定可利民紓困、支援下一代,因此香港必須跟隨。而且,令大家吵得面紅耳熱的,很多都是陰謀論。例如議員說「假普選」是「權錢交易」,但數月前,前政務司司長、富豪家庭之一,「權」「錢」都依法入獄,「交易」何在?又有說若「袋住先」,政府會強推23條,陰乾香港。但數字上,回歸時香港經濟是中國的20%,到今天是3%,預測10年後更跌至0.5%,屆時中國經濟每年便會「生出」14個香港。當50年不變只過一半,香港已在國家的經濟版圖上消失!中國真有必要動腦筋來陰乾一個正自動消失、「零頭中的零頭」的香港嗎?

事實是,若非「一國」,國家根本不需照顧香港。但正因是一家人,國家反而要動腦筋想法子,維持香港的重要性及競爭力,才會有滬港通、深港通,令香港股市市值超越倫敦,現居世界第三。中國並不完美,但肯定的是國家不斷進步,愈趨文明。客觀而言,過去30年國家令7億人脫貧、國民壽命增加三十多歲,並正在打貪、改革經濟,各方面都急速改善。偏偏傳媒、政客把「一國」變成禁忌及陰謀論,好比早前的「三億買票」居然成為頭條,甚至立竿見影地影響民調結果,便可見一斑。

泛民議員又說政改令港人「無得揀」。但政治以外,還有更多的事,香港人都無得揀:劏房戶及新婚夫婦想上樓沒樓揀;當客人被其他城市搶去,年輕人想在香港找有上流力的工作沒工揀;病人沒醫院揀、沒病床揀;長者沒老人院揀;連死者也沒骨灰龕位揀!我們還要多少長者死於流感、多少大埔安老院事件,才有人挺身而出,抗衡不講理、政治掛帥,以民主之名大搞不合作運動,動輒拉布、司法覆核、逢事必反必阻必拖必鬧的議會文化;當我們面對燃眉之急時,才浪費納稅人金錢及時間,結果害了老中青三代,令社會民生發展倒退?

港人似乎有個通病,認為只要有某種普選,所有問題便迎刃而解。但如今歐美國家便是鐵證,說明這非事實。正如由1993年青島啤酒上市起,做到今天股市全球第三,香港當時沒有因顧慮水質及管理問題,而不踏出第一步幫青島啤上市,便說明只要我們踏出第一步,便會愈做愈精,繼而做到最好!

若文明社會是輛三輪車──政治、社會、經濟缺一不可;歐美就是社、經兩輪鬆脫,只剩下政治一輪,停滯不前。香港過去170年雖沒政治一輪,但社、經兩輪都健康運作,所以今天在各方面已力逼倫敦、紐約。本來若能加上政治一輪,使政府向500萬選民問責,定能為香港鋪出太平盛世路,讓年輕一代幫香港更上一層樓,超倫過紐。我們實在沒有條件再因一時意氣,愈看愈窄,只專注政治一輪,卻忽略了社、 經兩輪;否則只會落得不但裝不上最後一輪,連社會經濟都甩轆的三失局面。香港本可成為最文明城市,把國際都會排名由「紐倫港」改寫為「港紐倫」。政改否決過後,若我們繼續內耗、原地踏步,那麼這個「原地」,將會是173年一直成功的香港的葬身之地。

Thursday, July 2, 2015

文明社會 淨係普選咁簡單?(一)

(刊於2015年6月29日的AM730)

政改方案已表決亦塵埃落定。但過去一年,社會因為政改爭拗不休,撕裂甚深。700萬港人個個都是好人,卻弄得如此不快,相信港人和筆者一樣痛心。其實大家都為香港好,鬧得面紅耳熱的原因,都是想把香港建成文明社會,令 (一)老弱傷殘,有所照顧;(二)下一代過得比上一代好。不過,要令老中青三代生活過得更好,除了政治,還有許多同樣重要的社會、經濟、民生議題,需要大家如政改一樣着緊、懷着同樣令人面紅耳熱的熱衷,急切討論和處理。


剛過的流感期奪去逾400條性命,比沙士還多。流感已如是,如果新沙士襲港肯定是災難。流感死者大多是長者,須知今天香港只有100萬長者,未來15年將大增1.2倍至220萬。屆時流感造成的人命損失隨時數以千計。你未必認識年初的400名死者,但當長者人數達220萬時,疾病危及的,一定會包括我們父母、親人、朋友!可惜,可能因為社會和議會15年如一日,只聚焦在政治一格子(pixel)而忽略大圖畫(picture),令發展停滯不前,亦令病牀總數毫無寸進,如果我們目光仍然狹窄,未來15年恐怕也會困在今日,原地踏步!

年輕人面對的危機同樣迫在眉睫。香港共有7萬個酒店房間,預期未來5年增加約12,000個;澳門未來5年將倍增3.5萬個!而且香港未來新增的大多是幾十間房的劏房式酒店,而澳門卻有像剛開幕的銀娛二期中,全球首間全套房RitzCarlton及亞洲最大的JW Marriott等世界級酒店。理大酒店管理課程全球排名第二,但香港卻沒有新的好酒店供他們管理,菁英學無所用。其實酒店以外,我們十多年沒建醫院、寫字樓、展覽館,等於逼我們各行各業的菁英,為追求發展機遇,到澳門、上海、前海、新加坡打工。這種港漂趨勢,是菲傭模式的翻版,會令很多家庭妻離子散,家園變成老人村。

我絕對支持普選特首,因為文明社會理應賞優罰劣。但我們也要切記直選是文明社會的一個「必要但非充分條件」(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condition)!好比栽培花卉,同時需要陽光、水分、肥料。每天只幫盆栽澆水,但卻不給它曬太陽和施肥,多優良的品種都會枯萎。同一道理,文明社會需要直選制度,但也要蓬勃經濟、優良教育、完善醫療等。但環顧全球,撇開印度、非洲、南美等發展中民主國家,只看最先進成熟、最高「國際標準」直選國家又是否文明社會?歐盟每5個青年人便有一個失業;文藝大國意大利的青年失業率高達44%,和長年受戰火蹂躪的利比亞不相伯仲。另一邊廂,美國實質家庭入息中位數25年來不升反跌﹗讀書最多一代,長大時卻不能像其嬰兒潮出生的父母得享全民就業,反而人人失業,實在糟蹋。似乎很多遠高於「國際標準」的直選制度,都不能貢獻家庭口袋,也不能令精英學有所用,勢會過得比父母輩差。

當大家吵得面紅耳熱、情緒主導時,最好就是心平氣和、客觀、全觀(holistic)地看事實。例如,議員把「國際標準」選舉掛在口邊,但他們能否別「講啲唔講啲」,也告訴市民「國際標準」的稅率、失業率、罪案率呢?

Monday, June 22, 2015

「危」「機」四伏「超額」未來 (四)

(刊於2015年6月22日的AM730)

政治和宗教一樣,即使到蓋棺一刻都未必有定論。正反雙方都不能說服對方。以有涯一生,作無涯辯論實不划算。與其執著意識形態,倒不如追求客觀、肉眼可見的正面、利民改變。選舉制度 是達成目的之手段(a means to an end)。而筆者向來認為這目的是建構文明社會,其中包括:(一)老弱傷殘,有所照顧;(二) 下一代過得比上一代好。反政改者如此激動,就是為了所謂的「國際標準」。但環顧全球「國際標準」普選制度的地方,又有多少做得文明社會?

歐洲青年失業率高達 22%。當畢業等於失業成為常態,年青人比其父母輩過得更差幾成定局;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扣除通脹後 25 年來不升反跌,也不禁令人問經濟發展所為何事。要講照顧老弱傷殘,希臘下個月是否發得出公務員薪水都成問題,更不要說改善醫療體系,助弱扶貧了。巧婦難為無米炊。西方國家福利系統尾大不掉,經濟陷入泥沼,甚麼仁義道德都拋諸腦後:當英國連公共醫療都要削減預算,實在不難理解為何當歐盟提出成員國「分擔」來自地中海難民時,英國堅拒參與計劃。相比之下,中國沒有迫香港收容她的貧窮人口(單程證乃家庭團聚,份屬人權),反而有 CEPA、滬港通、一周一行等政策,港人是否欠「一國」一聲多謝?筆者強調,建構文明社會有如種花,而花朵需要陽光、水份、肥料,缺一不可;正如文明社會也不能只靠直選制度,也需繁榮經濟、良好教育、完善醫療等。既然如此,何以香港現在才要著迷於政治這一格子,追逐早已「此路不通」的昨日黃花?


那麼泛民議員執意否決政改,所為何事﹖若政改通過,屆時特首隨時有上百萬選票的民意授權。換言之,政客們不能再以「缺乏民意基礎」攻擊政府,從政者都不能為反而反,而要有比執政者倡議更好的反建議。從社會運作、有效管治來看,對市民是好事。相反,若否決政改,政客便可一如以往,用「爭取真普選」的名義,天天拉布、事事反對, 不做功課、空喊口號,懶理民生。正如本欄之前所述,有一人一票,無論將來的特首是甚麼政治背景,他都要面向 500 萬選民,要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政綱。用陳弘毅教授的講法,特首必須向選民「求票」,筆者無法想像這制度與現時 1,200 人投票相比,對社會有何壞處。香港還有太多事要做:人口老化,長者人數在未來 15 年增加 1.2 倍到 220 萬人,公營醫療體系最少要擴充 60%。同時,每年 5,000 名長者等候安老院舍「等到死」,現在開始建醫院、老人院、增聘醫生已經算遲;公屋輪候時間越來越長、劏房戶不斷增加,覓地建屋、發展新市鎮早已刻不容緩——而這些問題,無論選舉制度如何,都可透過良好政策解決。

香港花在政治問題上的心血已經太多。社會經濟問題迫在眉睫,我們是否還要事事政治掛帥、陰謀論猜度一切,繼續在政治這文明社會必要但不充分條件的格子中糾纏下去?屆時哀莫大於心死的,就是看着香港明明可以實現「超額」未來,超倫趕紐,最終卻淪為新威尼斯,被遺忘於歷史廢墟之中。

Monday, June 15, 2015

「危」「機」四伏 「超額」未來(三)

「危」「機」四伏 「超額」未來(三)
(刊於2015年6月15日的AM730)

近日股市的最大焦點之一,當然是滬港通的發展和深港通即將推出。但少有人想到,其實滬港通、深港通不是香港賺回來的。國家會用香港這個平台,香港本身固然有其優勢,但其他城市也有她們自己另外的優勢!中國大可選擇「滬紐通」、「滬倫通」、「深台通」、「深星通」……而非一定是「港通」。所以,同樣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國」:中港一家,我們是「自己人」,否則國家實在不用特別照顧呵護香港。

哀莫大於心死。易地而處,國家一個又一個特地照顧香港的政策都不被領情,無論多大的熱誠都會退卻。到中央有一天真的意興闌珊,撒手讓香港自生自滅,任由我們成為「零頭中的零頭」,才是對香港最大的傷害——到時香港「自滅」的機會肯定比「自生」高。諷刺的是,滬港通令全港持MPF戶口的打工仔得益;同時也帶來大量額外印花稅、利得稅收,可以用於扶貧、公共醫療等,全社會都可受惠,但有沒有人感謝「一國」的好處?

「多謝」固然沒有一句,更尤甚者,今時今日談「一國」,竟好像成了禁忌(taboo)。支持中央、港府的,都自動被打成是非不分的壞人;而反對政府的,違法也好、阻街也罷,都彷彿在「公民抗命」的道德光環下得到包容。這好比足球場上,進攻球員進入禁區,一與防守球員接觸便不分青紅皂白跌倒,然後向球證投訴,但球證卻不出示黃牌,實在不太公道。

更令人擔心的是,這類行為似乎有惡化蔓延而未被制衡(left unchecked)的趨勢。例如,拉布等議會不合作運動,明明就是摧毀民生、拖垮香港的行為,由阻延綜援、長生津出雙糧,到低津延遲實施,到大小公務工程延誤、超支,都是一筆又一筆要全港市民和納稅人「埋單」的糊塗帳。

林鄭司長為辯論比賽頒獎,遇到示威者衝擊,令同學連評判的評語都聽不到。筆者相信,在任何一個先進國家發生同樣事情,不管衝擊者目的如何高尚,都一定會被批評破壞秩序,殃及池魚(參與比賽的同學和觀眾)。唯獨在香港,這類行為就像「奉旨」,衝擊者可以義正辭嚴地說「不用道歉」,因為他們是「為民請命」。相反,批評同類衝擊的意見,卻會被指是「打壓言論自由」、「為權貴護航」。

又例如甚麼「鳩嗚」、「拉喼」、「驅蝗」等毫無意義的挑釁行為,徒令遊客難堪,也讓香港蒙羞,令原本的好客之都、旅遊天堂,變成以「排外仇客」知名的城市;直至最近的無證兒童風波,網民圍封小學的行為幾近文革時期的「批鬥」和「公審」。這一切都是挑戰文明社會底線的行為,但大眾卻視若無睹,沒有人挺身而出,制止這些不文明行為,其實是間接地縱容和鼓勵歪風。

文明社會 淨係普選咁簡單?

文明社會 淨係普選咁簡單?
(刊於2015年6月15日的星島日報)

過去一年,香港社會因為政改爭拗不休。700萬港人個個都是好人,卻搞得今天如此不快,相信港人和筆者一樣都十分痛心。其實大家都為香港好,鬧得面紅耳熱的原因,都是想把香港建成文明社會,令(一)老弱傷殘,有所照顧;(二)下一代過得比上一代好。

不過,要令老中青三代生活過得更好,除了政治以外,我們還有許多同樣重要的社會、經濟、民生議題,需要大家如政改一樣着緊、懷着同樣令人面紅耳熱的熱衷,急切討論和處理。

聚焦政治忽略發展

剛過的流感期奪去逾400條性命,比「沙士」還多。普通流感已如是,如果「新沙士」襲港肯定是個災難。流感死者大多是長者,須知今天香港還只有100萬長者,未來15年多將大增1.2倍至220萬。屆時流感造成的人命損失隨時數以千計。你未必認識年初的400名死者,但當長者人數達220萬時,疾病危及的,一定會包括我們父母、親人、朋友﹗

可惜,可能因為香港社會和議會15年如一日,只聚焦在政治一格子(pixel)而忽略大圖畫(picture),令發展停滯不前,亦令香港的病牀總數毫無寸進,如果我們目光仍如此狹窄,未來15年恐怕也會困在今日,原地踏步﹗

年輕人面對的危機同樣逼在眉睫。香港共有7萬個酒店房間,預期未來6年增加約7,000個;澳門去年有3.5萬個,未來6年將增加3.5萬個,翻一番!而且,香港未來新增的大多是幾十間房的劏房式酒店,而澳門卻有像剛開幕的銀娛二期中,全球首間全套房Ritz-Carlton及亞洲最大的JW Marriott等世界級酒店。理大酒店管理課程全球排名第二,但香港卻沒有新的好酒店供他們管理,菁英學無所用。其實酒店以外,我們十多年沒建醫院、寫字樓、展覽館,等於逼我們各行各業的菁英,為追求發展機遇,到澳門、上海、前海、新加坡打工。這種港漂趨勢,是菲傭模式的翻版,會令很多家庭妻離子散,家園變成老人村。

要直選也要經濟

我絕對支持普選特首,因為文明社會理應賞優罰劣。但我們也要切記是文明社會的一個「必要但非充分條件」(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condition)!好比栽培花卉,同時需要陽光、水分、肥料。每天只幫盆栽澆水,但卻不給它曬太陽和施肥,多優良的品種都會枯萎。同理,文明社會需要直選制度,但也要蓬勃經濟、優良教育、完善醫療等。

讓事實說話:我們撇開印度、印尼、非洲、南美等發展中民主國家,只看最先進成熟、最高「國際標準」的直選國家是否文明社會?地球上最大經濟體歐盟,每5個青年人便有一個失業;文藝大國意大利的青年失業率高達44%,和長年受戰火蹂躪的利比亞不相伯仲 (圖1)。讀書最多一代,長大時卻不能像其嬰兒潮出生的父母得享全民就業,反而人人失業,實在糟蹋。

另外,最大的「國際標準」先進民主國家美國,其實質家庭入息中位數25年來不升反跌(圖2)!唯一稍見起色的只有2000年代中,但也是由於它製造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樓市泡沫,在爆破後便繼續長期衰落。

依「國際標準」就可利民?

似乎,很多遠高於「國際標準」的直選制度,都不能貢獻家庭的口袋,亦不能令精英學有所用,勢過得比父母輩差。當大家吵得面紅耳熱、情緒主導時,最好就是心平氣和、客觀、全觀(holistic)地看事實。比方說,議員把「國際標準」選舉掛在口邊,那他們能否別「講啲唔講啲」,也告訴市民「國際標準」的稅率、失業率、罪案率?到底有否客觀證據,說明「國際標準」一定可利民紓困、支援下一代,所以香港必須跟隨? 再者,令大家吵得面紅耳熱的,很多都是沒有理據、煽風點火的陰謀論。例如,有議員開口閉口說「假普選」是「權錢交易」。但幾個月前,前政務司司長、最富有的家庭之一,「權」「錢」都依法入獄。「交易」證據何在?

又有說若「袋住先」,政府便會強推23條,「陰乾」香港。但看看數字:回歸時香港經濟是中國的五分之一,到今天是3%,預測10年後更跌至0.5%,即屆時中國經濟每年會「生出」14個香港。當「50年不變」只過一半,香港便將在國家的經濟版圖上自動消失!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真的有必要主動動腦筋來陰乾一個正自動消失、「零頭中的零頭」香港嗎?

「一國」令香港獲照顧

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一國」,中港乃一家人,國家根本就不需要照顧香港。但正因是一家人,國家反而要動腦筋想辦法,幫正自動消失的香港維持重要性,才會有滬港通、深港通,以至今天香港的股市市值超越倫敦,是世界第三。中國肯定不是完美,但不能否定國家正不斷進步,愈來愈文明。客觀而言,一個在過去30年令7億人脫貧、國民壽命增加三十多歲,今天還在打貪、改革經濟,在質量、道德、法治方面仍在急速改善的國家有甚麼問題?偏偏在傳媒、政客渲染下,「一國」已變成禁忌及陰謀論的溫牀。好比近日無中生有的「三億買票」成為頭條新聞,甚至立竿見影地影響民調結果,便可見一斑。

泛民議員又說政改令港人「無得揀」。但其實政治以外,還有更多也很重要、影響香港每一個家庭的事,香港人都無得揀:劏房戶想上樓、新婚夫婦想上車沒樓揀;當客人被其他城市搶去,年輕人想在港找有上流力的事業發展沒工揀;病人沒醫院揀、沒病牀揀;長者沒老人院揀;連死者也沒骨灰龕位揀!

最緊要踏出第一步

這是否我們想見的事?我們還要多少長者死於流感、多少大埔安老院事件,才有人挺身而出,抗衡事事不講道理、政治掛帥,以民主之名大搞不合作運動,動輒拉布、司法覆核、逢事必反必阻必拖必鬧的議會文化;當我們面對燃眉之急時,才來浪費納稅人金錢時間,結果害了長者、害了年輕人、害了家庭,令社會民生發展倒退。

港人似乎有個通病,認為只要有某種普選,天下所有問題便迎刃而解。但上述的歐美國家便是鐵證,說明這非事實。正如由1993年青島啤酒上市起,做到今天股市全球第三,香港當時沒有因顧慮水質及管理問題,而不踏出第一步幫青島啤上市,便說明只要我們踏出第一步,便一定會愈做愈精,繼而做到最好﹗如果文明社會是輛三輪車──政治、社會、經濟;歐美就是社、經兩輪已經鬆脫,只剩下政治(選舉制度)一輪,所以停滯不前。至於香港過去170年雖沒政治一輪,但社、經兩輪都健康運作,所以今天在各方面已力逼倫敦、紐約,例如金融、藝術、教育、醫療。若能加上政治一輪,加強政府向500萬選民問責,肯定會幫香港鋪出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路,讓年輕一代幫香港更上一層樓,超倫敦、過紐約。

現在,我們隨時因一時意氣,愈看愈窄,只聚焦一個格子而忘了圖畫;只專注政治一輪,卻忽略了社、經兩輪;結果落得不但裝不上最後一輪,連社會經濟都「甩轆」的三失局面。香港本可成為全球最文明城市,把國際都會排名由「紐倫港」改寫為「港紐倫」。相反,若我們不把握如此寶貴機會,選擇原地踏步,那麼這個「原地」,就會是173年一直成功的香港的「葬身之地」。

Monday, June 8, 2015

「危」「機」四伏 「超額」未來(二)

(刊於2015年6月8日的AM730)

50 年不變只過了 18 年,香港便將成「零頭中的零頭」,在國家經濟版圖上消失!如此懸殊的比例,而香港又沒意識到自己正急速沉淪,你認為國家真要處心積慮主動傷害香港這個「零頭中的零頭」嗎?香港人不知是否看得太多武則天這類勾心鬥角的宮廷劇集,只用陰謀論思考,想法還停留在文革時期,聚焦於思想批判和意識形態鬥爭。事實是,The world has moved on. The country has moved on too. 若我們不把握機遇,那香港放棄的機會,就會自動成為區內和國際對手的補品。結果是香港的年輕人被迫捨棄老、中兩代,為了追逐上流力,到別人的土壤,為別人的發展出力,匯錢支持身處香港的家人。孩子沒有父母照顧、長者沒有中年人供養的悲慘「菲律賓模式」結局,聘用過外傭的家庭都不陌生。我們是否想香港走上同一條路?

中國繼續崛起是客觀事實,環球政經亦必將波譎雲詭。例如,中國佔全球GDP的 13%,幾乎是日、德、英總和,但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的投票權卻只得4%,而上述三國加起來卻有16%;美國更單獨擁有17%投票權。IMF 重要事項需85%支持,變相等於美國一言堂。又例如,中國佔全球出口的12%,而人民幣已是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但IMF 的「特別提款權」(SDR)卻不包括人民幣。明此理者,自亦明白若中國還不趁此刻崛起,便等於讓 175 年前清末的「不平等時代」重臨!所以中國牽頭成立亞投行、推出「一帶一路」,加強與亞洲國家的經貿、基建合作,實合情合理;最近 IMF 亦開始討論把人民幣加入 SDR,對於人民幣國際化極為關鍵。隨着國家在國際政經舞台上扮演與其重要性匹配的角色,香港亦可一展所長,擔當中外「超級聯繫人」,對人民幣離岸業務、貿易融資、資產管理、航運服務、法律仲裁等行業而言,都是黃金機遇:最近的例子有中銀向中銀香港注入東盟資產,讓後者集中拓展東南亞業務,把握「一帶一路」的機遇;另外,中港證監會已就兩地基金互認達成共識,初始投資額度定為資金進出各3,000 億人民幣。

事實上,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股市市值已超越倫敦,高踞世界第三;作為美食之都,香港米芝蓮星級食肆早已領先倫敦,只落後紐約;講安全便捷,香港罪案率、地鐵延誤率之低更是贏到開巷。今天我們已有滬港通,年內深港通亦將推出;那金融市場外,有沒有想過中港在其他服務業的聯繫融合,帶來巨大機遇——例如醫療通、教育通?又例如,美國西岸矽谷公司要遠赴東岸紐約融資,那「中國矽谷」深圳和香港只是一河之隔,讓港深兩地人才合作,利用深圳的低地價,支持初創企業(startups),如此「港深創業通」的協同效應(synergies) 就可想而知。

這就是我們的二分結局(binary outcome):繼續糾纏政治,則淪為「零頭中的零頭」;相反,若香港能把握機遇,便能實現我們的「超額」未來(Outsized Future),在5至10年內脫穎而出,讓全球國際都會排名改寫為「港紐倫」,指日可待!

Monday, June 1, 2015

「危」「機」四伏 「超額」未來(一)

(刊於2015年6月1日的AM730)

過去兩周有不少重大國際政經新聞,但翻看報章、網絡,港人似乎仍最關注政改和無證兒童。這實令人憂慮,因為香港要急切為老中青三代做的事越來越多,但世界環境卻越來越不利!

當我們要為15年間增加1.2 倍的長者趕建醫院、老人院,要為教育程度最好的年輕人製造上流力,也要幫中年人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突破而不致失去工作,偏偏未來20年發達國家卻將因人口老化和債台高築而缺乏增長;當我們經濟上需要更多收入支援這些社會投放時,香港面對的區內與國際競爭對手卻越來越強、越來越快,而可供正面改變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更尤甚者,當香港最需要團結一致、全觀(holistic)、客觀審視各階層每個家庭的需要時,社會反而越來越微觀,只聚焦在政改這一格子裡打生打死。文明社會就如栽培美麗花卉,不能只靠一種,而是同時需要多種元素:每天只是讓花曬太陽,但既不灌溉又不施肥;就等於社會只執著於某一種選舉制度,卻對經濟民生等其他議題置之不理,那麼即使得到了陽光(普選),花朵(文明社會)仍會枯死,而今天大家的堅持執著到頭來則「唔知為乜」。因此,若市民對老中青三代前路的關注,不起碼提升至和政改一樣,文明社會只是鏡花水月。

軍事上,美國海軍邀記者登上P-8A反潛偵察機,逼近中國在南海填海的島礁,並表明日後會繼續同類行為;政治上,日揆安倍晉三宣布對亞開行等投資1,400 多億美元,固然是劍指亞投行。但一個人口連年減少、長者佔四分一的老人國,不理國債高達 GDP 的 2.4 倍,還要不顧後果地大舉投資別國,只為政治面子,除了魯莽和要配合美國之外,實莫以名之。

一個新興強國出現,必定會影響到現存強國的既有利益,因而全力阻撓其崛起:美國「重返亞洲」,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日本則繼續否認歷史,不停挑釁;還有與菲律賓、越南等的利害關係,區內同類衝突只會有增無減。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要處理的問題多的是:13億人的就業、民生問題,經濟改革、整頓吏治等。在此宏圖背景下,老實說,700萬人的香港,橫看豎看都無關痛癢(irrelevant)。

政客們每周落區宣傳陰謀論,「袋住先等於袋一世」,因為中央不存好心,想要「陰乾」香港、欺騙港人,甚麼「大陸化、赤化、換血、溝淡」等名詞充斥媒體,無限上綱,極盡煽情之能事。但冷靜下來看看數字:六年後中國名義GDP預測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若與香港比較,回歸時香港經濟是中國的五分之一,到今天是 3%,預測10年後更只是0.5%。以7%增長計,屆時中國經濟等於每年「生出」14個香港。事實上,5年前香港 GDP 被上海追過,4年前讓新加坡趕過,3年前是北京,今年勢被廣州、天津超前,到明年深圳都會領先香港了。

按現時路徑移動,相信連澳門和前海都會贏香港。知恥應近乎勇。由滬港通到深港通,「港」都排在後面。似乎港人真的潛意識接受了我們不斷讓人趕過的事實,到未來若有同類合作,我們是否會見到「澳港通」和「前(海) 港通」﹖

重政治輕經濟 香港恐淪威尼斯

(刊於2015年5月27日的經濟日報)

近日股市的最大焦點之一,當然是滬港通的發展和深港通即將推出。但少有人想到,其實滬港通、深港通不是香港賺回來的。


國家會用香港這個平台,香港本身固然有其優勢,但其他城市也有她們自己另外的優勢!中國大可選擇「滬紐通」、「滬倫通」、「深台通」、「深星通」……而非一定是「港通」。所以,同樣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國」:中港一家,我們是「自己人」,否則國家實在不用特別照顧呵護香港。

中央撒手不理 香港傷害最大

哀莫大於心死。易地而處,國家一個又一個特地照顧香港的政策都不被領情,無論多大的熱誠都會退卻。到中央有一天真的意興闌珊,撒手讓香港自生自滅,任由我們成為「零頭中的零頭」,才是對香港最大的傷害——到時香港「自滅」的機會肯定比「自生」高。

諷刺的是,當滬港通令全港所有持MPF戶口的打工仔得益;同時也帶來大量額外印花稅、利得稅收,可以用於扶貧、公共醫療等,全社會都可受惠,但有沒有人感謝「一國」的好處?

「多謝」固然沒有一句,更尤甚者,今時今日談「一國」,竟好像成了禁忌(Taboo)。支持中央、港府的,都自動被打成是非不分的壞人;而反對政府的,違法也好、阻街也罷,都彷彿在「公民抗命」的道德光環下得到包容。這好比足球場上,進攻球員進入禁區,一與防守球員接觸,便不分清紅皂白跌倒,然後向球證投訴,但球證卻不出示黃牌懲罰這種行為,實在不太公道。

奉旨衝擊殃及池魚 批鬥正上演

更令人擔心的是,這類行為似乎有惡化蔓延而未被制衡(left unchecked)的趨勢。例如,拉布等議會不合作運動,明明就是摧毀民生、拖垮香港的行為,由阻延綜援、長生津出雙糧,到低津延遲實施,到大小工務工程延誤、超支,都是一筆又一筆要全港市民和納稅人「埋單」的糊塗帳。

林鄭司長為辯論賽頒獎,遇到示威者衝擊,令同學連評判的評語都聽不到。筆者相信,在任何一個先進國家發生同樣事情,不管衝擊者目的如何高尚,都一定會被批評破壞秩序,殃及池魚(參與比賽的同學和觀眾)。唯獨在香港,這類行為就像「奉旨」,衝擊者可以義正辭嚴地說「不用道歉」,因為他們是「為民請命」。相反,批評同類衝擊的意見,卻會被指是「打壓言論自由」、「為權貴護航」。

又例如甚麼「鳩嗚」、「拉喼」、「驅蝗」等毫無意義的挑釁行為,徒令遊客難堪,也讓香港蒙羞,令原本的好客之都、旅遊天堂,變成以「排外仇客」知名的城市;直至最近的無證兒童風波,網民圍封小學的行為幾近文革時期的「批鬥」和「公審」。這一切都是挑戰文明社會底綫的行為,但大眾卻視若無睹,沒有人挺身而出,制止這些不文明行為,其實是間接地縱容和鼓勵歪風。

政治和宗教一樣,即使到蓋棺一刻都未必有定論。此生此世,正反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以有涯一生,隨無涯辯論實不划算。所以,與其執着虛無縹緲的意識形態,倒不如追求有客觀標準、肉眼可見的正面、利民社會改變。

經濟陷困 打生打死所為何事?

以選舉制度為例,它應是達成目的之手段(a means to an end)。而筆者向來認為這目的是建構文明社會,其中包括:(一)老弱傷殘,有所照顧;(二)下一代過得比上一代好。

反對政改者如此激動,就是為了所謂的「國際標準」普選。但環顧全球「國際標準」普選制度的地方,有多少個真正做得到文明社會的要求?

歐洲青年失業率高達22%,久無起色,其中西班牙高見50%,意大利亦高達43%。當畢業等於失業成為常態,這一代年輕人比其父母輩過得更差幾成定局;自由民主的第一大國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扣除通脹後25年來不升反跌。要講照顧老弱傷殘,西方文明搖籃的希臘下個月是否發得出公務員薪水都成問題,更不要說改善醫療體系,助弱扶貧了。

巧婦難為無米炊。西方國家福利系統尾大不掉,經濟陷入泥沼,甚麼仁義道德都拋諸腦後:當英國連國民保健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簡稱NHS)都要削減預算,實在不難理解為何當歐盟提出希望成員國「分擔」來自地中海的難民時,英國堅拒參與任何收容計劃。

相比之下,中國沒有迫香港收容她的貧窮人口(單程證乃家庭團聚,份屬人權),反而有CEPA、滬港通、一周一行等政策照顧,港人是否真的欠「一國」一聲多謝?

筆者反覆強調,建構文明社會有如種花,而花朵需要陽光、水份、肥料,缺少任何一樣,多優良的品種都會枯萎;正如文明社會也不能只靠直選制度,還需要繁榮經濟、良好教育、完善醫療等。既然如此,何以香港現在才要着迷於政治這一格子,追逐事實已證明「此路不通」的昨日黃花?

老弱急待救 政改通過惠小市民

那麼,泛民議員如此堅持否決政改方案,所為何事?假如政改通過,屆時特首隨時手執上百萬的選票,民意授權毋庸置疑。換言之,政客們便不能再以「缺乏民意基礎」攻擊政府,所有從政者都不能為反而反,而要有比執政者所倡議更好的反建議。這從社會運作、有效管治的角度看,對市民大眾都是好事。

相反,假如政改未能通過,政客便可一如以往,用「爭取真普選」的名義,天天拉布、事事反對,繼續不做功課、空喊口號,懶理民生實事。

正如本欄之前所述,有了一人一票,無論將來的特首是甚麼政治背景,他都要面向500萬選民,要提出解決人口老化、醫療、房屋、環保、扶貧等社會問題的政綱。用陳弘毅教授的講法,特首必須向選民「求票」,筆者無法想像如此制度與現時1,200人投票相比,對社會而言可以有何壞處。

香港還有太多事要做:人口老化,長者人數在未來15年增加1.2倍到220萬人,公營醫療體系擴充60%是最低消費。同時,每年5,000名長者等候安老院舍「等到死」,現在開始建醫院、老人院、增聘醫生已經算遲;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劏房戶不斷增加,覓地建屋、發展新市鎮早已刻不容緩——而這些問題,無論選舉制度如何,都可透過良好政策解決。

香港浪費在政治問題上的精神、心血已經太多。到今天社會經濟問題迫在眉睫,我們是否還要事事政治掛帥、陰謀論猜度一切,繼續在政治這文明社會必要但不充分條件的格子中糾纏下去?

屆時哀莫大於心死的,就是看着香港明明可以實現「超額」未來,超倫趕紐,最終卻淪為下一個威尼斯,被遺忘於歷史廢墟中的700萬港人。

Tuesday, May 19, 2015

慢牛、義烏、我們的普選路(五)

(刊於2015年5月11日的AM730)

政府早前公布政改方案,一如所料,各方繼續「企硬」,各自表述。反對者指普選方案並不符合「國際標準」,堅決反對。但成功之路向來獨特、無法複製;若拾人牙慧,就不切實際。筆者希望提供較廣闊的角度(wider perspectives),說明成功的路——就像很多香港及全球的成功故事,都是獨特、史無前例而沒有跟國際「指示牌」行出來的。

新加坡便是一例。早前,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先生與世長辭。一代歷史巨人殞落,令人惋惜之餘,作為亞洲人,我們亦為這位難得的領袖而自豪。新加坡的成就無庸置疑,但李光耀先生的「威權統治」,打壓政敵,也限制表達自由。不過,若李先生今天仍健在並年輕30年,筆者相信九成以上的新加坡人都會支持他再做總理。有泛民議員指「西方民主就是自由、文明、公平」——新加坡絕非西方民主制度的典範,但人民生活水平,包括組屋,比其民選鄰居如印度、印尼、菲律賓都高。做實事,為民生,最終得到全民認同欽佩,是否只有「國際標準」的路才能做到﹖教科書(textbook)外的選擇,是否可以走得更遠更好、更全面、更徹底﹖是否只有某一套普選理論和道路才可上天堂﹖這聽起來又是否有點原教旨主義的信仰或法西斯主義——只有你的一套才對,其他任何一套都會死人、下地獄﹖

李先生逝世也在港掀起一陣抑己揚人之風。多有論者比較星港成就,慨嘆香港近年遠遠落後。一時間,似乎港人巴不得李光耀是香港「國父」。但其實從無到有、到好、到最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故事,我們實倍數拋離新加坡﹗40年代末,香港剛捱過二次大戰和國共內戰。當時香港近100%的經濟和就業都靠轉口(entrepot)貿易,偏偏踏入50年代爆發韓戰,聯合國對中國實施禁運,香港無船出入,令全民失業。當時英國飽受二戰之苦,百廢待舉,遑論救濟遠在南洋的小小殖民地香港。

山窮水盡疑無路,但港人憑着智慧、靈活、努力不懈的獅子山精神,轉型輕工業。1950年李嘉誠先生創立長江塑膠廠,到1958年營業額達1000萬,賺到第一桶金,轉型地產業務,後來躍升成全球華人首富。到80年代,彈丸之地的香港甚至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出口地,亦造就了廣東省工業崛起,令廣東省成為最外向、出口最多、最富有的省份,也造就深圳經濟特區。新加坡能影響的主要只有國內,但香港不理任何制肘逆境,走着獨特的成功路,不但影響自己,更影響全省全國。

新加坡捱過二戰,靠李光耀先生有頭腦、有遠見、有策略的精英團隊,為國民劃出道路,帶領國民前進,固然難能可貴;但香港捱過二戰、內戰、韓戰的三戰之苦,一直都是自己靠自己,不用依賴港督的英明領導;若新加坡有一個李光耀,香港就有700萬個小小李光耀,即使英治時沒有民主制度,自己也能自動走位,有如用之不盡、源源不絕的分子(molecule),為家人及香港創造更好的將來!

Monday, May 11, 2015

慢牛、義烏、我們的普選路(四)

(刊於2015年5月11日的AM730)

提起「一國」,自然有無限的陰謀論,不理客觀事實、未審先判的觀點。但我們讓事實說話:回歸時香港GDP是中國的20%,如今只不足3%,預測10年後更只是0.5%。以7%增長計,屆時中國經濟增長便等於每年新增14個香港。作為中國「零頭中的零頭」,如不是「一國」,只市儈地「在商言商」,其實中國實無需照顧香港。但中港一家,而家人就不會計較得失,才有照顧香港的滬港通及一周一行等政策。這不是誰「明益」誰的問題:好比生兒育女,無論他最後高中狀元還是名不見經傳,你都會用心栽培。

故此,借習近平主席的話,中港是「命運共同體」,生死與共,榮辱同存。國家讓內地企業在港上市,間接把國內的資本、人民的財產放在香港,某程度等於把13億人的命運放在700萬港人手中。明此理者自會明白,政府按基本法和人大決定提出的政改方案,合法合情合理,不存在中央要欺騙港人。相反,若我們的未來,讓一群不理客觀事實、不做功課,空談口號,只談政治不談民生,又不了解一國在過去20年以至未來對香港的重要性的人掌舵,實難令人安心。

中港淵源深遠、密不可分是客觀事實,但很多人未必了解箇中重要性。回顧歷史,二次大戰後,中國爆發國共內戰,大量國民為躲避戰火南來香港,令香港人口在1945年至51年短短6年間由60萬大增3倍至240萬。之後50年代韓戰,6、70年代文革及其後的越南難民又為香港帶來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多次的政經衝擊和移民,沒有令社會秩序崩潰,反而孕育出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真正獅子山精神。自佔領行動以降,社會都談核心價值。但核心價值不是一時三刻就出現的,當大家把民主、公義等道德高地掛在口邊時,有否想過,其實早已植根香港大半個世紀的「核心價值」,正是廣納百川的包容心態?由何時起,我們由「四海皆兄弟,完全無問題」的東方之珠變成謾罵遊客的排外之都?

有人說這不足為患,因為香港是文明社會,只是有一批「沉默大多數」(silent majority)。對我而言,文明社會和沉默大多數是互不相容(mutually exclusive)的。主流民意應是最響亮的,否則最大聲的黨派、最出格的行為、最能搶佔媒體篇幅的動作,就變成主流。而真正的主流民意又不挺身而出,便是默許甚至縱容極端聲音。例如當大家拖着行李箱上街,都恨不得貼上「我是港人」時,這種恐懼便是我們承認和默許歧視非港人的鐵證。而當「沉默大多數」心知肚明這是歪事,卻默不作聲,便是鼓勵不文明少數佔領香港﹗如此水準的我們,又有何資格批評內地人缺乏同情心、各家自掃門前雪,見人發生車禍都不幫忙呢?到最後,有一天我們拖着行李箱被人踢,也是咎由自取,與人無尤。政改議題上,到底我們是像青島啤酒般先行第一步,還是任由那些只專注在文明社會必要但不充份條件、把事情政治化、專門拉布的人「代表」我們,而我們又不作聲?

Tuesday, May 5, 2015

慢牛、義烏、我們的普選路(三)

(刊於2015年5月5日的AM730)

上週講到青島啤酒、中移動和北控來港上市。當時,如沒香港這取信全球的平台,國企在國內外都難以集資。但越來越多國企在港上市,投資者的信心亦越大,所以連超大型國有銀行亦開始南來,我們亦成了全球的「上市之都」。


中銀(香港)2002年上市,為當時深受呆壞帳困擾的銀行帶來資金,還把風險管理、企業管治帶進內地;沒有這些,便不會有今天的融資融劵。同年內地更推出QFII;2007年實施QDII。到2014年的滬港通,青島啤酒上市已21年。如22年前金融市場像今天議員般,一天未有完美的兩地股市融合制度,便連第一步都不踏出,那麼等到青島啤酒過期都未能上市;至於3G、4G上網在內地只是癡人說夢,遑論淘寶、小米等港人今天都用的服務和產品。

人們對新事物總是半信半疑。當青島啤酒上市,你可能覺得她市值小,不用理會;但當北京的投資公司來港,你會多加研究;到中移動上市,你不能不密切留意。今天全球十大銀行幾乎一半都是在港上市的中資行,國際認受性無庸置疑。原本外人接觸不到、明白不了的中國業務,變成研究報告的數字,透過香港金漆招牌推介,投資者把資金投到這些他們原本毫無概念的資產上;國際社會亦慢慢理解、接受、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的牟利機構。香港這個超級聯繫人使中港金融市場的形勢、機會、回報、風險改變,這就是循序漸進的威力。如今,同樣的中港主角在政改舞台上重現,筆者相信「中港+一國+循序漸進」推進金融市場超英趕美的故事,一樣可在政改舞台做到大團圓結局。

議員時常要求時間表、路線圖,但循序漸進並非為推卸找藉口。由青島啤酒到滬港通亦無時間表、路線圖,只有一國、一家互相照顧扶持、向好向善之心,摸着石頭過河,卻創出人人受惠的成果。其實李嘉誠、馬雲、蓋茨、喬布斯的成功,亦無時間表、路線圖,而是他們的上進心和把握機遇的結果。慢慢演進總比革命性轉變來得好,正如「慢牛」總比「快牛」持續;而先有成果再向前向高走下一步,市民信心及政策認受性亦會更高。一國及循序漸進令擁有強積金戶口的港人受惠,亦為庫房帶來印花稅收,可用於醫院、安老院等支援老弱傷殘——即使未有普選,文明社會這朵花已有水源灌溉。

又打個比喻,我們想騎單車到達文明社會,而路途遙遠,一定要小心平衡。但要在靜止的單車上平衡難比登天,而陀螺理論(gyroscope theory)告訴我們,當單車開始前進,向前的慣性(inertia)越大,單車便越穩,負載能力也越高。若要推動政改這部單車前行,有一人一票的動力後,政府認受性提高,要凝聚共識更易,日後再優化選舉制度亦更輕鬆。相反,不先把單車推動,港人哪裡都不用去。只要有向好向善之心,加上按基本法辦事的一國支持下,我們不可能開倒車——正如香港股票市場發展,都是先踏出第一步,再慢慢改良,但我們從未倒退。

Tuesday, April 28, 2015

慢牛、義烏、我們的普選路(二)

(刊於2015年4月28日的AM730)

近日股市牛氣沖天,而過去二十多年的工作令筆者相當熟悉資本市場的發展,所以正好把握這膾炙人口的話題,和大家分享一下何以「一國」和「循序漸進」這個兩個疑似「礙耳」的概念,卻產生了人人受惠的結果—— 包括令港股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值股市。

先談「一國」。城市的經濟動力和表現,可在其股市市值上表現出來。一般發達國家的股市市值等於其GDP的1倍。即使是英國,擁有享譽數百年、早已國際化的金融中心倫敦,其股市市值都只是GDP的不足2倍,而香港卻高達 15 倍,當中過半是中資企業。彭博統計更指香港已超越倫敦,勢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值的股市——我們深信,香港最美好的50年,不是173 年的歷史,而在未來;而這一代年輕人教育最好、富有理想,又有一國給予的發展機遇,一定會做得比上兩代人好。這星期,我們又多了股市市值這一硬數字支持。

香港股票市場如此蓬勃,其中除了本地公司相信我們的制度是全球最好,無需到倫敦紐約上市,亦歸因於國際企業如Prada等,認為相比倫、紐,在港上市能給其股東和家人的資產更大保障和價值。一國兩制最偉大之處,在於連外國人都以真金白銀投票,相信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城市,會比數百年資本主義孕育的國際金融中心倫、紐,更值得投放其公司和家庭的財產。

如今,中移動市值便等於香港1倍GDP,騰訊又是另外七成的GDP。如不是因為「一國」——香港是「自己人」,很難想像中國會容許最大的銀行、電訊商、國企來港上市,而非在「自己人」的上海、深圳、未來的前海,甚或「外人」新加坡。所以沒有一國的機遇,港股市值很可能就會像其他先進國家一樣,等於1倍GDP,而本地最大市值的股票可能仍是香港電訊——相信本土派會樂見其成,但同時香港亦不會有高增值的金融業讓我們教育程度最高的年輕人選擇。

明乎此理,亦應明白中國讓這麼多重要企業來港上市,香港情況絕對會影響內地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如果你是中國的對手,你一定不會樂見香港的 P/E 估值升至甚至高於全球平均,從而利用股票這貨幣來收購他國對手公司的業務。所以國家安全在香港的確是個實質議題,不容忽視。

香港股市有今天成就,絕非一蹴而就,當中充滿了「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走上成功路的腳印。而一切都由小小的一罐青島啤酒立下的里程碑開始。1993年,青島啤酒成為首間在港上市的國企。在港上市增加公司的知名度,多了生意,有資金更換廠房設備,讓老牌子做得更好。自此,國際投資者透過香港嚴謹的監管,認識到中國企業的運作;上市的H股越來越多,規模亦越來越大。1997年5月,北京控股(即北京市政府的投資公司)在港上市,籌集資金興建了第一條連接北京機場與市中心的高速公路;同年,中移動上市,籌集資金擴展和升級了全國的流動通訊網絡——沒有香港為其集資,今天就可能沒有阿里巴巴及騰訊。

借鑑義烏成功 港政改摸石頭過河

(刊於2015年4月28日的經濟日報)

即將18歲的女兒對筆者說,希望領取成人身份證後,可有份投票選香港領袖。2017年,香港人有機會三代同堂,參與中國土壤上首次普選。這是締造歷史的重要時刻,也是本港民主化進程的重要基礎。硬指這關鍵第一步是「有毒麵包」,實有點說不過去。


(一)關鍵第一步,踏出再改進

再者,正如特首所言,基本法早訂明實行普選後,香港可在此基礎上,按實際情況,繼續優化普選方法。今天就說方案「袋一日都不可以」,是否有點武斷?

踏出第一步再改良 成功基礎

事實上,世界上很多選舉制度都經過數以十年的演化,泛民議員只要求一步到位,尚未設計到完美方案就連第一步都不肯踏出,妄想繞過其他社會的改良優化過程,是否有點不切實際?

先踏出第一步,再慢慢改良,這種「摸着石頭過河」的態度,往往是成功的基礎。這方面除了本欄早前討論的香港股市發展外,我們還可借鑑浙江省義烏市的故事。

筆者最近到過義烏,深被這個人口只與沙田相若、四面陸圍(landlocked)無法出海,卻成為全球最大規模小商品出口地的故事感動。70年代,義烏相當窮困,加上土壤貧瘠,很多農作物都難以豐收——除了蔗糖。另一方面,義烏農民發現以塘泥、雞毛等有機物施肥,可以改善土壤。於是,義烏農民便挑着一擔擔蔗糖,逐家逐戶收集雞毛,是為「雞毛換糖」。

慢慢地,義烏人不只把用雞毛施肥,並把其加工成雞毛撣子等小商品做簡單生意。後來,隨着國家經濟改革,貿易逐漸頻繁,義烏亦由「雞毛換糖」的小地攤,漸漸發展成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市場的「世界超市」。

義烏本來是個不可能成功的故事。政府沒錢搞基建,只得幾十萬人口的小鎮沒有多少名人、狀元;國家有近700個比她大的城市要發展,不可能有政策特別照顧義烏。按西方慣例,一個經濟脫貧通常都要由政府帶頭搞基建、教育及引進投資等,若義烏當年選了這條「國際標準」之路,恐怕今天還是一窮二白。

幸福靠自己 成功用雙手打拼

義烏和香港一樣,深信幸福靠自己,走出自己的路。義烏人由原始的以物易物開始,成就今天「新絲綢之路」的起點,又是全球最長、途經國家最多的「義新歐」(義烏——新疆——馬德里)鐵路起點。幾個月前,該鐵路開出第一班列車。當地小家品展覽館之大,就算每間商店只停駐3分鐘,都要用上1.5年才走完。

這個人口稀少、完全沒有資源,卻排除萬難,循序漸進,做到世界第一的故事,是否有點似曾相識?曾幾何時,香港也是全球吞吐量最高的港口、全球服務第一機場、IPO集資王、首屈一指的遊客之都……

憑空想像並沒有用。義烏人沒有空談發展之路,而先踏出第一步,由最低增值的「雞毛換糖」開始,在過程中學習、進步。有很多事情,不落手落腳去做(get your hands dirty),根本不會明白如何改善。政改之路亦應如此,如當初實施比例代表制時,我們都不知道最後會選出一些專門拉布、帶頭生事、扔雜物講粗口的少數激進議員。

相反,如果義烏人和泛民議員一樣,一天未有全盤脫貧、發展的「時間表、路綫圖」,便嫌「雞毛換糖」無利可圖,連第一步都不踏出,不願意邊做邊學邊改,就不會有今天的義烏。

(二)後發優勢(Second-mover Advantage):香港大可去蕪存菁,另闢蹊徑

香港民主化相對較晚,但這正好讓我們從別人的錯誤中汲取教訓。筆者曾與華盛頓大學政治學院院長討論,提出民主最大敵人不是社會主義,而是「成熟的民主」(matured democracy),院長最後也被說服。

西方失業嚴重 老弱自生自滅

西方標準的民主表現欠佳例子比比皆是﹕英國差點連與蘇格蘭700年的姻親關係都守不住,來屆大選激進極端的「英國獨立黨」更隨時有份執政;歐洲青年失業率高達22%,甚麼上流力、發展前景都已是明日黃花,一去不返。這一代成年人在國際標準民主制度下,自己年輕時則享受全民就業盛世,但下一代卻長期失業,不文明的結果在所難免;已經迷失25年的日本更是絕望,出盡印銀紙、政府大灑金錢等法寶,依然無法刺激增長。

講到底,人口老化增加對公共資源的需求;但經濟放緩,無法支持政府開支。結果勢必要在愈來愈多長者、病人時才來關閉醫院、安老院;在年輕人最缺上流力時才關閉大學。老弱傷殘隨時要「自生自滅」,年輕人勢必過得比其父母輩差,這些有可能是文明社會嗎?

既然香港和新加坡、義烏一樣,走的路向來都不是教科書(textbook)的模式,是獨特但依然很成功的路。就有如「一國兩制」也是史無前例、全球獨有的制度。而所謂「國際標準」民主又未必能夠利民,香港沒理由現在才拾人牙慧,不思考就照單全收,而不是設計出屬於自己,有利均衡參與、代代受惠、以民為本的問責制度。

(三)只破不立,無助建立文明社會

反對政改者指方案會令泛民因不合理篩選而無法出閘。但其實在多輪暗票制下,提委可以投票給所有合理(makes common sense)的參選人。加上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不會接受一些「有紋有路」的參選人不能出閘的情況。

不理民生逢事必反 如何出閘?

在這背景下,泛民也好、建制也好,真正會被「叮走」的原因,不是制度不公,而是缺乏政策的理據。例如,有些議員逢事必反,扶貧(如低津)、東北、改劃土地、三跑統統不許。若有天他們參選特首,當提委問參選人,如何交出扶貧、公屋、發展、就業等功課時,這些議員又會否倒過來,為了基層上樓,支持填海、發展東北?若他們真「打倒昨日的我」,那今天是否有人不問是非,凡事為反對而反對?

相反,有很多政策,例如面對人口老化需加建醫院、引入醫護人員等,有否公民提名都可以做。那為甚麼拿了選票、支薪代我們議政的議員,只聚焦於政改這格子,沒為這個影響240萬香港家庭的議題發聲、爭取?這正是鐵證,說明普選只是文明社會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condition)。

為香港披荊斬棘的一代,正是李光耀及香港婆婆爺爺、正漸逝去的一代。不過,我們深信他們的核心價值——幸福靠自己,用雙手打拼的獅子山精神,已烙在我們的DNA中,薪火相傳。

只要我們可以像義烏和新加坡一樣,以客觀、全觀(holistic)、務實之心審視形勢,定可重現香港傳奇,以小小人口做大大事情,走出屬於自己獨特、但成就世界第一、利己利民的成功路;若能再加上一個有效的問責制度,令港人不只孤軍作戰,而是多了政府這個會幫港人做得更好的有力夥伴,那麼創建一個老弱傷殘,有所照顧,下一代又比上一代好的最文明社會,指日可待!

Monday, April 27, 2015

邁步一人一票 豈是爛橙?

(刊於2015年4月27日的經濟日報)

政府日前公布政改方案,一如所料,各方繼續「企硬」,各自表述。

(一)「國際標準」﹕成功之路向來獨特、無法複製;拾人牙慧,不切實際

其中,反對者指普選方案並不符合「國際標準」,堅決反對。但筆者希望提供一些較廣闊的角度,說明成功的路——就像很多香港及外面的成功故事,都是獨特、史無前例而沒有跟國際「指示牌」而行出來的。

港星成功之路 非國際標準

新加坡便是一例。上月,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先生與世長辭。一代歷史巨人殞落,令人惋惜之餘,作為亞洲人,我們亦為這位難得的領袖而驕傲。

新加坡今天的成就毋庸置疑。然而,李光耀先生的「威權統治」,打壓政敵,亦限制表達自由。但如果李先生今天仍健在並年輕30年,讓新加坡人投票,筆者相信9成以上的人都會支持他再做總理。有泛民議員指「西方民主就是自由、文明、公平」——新加坡絕非西方民主制度的典範,但人民生活水平,包括居者有其屋,比其民選鄰居如印度、印尼、菲律賓都高。做實事,為民生,最終得全民最深刻認同及欽佩,是否只有所謂「國際標準」的路才做得到?是否只有信某些議員的一套普選理論和道路才可上天堂?這聽起來又是否有點原教旨主義的信仰或法西斯主義?

李先生逝世也在港掀起一陣抑己揚人之風。多有論者比較星港成就,慨歎香港近年遠遠落後。一時間,似乎港人巴不得李光耀是香港「國父」。但其實從無到有、到好、到最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故事,我們實倍數拋離新加坡﹗

1940年代末,香港剛捱過二次大戰和國共內戰。當時,香港近100%的經濟和就業都靠轉口(entrepot)貿易,偏偏,甫踏入50年代便爆發韓戰,聯合國對中國實施禁運,香港無船出、無船入,等於令全民失業。當時英國飽受二戰之苦,百廢待舉,遑論救濟小小殖民地香港。

港人逆境轉型 影響全國

山窮水盡疑無路,但港人憑着智慧和靈活的努力不懈獅子山精神,轉型輕工業。到80年代,彈丸之地的香港甚至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出口地,同時亦造就了廣東省的工業崛起,令廣東省成為最外向、出口最多、最富有的省份,也造就深圳經濟特區。

新加坡影響到的主要只有新加坡,但香港不理任何掣肘逆境,不但影響自己,更影響全省全國。由1911年的辛亥革命起,香港這條獨特的成功路上,已走了超過100年﹗

新加坡捱過二戰,靠有如李光耀先生有頭腦、有遠見、有策略的精英,帶領國民前進;但香港捱過二戰、內戰、韓戰的三戰之苦,一直都是自己鋪自己的路,不用依賴港督的英明領導;如果新加坡有一個李光耀,香港就有700萬個小小李光耀,即使英治時沒有選舉制度,自己也能自動走位!

當年香港連唯一生計都被扼殺,無路可走之時,港人把100%的維生技能轉型,到成為世界第一,走出自己的路;相比下今天的政改方案相當寬鬆,到處都是可以走的路,只要我們能走出第一步,定可像當年轉型般走出成功的政改路。

執着陰謀論 忽視新方案

所以泛民議員立場之強硬實在令人費解。其中有召集人指,政改乃「有毒麵包」,多肚餓都萬不能吃;更有人說方案「袋一日都不可以」。但這塊麵包到底何毒之有?例如,入閘門檻只需120票,比某些民間方案如持平的18學者提倡的八分之一還低,而提委會有些泛民界別如教育界已有60票。可見不論政見,有志參選之士實在不難湊夠入閘票數。

正如陳弘毅教授所言,現時1,200名選委同時具備「提名」及「選舉」權,如今政改方案把選舉權下放至廣大市民,民主成分必定比現在高;再者,當500萬選民都有權投票,參選人不可能只關注提委意願,亦必須直接爭取基層、中產、勞工、商業、教育等所有界別的支持。泛民議員空佔道德高地,但卻說不出方案相比現時制度,為何不是進步,反而還是害死港人的毒包,實難令人信服。

(二)國家欺騙港人?陰謀論站不住腳

講到底,反對政改者仍是太執着於陰謀論,不相信國家,也不相信港人。但正如本欄早前所述,再過10年,本港經濟只佔中國的0.5%,是「零頭中的零頭」,國家可以對香港的最大傷害,就是壓根兒不理會香港,香港便會自動變得無關痛癢(pale into insignificance),自生自滅。相反,有利香港的「滬港通」,帶動香港成為世界第三大市值股市、一周一行,以及眼前寬鬆的政改方案,便是國家對香港不存壞心的證明。

面向群眾 提委難逆民意

中港兩地過去都是命運共同體,過去一世紀是,未來更加會是。香港一直都是中國最開放城市,由國父孫中山把香港作為革命基地起,所有現代中國的重大變化,由金融、教育,以至文化(如饒宗頤先生)、藝術,香港都是前鋒。除非我們現在自行決定這173年的璀璨發展止步於此,否則隨着中國繼續改革,經濟漸趨自由、政府日益廉潔,定會有更多人希望到最好的城市經商、進修、定居、成家立室。這對中港兩地都是好事。

(三)政改方案增公眾參與:對港人要有信心

泛民議員的最大反對,是提委大都屬建制派,參選人出閘全由中央說了算。但如今方案下,入閘後參選人需要在辯論中對公眾表述其理念、政綱,傳媒和學術機構亦會進行滾動民調,公眾對不同參選人的喜好支持必定彰顯人前,對提委們必定是個重要參考;深得市民支持的參選人無法出閘,帶來的政治震盪可以相當龐大。尤其是出閘投票乃多輪暗票制,提委要投票反映民意沒有政治壓力。

事實勝於雄辯。上一屆特首選舉雖然只得1,200名選委投票,但公眾看法對選情影響依然表露無遺。當時,人人都覺得唐英年先生是中央「欽點」人物,何來有人支持「一個朋友都無」、不「埋堆」但做實事的CY,而不是笑容可掬、人緣甚好的唐唐?但後來「僭建事件」曝光,公眾和傳媒似乎真的影響了選委的投票意向及最終結果。

拒硬啃 可投白票表意願

要說1,200名選委都是沒有誠信(integrity)、只執行指示的「投票機器」,實在不甚公平。若選舉真的早已內定,公眾意見真的沒有意義,那為甚麼唐先生要冒被人指控洩露行會機密,都要披露對手說過「要出動坦克車」之言?梁振英先生以約700票當選,唐先生得約300票,並有近150票廢票——如此分布正好顯示,即使在所謂「小圈子選舉」中,依然存在公正、以事論事的投票決定。如果上次選舉都有如此變數,政改後更開放的選舉,只有更大變數。我們絕對應該相信香港一直完善的言論和新聞自由,在實行普選後對選情的重要性只會有增無減。

退一步講,若選民真的不滿提委推薦的所謂「爛橙」,他們大可如林鄭司長所言投下白票,絕不是「硬啃」、沒選擇。這無論對於提委、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都是極尷尬的政治壓力;相比現時,選民多了一個正當、合法、可量化的方法表達對政府的意願,若還硬要說不是民主進步,議員不但欺騙自己,更是欺騙港人。

Thursday, April 23, 2015

普選如股市 快牛未必是好事

(刊於2015年4月21日的經濟日報)

香港股市有今天成就,絕非一蹴而就,當中充滿了「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走上成功路的腳印。這一切都由小小的一罐啤酒立下的里程碑開始。1993年,青島啤酒成為首間在港上市的國企。在港上市增加了公司的知名度,生意做多了,有資金更換廠房設備,讓老牌子做得更好。

由青島到滬港通 中港股市融合

自此,國際投資者透過香港一向嚴謹的監管,認識到中國企業運作。漸漸地,上市的H股愈來愈多,規模亦愈來愈大。1997年5月,北京控股(即北京市政府的投資公司)在港上市,籌集資金興建了第一條連接北京機場與市中心的高速公路;同年,中移動上市,籌集資金擴展和升級了全國的流動通訊網絡——沒有香港為其集資,可能便沒有今天的阿里巴巴、亦未必會有騰訊。

當時,如果沒有香港這個取信全球的平台和監管制度,中國企業很可能在國內國外都難以集資。但由於愈來愈多國企在港上市,環球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信心亦愈大,所以後來連超大型的國有銀行亦開始南來。而我們亦成了全球「上市之都」,也成為國企「上四海」,面向世界之地。

2002年,中銀(香港)上市,為當時深受呆壞帳困擾的銀行帶來如久旱逢甘露的資金外,還把風險管理、企業管治等文化帶進內地;沒有這些,便不會演化出今天的融資融劵。同年內地推出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即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2007年實施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即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進一步加強與香港以至國際資本市場的聯繫。到2014年的滬港通,已經是青島啤酒上市後21年的事了。

如果22年前金融市場像今天的議員般,一天尚未設計到完美的兩地股市融合制度,便連第一步都不肯踏出,那麼等到青島啤酒變成過期(sell-by-date)飲品都未能上市;至於3G、4G上網在內地只是癡人說夢,遑論淘寶、小米等連港人都在用的服務和產品。

港超級聯繫人 國際接納國企

新事物登場,人們半信半疑是正常的。例如,當青島啤酒上市,你可能覺得她市值小,不用理會;但當中國首都的投資公司都來港,你會開始多加研究;到中移動這電訊巨擘上市,你便無法不留意。到今天,全球十大銀行,幾乎一半都是在港上市的中資銀行,國際認受性已毫無疑問。

這個由無到有、到認知、到擴充、到國企納入恒指等循序漸進的過程,充分表現了香港人的靈活變通,以及我們取信全球的金融平台。原本一些外人接觸不到、明白不了的中國業務,變成研究報告上的數字,透過香港金漆招牌的推介、監管,環球投資者把資金投到這些他們原本毫無概念的資產上。亦是透過香港,國際社會慢慢理解、接受、支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的牟利機構。

慢牛比快牛持續 勿一步到位

另一方面,內地企業透過香港獲得資金,並在為股東爭取最大利益的條件下,有紀律地運用。就是因為香港這個超級聯繫人,中港金融市場的客觀形勢改變,機會改變,回報改變,風險也改變。這就是循序漸進的威力。如今,同樣的中港主角、同樣的團隊、同樣的夥伴、同樣的利益,只不過在政改舞台上重現。筆者相信,「中港+一國+循序漸進」推進金融市場超英趕美的故事,一樣可以在政改舞台上做到一個合情合理合法的大團圓結局。

我們的議員時常要求一步到位,要有時間表、路綫圖。但循序漸進並不是沒膽量、承擔和遠見的藉口——由青島啤酒走到滬港通也沒有時間表、路綫圖,只有一國、一家互相照顧、互相扶持、向好向善之心,循序漸進、摸着石頭過河,卻創出可以客觀看到的成果。其實,李嘉誠、馬雲、蓋茨、喬布斯的成功,也沒有時間表、路綫圖,而是他們的上進心和把握客觀機遇的結果。很多時,慢慢演進總比革命性的轉變來得好,正如「慢牛」總比「快牛」更可持續;而先有成果再向前向高再走下一步,市民信心及政策認受性亦會更高。

一國加上循序漸進,令每個有強積金戶口的港人都受惠;同時亦為庫房帶來大量印花稅收,可以用於醫院、安老院、扶貧等社會需要,支援老弱傷殘——即使未有普選,文明社會這朵花已有水源灌溉。正如文首提及,有些事情,聽來不舒服、看來未必順眼,但一樣可以是百利無一害的好事。

打個比喻,我們想騎單車到達文明社會的烏托邦。路途遙遠,我們一定要小心平衡單車才可安全到達。不過,要在靜止的單車上平衡難比登天,而陀螺理論(gyroscope theory)告訴我們,當單車開始前進,向前的慣性(inertia)愈大,單車便愈穩定,其負載能力也愈高。

中港命運共同體 沒有誰「益」誰

同樣地,要推動政制這部單車前行,有了一人一票的動力後,政府的認受性提高,要凝聚共識肯定比以前容易。日後要再優化選舉制度,也會更加輕鬆。相反,不先把單車推動,港人哪裏都去不到。只要有向好向善的上進之心,加上根據基本法辦事的一國支持下,我們不可能開倒車——正如香港股票市場發展,都是先踏出第一步,再慢慢改良,但我們從未倒退。

提起一國,自然會有源源不絕的陰謀論,不理客觀事實,未審先判的觀點。

但我們讓事實說話:回歸時香港的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本地生產總值)是中國的五分一,如今只有不足3%,預測10年後更只會是0.5%。以7%增長計,屆時中國經濟便等於每年新增14個香港。作為中國「零頭中的零頭」,如果不是因為「一國」,只市儈地「在商言商」,其實中國根本不需花時間照顧香港——但事實就正是因為中港一家,所以有照顧呵護香港的滬港通及一周一行的新安排等。這也不是誰「明益」誰的問題。中港一家,而家人就是不計較得失、結果。好比生兒育女,無論他最後高中狀元還是名不見經傳,你都一樣用心栽培。

故此,借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話,中港向來都是「命運共同體」,生死與共,榮辱同存。國家讓這麼多企業在港上市,其實間接把很多國內企業的資本、小市民的財產都放在香港,某程度等於把13億人的命運放在700萬港人手中。明此理者自會理解,政府按基本法和人大決定提出的政改方案,合法合情合理,不存在中央要欺騙香港的陰謀。

相反,假如我們的未來,讓一群不理客觀事實、不做功課,一味以口號掛帥,只談政治不談民生,又不了解一國在過去20年以至未來20年對香港(特別年輕人)的重要性的人掌舵,實難令人安心。

沉默大多數 勿容極端成主流

中港淵源深遠、密不可分是個客觀事實,但似乎很多人都未必了解箇中重要性。前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早前接受專訪時指,年輕人對香港和國家歷史認識不深,以為「有些東西是理所當然得到」,間接撒下了「港獨」思潮種子。筆者贊同孫公的觀點。

回顧歷史,二次大戰後,中國爆發國共內戰,大量國民為躲避戰火南來香港,令香港人口在1945年至1951年短短6年間由60萬大增3倍至240萬。50年代中越戰爆發,香港在1975年至2005年間收容了近21萬個越南難民。60、70年代文革又製造另一波移民潮,為香港帶來數以十萬的人口。

一波又一波的政經衝擊和移民湧入,沒有令香港的社會秩序崩潰,反而同舟共濟、守望相助。自佔領行動以來,社會都談「核心價值」。但核心價值不是一時三刻就出現的,當大家把民主、自由、法治、公義等道德高地掛在口邊時,有否想過,其實早已植根香港大半個世紀的「核心價值」,正是香港作為廣納百川大熔爐的包容心態?由甚麼時候起,我們由「四海皆兄弟,完全無問題」的東方之珠,變成謾罵遊客的排外之都?

有人說這不足為患,因為香港始終是個文明社會,只不過有一批「沉默大多數」(silent majority)。對我而言,「文明社會」和「沉默大多數」理應互不相容(mutually exclusive)。主流民意應是最響亮的聲音,否則最大聲的黨派、最「出位」的行為、最能搶佔媒體篇幅的動作,就自動變成主流。而真正的主流民意又不挺身而出,便等於默許甚至縱容這些極端聲音。

例如,如果當大家拖着行李箱上街,都恨不得貼上「我是港人」四字時,其實這種恐懼便是我們承認和默許歧視非港人的鐵證。而當「沉默大多數」心知肚明這是歪事,卻默不作聲,便是鼓勵不文明少數佔領香港!如此水準的我們,又有何資格批評內地人缺乏同情心、各家自掃門前雪,見人出車禍都不幫忙呢?到最後,如果有一天我們拖着行李箱被人踢,也是咎由自取,與人無尤。

在政改這個議題上,到底我們是希望像青島啤酒般先踏出第一步,還是任由那些只專注在文明社會必要但不充分條件、把所有事情政治化、專門拉布、逢事必反的人「代表」我們,我們又不出聲?

Monday, April 20, 2015

放低政治成見 「一國」人人受惠

(刊於2015年4月20日的經濟日報)

今個星期是名副其實「風雲變色」的一周,各位除了要帶傘防風擋雨,還要密切注意中證監為了維持「慢牛」健康發展,周五出招、周六澄清、周日降準所帶來的股市震盪。同時,政府亦會於周三提交2017年政改方案,相信各黨派都會鋪天蓋地表述立場,政局出現一番動盪在所難免。

「一國」雖礙耳 命運共同體

香港黃金五十向來以客觀事實為依歸,我們不是要說服(convert)讀者支持甚麼政治理念,只是希望各位為政改打架之前,可以全觀(holistic)地看香港議題,用客觀事實化解成見、解開心結,用平常心作重大抉擇。

筆者絕非政治專家,但觀察自雨傘運動以來的政治討論日久,各黨派接二連三的「企硬」和「嗌交」,社會的確少了客觀思辯。同時也不難理解,在人人都忙、分秒必爭的香港,加上媒體渲染下,政改常用的「循序漸進」很自然會立即勾起抗拒;而對於不明白中港兩地其實是個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的人而言,政改常用的「一國」概念,更會覺得難以接受。

不過,很多事情乍看之下未必順眼,事實上卻會令人喜出望外——正如當大家首次見到來自蘇格蘭、看起來有點「老餅」、「過時」的Susan Boyle唱《I dreamed a dream》,都未必會想到她擁有天籟之音,震撼人心、賺人熱淚。

歸根究柢,港人辛苦讀書、不懈工作、努力養家,為的都是共同創建及維繫一個更好的文明社會。具體而言,這應包括(一)老有所依、弱有所靠、傷有所救、殘有所助;(二)下一代過得比自己一代好。

美普選總統 僅「翻兜」政客

雨傘運動充分反映了特別是年輕人對追求某一種普選制度的激情和理想。筆者絕對支持普選,因為一個文明社會理應賞優罰劣,人民可任免政府。不過環顧全球,很多有普選的國家,都不見得一定是文明社會。

例如印度普選歷史逾60年,到今天很多地方依然一貧如洗,連基本公共衞生、女性尊嚴等都仍強差人意;歐洲青年失業率高達22%,久無起色,幾可肯定年輕人會過得比其父母一代差;文明古國希臘如今正正在做最不文明的賴債,對前人後代都不負責任;至於Land of the Free美國,由於選舉入場門檻及費用太高,長期都只有兩黨角力。到最新一屆大選,甚至可能見到第三個布殊,與第二個克林頓對壘。

美國中產實質收入20多年來原地踏步,貧富懸殊又是歷史新高;這不禁令人疑問,在這個最需要深層次改革的時刻,幅員3億人口的美國,其選舉制度只能「翻兜」三兩個政客,是否可說是公平、公正、公開?如此結果,又會否把所謂的美國夢(American dream)變成美國噩夢﹖

單靠普選 未必建文明社會

普選是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單靠普選這一「必需品」並不能創建出文明社會。當A(文明社會)必定推出B(一定有普選),但B(普選)卻不能推出A(未必創出文明社會),那B便是A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condition)。正如花朵需要陽光、水份、肥料,缺少任何一樣,多優良的品種都會枯萎。如果社會只聚焦政改,卻不理其他社會需要,例如再不加建醫院、安老院,何來老有所依﹖

選舉制度只是文明社會大圖畫(big picture)的其中一個格子(pixel),當中還包括繁榮經濟、優良教育、推己及人、向好向善之心等。筆者相信,所有真心為香港好的人,都應用一貫的平常心、客觀務實地審視現況,不要在政治格子中打生打死,別讓空泛口號佔據公共討論,妄圖追求全球都不存在的烏托邦,令香港裹足不前,無法創建文明社會。

港股值GDP 15倍 全球第3大

近日股市牛氣沖天,而過去20多年的工作令筆者相當熟悉資本市場的發展,所以正好把握這炙手可熱的話題,和大家分享一下何以「一國」和「循序漸進」這個兩個疑似「礙耳」的概念,卻產生了人人受惠的好結果——包括令香港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值股市。

先談「一國」。一個地方的經濟動力和表現,可以在其股市市值上表現出來。一般而言,發達國家的股市市值等於其GDP的1倍左右。即使是英國,擁有享譽數百年、早已十分國際化的金融中心倫敦,其股市市值都只是GDP的不足兩倍,而香港卻高達15倍,當中過半是中資企業。彭博統計更指香港已超越倫敦,勢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值的股票市場——香港黃金五十深信,香港最美好的50年,不是173年的歷史,而在未來;而這一代年輕人教育最好、富有理想,又有一國給予的發展機遇,一定可以做得比上兩代人好。這星期,我們又多了股市市值這一硬數字支持。

香港股票市場今天如此蓬勃,其中除了本地公司相信我們的制度全球最好,所以不到倫敦紐約上市,當然還歸因國際企業如Prada等,認為相比倫、紐,在港上市能給其股東和家人的資產更大保障和價值。一國兩制最偉大之處,在於連外國人都以真金白銀投票,相信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的城市,會比數百年資本主義孕育的國際金融中心倫、紐,更值得投放其公司和家庭的全副財產。

視港自己人 大企南下上市

如今,一間中移動市值便等於香港1倍GDP,一間騰訊又是另外7成的GDP。但如果不是因為「一國」——香港是「自己人」,很難想像中國會容許最大的銀行、電訊商、國企在港上市,而非在「自己人」的上海、深圳、未來的前海,甚或「外人」新加坡。那麼,沒有一國的機遇,香港的股市市值,很可能就會像其他先進國家一樣,等於1倍GDP,而本地最大市值的股票可能仍是香港電訊——相信本土派會樂見其成,但同時香港亦不會有一個高增值的金融業,讓我們教育程度最好的年輕人選擇。

明乎此理,亦應明白中國讓這麼多重要企業在港上市,本港情況絕對會影響內地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如果你是中國的對手,你一定不會樂見香港的P/E估值升至甚至高於全球平均,從而能利用股票這貨幣來收購他國對手公司的業務。因此,「國家安全」在香港的確是個實質議題,不容忽視。

慢牛、義烏、我們的普選路(一)

(刊於2015年4月20日的AM730)

本周名副其實「風雲變色」,各位除了要帶傘防風擋雨,還要密切注意中證監為了維持「慢牛」健康發展,周五出招、周六澄清、周日降準所帶來的股市震盪。同時,政府亦會於周三提交2017政改方案,政局動盪在所難免。


香港黃金五十向來以客觀事實為依歸,不是要說服(convert)讀者支持甚麼政治理念。只是希望各位為政改打架之前,可以全觀(holistic)地看香港議題。在未來幾周,我們會用客觀事實,為大家化解成見、解開心結,用平常心作重大抉擇。

筆者非政治專家,但觀察自雨傘運動以來的政治討論日久,各黨派「企硬」、「嗌交」,社會的確少了客觀思辯。同時也不難理解,在人人都忙、分秒必爭的香港,加上媒體渲染,政改常用的「循序漸進」,很自然會立即勾起抗拒;而對於不明白中港兩地其實是個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的人而言,政改常用的「一國」,更會覺得難以接受。不過,很多事情乍看之下未必順眼,事實上卻會令人喜出望外。正如當大家首次見到來自蘇格蘭、看起來有點「老餅」、「過時」的Susan Boyle唱I dreamed a dream,都未必會想到她擁有天籟之音,震撼人心、賺人熱淚。

歸根究柢,港人不懈工作、努力養家,為的都是共同創建及維繫一個更好的文明社會。具體而言,這應包括(一)老有所依、弱有所靠、傷有所救、殘有所助;(二)下一代過得比自己一代好。

雨傘運動充分反映了特別是年輕人對追求某一種普選制度的激情和理想。筆者絕對支持普選,因為一個文明社會,人民應可任免政府。不過環顧很多有普選的國家,都不見得一定是文明社會。例如印度普選歷史逾60年,到今天很多地方依然連公共衛生、女性尊嚴等都強差人意;歐洲青年失業率高達22%,幾可肯定年輕人會過得比父母一代差;至於Land of the Free美國,由於選舉入場費用太高,長期只有兩黨角力。到最新一屆大選,甚至可能有第三個布殊,與第二個克林頓對壘。美國中產實質收入20多年原地踏步,貧富懸殊又是歷史新高;這不禁令人疑問,在最需要深層次改革時,3億人口的美國,其選舉制度只能「翻兜」三兩個政客,是否公平、公正、公開?如此結果,又會否把American dream變成美國惡夢?普選是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單靠普選並不能創出文明社會。當A(文明社會)必定推出B(一定有普選),但B(普選)卻不能推出A(未必創出文明社會),那B便是A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condition)。正如花朵需要陽光、水份、肥料,缺少任何一樣,多優良的品種都會枯萎。

選舉制度只是文明社會大圖畫(big picture)的其中一個格子(pixel),當中還包括繁榮經濟、優良教育、推己及人、向好向善之心等。筆者相信,所有真心為香港好的人,都應客觀務實地審視現況,不要在政治格子中打生打死,別讓空泛口號佔據公共討論,令香港裹足不前,無法創建文明社會。

Monday, April 13, 2015

投資現在 才有未來(四)

(刊於2015年4月13日的AM730)

今天的香港有一大堆矛盾和不滿,以及應使卻沒使、結果自製這堆矛盾和不滿的巨額盈餘。如果公共理財真的有其紀律,今天便應有錯即改,立即投資追回香港應有的美好過去,以及更美好將來。

人口老化下,長者將由100萬增至15年後的220萬,但過去15年卻連一間新醫院都沒有。可惜,最新預算案不單未有嘗試立即追回過去5年有錢做卻沒有做的投資,反而變本加厲,倒行逆施,要在兩年內共節省開支2%!


前綫醫護人員早已叫苦連天,公營醫療體系瀕臨崩潰,社福機構人員疲於奔命;當一個體系(如公立醫院的病房)使用率已超過100%,到底在財爺心中,還要節約甚麼?

財爺常強調「財政紀律」,甚至曾以希臘等國家來說明「審慎理財」的重要性。但香港的確不是希臘,我們沒有財赤、沒有欠債、沒有通縮;為何要無故自殘,一刀切地緊縮?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炊」,怎麼我們面對滿溢糧倉的米卻坐困愁城?再者,政府可用儲備接近1.5萬億,佔GDP約70%。相比之下,2000年代初科網泡沫、九一一、沙士打擊下,4年間赤字總額是1,700億,極粗略估計,1.5萬億足夠抵禦同樣衝擊近9次。

而且,過去5年是環球經濟自大蕭條以來最差時期,香港依然錄得每年GDP 3%的盈餘,除非我們過分自殘,否則實難想像赤字從何而來。如今,我們最需要增加醫療服務,興建最少9間大型醫院時,卻要削減開支,實好比當人民飢腸轆轆,政府應開倉派米時,卻加建糧倉儲米一樣。

我們希望財爺和港人不要混淆投資與開支。派糖是開支,如潑出的水一去不回;但投資卻可在未來獲得回報。退稅、退差餉後,可能你會換一部新手機,或者去一次旅行,買到霎眼嬌的一時快樂。但建一間新醫院可換來60年的安心;建新商場、新酒店,則可換來60年的就業機會、上流動力及稅收!

我相信當香港人為家中長者、正在讀書的年輕人想想,自會明白目下為老老嫩嫩以及自己的美好未來,是應該善用盈餘在今天投資,而不是靠未來基金。

政府過去5年錯判形勢,眼前的香港早已「乜都唔夠」。即使我們今天便上馬,其實已遲了5年;況且,未來基金還打算把儲備鎖起,等到不知多少年之後的未來才用,到時的未來基金只會是個「遲來」的「遲來基金」,重複過往5年的消極誤判,淪為「今日不做明天才做」的藉口。這好比對面大廈大火,你打電話給財爺求救,他向消防處注資50億,但卻連一部消防車都沒有派遣到場。遠錢不能救近火,結果當然是大廈「燒通頂」,死傷枕藉。

事後孔明,如果港人5年前就知道今天香港會有巨額盈餘,但同時有一大堆矛盾,人人不快;另一個選擇則是5年前大力投資,把香港的餅造大,那今天可以化解所有矛盾,人人開心,而依然有可觀盈餘。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會點揀?

Monday, March 30, 2015

投資現在 才有未來(三)

(刊於2015年3月30日的AM730)

CFO和收銀員的分別,在於後者只是負責收錢、入帳;而CFO則要考慮市場全局,為機構制訂適當策略和定位。


同理,財爺作為香港的CFO,必須摒棄收銀員思維,不要消極被動的只看帳面數字,而要一併考慮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也不能一味強調「不干預自由市場」,因為如今城市與城市間的經濟競爭中,政府的角色日益重要。有時政府帶頭加大投資,可令整體經濟賺得更多,產生更多稅收,應付未來開支。

再者,亞洲放眼都是積極主動的城市:上海、前海、深圳、新加坡、澳門等,她們的政府帶頭幫市場一把,因而製造出新的就業和稅收,最終得益的,還是社會和政府庫房。可以想想,如上海沒有建成浦東新區,有可能造就高速增長嗎?如新加坡政府不是建成Marina Bay,又主動推銷新加坡,有可能短時間超越並拋離香港嗎?

又例如澳門的博彩業,過去10年都屬結構性增長。如果當初一個沒有盈餘的澳門,明明見到結構性機遇,但基於她演繹的審慎理財,並無為澳門投資,填海造地建成路氹城,有可能容納這麼多世界級旅遊設施和酒店嗎?人均GDP又怎能從香港的0.6倍,短短十多年間變成2.4倍,成為世界第4高?

香港零售業也坐享同樣的結構性機遇。但可惜過往5年零售額大增80%,零售面積卻只增加2%。用財爺5年總誤差的6,000億元,可以建近1.5億方呎(目前面積的1.5倍)商場。但我們沒有增加商場,不但白白損失地價、上流動力和新稅源,更造成中港矛盾。

研究人口老化對公共財政影響的權威標準普爾(S&P)推算,人口老化下的醫療開支是政府最大負擔。眼前我們的醫院和安老設施應付100萬名長者已瀕臨崩潰,如何指望它負擔15年後220萬名長者的需求?每年已有5,000名長者在輪候不足3萬個安老院舍宿位期間逝世;而建一間醫院需時10年,訓練一個專科醫生要13年。今天還不擴充,到日後要全球搶醫生、趕工建醫院,成本隨時數以倍計。日後即使未來基金有錢建醫院,病人可能早已不在人世。

除了成立未來基金,財爺還計劃把政府開支控制在GDP的20%內。財爺認為這是體現量入為出,因為過去40年只有8年政府收入佔GDP超過20%。但財爺沒有留意,這8個奇特的年度,其中5個正是剛過去的黃金五年!

香港潛力無限,開支限制就好比父親因自覺未來加薪幅度有限,因此只限用收入一成買奶粉,所以兒子在兩個月、六個月、20個月大時都只吃20安士奶。結果明明應是昂藏七尺的兒子,卻因未有投資栽培,守着無謂的「審慎理財」信條,到18歲長大成人時只得4呎高。香港本有「巨人DNA」可超倫趕紐,為青年和長者創造可持續的稅基,現在卻可能被迫要做侏儒!

前財政司麥高樂的話點出了公共理財哲學的應有態度:「我相信市民寧願有更佳的醫院、學校和社會服務,也不願儲備不斷增加,變為可笑的吝嗇。」

Monday, March 23, 2015

投資現在 才有未來(二)

投資現在 才有未來(二)
刊於2015年3月23日的AM730

正如上周提及,黃金五年(2010至14年)間,原本財爺預測期內會有200多億赤字,結果卻錄得逾5,700億盈餘:其中約一半(3,000億)是報表上(reported)的財政盈餘,但要注意該數字已扣除派糖及注資不同「小金庫」。所以,調整有關金額後,財爺過去5年實際低估盈餘近6,000億,等於1年半的政府開支,或每年估錯30%!由此可見,司長是根本地誤判香港實際情況:政府收入不會從天而降,故連年巨額盈餘,定是港人多賺了錢貢獻庫房,以致當先進國家衰退、通縮,政府個個赤字時,香港不但沒有跟隨這周期性下滑,反而成為年年有餘的逆市奇葩,足證香港實享結構性機遇,而這當然亦與祖國的結構性增長有關。


司長錯誤睇淡對香港的傷害極大。正如做教師的定要了解學生資質,強項加以培育、弱點予以扶持;現在香港好比一個天資聰穎的高材生,卻連幼稚園都不給他讀,白白埋沒天才!明明市道暢旺,應該請人加舖,把生意做大,但因老闆「睇錯市」,抱著公司盈餘不投資;但對手卻順市擴充,那麼不用多時,本來較弱的對手都會從後趕上。最後公司的客人會流失、員工會跳槽,別人連年花紅,自己卻虧損纍纍。面對結構性大好形勢,卻沒「應使則使」迎好投資,結果赤字收場的結局,其實是「自己攞嚟」的。

在美國,如果上市公司CFO的盈利預期(earnings guidance)有3%誤差,公司股價肯定大幅波動。因為市場會認為CFO錯判公司及市道,必會動搖對其信任(credibility)。如果誤差更大,股價更會一蹶不振,有如最近「大地震」的渣打銀行以及股價持續疲弱的滙豐銀行。這就是市場公正的紀律:睇得準便有份工,睇不準便遭逼宮。
財爺的誤差6,000億,足以建60萬間公屋,向公屋輪候冊上每個家庭派3間;或60間瑪麗醫院,增加我們所有醫院床位3倍有多,而未來15年我們只需增加0.6倍便可應付人口老化需求,即是足以把人口老化的醫療問題解決5次;或1.5億呎商場,是全港所有商業樓宇總和的近1.5倍。換言之,6,000億足以倍數解決香港所有重大問題:劏房戶、急症室輪候過長、中港矛盾、競爭力下降、通脹等,令香港由人間煉獄變成樂土,還會「有找」,依然有可觀盈餘!

而這6,000億投資一定會產生極大「界外效應」(externalities):先進經濟大都債台高築,沒有資源應對人口老化,勢必連年加稅、缺乏增長;而香港卻擁有背靠祖國的優勢、以及即將來臨的十三五規劃機遇、最新最好的商業硬件(酒店、商場、寫字樓等)和軟件、充分的醫療照顧令我們有健康的市民以及無後顧之憂,做事積極的打工仔;勢必是個繼續年年有餘、沒有加稅壓力的人間樂土,到時全球最好的投資者、精英和企業都會湧到香港,尋找理想的他鄉故事。這就是香港未來50年成為全球贏家的本錢。這就是香港人把6,000億盈餘投資得宜,可以綽綽有餘地創建的黃金50年。

Monday, March 16, 2015

投資現在 才有未來(一)

(刊於2015年3月16日的AM730)

政府公布未來基金的計劃。根據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長劃組)直至2041年的推算,隨人口老化,結構性財赤總會出現,故要未雨綢繆。因此,未來基金是基於一個橫跨27年的推算。但財爺過去5年每年平均估錯30%,誤差達6,000億。連過去5年為何出錯都未清楚,如今在此薄弱不穩的根基上作長5倍的推算,我相信「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已能解釋何以我們不相信結構性財赤的預測。

過去5年政府收入平均佔GDP的22%,但長劃組沒以此作為推算首年(2014/15年)的起點,反用上比前年還低的19.4%,預測到2029年,開支便會高於收入,出現財赤;若把這個起點上調至事實的22%,那未來約30年收入都比開支多,到2041年,人口老化洪峰已過,都有盈餘,根本毋須設立未來基金。

別忘了這22%是在甚麼環境造出來:過往5年歐洲連年衰退、美國3次QE、日圓貶值三分一、中國不能保八,現在歐美中日都面對通縮風險。經歷以上佔全球GDP六成的經濟周期性衰退,這有如紅爐火對香港財政收入的壓力測試,足見香港坐享結構性機遇,而這當然與內地的結構性增長有關。信手拈來的例子有自由行:現在只有49個自由行城市,只佔全國660個城市的7%,空間無限。因此,22%這數字肯定是堅實可信,但長劃組卻沒有解釋為何沒有採用。由此可見,我們的財政實力的確雄厚。只要理財得當,目前儲備早已足夠。現時政府可用儲備近1.5萬億,佔GDP 70%。而且,當全球不振時,我們仍錄得每年近3%GDP的盈餘,香港真的需要巨額儲備嗎?就算按歐盟財赤安全綫每年3%GDP計算來慢慢「搣」,都足夠支持23年。何況即使我們把儲備搣盡,與其他國債動輒佔GDP100%以上的國家比,我們依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再者,即使香港有個三長兩短,相信祖國定會給予支持。

撇開預測準確度,更值得商榷的,是未來基金背後的公共理財哲學,以至對社會經濟的誤判:

未來基金反映政府消極被動,只着眼帳面數字,漠視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因為事實上「甚麼都不做」的成本(cost of doing nothing)其實最高!例如,過去5年我們新增極少商業用地,令寫字樓租金貴絕亞洲。粗略計算,過去10多年起碼30萬個金融及商業服務業職位被新加坡搶走。假設每年1.5萬個大學畢業生中,有三分之二(即1萬人)投身相關行業,我們已不知不覺地流失了共30年的年輕人事業發展機會!這些都是就業、上流力及稅基的流失!

今天,新加坡靠平租、國際學校學額把跨國企業的CEO搶去。這些CEO眼見15年來,沒有新醫院的香港是病人等床,新加坡卻是病床等人。當他們習慣了當地社會、醫療等服務,要他們回到香港落戶實難比登天。到10年後未來基金即使有錢建寫字樓、醫院、國際學校等都已經太遲,只會淪為「年年走寶」的基金。

Monday, March 9, 2015

投資最文明社會 此乃其時(二)

(刊於2015年3月9日的AM730)

財政司長將成立未來基金,要把部分儲備鎖起應付未來所需。但醫院爆棚,人命關天,未必等得到未來。庫房水浸,見死不救、有傷不治已非公共財政問題,而是牽涉道德和孝義的罪過(ethical issue)。

政府還打算在未來兩年共削減開支2%,這更令人費解:何以醫療服務需求最大,最應增加病床和醫生時,反而倒行逆施,不加反減?我不相信任何見過今年流感的港人會認同。但面對如此脫離現實的理財哲學,議員未為民發聲;而市民亦無反應,反而只關心退稅或政改。

五年來財爺原本預測赤字共2百多億,最後卻製造了5,700億盈餘。今天不如大家事後孔明一下﹕若5年前就知道2010至14年,社會經濟有如此璀璨發展,但龐大需求令硬件不足;若你是財爺,回到5年前從頭來過,你會把社會經濟的投資增還是減,將香港造大還是造細呢?你想香港老幼各取所求,還是各有所爭,製造矛盾?

財爺又指未來基金可追求較高回報。但有甚麼投資會比Hong Kong Inc.本身更好?若把5,700億盈餘視作政府5年前可用儲備約10,000億的投資收益,回報率高達54%!而同期外匯基金的回報率只有14%。觀乎財爺估算誤差近6,000億,這可觀回報應屬意料之外。無心插柳也成蔭,若有心栽種,回報高一倍應不是難事。
與同區對手比,香港經濟早已輸到「離行離列」而不自知:香港人均GDP領先了新加坡30年,但在2004年被對方趕過,現已落後45%;回歸時人均GDP只有香港六成的澳門,今天已是香港的2.4倍,是全球第四高!若按GDP總量計算,今年廣州、深圳、天津勢將爬香港頭,更不用說早已高於香港的北京、上海。連年投資嚴重不足(underinvestment)已令部分顧客、投資者、人才捨港而去。理大酒店管理全球排行第二,卻沒有新酒店供畢業生管理。香港現在有7萬多間酒店房,比澳門多1倍。但未來幾年,香港只會增加約7千間(約10%),而澳門則增加3萬多間到約7萬間,增幅約100%,不久亦會趕過香港。若你是理大酒管畢業生,你想到澳門還是留港管理酒店?若我們費盡心血栽培,卻要像菲律賓般把自己最出色的年輕人出口;已發展的香港要用接近第三世界的模式,這很難說是文明進步。

文明社會需要民主選舉、經濟發展等多個元素,每個都不可或缺,但任何一個都不充足(necessary but individually insufficient)。若大家仍不看清大圖畫,只在政治格子內打生打死,香港前景堪虞。另外,多個關鍵政策局均直屬財爺管轄,港人必須合力改正公共理財哲學,因應社會經濟所需投資。否則,無論官員多想為民「有為」,也因沒有財政資源配合,最終只能無奈說聲「無謂」。

縱然如此,此刻我們依然樂觀。香港坐享全球獨有的結構性機遇,只要港人冷靜利用客觀事實和數據,勇敢、誠實地為老、中、青三代福祉作正確抉擇,把「無謂」變「無畏」,重新上路,把香港建成文明社會,兼顧老幼,定能為香港寫下最美好的黃金五十年。

Friday, March 6, 2015

效獅城投資基建 財爺才可保未來

(刊於2015年3月6日的經濟日報)

公共財政的關鍵原則,就是不能墨守成規。真正的「應使則使」必須因應經濟機遇與社會需要投放。而這方面的表表者,肯定就是我們同區的強勁對手新加坡。


星應使則使 政府愈來愈小?

(一)公共財政消極被動 香港束手捱打

獅城的人均GDP落後香港近30年,直至2002年提出「重塑新加坡」(Remaking Singapore),公共開支大增6成,包括填海造地建成了濱海灣金融區(Marina Bay Financial District),短短10年,製造了的寫字樓面積等於整個中環,亦等於製造了龐大稅基!過去10多年從香港流走的30多萬個職位,相信很多都是在其中上班。新加坡政府亦從外地輸入醫生、大增國際學校學額、主動提供稅務優惠等,吸引全球有意進軍亞洲的跨國企業和菁英進駐當地。

當地的人均GDP在2004年超越香港,到今天甚至拋離我們45%(圖一)。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新加坡大增公共開支,但由於她應使則使,順環球經濟重心西向東移的大勢,自然水到渠成;令其經濟遠遠跑贏政府開支,本來小的政府變得更小(圖二)﹗這便是迎好而上,順勢投資的好結果。

不確定性 非束手坐視藉口

環顧亞洲,放眼都是主動積極的城市:上海、前海、深圳、新加坡等,她們的政府帶頭幫市場一把,開了小路,讓企業愈走愈開闊,因而製造出新的就業和稅收,最終得益的,還是社會和政府庫房。可以想想,如新加坡政府不是填海建成Marina Bay,又主動推銷新加坡,有可能短時間超越香港,甚至把本來是香港口袋中的機會都搶去嗎?如果澳門政府沒填海建成路氹城,有可能容納這麼多世界級旅遊設施和酒店嗎﹖

(二)不確定性非藉口 投資Hong Kong Inc.回報最高

過去幾年,財爺不斷強調外圍不穩等「不確定性」(uncertainties)和風險,因此政府理財要步步為營。我們希望司長能面對現實,不要讓不確定性成為政府束手坐視的藉口。風險是生命的一部分(uncertainty is a fact of life),也是資本主義和市場機制的精神:例如近日Samsung推出新手機,可能對手機市場及Apple帶來不確定性。但正因如此才有競爭、有進步;有贏家、有輸家。我們無法完全規避風險,只能主動積極地投資香港,力求我們持續成為贏家。否則當別人投資而我們沒有,香港則只有長期衰落一途。而事實是,即使在沒有政府刻意支持、硬件軟件都不足下,面對歐債危機、中國經濟放緩、美國復甦乏力等不利因素,香港依然錄得盈餘;若我們能迎好而上,香港肯定可在一個高風險的世界中也能「贏到開巷」。

而假如政府真的怕風險,那麼未來基金的組合也有問題。風險與回報成正比是投資常識,如私募股權和海外地產等項目,基本上都是以較低流動性換取較高潛在回報。但他們的回報極受出售風險(exit risk)影響,例如你投資10年的手機製造商,手機不受歡迎,到公司上市時因股市進入低潮而無人問津;或買的海外商場無人洽租,最後也可以血本無歸。

相反,眼前可以確定的,就是香港的結構性經濟機遇,以及極龐大的社會需要!在住宅、商場、酒店、寫字樓、醫院、老人院以至龕位都不夠下,投資香港是完全沒有出售風險、回報極高的項目,因為買家早已在門外大排長龍等着香港建設,毋須想像、估計、推算。

基金投資海外 何不投資香港?

我們絕對同意政府坐擁巨額儲備,應有相當部分投放於流動性較低的資產,追求較高回報,事實上我們已遲了外國政府近20年。但這在現時外滙基金的架構上一樣可行,毋須架床疊屋,徒然限制靈活性。

未來基金目標是10年期投資,一半投放於保本資產,另一半則投資在高增長組合。這看來與未來基金目的有點矛盾:既然現時外滙基金大部分的投資都是低風險的資產,未來基金應該只需要較高風險和回報的項目。尤其是長劃組都指出很多先進國家今天都債台高築,而保本資產又通常是國債,當這些今天已負利率的國債一旦爆煲,其損失隨時比高增長組合的收益還大﹗這方面,債券大王Bill Gross日前也有撰文談過。

另外,私募股權、海外地產等投資回報具周期性,對入市出市的時間相當敏感,早一年、遲一年結果可差天共地(回顧香港樓市便可知)。強行限制投資年期,那10年後投資到期,若剛好正是有關資產的低潮,而政府又等錢用,該如何是好?

政府成立未來基金,都是為了追求長遠、穩定、強現金流的投資,那麼有甚麼項目好得過Hong Kong Inc.本身?用粗略的理論,5年前政府可用儲備約1萬億,若把總盈餘5,700億當作這筆錢的投資收益,其回報率便高達54%!同期外滙基金的投資回報只有14%,若扣除期內通脹,實質回報更是-7%!既然如此,與其把錢投放在海外地產、私募股權,為甚麼不投放在完全沒有滙價及出售風險的香港社會經濟上?

發展醫療產業 成港新支柱

香港從來都不怕風險,幾十年來港人見招拆招,才成就香港今天傳奇。我們有需求、有資金,現在最差的一招,肯定是甚麼都不做!事實上,香港過去50年肯定不比未來20年更加「確定」。而且金融風暴、沙士等危機都是神出鬼沒、毫無先兆的;相反人口老化則絕對可以預見;但我們都從未成立甚麼未來基金,為何今天才要多此一舉﹖

好比對面大廈大火,你打電話給財爺求救,他向消防處注資50億,但卻連一部消防車都沒有派遣到場,結果當然死傷枕藉。遠錢不能救近火,未來基金即使真的有其回報,到錢回籠時,損失的都不可能追得回來。

講到底,財爺實應明白,投資是為了未來回報,例如,當政府造地建醫院,培訓本地及從外地引入醫生,短期可能有赤字;但醫療體系容量增加,必定會製造大量「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例如一間新的大醫院,升降機可以用最新、最快的;手術室可以重新更好地規劃等,節約時間和成本,多救人命!而且,多了醫院,輪候時間短了,為人子女的可以少請半天假陪父母看病,由此避免的生產力損失可以相當龐大。

又例如,若政府投資支持私營醫療產業發展,絕對可以成為本港第5大支柱產業:一個50歲的中坑,到他90歲離世之前共40年,這等於一個25歲畢業的醫生直至其65歲退休為止的時間,長做長有。再者,香港的醫療質素在全球名列前茅,實可做亞洲區醫療樞紐。

醫療體系有保證 吸客穩稅基

以流感為例,今年香港流感嚴重,可以想像內地的流感規模只會更大。如果香港有自己生產的流感疫苗,當內地要全國性地購買疫苗時,你認為他們會買香港還是深圳出產的疫苗?當內地連奶粉都信任香港,投資醫療體系不但可以控制本港醫療成本,還可以為未來打下更堅實廣闊的稅基。因此,只要投資得宜,我們根本不用在意短期赤字,這些才是真正的長遠回報。

借用日前葉兆輝教授引用林肯的話「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創造未來。」與其一味擔心,倒不如勇敢、積極地面對,今天就投資香港,造大我們社會經濟的餅,以求香港在全球年年赤字,沒有條件應對人口老化的危機下,仍能做到年年盈餘、幸福繫萬家,活力聚香江這難得的大團圓結局!(系列二之二)

守財遏發展 香港巨人變侏儒

(刊於2015年3月5日的經濟日報)

政府周一剛公布未來基金的計劃。根據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長劃組)直至2041年的推算,隨着人口老化,結構性財赤總會出現,故今天要未雨綢繆。

換言之,未來基金是基於一個橫跨27年的推算。不過,財爺過去5年每年平均估錯30%,誤差達6,000億,往績是有史以來最差。連過去5年為何出錯都未清楚,如今在此薄弱不穩的根基上,再作5倍的推算,我相信「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已足解釋何以我們不相信結構性財赤的預測。

低估GDP收入佔比 儲備更氾濫

例如,過去5年政府收入佔本地生產總值(GDP)平均明明是22%,但長劃組卻沒有使用作推算中的首年(2014/15年)起點,反而用上比前年還低的19.4%,預測到2029年,開支便會高於收入,出現財赤(圖一中A點);但若我們把這個起點上調至事實的22%,那未來約30年收入都比開支多,到2041年,人口老化洪峰已過,都仍有盈餘(圖一中B點),根本毋須未來基金特別照顧。

別忘了這22%是在甚麼環境造出:過往5年歐洲連年衰退、美國3次QE、日圓貶值三分一、中國不能保八,現在歐美中日都面對通縮風險。經歷以上佔全球GDP六成的經濟周期性衰退,這有如紅爐火對香港財政收入的壓力測試,足見香港實坐享結構性機遇,而這當然與內地的結構性增長有關。信手拈來的例子有自由行:現在只有49個自由行城市,只佔全國660個城市的7%,空間無限。因此,22%這數字肯定最堅實可信,但長劃組卻沒有解釋為何沒有採用。

由此可見,我們的財政實力的確極為雄厚。只要理財得當,目前的儲備早已足夠。現時政府可用儲備達1.5萬億,佔GDP 70%。而且,當全球不振時,我們仍錄得每年近3%GDP的盈餘,香港真的需要如此巨額儲備嗎?

退一步說,若按歐盟財赤安全綫每年3%GDP計算來慢慢「搣」,都足夠支持23年。再退一步,即使我們把儲備搣盡,與其他國債動輒佔GDP100%以上的泱泱大國比,我們依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再者,即使香港真的有個三長兩短,相信祖國定會給予支持。這是一國的力量,也是97年回歸後宗主國不給或給我們支持的分別。

星平租設施好搶人 港屢走寶

撇開預測準確度,更值得商榷的,是未來基金背後的公共理財哲學,以至對社會經濟的誤判:

(一)只看帳面數字 漠視機會成本

未來基金反映政府只着眼帳面數字,消極被動的思維。因為面對人口老化,「甚麼都不做」的成本(cost of doing nothing)其實極高!這成本可分為:

1)流失未來稅收

例如,由於過去5年我們新增極少商業用地,令寫字樓租金貴絕亞洲,粗略計算,過去10多年起碼30萬個金融及商業服務業職位被新加坡搶走。假設每年1.5萬個大學畢業生中,有三分之二(即1萬人)投身相關行業,我們已不知不覺地流失了共30年的年輕人事業發展機會!這些都是就業、上流力、稅基的流失!

今天,新加坡靠平租、國際學校學額把跨國企業的CEO搶去。這些CEO眼見15年都沒有一間新大型醫院的香港是病人等床,新加坡卻是病床等人,當他們習慣了當地社會、醫療等服務,要他們回到香港落戶實難比登天。到10年後即使未來基金有錢建寫字樓、醫院、國際學校等都已經太遲,未來基金只會成為一個「年年走寶」基金。

最近走的寶當然還有Google。該公司本想在香港建亞洲數據中心總部,但由於Google需要一次過建兩期設施的土地,政府卻沒法協調提供,結果新加坡便又把機會搶去。

忽視零售機遇 失稅收上流力

財爺和長劃組一味喊窮,怕日後沒錢,所以今天儲蓄。但我們需要的,是今天投資,為日後種下更廣更闊的稅基。我們不是要求政府從禮帽變出白兔,而是要面對現實,看清為何香港有巨額盈餘。例如,零售額過去5年大增80%、就業和收入增長都是過往30、40年最佳,這些不是樓價上升推動的泡沫,而是實在的經濟動力,令利得稅、薪俸稅收再創新高。

我們需要的,是政府迎好而上,順結構性機遇投資,創造未來更多工種、上流力與稅收。例如澳門的博彩業,過去10年肯定是個結構性增長行業。但如果當初一個沒有盈餘的澳門特區,明明見到結構性機遇,但基於她演繹的審慎理財,沒有為澳門投資,填海造地建成路氹城等,希望落戶澳門的機會從何而來?她的人均GDP又怎可能從香港的0.6倍,短短10多年間變成2.4倍,成為世界第4高?亦正因為澳門在博彩業上已早着先機,區內對手如南韓、新加坡、菲律賓等,想追也追不到。

香港的零售業也是同一結構性機遇的故事。但可惜隨着過往5年零售額大增80%,零售樓面卻只增加2%。用財爺5年總誤差的6,000億,可以建近1.5億呎商場,幾乎是今天所有零售樓面的1.5倍。如果我們5年前造地建商場,很難相信會沒人買。但因我們沒有增加商場,不但白白損失地價,更損失了年輕一代的上流動力和收入,及未來60年的新稅源,更造成中港矛盾。假如政府埋數時,要計入「因今天沒有投資而流失機會」的價值,很可能香港早已連年巨額赤字。

人口老化 醫療開支負擔堪憂

因此,作為香港的CFO,財爺必須摒棄掌櫃思維,不只看政府帳面的數字,而要從香港整體出發,一併考慮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有時可能政府帶頭,讓整體社會跟着同一條路倍數加大投資,可以讓經濟賺得更多,產生更多稅收。

2)未來開支上升

研究人口老化對公共財政影響的權威標準普爾(S&P)推算,人口老化的開支中,增長最快的將是醫療。香港亦不例外。故此,一個積極的公共財政思維,很應該主動投資力控每個病人的單位成本(unit cost)。篇幅所限,這方面日後詳談。

況且,眼前的安老設施應付100萬長者經已應接不暇,瀕臨崩潰,還如何指望它負擔15年後220萬長者的需求?現時每年已有5,000名長者在輪候不足3萬個安老院舍宿位期間逝世。

在本港建一間醫院動輒要用上10年,訓練一個專科醫生要13年。如果我們今天還不擴充,到日後要全球招聘醫生、趕工追建醫院,有關成本隨時數以倍計。到未來基金的回報建成醫院時,可能病人早已不在人世。

(二)死守無謂教條 作繭自縛

除了成立未來基金,長劃組還建議政府控制開支在GDP的20%,財爺亦把這個目標寫進了去年預算案的正文中。財爺指這是體現量入為出,因為過去40年,只有8個年度政府收入佔GDP超過20%——但財爺沒有留意,這8個「奇特」的年度,其中5個就是剛過去的黃金五年(圖二)!

香港明明潛力無限,而這個開支限制好比一個父親因自覺未來加薪幅度有限,因此限制只用收入一成買奶粉,所以兒子兩個月、六個月、20個月大都只吃20安士奶。結果明明應是昂藏七尺的兒子,卻因未有投資栽培,守着無謂的「審慎理財」信條,到18歲長大成人時只得4呎高。香港明明有「巨人DNA」可超越倫敦、紐約成為世界級國際都會,可以為年輕人和長者創造可持續並年年增長的稅基,現在卻可能被迫做了侏儒!

穗深勢超港 錯估形勢大落後

5年前,香港的GDP被上海追過,4年前讓新加坡趕過,3年前是北京,今年勢被廣州、天津超前,到明年深圳都會領先香港了。如果財爺5年前沒有看錯形勢,為香港造大社會經濟的餅,到現在我們可能仍在這聯賽榜的榜首。

這個20%的限制根本沒有學術基礎,更非甚麼信條,只是不投資的藉口。連前財政司彭勵治(John Bremridge)都曾指:「並沒有一套邏輯規則能夠釐定公營部門佔用資源的式當分量……沒有任何理想的百分率數字可言。」

更尤甚者,這個規限等於迫苦主你爭我奪,起得醫院便沒有公屋、建安老院就沒有託兒所,無謂自製矛盾!前財政司麥高樂(Nathaniel Macleod)說得好:「我相信本港市民寧願享有更佳的醫院、學校和社會服務,也不願見到儲備不斷增加,變為可笑的吝嗇。」(系列二之一)

Monday, March 2, 2015

投資最文明社會 此乃其時(一)

(刊於2015年3月2日的AM730)

上次本欄提及,文明社會的基本標準應包括兩個:1.老弱傷殘,有所照顧;2.下一代的日子過得比自己一代好。可惜回顧往年,社會議政「風馬牛不相及」,但願今年港人能祥和冷靜,理性討論。其中,「退休保障」便是好例子。現在大家都爭論政府每月應該給長者3,000元還是4,000元、應否有資產審查等。但要保障現時100萬並將在15年間增加1.2倍至220萬的退休長者,不增加病床、老人院,只有錢便夠嗎﹖當然不夠,以醫療服務為例,全港便至少要增加51%的病床應付人口老化。

假設香港總共有100張病床,只有10張在私營醫院,其餘90張都屬公營。當中,65歲以上長者使用了大約一半(44張)。隨着長者增加1.2倍,並計及長者所需的醫療照顧是非長者的6倍,便需要額外51張病床,即現時私營醫院總容量的5倍﹗除非在未來15年,每間私營醫院都擴充5倍或在公營醫院增加六成床位,否則港人的退休保障勢必嚴重變差。

現在全港約有1.4萬張病床由長者使用。目前的醫療和安老設施支援全港100萬名長者已供不應求,當長者數目增至220萬時,情況實不堪想像:病倒沒有醫院住,要人照顧卻沒有安老院舍,屆時香港安老情況勢淪為第三世界,說是可比被伊波拉侵襲的西非亦不為過,遑論要做文明社會。

大家可以算算帳:在本港一對70歲的夫婦,有40%的機會至少其中一方會患上癌症。大腸癌是香港第二號癌症殺手,私營醫院手術費用可高達70萬元。即使有政府每月3,000元退休金,一場大病便等於20年的退休金﹗事實上,美國中產破產的個案,有一半正是由於醫療費用高昂所致。所以,香港的退休保障必須由供應著手,把公營醫療體系的病床和醫護人手增加六成,增建9間大型醫院應付,而不是靠現在討論的自願醫保作「門面處理」。

上星期三政府公布預算案。過去5年,政府可用的各種盈餘(財政盈餘、派糖加上基金注資)高達5,700億,等於370萬打工仔人均為庫房產生15萬元盈餘。政府在極短時間內累積巨額盈餘,絕對史無前例,足證我們早前預測的黃金五年(2010至14年)好景經已應驗。這筆錢足以興建57間瑪麗醫院,既然社會有需要,錢又不是問題;要把香港建成全球長者退休保障最佳地方,只要大家認事論事,自會水到渠成。如果今天的醫療問題明天才處理,等到醫院落成時,可能正在等候治療的病人,早已像每年5千名輪候安老院宿位期間逝世的長者般不在人世了。

再者,如此成績是在全球經濟需求不足、面臨通縮、政府赤字環境中創出,香港的盈餘更顯難能可貴。可惜香港社會對自身潛質與問題都不甚了了,並無善用公共資源,白白派去不少。新年伊始,但願港人有力有心,在討論政改之餘,也不要耽誤影響每一個家庭未來的退休及醫療問題。

Tuesday, February 24, 2015

前無路後追兵 莫抱盈餘蹉跎

(刊於2015年2月24日的經濟日報)

今天大年初六,先祝各位羊年快樂,事事如意!本欄曾提及,文明社會的基本標準應包括兩個:1.老弱傷殘,有所照顧;2.下一代的日子過得比自己一代好。可惜回顧往年,社會議政「風馬牛不相及」,但願羊年港人能祥和冷靜,理性討論。其中,「退休保障」便是好例子。

若病無所醫 派錢又如何

現在大家都爭論政府每月應該給長者3,000元還是4,000元、應否有資產審查等。但要保障將由現時100萬並在15年間增加1.2倍至220萬的退休長者,不增加病床、老人院,只有錢便夠嗎?當然不夠,以醫療服務為例,全港便至少要增加51%的病床應付人口老化。

假設香港總共有100張病床,只有10張在私營醫院,其餘90張都屬公營。當中,65歲以上長者使用了大約一半(44張)。隨着長者增加1.2倍,並計及長者所需的醫療照顧是非長者的6倍,便需要額外51張病床,即現時私營醫院總容量的5倍(表一)!除非在未來15年,浸會、法國、聖德肋撒等所有私營醫院,每間都擴充5倍或在公營醫院增加六成床位,否則港人的退休保障勢必嚴重變差。

現在全港約有1.4萬張病床由長者使用;另外每年亦有5,000名長者在輪候總數3萬個的安老院宿位期間逝世。目前的醫療和安老設施支援全港100萬名長者已供不應求,當長者數目增至220萬時,情況實不堪想像:病倒沒有醫院住,更不要說「走得安詳」;要人照顧卻沒有安老院舍,屆時香港安老情況勢淪第三世界,說是可比被伊波拉侵襲的西非亦不為過,遑論要做文明社會。

大家可以算算帳:在本港一對70歲的夫婦,有40%的機會至少其中一方會患上癌症。大腸癌是香港第二號癌症殺手,私營醫院手術費用可高達70萬元。即使有政府每月3,000元退休金,一場大病便等於20年的退休金!事實上,美國中產破產的個案,有一半正是由於醫療費用高昂所致。所以,香港的退休保障必須由供應着手,把公營醫療體系的病床和醫護人手增加六成,增建9間大型醫院應付,而不是靠現在討論的自願醫保作「門面處理」。

起醫院追落後 勝錢呆坐基金

政府明天便公布預算案。過去5年,政府可用的各種盈餘(財政盈餘、派糖加上基金注資)估計高達5,700億元,等於370萬打工仔人均為庫房產生15萬元盈餘。政府在極短時間內累積巨額盈餘,絕對史無前例,足證我們早前預測的黃金五年(2010至14年)好景經已應驗。這筆錢足以興建57間瑪麗醫院,既然社會有需要,錢又不是問題;要把香港建成全球長者退休保障最佳地方,只要大家以事論事,自會水到渠成。如果今天的醫療問題明天才處理,等到醫院落成時,很可能正在等候診療的病人,早已像那些輪候安老院宿的長者般不在人世了。

再者,如此成績是在全球經濟需求不足、面臨通縮、各政府連年赤字環境中創出,香港的巨額盈餘更顯難能可貴。可惜香港社會對自身潛質與問題不甚了了,並無善用公共資源,白白派去不少。新年伊始,但願港人有力有心,在討論政改之餘,也不要耽誤影響每一個家庭未來的退休及醫療問題。

消息指財政司司長打算成立「未來基金」,把儲備鎖起「應付未來所需」。但爆棚醫院內的病人今天都難過,遑論未來。人命關天,庫房水浸,如果還不大力投資,到父母病倒時沒有病床及醫生,甚至失去離世尊嚴;見死不救、有傷不治已非公共財政哲學的問題,而是牽涉道德和孝義的罪過(ethical issue)。

政府早前要求各部門在未來兩年每年削減開支1%。這實令人費解:何以醫療服務需求最大,最應增加病床和醫生時,反而倒行逆施,投放不加反減?我不相信任何見過今年流感的港人會認同。但面對風馬牛不相及的理財,監察政府的議員沒有為民發聲;而市民也沒有反應,反而只關心退稅或選舉方式。

過去五年,財爺原本預測赤字共200多億元,最後卻製造了5,700億元盈餘。今天不如我們和財爺事後孔明一下﹕若5年前我們便知道2010至14年,社會經濟有如此璀璨發展,但龐大需求令醫院、房屋、學校、商場、酒店都不足;若你是財爺,回到5年前從頭來過,你會把社會經濟的投資增加還是減少,將香港做大還是做細呢?你想香港老老嫩嫩各取所求,還是各有所爭,製造矛盾?

黃金五年的結構性機遇,明明可以做到太平盛世、人人受惠,但港人及財爺沒有明白社會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展需要,今天病人沒有床位、長者沒有宿位、青年買不到樓、零售旅遊業沒有硬件容納客人,徒然製造不必要的社會怨氣、排外心理甚至中港矛盾。

財爺又指未來基金可以追求較高回報。但是,有甚麼投資會比Hong Kong Inc.本身更好?若把這5,700億元的盈餘視作政府5年前可用儲備約1萬億元的投資收益,其總回報率高達54%!而同期外滙基金的總投資回報只有14%。觀乎財爺原本預算與實際盈餘相去達6,000億元,如此可觀回報應屬意料之外。無心插柳也成蔭,若有心栽種,回報高上一倍應不是難事。

嚴重投資不足 人才捨港他去

事實上,與同區對手比,香港經濟早已輸到「離行離迾」而不自知:香港人均GDP領先了新加坡30年,但在2004年被對方趕過,現已落後45%;回歸時人均GDP只有香港4成的澳門,今天已是香港的2.4倍,是全球第四高!若按GDP總量計算,今年廣州、深圳、天津勢將爬香港頭,更早已高於香港的北京、上海(表二)。

連年嚴重投資不足(underinvestment)已令部分顧客、投資者、科技以至各行各業人才捨港而去。理工大學酒店管理課程全球排行第二,卻沒有新酒店供畢業生管理。香港現在有7萬多間酒店房,比澳門多1倍。但未來幾年,香港只會增加不足1萬間(13%),而澳間則增加3萬多間到約7萬間,增幅104%(見圖),不久亦會趕過香港。況且,香港增加的多是50、100間房的三星酒店,澳門卻將有如全球最大的JW Marriott酒店等五星級設施。若你是理大酒管畢業生,你想到澳門還是留港管理當地酒店?

文明社會理應顧老又顧嫩,但若我們費盡精神心血栽培,卻要和菲律賓一樣把自己最出色的年輕人出口;已發展的香港要用接近第三世界的模式,這很難說是文明進步。諷刺的是,以4個小時航程計,可造香港顧客地區的GDP總值為18萬億美元,新加坡只有2萬億;換言之香港的地理客源應是獅城9倍,但新加坡仍超越香港,代表他們實在付出極大努力。相反,香港得天獨厚,卻懶於耕耘,結果慘敗。

香港實在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人口老化帶來的醫療壓力和勞動力不足而令經濟放緩近在咫尺;而區內有心有力的對手正逐步超越香港。文明社會需要民主選舉、經濟發展等多個元素,每個都不可或缺,但任何一個都不充足(necessary but individually insufficient)。若議員和年輕人仍不看清大圖畫,只在政治格子內打生打死,香港前景堪虞。有如栽花人只給陽光卻不澆水,花也一定凋謝。

另一方面,多個關鍵政策局如土地、經濟等均直接屬財爺管轄,港人必須合力改正公共理財哲學,因應社會經濟所需投資。否則,無論官員多想為民「有為」,也因沒有財政資源配合,最終只能無奈說聲「無謂」。

縱然如此,此刻我們依然樂觀。香港坐享全球獨有的結構性機遇,只要港人冷靜利用客觀事實和數據,勇敢、誠實地為老、中、青三代福祉作正確抉擇,喚起成就香港傳奇、一度旁落休眠的自強不息奮發打拼精神(can-do spirit),把「無謂」變「無畏」,重新上路,把香港建成瞻前顧後的文明社會,既能照顧老弱傷殘,也為年輕一代提供騰飛的基地,為香港寫下最美好的黃金五十年。

見樹不見林 文明社會無可能(二)

(刊於2015年2月24日的AM730)

羊年伊始,謹祝各位讀者身體健康。我信社會發展最終目的離不開創建及維繫一個文明社會(make and maintain a civil society),但須多條腿走路:要有直選元素的政制,讓市民參與選擇領袖,亦要有繁榮經濟、完善法治、優良教育等。每個因素都不可或缺,但只有其中一個都不足以(necessary but individually insufficient)支持文明社會。正如花朵同時需要水分、肥料和陽光,缺少任何一樣,多優良的品種也只有枯萎一途。

近在眼前的例子有希臘。該國稅收在去年12月按月減少7%,到今年3月國庫更可能「乾塘」。希臘貴為民主發源地,雅典更有「西方文明搖籃」的美譽,孕育了多少古哲先賢,歷史輝煌。奈何貧賤夫妻百事哀,缺乏經濟動力,市民又不願節食縮食,一個文化淵博的自由社會,居然選出主張賴債的極左政黨,更有起碼5、6個歐洲文明大國在排隊等賴債。這便證明缺少任何一條腿,多文明的社會也會變得不文明。

合約精神是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根基,因為它為銀行、企業、消費者提供確定性(certainty),令人相信必須履行合約,一旦違約則有相應的後果(consequence)。一旦有人開始不文明,很容易墜入惡性循環,商人亦會因應風險而提價,社會隨時一片混沌(chaotic),難以正常運作︰政府都賴債,那公民為何一定要納稅?借了按揭買車買樓為何一定要供款?父母為何一定要養育子女成人?結了婚為何一定要長相廝守?我深信無論你支持甚麼主義,爭取哪種民主,這些絕非文明社會的行為。

因此,那些主張「沒有民主,何來民生」的人,很應該擺出更多理據,證明為何民主和民生不是同樣重要。當民選政客為了選票,一味開空頭支票,建立尾大不掉的福利系統,到兌現支票之日,哪管你是甚麼選舉制度,要「爆煲」的始終要爆。那時更催生一些空喊口號,不切實際的極端政黨,就給予民眾虛妄的幻想(false hope),說他們可以(卻不知如何實行)改變一切,民眾便樂得把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如欠債還錢),用選票推給這些政客。到最後真的搞砸了,也是政客的錯,不是自己問題。事實上,歐洲反緊縮的極端政黨正急速冒起︰左翼有希臘的激進左翼聯盟、西班牙的Podemos;右翼則有法國的國民陣線、意大利的北方聯盟等。看來希臘只是序幕,同類的不文明行為勢必蔓延其他深受債務和人口老化困擾的先進國家。

解決社會經濟問題並無「獨步單方」(magic bullet)。例如,不論有否公民提名,我們的長者數目都會增加1.2倍。現在大家討論退休保障,卻只斟酌退休金額多少;如沒有增加病床、醫生,每個月給長者幾千元,到他們病倒時又如何保障他們?這正是只聚焦一個pixel所衍生的嚴重問題。至於那些把一切民生議題政治化,大打拉布戰的議員,就更是倒行逆施,本末倒置。眼前所見,社會討論一個大如樹林的議題,卻只聚焦某一棵樹,例子還有很多;篇幅所限,下次再談。

Monday, February 16, 2015

見樹不見林 文明社會無可能(一)

(刊於2015年2月16日的AM730)

年近歲晚,佳節當前,我卻不禁越來越擔憂香港的社會經濟前景。今年冬季流感每天平均奪去4條性命(下筆時共196人),當中長者因流感住院及死亡的數字,皆是以往平均數的5倍;公營醫院內科病床使用率更高達111%!如果今天約100萬長者的香港,一個不是特別「惡」的流感已令我們手忙腳亂;那15年後當長者人數增加1.2倍到220萬,甚至不幸遇上如禽流感或豬流感等較複雜病毒,後果實在不堪想像。

你未必認識現在每天去世的4個人,但未來15年將變成長者的220萬人,一定包括你的父母、親人、或每天都見的朋友;換言之,人口老化與醫療問題是700萬港人最貼身而且迫在眉睫的事。但每天翻開報章、扭開電視,最受注目的除了政改、拉布,居然是電視台牌照。現在人人都把公義掛在口邊,但我認為公義和文明社會的最基本體現,應是老弱傷殘有所照顧。那為何明明眼見醫院爆棚,卻依然沒有港人要求大舉擴充醫療體系﹖事實上,公營醫院的病床數目增長,比我們的建屋速度還慢上萬倍,在過去15年一切維持在3萬張左右,無甚增長!


環顧全球,很多先進經濟體都用了起碼半個世紀,65歲以上長者佔其人口比例才由7%增加至14%,但香港卻只用了30年﹕1983年長者佔本港人口7%,2013年佔14%;但下一個7%,即增至21%,卻只需10年(2024年)!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現在所見全港的醫院、老人院等用了30年才建成;那我們便要在2024年前(即10年內),便把目前所有長者設施增加一倍,即把建設速度增加3倍!

事實上,不計只有160張病床、但也要7年時間才能全面投入服務的北大嶼山醫院,對上一間落成的公營醫院,已是1999年落成的將軍澳醫院了。不少政黨辯論政制問題時都引用有關人權的國際公約,而醫療問題正是對最基本人權——生存權的最大威脅,卻偏偏無人置喙;今年年初,爭取某種民主號召了1萬人示威,但為了自己、父母和親人的性命,還未見到100人上街,實在諷刺。

這反映了本欄不止一次指出香港目前議政的最大問題:見樹不見林,把目光聚焦在一個格子(pixel)上,人人在裡頭打生打死,忽略大圖畫(picture)。明明我們要迫切處理的社會經濟問題多的是,但大家卻彷彿對政治問題著了魔(obsessed),政治以外一概不理。執筆之時,財委會剛開完會,創科局難產便是最佳例證。作為中坑一代,對上報答父母之恩,應讓他們老來病倒有所依靠;對下則應力求下一代比自己一代好。但眼前香港,照顧長者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卻無人問津;現在連下一代的寶貴發展機遇,也給不顧民生的政客拉倒。如此政治,是否文明?更尤甚者,假如舞台上仍然是這一班鬧劇演員,即使有民主直選,香港這齣戲還可以像賀年電影般大團圓結局嗎?

Monday, February 9, 2015

花開堪折直須折(二)

(刊於2015年2月9日的AM730)

先撇開經濟不談︰去年病人自殺數字及嚴重醫療事故增近一倍;流感更在40日內奪去超過130條性命。但15年來,香港的病床數目一直維持3.1萬張。與病床供應比,慢龜房屋供應已是快兔!今天有100多萬長者,流感高峰已如此可怕,那當長者人數增加1.2倍到220萬時,我們是否想父母病倒時沒有病床及醫生,甚至失去離世的尊嚴?上週所言香港變成人間煉獄實非虛言恫嚇。當年輕人要離港謀生;長者要離港就醫甚至救命,香港還剩下甚麼?這不是一個茶餘飯後,而是攸關生死、700萬人都要深思的議題!

政制發展是為了建立文明社會。直選元素是文明社會的必要但非充足條件(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condition),它還要經濟支持。正如王于漸教授所言,多完善的制度在沙漠中實行,沙漠只是沙漠。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Krugman於1月中在港舉行的亞洲金融論壇中指,歐洲政治大有可能極端化。在法國,由勒龐(Le Pen)領導、反移民反歐元的極右政黨國民陣線在部分民意調查中領先;意大利亦有極端陣營得寵;而在希臘,主張增加福利的激進左翼聯盟勝出大選。早前想脫離英國的蘇格蘭也是一例,我倒想知道,若去年11月蘇獨成功,現在油價下跌一半,衝擊北海油田收益,蘇格蘭難以獨力支持福利開支,會否想和英國復合?同理,近來主張港獨的人士,也應擺出經濟可以穩定的論據。

極端主義與經濟重擔分不開︰歐洲多國公私營債務嚴重,青年失業率高見22%。而一戰後德國的巨額賠償,加上經濟大蕭條,也肯定助長了當年的納粹主義。這些政客拿着麵包的圖畫,對餓著肚子的人民說︰「投票給我,我當選後大家便不用再愁溫飽。」結果?大家都知道希特拉掌權後的事。香港只談政治,不談民生的人,應在2015年充分反思,明白其實民主民生,缺一不可。

巧婦難為無米炊。要建立文明社會,教育至為關鍵,但若年輕人接受教育後卻找不到工作——又或者像歐洲今天有就業的78%年輕人,也要一生面對減薪壓力,全無上流力可言,都不會國泰民安。有人指責新移民或其他國家搶走機會、有人會煽動種族、宗教間的仇恨……相比之下,香港全民就業,家庭收入穩健增長,假如問今天的歐洲年輕人想不想做香港人,相信除了被非常難學的廣東話嚇怕的人外,我想大部分都會say yes。

我們家中明明滿園果樹,但若我們還思前想後,考慮到底吃桃還是吃橙;爭辯到底是爬樹去摘、還是搖動樹幹,那不用多久,果實不是熟透跌下在地上爛掉;就是被區內的快兔偷走,結果全家捱餓。香港眼前是一個黑黑白白的二分結果(binary outcome)︰進,則追倫趕紐;退,就無險可守。機遇不會等我們議而不決,對手不會等我們原地踏步。香港絕對有條件成為快樂家園,在沉淪世界中依然燦爛開花,耀目全球;但若再不行動,勢將滿盤落索,跟隨全球沉淪,成為下一個威尼斯,被歷史遺忘。2015年是關鍵的,因為沉淪世界已漸被認識,港人要為我們的家作出抉擇,為老、中、青三代把握社會經濟發展機遇,莫待無花空折技。

Monday, February 2, 2015

花開堪折直須折 (一)

(刊於2015年2月2日的AM730)

早前,我在Rising City in a Sinking World講座中說那天是吉日,因為我早於2014年1月看淡先進國家,但2015年1月初大家還預期世界經濟復甦可期,跟人講Sinking World肯定沒人信。但過去4周,9個央行減息;歐元區1月通縮0.6%,是歐盟有紀錄以來新低;IMF大幅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0.3%;過去半年,歐元、日圓以及新加坡元曾分別貶值17%、20%及9%;油鐵銅價最多跌了一半,全球經濟下沉漸由原來的異常事件(outlier)變成共識(consensus)。我們相信未來20年先進國家將沒有上流力;年輕人不是失業就是打散工;而政府(如希臘)亦因財政破產,在最多長者、病人時才關閉老人院和醫院。反觀有些香港年輕人推崇「經濟不重要」,對比極之強烈。

至於Rising City——香港何以能在未來20年的沉淪世界中獨善其身,甚至超越倫敦和紐約,成為最有動力、最人性化、最均富、最和諧的國際都會,篇幅所限,以後再談。但無論上行機遇(upside)多大,我們都須坐言起行,加快發展。須知城市間的競爭是動態的(dynamic),顧客不會等我們擴充商場和酒店容量;競爭對手更不可能不早著先機,而等我們準備就緒才跟我們在同一起跑線上搶客。偏偏部分港人不知港事,不識世事,只講政治;加上政客擋路,令香港發展裹足不前。即使龜兔賽跑,若兔子睡著,烏龜都會贏出;更何況香港對手全是有心有力的快兔:去年底,香港共有7萬間酒店房間,預期未來6年增加約7千間;原是區內「阿di」的澳門去年有3.5萬間,但未來6年將增加3.5萬間,翻一番追上香港到7萬間,增幅是香港5倍!香港未來新增的更大多是50間房的小型酒店,而澳門卻將有像Ritz-Carlton全球首間全套房酒店、全球最大的Marriott酒店等世界級設施。港珠澳大橋最快明年便通車,它可為香港帶來新客源,但亦可把現有客源帶走!當香港酒店爆滿,而澳門不缺酒店房間;原本是阿di的阿di的橫琴,更有等於4個香港迪士尼的度假區。你是遊客,你會點揀?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港人須果斷、勇敢、客觀地作出抉擇:繼續在政治這個格子裡打生打死,還是把等量的精力放在民生經濟上?理大的酒店管理課程全球第二,我們想這些畢業生留港工作,還是跟着原本來港的客人,因為吃閉門羹或價錢太貴捨港而去,令我們盡心盡力培育的年輕人被迫跟機遇到他鄉做澳門人、橫琴人、上海人?港人不會對菲傭的故事陌生:年輕時離鄉別井打工,很多家庭妻離子散,家園變成老人村,我們是否想香港走上同一條路?我們已因土地不足或制度不夠靈活而失去了Google和阿里巴巴兩個巨型機遇。他們不只是行業的winner,更是trainer。我們想香港科技人才在本地發展,還是只能遠赴矽谷?但香港要有自己的矽谷,總需要像科技局的專責部門統籌政策。
同時,港大排名因科研不足首次落後新加坡國立大學;又因配套不足,免稅品王DFS不把零售培訓中心設於購物天堂香港,反而設於新加坡……香港實在不能再輸!

Monday, January 19, 2015

新年願望 港人「知」港!(二)

(刊於2015年1月19日的AM730)

我相信一人一票,也熱切期待幾天前才慶祝了17歲生日的長女,在2017年已領取成人身份證及入大學時可以和我一起選香港領袖。溫故知新,回想我讀大學時,政治學教授第一課便指出民主是the balance between majority and minority rights(平衡多數與少數權益的方法),不只是一人一票,也不是多數(majority)與少數(minority)的問題,最重點是「平衡」。若只是多數決定(majority rule),那便很容易出現民粹主義,小眾便會被大蝦細,宗教、種族、性傾向歧視都可合法進行;若果是少數決定(minority rule),則社會會偏袒少數議題及利益。試想今天香港只由一撮青年或老年管治,會變成怎樣?由此可見,民主制度不應有絕對或國際標準,要達致平衡,肯定是藝術而非科學(例如某個神奇百分比)。我相信基本法強調政制「均衡參與」,也為這個平衡,但似乎香港社會對均衡參與的討論和認知都非常不足。

我絕對支持政改。以騎單車比喻:單車靜止時要平衡十分困難,相反在單車行走時便容易得多。同樣地,推動文明社會發展這部單車向前行,有了一人一票選舉的動力後,要建立和諧社會便容易得多,而正因政制的單車已開動,以後要做政治改革也會更輕鬆。如果再加上經濟動力,一部較快的單車前進起來會更四平八穩。反觀西方民主國家正正就是失去了經濟動力,連帶政治平衡也一併失去,以致政局動盪。例如早前法國內閣因削赤問題出現分歧而解散、歐洲多國出現極端右翼政黨(美國則有茶黨)且支持度不斷上升等。看來FT文章所說的削弱和衝擊西方60年來民主制度的結構性趨勢,很可能陸續有來。歸根究柢,在只是majority rule的地方,政治人物為了買票,無可避免開出很多空頭支票,建立如法國等的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承諾「老有政府養、病有政府醫」等糖衣毒藥。但如今到這些支票要兌現時,負責找數的卻時上述面對22%失業率、毫無上流力可言的年輕一代。偏偏,香港的政客似乎未有溫故,將「你想」的民主放在民生議題如低津、三堆一爐之前,繼續拉布;到現在外國開始反思自身制度結構性嚴重問題時,還盲目相信香港要重蹈西方某一種民主制度過去60年覆轍。

香港過去60年都一直在走屬於自己、獨特但成功的路。獨特,在於我們走過最長的殖民地歷史,一直渴求並擁抱民主、自由;成功,在於自強不息、幸福靠自己的思維已植根港人心中。這些核心價值定可推動我城更上一層樓,亦避免重蹈西方國家的覆轍,成為全球少數有增長有上流力的城市。我希望港人能夠停止在政治這格子裏打生打死,做到全民知港,明德格物。明德者,了解甚麼是德行、甚麼是好事;格物者,清楚知道香港問題的緩急輕重,明白再不行動的嚴重後果,也把精力聚焦在討論和落實利民利港的政策。否則,若我們任由明明已握在手中的黃金機遇流走,不但會令教育最好的八、九十後失去舞台,大失所望;打拚一生的嬰兒潮晚年病倒時因醫療體系崩潰而無依無靠;還辜負了在二戰、越戰、韓戰等無比艱苦環境中把香港的繁盛基礎交到我們手中、最偉大也正在急速逝去的長者一代。

Wednesday, January 14, 2015

全球向下流 港拼民生保上流

(刊於2015年1月13日的經濟日報)

新年伊始,謹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近日友人送我一篇金融時報(FT)的文章,說明主導過去60年西方國家思想的自由市場、民主及美國霸權正大量急劇地流失支持者。

2008年金融海嘯後,自由市場機制未有令經濟短期復甦,至今已迷失7年。觀乎日本要在迷失10年後才知已迷失了10年,看來不肯面對現實是日本也是全球的人性表現。目下,可能全球要在喪失20年後,當大勢已去,人們驀然回首,才會驚覺一整代人的機會已經流失。

零增長高失業 全球通縮風險高

近日德國、日本及美國的10年國債孳息率分別低見0.4%、0.3%及1.9%,通統預視零增長、高失業率及通縮風險將持續。歐盟的青年失業率高達22%,他們隨時一生都未能就業;但另外78%的年輕人,未來40年都可能只可打散工,全無加薪或上流力可言。這也是我們今年主要講座「Rising City in a Sinking World」的開場白。

阻止慢速撞車 港大有可為
因為黃金五年(2010至2014)的數據充分說明,在全球陰霾下,香港不但可以獨善其身,還可以超倫敦趕紐約,成為最有動力、最人性化、最均富、最和諧的國際都會,是全球鳳毛麟角的Rising City;所以香港最美好的50年,不是歷史,而是未來。這也是HKGolden50的核心信念。

此美好未來觸手可及,但港人要做很多實事,首要工作就是全民全知香港的形勢。香港有很多全球求之不得的社會及經濟發展機遇,令老有所依、弱有所靠、傷有所救、殘有所助,年輕人學以致用、大展所長。但每天翻開報章,卻偏偏找不到如上述的FT文章,彷彿我們只需把全部精力放在政治上,而不用理會民生;而FT文章正好說明,一旦失去民生,則如何民主的制度亦會崩潰。這是最可惜遺憾的事﹕因為香港明明是可造之材,但若再不對機遇加以灌溉的話,我們勢將跟發達國家一樣迷失20年。

如今人人熱衷政治,彷彿民主能給香港一粒靈丹妙藥(magic bullet),所有問題都可迎刃而解。FT的文章便正好解釋,不論黑貓白貓,能利民的政制才是好貓。事實上,去年底哈佛大學的一項全球調查發現,國家主席習近平以90%的分數被國民評為最佳國家領袖,大幅拋離西方領袖如英揆卡梅倫(55%)及法揆賀蘭特(48%),正是民生政策最為重要的力證。

因此,我們在追求不存在的magic bullet同時,最少也應把等量的精力,放在可以真正直接幫助香港老中青三代人的政策規劃上。事實擺在眼前,有沒有「你想」的某一種「上流」民主,我們還有大量避免香港跟全球「下流」的實事要幹:香港有一流的酒店管理課程,卻苦無新酒店落成,難道我們樂見香港像菲律賓般,把最出色的年輕人「出口」到外地,例如迫我們頂級的酒店管理畢業生,因本地無發展機會,出走到有大量酒店落成的上海、前海、澳門,而香港則淪為老人村嗎?

又例如,未來15年長者人數會增加1.2倍,我們需要起碼額外60%的醫院床位。近日流感高峰,人人也知道床位和醫生不足的苦況。可以預視,當長者倍增或禽流感爆發時,我們根本不可能應付得來;父母病倒時,就算能住進醫院,也可能要死於冷巷病榻上。如果我們再不行動,香港隨時變成人間煉獄。眼前是個slow-motion tram crash(極慢動作的撞電車),但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能做到「港人知港」。

少數服從多數 不及均衡參與

我絕對相信一人一票,也熱切期待幾天前才慶祝了17歲生日的長女,在2017年已領取成人身份證及入大學時可以和我一起選香港領袖。溫故知新,回想我讀大學時,政治學教授第一課便指出民主是the balance between majority and minority rights(平衡多數與少數權益的方法),不只是一人一票,也不是多數(majority)與少數(minority)的問題,最重點是「平衡」。因為若只是多數決定(majority rule),那便很容易出現民粹主義,小眾便會被「大蝦細」,宗教、種族、性傾向歧視都可以合法進行;若果是少數決定(minority rule),則社會會偏袒少數議題及利益。

試想像今天香港只由一撮青年或老年管治,會變成怎樣?由此可見,民主制度不應該有絕對或國際標準,因為要達至多數與少數的平衡,肯定是藝術而非科學(例如某個神奇百分比),又會受當地的社會文化等因素影響。我相信基本法強調政制的「均衡參與」,也是為了這個平衡,但似乎香港社會對均衡參與的討論和認知都非常不足。

經濟失動力 政治平衡亦會失

近日的社會有很多大事,先有政改次輪諮詢,施政報告也即將出爐。我絕對支持政改。以騎單車比喻:要在靜止的單車上平衡十分困難,相反在單車行走時便容易得多。同樣地,我相信在推動文明社會發展這部單車向前行,有了一人一票選舉的動力後,要建立和諧社會便容易得多,而正因政制的單車已開動,以後要做更多政治改革也會更輕鬆。如果能夠再加上經濟發展的動力,一部較快的單車前進起來自會更四平八穩。

反觀西方民主國家今天正正就是失去了經濟動力,連帶政治系統的平衡也一併失去,才令國民不再相信國家的制度運作有效,以致政局動盪。例如早前法國內閣便因削赤問題出現分歧而解散、比利時因提高退休年齡而發生暴動、歐洲多國出現極端右翼政黨(美國則有茶黨)且支持度不斷上升等。看來FT文章所說的,也只是為未來5至10年一連串不斷削弱和衝擊西方60年來的民主制度的結構性趨勢揭開序幕而已,往後還陸續有來。

歸根究柢,在只是majority rule的地方,政治人物為了買票,無可避免開出很多空頭支票,建立如法國等的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承諾「老有政府養、病有政府醫」等糖衣毒藥。但如今到這些支票要兌現時,負責找數的卻是上述面對22%失業率、毫無上流力可言的年輕一代。

偏偏香港的政客似乎未有溫故,將「你想」的民主放在民生議題如低津、三堆一爐之前,繼續拉布;到現在外國都已開始反思自身制度的結構性嚴重問題時,還盲目相信香港要重蹈西方某一種民主制度過去60年的覆轍。

避走西方老路 勿負上輩期許

香港過去60年都一直在走屬於自己、獨特但成功的路。獨特,在於我們走過最長的殖民地歷史,一直渴求並擁抱民主、自由;成功,在於自強不息、幸福靠自己的思維已植根港人心中。這些核心價值定可推動我城更上一層樓,亦避免重蹈西方國家的覆轍,成為全球少數有增長有上流力的城市。

在新的一年,我衷心希望港人能夠停止在政治這格子裏打生打死,做到全民知港,也能「明德格物」。明德者,了解甚麼是德行、甚麼是好事;格物者,清楚知道香港問題的緩急輕重,明白再不行動的嚴重後果,也把精力聚焦在討論和落實利民利港的政策。

否則,若我們任由明明已握在手中的黃金機遇流走,我們不但會令教育最好的八、九十後失去展翅的舞台,大失所望;打拼一生的嬰兒潮一代,晚年病倒時因醫療體系崩潰而無依無靠;還辜負了在二戰、越戰、韓戰等無比艱苦環境中把香港的繁盛基礎交到我們手中、最偉大也正在急速逝去的長者一代。

Monday, January 12, 2015

新年願望 港人「知」港!(一)

(刊於2015年1月12日的AM730)

新年伊始,謹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近日友人送我一篇《金融時報》(FT)的文章,說明主導過去60年西方國家思想的自由市場、民主及美國霸權正大量急劇地流失支持者。2008年金融海嘯後,自由市場機制未有令經濟短期復甦,至今已迷失7年。觀乎日本要在迷失10年後才知已迷失了10年,看來不肯面對現實是日本也是全球的人性表現。目下,可能全球要在喪失20年後,當大勢已去,人們驀然回首,才會驚覺一整代人的機會已經流失。近日德國、日本及美國的10年國債孳息率分別低見0.4%、0.3%及1.9%,通統預視零增長、高失業率及通縮風險將持續。歐盟的青年失業率高達22%,他們隨時一生都未能就業;但另外78%的年輕人,未來40年都可能只可打散工,全無加薪或上流力可言。這也是我們今年主要講座”Rising City in a Sinking World”的開場白。因為黃金五年(2010-14)的數據充分說明,在全球陰霾下,香港不但可以獨善其身,還可以超倫敦趕紐約,成為最有動力、最人性化、最均富、最和諧的國際都會,是全球鳳毛麟角的Rising City;所以香港最美好的50年,不是歷史,而是未來。這也是HKGolden50的核心信念。

此美好未來觸手可及,但港人要做很多實事,首要工作就是全民全知香港的形勢。香港有很多全球求之不得的社會及經濟發展機遇,令老有所依、弱有所靠、傷有所救、殘有所助,年輕人學以致用、大展所長。但每天翻開報章,卻偏偏找不到如上述的FT文章,彷彿我們只需把全部精力放在政治上,而不用理會民生;而FT文章正好說明,一旦失去民生,則如何民主的制度亦會崩潰。這是最可惜遺憾的事:因為香港明明是可造之材,但若再不對機遇加以灌溉的話,我們勢將跟發達國家一樣迷失20年。

如今人人熱衷政治,彷彿民主能給香港一粒靈丹妙藥(magic bullet),所有問題都可迎刃而解。FT的文章便正好解釋,不論黑貓白貓,能利民的政制才是好貓。事實上,去年底哈佛大學的一項全球調查發現,國家主席習近平以90%的分數被國民評為最佳國家領袖,大幅拋離西方領袖如英揆卡梅倫(55%)及法總統奧朗德(48%),正是民生政策最為重要的力證。因此,我們在追求不存在的magic bullet同時,最少也應把等量的精力,放在可以真正直接幫助香港老中青三代人的政策規劃上。事實擺在眼前,有沒有「你想」的某一種「上流」民主,我們還有大量避免香港跟全球「下流」的實事要幹:香港有一流的酒店管理課程,卻苦無新酒店落成,難道我們樂見香港像菲律賓般,把最出色的年輕人「出口」到外地,例如迫我們頂級的酒店管理畢業生,因本地無發展機會,出走到有大量酒店落成的上海、前海、澳門,而香港則淪為老人村嗎﹖又例如,未來15年長者人數會增加1.2倍,我們需要起碼額外60%的醫院床位。近日流感高峰,人人也知道床位和醫生不足的苦況。可以預視,當長者倍增或禽流感爆發時,我們根本不可能應付得來;父母病倒時,就算能住進醫院,也可能要死於冷巷病榻上。如果我們再不行動,香港隨時變成人間煉獄。眼前是個slow-motion tram crash(極慢動作的撞電車),但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能做到「港人知港」。

Monday, January 5, 2015

請境隨心轉 請開心消費(二)

(刊於2014年12月27日的AM730)

近年港人多談民主,而忽略了民生政策的討論,所以上星期我建議大眾把精力放在政策討論,而非空談主義。

正如胡適先生1918年為文指,「為空談好聽的主義及叫響亮的口號,是極容易的事,是阿貓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鸚鵡和留聲機都能做的事。」其時中國飽受西方列強蹂躪、又正值軍閥割據年代;胡適先生作為「反傳統、反儒教、反文言」的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他渴望我國改革求變之心無庸置疑。但即使如此,他亦不忘提醒同路人要「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1949年我國人均壽命38歲,當年的8、9歲小孩就可能是孤兒,這也可能解釋了保良局的出現;1959年人均壽命50歲;到2009年是75歲。由無父無母到三代同堂,無論這是甚麼主義,都是進步。當然,改善的空間不論甚麼主義、哪個國家,永遠都有。既然如此,我們更加應該多談實際政策,加快向前發展。

胡適先生問得好﹕「為什麼談主義、口號的人那麼多,提出解決方法的人卻那麼少呢?」我深信佔領區外區內,700萬香港人都是好人;而過去三個月,我們談主義、講理想都說夠了。既然香港的問題那麼多﹕樓價高、租金貴、人口老化、缺上流力;我希望大家都能境隨心轉,讓好人幫助好人,想想我們為老、中、青三代,實際上可以做些甚麼。

我絕對支持年青人追求理想。但在追求理想的同時,也要有「理」智、深入的思「想」。到未來有一天我們一人一票,當家作主,那到底應當如何扶貧﹖何處覓地建屋﹖如何逆全球人口老化的洪流為年青人提供上流動力﹖如果大家今天對這些重要議題,有比現時政府更好的答案,不論你相信甚麼主義、支持怎樣的民主,大可提出來,現在就落實,真正解決問題。我相信在保障基本人權、自由的前提下,甚麼主義也好,都應有很大的空間讓政策發揮。因為香港有700萬好人,沒有人想傷害其他人,所以很難相信會有任何人主張任何損害香港的主義。求同存異,只要大家都真的希望香港好,我相信「同」總會比「異」多。

佔領結束當晚,太太說繞了75天道,怕日後駕車回家也認不到路,所以我請她外出吃宵夜,順便帶路一次,頓時為兩個半月以來堵塞的道路失而復得感到莫名興奮。鄰桌一位先生對店東霞姐說,「你的粥從未試過如此美味﹗」;另一桌的一位太太則說,過去兩個多月好像被人持刀勒頸一樣,喪失自由。希望佔領者和市民在未來數月沈澱後,都應明白有些處事方式,真的會對很多家庭造成深刻影響,從而更加尊重別人。境隨心轉,既然雨傘運動令全球聚焦香港,我希望港人能經一大事,長一大智,用我們傳統樂觀、擅變通、打不死的精神、堅定的信念,讓世人見證我們正面地利用這個運動,加快討論及落實一些有實效的利民政策,令香港更上一層樓,成為一個更文明、更人性化、更繁盛、更有活力、更和諧的國際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