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6, 2015

別浪費我們的黃金時代

(刊於2015年10月26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在中英互認黃金時代的機遇前,香港如未能把握,在往後的日子,恐怕只會在歷史長河中沉沒。

當中英兩國共認進入黃金時代,香港作為中國最外向的經濟,法治最完善、最自由的城市;同時是英國管治時間最長的殖民地,理應同樣可以進入黃金時代。不過,若港人對國家仍有心結,我們定會被國內城市替補及外來對手超越,使明明伸手可及的黃金時代變成「爛銅50年」。

港人未必自知,但事實卻證明近代中國與世界的發展過程中,香港往往是歷史的「發生點」。習主席訪英更應令港人明白,未來五年我們將身處於更關鍵的大時代。我是番書仔,中學時的中國近代史只用了半堂就草草了事。其實我和現在的年輕人,整整兩代人都不甚明白中港歷史,亦說明何以很多港人明明身處「大時代」卻只有歷史冷感。適逢習主席訪英,中英雙方亦在大世界中,提及小小的香港,再次說明香港的歷史重要性。

安穩生活是父輩以血肉換來

在秋高氣爽時,我建議大家去南京一趟,最重要的是前往少人去的靜海寺。它是600年前明成祖為表彰鄭和下西洋的功績而建的佛寺。「七下西洋」是中國歷史最繁盛的篇章,若領航人當日睾丸素(Testosterone)高一點點,當日盛極的中國絕對有條件像以後的西方列強般稱霸。但當時更先進更強大的中國沒有這樣做,所以習主席強調中國「強而不霸」,絕非信口開河,而早就見於史冊。

歷史最諷刺的是,400多年後英國兵臨城下,迫清廷草擬歷代最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也是在靜海寺。而比我更用功看史書的太太也提醒我其實「中國近代史」的第一頁就是南京條約——就是香港!靜海寺是中國史上外交的頂峰和衰落的雙重見證,歷史意義殊深。

積弱的中國令數以千萬生靈塗炭,數以億計的家庭流離失所,整整兩代人不能接受好教育。到抗日時期,軍需品短缺,很多將士為保河山,只拿着刺刀或彈藥耗盡的槍枝,不顧性命衝向日軍陣地,為的只是消耗日軍的一顆子彈,以血肉長城捍衛了中華大地,換取勝利。國家交了200年的血淚史學費,當然明白「強國」不是貶義字,而是繁榮、幸福、安穩生活的唯一保障。

歷史充滿血淚,放眼盡是難堪、不公、不義之事,但它是我們的根。若我們不尋根,就更遑論以史為鑑。當我眼見中國近600年來由盛轉衰再變盛,使我深深感受到國家一定要富強。否則過去近200年都似乎看中國不起的英國,又怎會等到今日才由三代皇室人員以最高規格接待一個中國人呢?

港人在戰後70年的今日,不但不太懷念抗日戰爭遇難的3,500萬同胞(平均每9人就有1個失去至親),更努力到日本血拼,但不是用拳頭,而是用荷包。這令我不其然記起已故岳父永不到日本百貨公司購物,相信經歷過抗戰時期的他,見證日本一直不肯正面面對軍國主義、擴張侵略的歷史,實在難以原諒,才有如此堅持。

今天,中英共認黃金時代,說明儘管兩國曾有牙齒印,但大國都會求同存異地包容過去,積極勇敢地創造更好的將來。不過,我們應緊記,充分了解歷史後選擇饒恕是開明,但不認識歷史而寬恕,卻是無知。我不願再做一個無知的港人了。你呢?

不要誤會,我並非數英國的不是,相反英國是我第二個最喜歡的國家。我尤其欣賞英人有「大事小提」"understate"的偏好。例如3年前英女王登基60年,她只說"A long life typically passes many milestones",一個漫長的人生總會經過許多個里程碑。這真是英人情操,如國學大師饒宗頤般,智慧愈高就愈謙卑。

把握機遇 擺脫凡事政治化陰謀論

儘管中國在多個領域上已是世界一哥,重拾200年前的大國地位,但習主席訪英時仍提及「中國不稱霸」,我深信這可以取代部分西方人「強必稱霸」的想法。一個大國不用威脅手段,不用軍事震懾,而像明朝這泱泱大國般以道德作領導(moral compass),從而影響世界。

訪英期間有英國官員指他們用了足足200年來完成工業革命,但中國只用了20年就辦到,使七億人脫貧,增壽30年。過了200年的苦日子,今天國家做好了經濟民生,終於由東亞病夫變身成國際巨人,更致力改善文明、注重環保、力打貪污此等百年陋習,要國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而香港眼前更是個黑白二分抉擇,將決定香港未來是盛是衰:我們可以選擇延續過去200年來作為國家法治文明的先鋒,把握機遇將香港建成全球最成功的城市,在構建中國夢的大業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選擇不斷內耗、凡事政治化、陰謀論解釋一切,繼續自我感覺良好;那麼200年後,中國近代史的第一頁依然會是香港,紀錄我們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進入黃金時代的今天,但之後卻不會再提及我們,因為原地踏步、倒行逆施的香港,勢於太平盛世中國夢成真之時已煙消雲散。而香港則變成另一個靜海寺,見證中國先衰後盛。

Monday, October 19, 2015

港人事事陰謀論 徒毀香港前途

(刊於2015年10月19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做香港人真不容易,因為似乎要面對特別多令人沮喪的新聞。而且,要評價一個議題,Like或Dislike也好,我們也要學很多新概念。可以說,差不多每天讀報港人也被迫要做專家。

例如,港大副校長任命事件終告一段落,但過去3個月陰謀論氾濫,港人一天要做校務守則專家,另一天又要做骨科專家,判斷盧寵茂教授在校務會議時受傷是「插水」還是真受傷?下月世界盃外圍賽又迫大家做草皮專家,判斷中港大戰是否純粹因為草皮復修,要移師旺角球場,還是另有陰謀?

最近市民當然還要做水利專家:到底驗水要取水頭、中間還是水尾﹖鉛水事件事關健康,影響固然深遠,但未有全面調查前,我們就要判斷立法會應否用特權法調查事件,以及林太應否當眾飲水喉水。幾天後恐怕我們又會做檢控專家,判斷「七警案」有否偏差。

事事當專家 事事陰謀論


當社會事事陰謀論,上綱上綫,只會白白浪費大量時間討論,卻往往無結論收場,過程徒添仇恨、疑惑、厭倦之餘,還把香港變成愁城。難怪一位傳媒朋友對我說:「不讀報的話,香港是天堂,但看罷之後會覺得是地獄!」

當報章文化由以前的「Accuse and apologize」變成「Accuse and accuse...」,不停翻炒疑似指控,加上「bad news sells」、「壞消息有好市場」的原則,問題就迅速惡化。因為筆桿在傳媒而非被指控的當事人手中,所以當讀者看見「疑似」指控後,很容易就會對沒有筆桿的當事人改觀。例如深得各界尊重、救人無數的盧教授,很多市民對他的印象不幸地可能已由好變壞。其實,在壞消息滿天飛的愁城,物以罕為貴的好消息應更能賣紙。例如早前數萬名內地父母帶子女來港應考SAT:他們來自哪裏?為何來港應試?送子女到美國讀書背後是個甚麼故事?這些,港人也應會好奇。

中英建盟友關係 港竟噓國歌

結果,香港個個是專家,但人人「no wiser」,社會更加「going nowhere」,坐困愁城。更堪憂的是,一些本應全民做專家的大事卻沒人關心!例如,早前有報導指啟德醫院可能未必夠2,000張病床時,為何我們不想想,當年老父母由100萬增加1.2倍至220萬時,我們需要多少新病床?我們估算的答案,是公營醫療體系增加6成,至少19,000張。

又例如,近日旅遊業寒冬提早來臨,為何沒人做經濟專家,討論如何支持聘用了超過60萬人的零售、飲食、酒店等行業,又或者修補被早前各種「趕客運動」玷污了的香港好客之都招牌?

這麼多切身、影響每個家庭的議題,我們置若罔聞;一些中長期影響港人的國際政經大勢,我們也不聞不問。例如,中國富裕人口(5萬至50萬美元淨財產)已達1.1億,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多;中產人口更早於2012年突破3億人,比整個美國的人口還多﹗他們肯定會帶來巨大的高端服務需求,「食正」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總值)93%都是服務業的香港「條水」,也為港人今天「念口簧」都會說,年輕人上流力不足、收入增長呆滯等問題解困。可以說,將代表全球一半經濟增長的祖國中產人口崛起,就是我們教育最佳的80、90後一代,一生人最大的機遇。

這個結構性大趨勢,連和中國有跨世紀「牙齒印」的英國,都在習近平主席國事訪問時,說希望成為中國在西方的最親密盟友。相比之下,香港又是噓國歌、「鳩嗚」趕客等,和自己國家的親暱程度,居然還似乎比不上一個素有嫌隙的外國!

香港本來就是大中華家庭中的狀元,法制最完善、金融系統最先進、服務業最優質;隨着國家崛起,理應近水樓台先得月,是最大得益者,可以為下一代提供就業及上流力,賺取稅收以支援老弱傷殘。在一個不斷嘗試、不斷上進的祖國支持下,香港肯定可以更上一層樓,追倫敦、趕紐約,成為全球最成功的城市。

相反,若我們繼續低頭專看小議題,自嘲自憐、糾纏不清,搞得人人憂鬱,卻不肯抬頭望望全球大趨勢、大機遇;那麼輸掉的,不但是我們年長父母晚年應有的適切醫療照顧,和我們下一代寶貴的上流力及事業發展機遇,更會令香港這個專家滿地的愁城,白白糟蹋自己的優厚潛質,變成大中華家庭的唯一遺憾!

Monday, October 12, 2015

佔中、蘇軾、大團圓結局(二)

(刊於2015年10月12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用粗言及暴力對待遊客,最終其實只是將自己的醜行公諸於世,令自己同樣蒙羞。


一年前我說過,我對佔中影響的看法最為樂觀。但有論者指出,香港社會有大量深層次矛盾,但提出香港有深層次矛盾的言論大多沒有獻上解藥。我想,要根治深層次矛盾,我們要作全民的深層次反思才作出選擇。

而佔中正好為港人提供時間,以客觀的角度體驗和分析,三思之後作深層次總結,也解開不少心結。這樣才可讓香港凝聚共識,快步踏上超倫敦趕紐約之路,開啟黃金五十年。

我明白年輕一代對香港有所不滿,又可能在政客唆擺下,產生了「疑中」的情緒,似乎香港所有問題都是中國刻意造成的。不過,我們教導孩子不要歧視他人,但近來社會卻充斥着挑撥仇恨的言論。例如,近日有大律師指內地人「一朝得志,語無倫次」,財大氣粗。我倒想建議年輕人問問父母,當年香港經濟起飛,他們到深圳掃貨、到上海、北京旅行時,又有否試過大搖大擺、招搖過市?這樣可能會幫大家明白,這是經濟高速增長發展的必經階段,大用可用平常心對待,而非抱着「只有某國的人才這樣」的心態。

偏見變相只是侮辱自己

大家也可以想想,當你人在異鄉迷路,滿臉徬徨時,有個陌生人主動幫忙,當你答謝時,他說「小意思,大家都是中國人嘛」時,你又會否怒目而視,急忙澄清你是香港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內地客的犯罪率應比港人還低,也遠低於其他旅客。

上述的例子,加上客觀數據,會否令你明白「一竹篙打一船人」的偏見,其實不但貶低他人,更在侮辱自己﹖

「香港人vs中國人」的身份爭論,和「上海人vs中國人」的討論一樣,其實十分「夾硬」、造作。每天打開報紙也會見到挖苦中國人的文章,直接間接問讀者的身份認同。間中甚至有問卷調查,直接問港人的取向。可能也是這些報道的潛移默化,為我們添上許多不明所以的心結。我素來覺得這類問卷奇怪:我是母親的兒子,同時也是我孩子的父親,兩樣都是事實,無分軒輊。若有人問,我覺得自己是兒子身份多些或父親身份認同多些,我真的不會回答。

佔中已過去一年,完全沒改變我的樂觀想法,因為港人已開始為未來作深層次反思。我盼望幾百年後,歷史會為佔中寫下的註腳,會是港人痛定思痛,終於打破思想上偏見,建立新時代的轉捩點。
講到底,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流着中華文化的血。無論你揮舞龍獅旗甚或已入籍他國,都無法否認這是值得大家欣賞的文化,亦沒其他文化可以取代。

從錯誤學習 望成功轉身

正如成功的公司和社會不會一步到位,成長過程往往要付上高昂學費。雖然learn from others'mistakes是最省時省力、最高效的方法,而香港卻偏偏用最昂貴的learning from erring,從錯誤中領悟到要做對的方法。

但若香港最終能「成功轉身」,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支援社會,換來萬眾一心,最終重越新加坡,趕過倫敦、紐約,成為最成功、最繁盛、最人性化的國際都會,完成這個大團圓結局的magic,我深信這今天看似昂貴的學費,最終只會是小費。

Monday, October 5, 2015

佔中、蘇軾、大團圓結局(一)

(刊於2015年10月5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對我來說,最近十日是很多有「月」、「圓」feel的日子。九月底,曾經最愛的樂隊Spandau Ballet在香港開演唱會。這電子音樂潮流及New Romantic Movement的中堅樂隊,每位成員都獨當一面,所以年少氣盛時就拆夥散band,到十多年後才復合。他們均孤掌難鳴,合作起來才能擦出創作和藝術的火花與magic,結果當晚表現十分完美。


樂隊歌曲Highly Strung於1983年曾高踞流行曲榜,該曲的MTV在香港拍攝,講述一個香港女子因生活緊張而最終倒下的故事。31年後,他們重回舊地,作為環球公演的最後一站,而一眾樂迷包括我一家四口跳足全場。眼見此情此景,樂隊也說是個圓滿的結局。

演唱會後的兩天正值中秋佳節。可能因為今年遇上「超級月」,部分地方甚至能欣賞月食或血月,大眾都為今年的中秋節感到興奮,連我散居各地的中學同學都在Whatsapp群組分別拍下倫敦、波士頓的月亮,比拼哪國月亮比較圓。當然也少不了「另類八月十五」的搞笑圖片。

政改出路不止一條

中國文化十分特別,視滿月為團圓的象徵,充滿着「溫暖家庭feel」。電子時代雖然某程度打破阻隔我們的空間,但與親朋好友Whatsapp或Skype後,偏偏卻會令海外留學及旅居外地的華人格外思鄉。

今年追月也是佔中一周年。不過,紀念集會人數稀少,直選願望落空後,運動亦未見有新出路。佔中讓市民明白民生及法治雖然未必顯得高尚,甚至帶點市儈,但始終肯定不是次等於政治改革。運動的確激動人心,但一年過後,很多當日的主角回想起來,都承認當日做法存在問題,而且出路並不只有一條;不少當時天天發聲的政客,今日甚至不願曝光。我看罷傳媒報道,不禁不勝欷歔。

心念轉際,不其然想起蘇軾望明月時所寫的《水調歌頭》的後半部:「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因為官場的失意,又和胞弟蘇轍別離,中秋對月,難掩抑鬱惆悵。但他沒有消極悲觀,旋即以積極樂觀的思想排除憂患,祝願親人。

放下心結 重拾天倫樂

蘇軾最終都能放下消極情緒,重拾對生命的盼望。佔中一周年,大家又有否從政改的小格子走出來?有傳媒深入訪問了一些年輕人,他們不少談及佔中帶來與家人之間的心結。中秋佳節剛過,他們或許百般滋味在心頭。我希望一些客觀說話,可讓大家團圓季節化解不應有的芥蒂,重拾天倫之樂。年輕人又可記得,兒時生病,有多少個晚上,父母熬夜照顧?有多少次考試,父母為努力溫習的你遞湯送水﹖又幾多寒冬夜裏,父母為自己蓋被?
世上無人比父母更值得我們尊重,不論環境順逆,他們都為我們遮風擋雨。佔中的年輕一代固然對未來充滿理想,但達成理想的方法眾多,絕不會獨沽一味。年輕之時,人會較為主觀,是成長的必經階段。但年輕人應反思,一個含糊、又不知能否準確客觀地落實、能否真正利己利民的理想,難道都比不上父母照顧自己十多二十年實實在在的恩惠深情?

毋忘父母的無私關懷

西方諺語有云:Charity begins at home,好心行善理應始於吾家。如果我們對最親近、最值得尊重的家人,都冷漠以待,又如何在三五年後關心和幫助那些我們素未謀面的人?年輕人只要回頭一看,自會發現雖然父母未必擅於表達自己,但對那麼多年來的無私照顧與關懷的認同,肯定大於一件事的異議,比例更可能是99.99比0.01。再者,眼見一周年紀念活動的冷清,似乎也顯出港人對自己未必認同的事與人的可貴包容。年輕人實應細味一下馬雲先生訪港時的名句,「先改變自己,才可改變世界」。

‪#‎SpandauBallet‬ ‪#‎香港‬ ‪#‎中秋‬ ‪#‎Whatsapp‬ ‪#‎政改‬ ‪#‎中國‬ ‪#‎文化‬ ‪#‎Skype‬ ‪#‎佔中‬‪#‎法治‬ ‪#‎馬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