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30, 2015

在起跑綫改變命運

(刊於2015年11月30日的晴報)
若要贏在起跑綫,更重要是有的信念和努力,而非靠父蔭。

對勤力的打工仔而言,要清還整個星期的睡眠債,星期六是最重要的充電(Recharge)時間。所以當我收到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鄺保羅主教邀請,出席位處葵涌的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的畢業禮時,想到由家中出發到既不熟悉、路途亦遠的葵涌,要為迷路和塞車多留時間,便要在6時許從暖暖的被窩中爬出來,我的生理反應自然是「咪搞」。

但記得先母曾在葵涌的一所學校當創校校長,當時只有一條過海隧道,加上西九基建不足,面對日復一日3、4小時的舟車勞頓亦沒有一句怨言;再者母親提及當時仍屬「深山野嶺」的葵涌就只有兩間中學,林護正是另外一間,所以出於對先母工作的好奇和作為人子的責任,我應邀出席。亦正因這次緣份,讓我這個局外人上了寶貴多課,更可能是當天數百位同學及嘉賓中獲益最多的一個人。這畢業禮正能量洋溢,在港人缺乏「正氣」及方向時,林護的成績有力地向我們說明:自強加互信,命運完全可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強不息 用心打拼

葵涌是香港相對較貧窮的社區之一,大部分同學都來自基層家庭。在缺乏物質條件支持下,林護的應屆畢業生卻考出「超額」驚人的公開試成績:86%畢業生考入本港大學,幾乎是全港整體的5倍;176位應考的同學當中,有15位考獲最少兩科5**;更有一位缺席畢業典禮的同學已在劍橋開學攻讀法律!須知劍橋名列全球第2最佳法學院。一個由葵涌出產的學生能打敗全球各地尖子而考進其中,其努力打拼精神實在難能可貴。再者,近70%的教師有碩士學位,我絕對相信大都完全出於自發,因為多拿一個學位不等於有人工加,可見自強的精神貫徹整個校園。不單全校914個學生努力自強;66個教師及校長亦敬業樂業,積極裝備自己,以身心授業。這正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是自強不息,用腦力汗水打拼而against all odds賺取成功的活例子。

畢業典禮的每個環節都帶給我驚喜。很多大學的演講已由幾年前的英文改為中文,似乎正如坊間所說,學術及英語水平差了很多,但林護畢業典禮卻以英語舉行。鄺主教的演講亦發人深省,他提到現今教育有兩個壞態度:(一)教育不應是職業先修(Train you for a job),而是培訓學生成為Product of knowledge並Make dreams的理性及理想搖籃;(二)學生對社會上很多人和事都充滿懷疑(Extreme skepticism)。不信任何事實之餘,更以陰謀論審視萬事萬物。再加上社交媒體發達後,社會上充斥不少「速食意見」。但這些資訊往往是未經過深入研究及反思(Critical enquiry)的原始數據,(Raw data),容易集非成是,令我們不再客觀求真,使學生愈睇愈窄,認為「自己先啱」,以為手持真理及唯一法門,甚至訴諸於激進手段,不再和平地實踐自己的信念及目標。

需明白凡事靠自己

演講後,輪到林護中學的管弦樂團表演,成員共數十人,曾贏得多個本地及海外獎項。令我動容的是,樂團成員的崗位,不可能全都是自己選擇:否則身形嬌小的女同學,不選擇輕便的小提琴,反而揀隨時壓傷自己的低音大提琴;又或者主動請纓打鑼鼓,要全程聚精會神20分鐘,卻只為了台上僅20秒的演奏,更不用說台下花了幾多年工夫練習。再者,團隊成員眾多,當中肯定有和自己不同想法、不喜歡、甚至是仇家的同學。但為了對所屬的群體盡責,任何分歧差異都要放開一旁,因為在台上每個環節都緊緊相扣,密不可分;就如林護合唱團也曾贏得無數國際及本土獎項,天籟之音,繞樑三日,四部合唱,環環相扣。但只要有一人走音的話,就前功盡廢。所以,你必須對隊友絕對信任,你為別人做到最好,別人亦為你付出全部,以求取得最佳成績。

音樂的教育讓同學心領神會,一個群體成功的基本在於「互信」。群體中有互信,無分你我,是另一個讓香港成功的核心價值。教育並非只為分數,更重要的是培訓學生處事的態度(Attitude)。現在人人都談「起跑綫」,但其實,畢業生的未來還有60、70年,還需再走長5、6倍的人生路。所謂起跑綫的最佳裝備,莫過於明白凡事靠自己、客觀審視情勢,掌握事實、以及信任別人的人生態度。

典禮後,同學亦別具心思地親手炮製很多滋味小吃供父母及到場觀禮的嘉賓享用。我觀察到在畢業典禮這樣一個隆重的日子,到場的父母大多很「街坊look」,並非西裝筆挺。但正因如此,我更加尊重他們。因為他們極有可能把自己僅有的資源,都投放在子女的教育上,讓下一代逆流而上,才令林護中學的成績名列前茅,亦令下一代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在起跑綫改變命運。

不要讓機會輕鬆溜走

這典禮使我獲益良多,使我更明白甚麼是「態度決定未來」。在資源缺乏的環境,憑着全校上下一心的努力,林護中學的師生能拼出傲人成果,「捱出艷陽天」。只要努力、有骨氣,對自己及家庭不離不棄,明天一定會更好。年輕人容易把偌大的議題簡化為口號,但其實客觀而言,口號可能只是大圖畫(picture)中的一個小格子(pixel),年輕人卻把這一個格子化大為理想,得不到這個格子便寧可連整幅圖畫都不要。若我可在鄺主教的演講中錦上添花,我會說“Don’t let perfection be your worst enemy”。因為在「你想」的格子以外,還有很多東西,包括責任、群體,需要考慮。例如,你可能認為你今天有屋住,所以不必發展一部分低生態價值的郊野公園。但這不代表別人不需這幅地興建醫院、安老院。

若得不到最好的,就寧可甚麼都不要(All or nothing)的態度,就好像在說「不入哈佛大學,就甚麼大學都不讀」。明明可以拿到的機會,因為未必是最好的機會,那就輕鬆掟走。那麼當你出生在葵涌,家境捉襟見肘,父親又不是李嘉誠,不能入讀私校、又沒有補習老師,你就可以不努力,以為既然「前途似咁」,就不如放棄自己——林護正是最佳的反例(rebuttal)。香港經歷黃金五年,各樣資源應有盡有,起跑綫與終點僅一步之遙。若我們明明可以「捱出艷陽天」,卻選擇原地踏步,甚至「跑都唔跑」,從起跑綫離場,則是極大罪過。我深深希望大家能夠從從葵涌這所具團體精神、又充滿拼勁的中學,看到香港未來會有很多像林護中學的學生而充滿希望,為缺乏正能量的香港打氣。

Monday, November 16, 2015

有地不是萬能 缺地萬萬不能

(刊於2015年11月16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政府剛公布第三季經濟數據,按季增長0.9%,年增長為5季新低。數據背後更暗藏危機:(i)私人投資減少6.5%,反映企業看淡前景,減少投資,是精簡人手的前奏;(ii)留用進口(retained imports)更大跌14.5%,反映內部消費疲弱。留用進口雙位數字倒退,過去20年就只見於97年金融風暴、03沙士和08金融海嘯;(iii)訪港旅客下跌6.4%,是金融海嘯以來首次,10月數據仍持續向下。須知旅客消費佔零售總額40%,而港人仍忙着到日本消費(訪日港人按年增加70%,突破100萬)。本地消費轉差對基層市民打擊殊深,所以我展望第四季及明年上半年的經濟表現會更差,香港有步入技術性衰退(technical recession)的風險,關舖、炒人勢將加速。若我們仍不痛定思痛、立即改正,過去5年的低技術就業職位增加及均富效果將會化為烏有。

反發展少造地 徒製造貧窮

從自己的錯誤學習是最昂貴的學習方法,因會白白浪費時間、機會和資源;最好的學習方法則是從他人的錯誤中學習,既省時省力,又讓我們乘機超越對手。現在我們正好藉衰退反思過失:社會一面想扶貧,一面卻反發展、少造地、趕客走,等於製造貧窮。我們是時候基於完整客觀事實作出抉擇,讓香港重新上路,轉危為機。

我鼓勵大家細閱團結香港基金發表的土地房屋報告,你會發現過去10年新開發土地只有1,100公頃,遠遠落後於1995至2004年的7,800公頃;同樣填海造地在過去10年只有92公頃,比1985至2004年逾2,000公頃少超過9成。但過去香港明明有發展魄力,落實玫瑰園計劃,將九龍半島增大三分一。否則今日金融業就沒有ICC、IFC;旅客不能入住四季酒店及W Hotel;數十萬家庭亦不能在南昌邨、富榮花園、奧海城建立安樂窩。

填海吸外資 星人均GDP超港

這證明「造地發展」並不新鮮,更為香港提供發展契機,但港人過去10年卻嘗試「不造地」,最終付上全民受害的學費:⑴零售總額5年增加80%,但零售面積只增加1%,租金上升78%。若我們多建商廈遏抑租金的話,即使港元升值了20%,競爭力亦不會隨經營成本暴漲而削弱,不致白白損失地價、青年的上流力和新稅源。相反我們不做對的,只做易的,主動趕客;⑵樓宇供不應求,樓價較97年高峰超出77%,新婚夫婦難以置業,劏房戶苦候上樓。所以我們最迫切要學習的,就是重拾過往173年來賴以成功的發展模式——於未來30年最少增加9,000公頃土地。因為「有地不是萬能,但缺地就萬萬不能」,更重要的是,房屋以外,商業、社會、民生設施統統都要土地!

過去10年,香港反發展、不造地的同時,新加坡已從我們的錯誤中學習,乘勢填海興建濱海灣商業區,大增商業硬件以遏抑租金,吸引外資進駐,使其金融及商業服務職位在最近15年由30萬個增加至近75萬個。但香港同期只由50萬個增至近70萬個(圖一)。粗略估計,新加坡已從香港搶走25萬個職位。若香港每年有1.5萬個大學畢業生,其中一半投身這些行業,她已搶走33年香港的大學畢業生的前途及新稅收。這亦充分反映在星港兩地的人均GDP表現之上:香港人均GDP在2003年前領先新加坡20多年,但獅城在2003年超越香港,目前更遙遙領先40%(圖二)。

高租金失競爭 削發展機遇

若大家仍高喊「盲搶地」、「喪填海」的話,不單難以改善劏房戶的居住環境,高租金亦令經營成本激增,加上佔領行動及趕客示威,只會令旅客、投資者、外國精英擔心人身安全。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他們會落戶到我們的競爭對手城市,更會一去不返。近日便有調查指46%零售業從業員相信趕客示威令香港好客形象受損,令銷情轉差。當香港沒有發展機會,本地精英為追求應得的上流力,只能離鄉背井,為別國打工,社會亦缺乏稅收來照顧老弱傷殘,令香港一沉不起。

現在港人更要客觀、冷靜、全觀地明白到香港有個黑白分明、沒有中間的二分結局。要不超越倫敦、紐約;要不成為下一個威尼斯。因為我們的對手太強,若我們不發展,就會一鋪清袋,所以我呼籲那些反對利民「發展」(開發低生態價值的郊野公園、綠化地帶、維港以外填海等)的離地港人,想想百姓的生計及尊嚴,少說一點風涼話,讓大家重拾昔日的魄力,增加土地供應,轉危為機,打造香港成為全球最有活力、最繁盛、最人性化的國際都會。


Monday, November 9, 2015

將心比心 發展文明香港

(刊於2015年11月9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我相信700萬港人都渴望建設文明社會,讓下一代活得比上一代好,讓老弱傷殘得到照顧。不過,要願望成真,我們必須追建大量社會及經濟硬件,而這當然要創造大量土地。


可惜近幾年政客凡事政治化、激情化,很多明明絕對利民的「發展」(開發低生態價值的郊野公園、綠化地帶、維港以外填海等)被無聊地扣上「賣港、赤化、被規劃」的帽子,甚至引發司法覆核或另類拉布,不單令建築成本飈升,更令使用者苦等無期。而傳媒往往用神聖不可侵犯的口吻附和政客,堅決否定發展,卻沒有將心比己,用同理、同情心看待被影響的市民。

缺乏醫療設施 長者難安享晚年

其實,只要我們問問「為誰發展?」,就會發現最需要土地的市民,往往最不會發聲,因而被忽略。而在香港,每當提及「發展」,大家都誤以為只是要容納新婚家庭。

這看來並不急切,但事實卻絕非如此!土地供應足以造福,又可以禍及每個家庭,包括⑴數十萬居住在不人道環境的劏房及擠迫戶;⑵各位年紀漸邁的父母;及⑶渴望升職增值,學以致用的年輕人,全部都急需土地!

我想大家先看配相。⑴有數以十萬人,365日都呼吸同一口空氣,家中四面無窗,不見天日。而這就是孩子們的起跑綫;這就是打工仔的夢工場;這就是「親密」劏房家庭的「幸福」寫照!易地而處,能否感受到壓力逼人?你又覺得問題是否急切,能不能再等?

⑵而含辛茹苦養育我們的父母,他們的健康終會轉差。一個65歲的媽媽需要的醫療照顧是年少時的6倍,再加上人數會在未來15至20年倍增,由100萬增加至220萬。這需要增加60%的病床,或10間大型醫院。可惜過去15年,一間大型醫院都沒有建成。而就算計劃多年的啟德醫院落成,都只能應付上述需求的10%。

如我們想延長父母的健康時間,就需Active Ageing,如在18區各建20個像中學般大的長者中心,便需360幅新土地。而若他們行動不便,就需要院舍照顧。可惜過去幾年,安老院舍宿位總數不升反跌,這代表未來幾年劍橋老人院事故會重複數十次以上!這200多萬的父母未必會多作要求,但作為有良知的子女,尋找土地照顧他們,定是當務之急。

配套硬件落後 精英一代離鄉工作

⑶用了幾代人賺來的資源培養、教育程度最好的年輕一代,我們當然想他們學以致用,人盡其才,帶領香港更創高峰,但這需要最好的硬件裝備他們。

偏偏過去5年,旅客增加64%,但酒店房間只增加13%;零售總額增加80%,但零售面積同期只增加1%!硬件不足,客人得不到應有的服務質素,自然捨港而去。

最終,我們精英一代,因為要追求應得的機會,開始「尋找他鄉的故事」,落戶上海、前海、澳門、新加坡,這些城市接收了本應是香港的顧客。而我們最有賺錢能力的一代卻到他鄉服務別人。

人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偏好及堅持。但若敞開心窗,看看其他人、乃至社會的需要,就不難發現發展等於扶貧加無劏房加就業加上流力加老有所依等於幸福的老、中、青三代!

若我們「心明」成就「大義」,自然會為碌架床上讀書的小孩,設立公平的起跑綫、為父母建設延壽及救命的長者中心和醫院、為青年的美好將來及上流力建設商業硬件,用「心」發展文明香港!

Monday, November 2, 2015

真正民主應懂得自我修正

(刊於2015年11月2日的經濟日報及晴報)

美國式的民主制度並非完全適合每個國家,真正的民主應該懂得反省及修正自身的錯誤。


民主的最終目標是落實利民政策。但如果單靠直選制度就能解決社會經濟問題,那很多歐、非、南美、亞洲國家的許多貧窮與不文明就不應出現,可見政治制度並非「獨步單方」(magic bullet)。在選擇政制時,我們也應看實效(Substance),而非形式(Form)。

就連地球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美國,近來很多事情也令人懷疑美式民主的實效。共和黨總統候選人Rubio指出今年是美國過去35年來第一次結業公司多於開業數字;剛上任的眾議院議長Ryan也自認"Let's be frank, the House is broken。"參眾兩院已不能運作,不但沒有為國家解決問題,而且製造更多問題"We are not solving problems but adding to them"。

而且,美國中產實質收入25年來不升反跌,貧富懸殊加劇。所以,有了民主不代表社會就會走上康莊大道。反而,不死守教條主義(Dogma),不將自己想法當成唯一能改善民生的制度,強加於外國身上;能自我反省,承認錯誤,不斷改進的制度,才是利民的好制度。

死抱教條主義 不肯承認錯誤

香港雖未有某類型直選,但能輕易成為國際文明大都會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有很多善心人士及非牟利組織對舉凡有利香港,對內、對外的事情無私自發地出腦汁、出時間、出成功人生經驗、出錢為各階層做事,使社會不斷文明關愛地發展。服務基層的團體當然有人所共知的SOCO、社聯等;但較鮮為人知的對外民間橋樑就如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在每年繁多的多國互訪活動中,基金會每年會招待一團美國記者到國內及香港,體驗及拜會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s)及官員,亦支持另一團國內記者到訪美國。幾周旅程尾聲時,兩國記者聚首中間點--夏威夷或關島,分享見聞,增進了解,務求未來更精準地報道對方國家。

而幾周前我有幸被邀請參與這美國傳媒交流會,分享了我對剛過去poignant(辛酸)9月的沉思:⑴二戰結束70周年;⑵ 911恐襲過了14年;⑶敘利亞內戰引發了聯合國形容為二戰後最大的人道危機,導致25萬人死亡,1,100萬人流離失所。

美英等國因「911事件」而入侵阿富汗,其後亦因懷疑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而發動違反國際法的戰爭,派兵18萬進軍兩國。儘管拔除了薩達姆這眼中釘,但找不到武器,卻令現時西方國家的心腹大患--伊斯蘭國乘勢崛起。最終阿戰、伊戰及敘戰更因「想你的人民好,所以美國打你」而引發歐洲自二戰後最大的難民潮。各國數以萬億計美元本應可做福民生的資源亦浪費於戰爭。

最諷刺的是,有了二戰以後成立的反戰維和機構-聯合國,阿、伊、敘戰的禍害傷痛深化了14年後仍不斷擴散,反而禍及全球的二戰卻能在5年內結束。而在亞洲另一端的中國,在紀念二戰結束的閱兵儀式時宣布裁軍30萬人,傳遞中國「取高鐵、捨兵炮」的發展抉擇。當二戰的5年變成中東大戰的14年,國債隨軍費開支暴升,客觀反思,眼前的民主制度是否製造了更多不文明?

大搞軍事對抗 令經濟疲弱

我和美國傳媒交流的那天,有一則新聞指三分一的美國年輕人寧可賣掉一個器官來清還學債。我作為父親,見了這數字感到極為心酸。因為讀書本來是為了籌劃子女的未來,但結果卻是廿多歲的年輕人未賺錢、未有物業時,就已經賣掉一個器官或背負平均21萬港元的巨債,未來70年就會很難過。美國學債高達1.8萬億美元,八分一是壞帳,屬私人債務中還款最差,比信用卡還差。更何況美國大部分工種收入都不足以讓他們還債,有三分一的學生更表示早知多讀書都不能還債,就寧可早些出來打低工資的工。正因起跑綫上己背負巨債,成家立室置業都會比嬰兒潮一代遲很多。

相反,香港的年輕人不用背負公債,更為大學教育提供八成的巨額津貼,可在起跑綫上輕裝上陣,跑得更快。美國的大學卻令年輕人失落於起跑綫,背負沉重的學債沙包,跑都跑不了。故此,發展教育,盡力令每個青年都站在同一健康齊全的起跑綫上,遠較舉債打仗為佳。因為以武力強迫他國以民主取代舊制多數以失敗告終,別國發展美式民主夢不成之餘,更陷於四分五裂。

美國不單內部有問題,外交也有問題,他們在2009年起實行重返亞洲戰略(Pivot to Asia)。明明亞太地區趨向穩定,但因為要防止中國崛起,所以衝着與世無爭的中國而來。本來美國外交政策聚焦中東及俄國,但這戰略令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挑起不必要的矛盾。正因為美國的教條主義,軍事上增派艦隊圍堵中國,經濟上建立排斥中國的TPP,近日更派軍艦到南海,之後又聯同日本作軍事演習,令中國迫不得已建造人造島礁以保障航道安全,以確保民生經濟發展。

靠武力霸權強推政制 令生靈塗炭

當民主實驗在中東因西方國家愈幫愈忙而失敗告終,西方各主要民主大國更應反思靠武力、霸權及Dogma來提倡自己一套制度的利弊,免得生靈塗炭。我不是針對任何國家,更非政制專家,但會不明則問,以事論事。幾日前我有幸私聚伊戰的一名主角-英國前首相貝里雅(Tony Blair),我問他民主制度於多國實行了二百多年,配套、思想及制度不斷進化,應已十分完善,民主路是否愈來愈易行?還是因為可能大部分政客都承諾很多利民福利、談很多道德高地,卻少提政策背後的價錢及債項,因此民主的最大敵人,不是伊斯蘭國及共產主義,反而是年老的民主?當人又老、錢又冇、債又多,卻要支付巨額福利開支及軍費、經濟增長又低,年輕人上流機會又少,就會造成社會危機,禍及人民。

人民生活好壞非取決於政治制度

他沉思了一會,肯定地指出民主路會更難行!幾天後這政壇巨人亦在CNN專訪上承認伊戰助長伊斯蘭國的崛起。英國人能反思過錯,但似乎唯一沒有反省後果而堅持教條主義的,好像就只有美國,仍執意樹敵,興風作浪,不顧國內問題,卻轉移視綫到假想敵身上。相反中國的「十三五計劃」預示會繼承過往使七億人脫貧、人民增壽30年的客觀成效,繼續改進,創建小康及法治社會,不斷創新,為人民創造不問教條,都能實際感受得到的幸福。我相信700萬港人都想香港好,但面對本地及國際的客觀形勢,又有很多資源及理想時,大家要客觀、全面、全觀地看看國家及香港所面對的世界情況。因為過往14年的經驗,證明不應問甚麼主義,而應看做出怎麼的結果。制度好壞,是取決於利民政策(人民更健康、社會更均富、國家更文明),而不是有多少飛彈、航空母艦和好聽的民主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