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30, 2016

幫年輕人上流、上樓,應減少官僚審批

(刊於2016年5月30日的晴報及經濟日報)

上星期社聯發表研究指,本港年青人有「假上流,真基層」的情況。其實,隨着發達經濟體因人口老化和債台高築,逐漸步入長期低增長時代,不止香港,恐怕全球的8、90後都將面對上流動力不足的問題。

而在樓價高企的香港,年青人除了覺得「上流」難,「上樓」固然亦是大問題。早前我與一群30多年經驗的建築業老行尊,談及香港的樓價高倨不下的原因。簡單地表達:樓價 = 地價 + 建築費 + 利率 + 發展商利潤。假設低利率及利潤要求不變,影響樓價的關鍵因素便是地價和建築成本。

而香港的建築成本之高,卻偏偏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去年底國際建築顧問公司Arcadis的研究指香港建築成本是亞洲之冠,比重視防震的日本還高,在全球更排行第三,僅次於倫敦、紐約。但明明環球通縮,中國的銅、鐵、水泥價格更下跌四、五成,本地建築費本應向下,為何逆全球大趨勢而上升?席間行內的專家指工資只佔建築費約三分一,因此薪金上升並非建築費暴漲的唯一因素,反而緩慢的官僚審批程序(red tape)複雜所帶來的工作效率低下(inefficiency)才是元兇。

所以若審批延誤仍不受控制地加劇,建築成本也會不斷抽升;那麼即使政府讓地價下調至零「賤賣」土地,(正如有發展商指地價已跌至每平方呎2,000多元,比杭州最新地價還低,亦令政府「支持高地價政策」的指控不攻自破),建屋成本以至樓價也難以下跌。可惜,今天公共政策討論動輒把議題政治化,卻忽略了問題的核心和真義﹕例如近日新界收地問題,因為當中牽涉發展商,社會的討論便轉移到「地產霸權」之上,而忽略了明明有私人土地被佔用多年;以至東北新市鎮發展可以帶來數以萬計的公、私營住宅單位。

同樣地,官僚審批程序的效率問題遠不及「官商勾結」、等容易上口的口號煽情,社會並不會太熱烈討論;但它卻確實是急劇地打擊本港競爭力的大問題,亦已為社會經濟造成「全輸」局面:(1)樓價高企,年青人嘆「上車」無望;(2) 審批程序同時影響公私營房屋供應,公屋落成慢了,基層上樓無期;(3)商業硬件落成慢了,推高租金,外商卻步,青年「有才無工做」,自然上流力欠奉;及(4)政府地價收入縮水,壓抑了扶貧助弱的資源。樓價不理經濟死活上升,但政府收入卻減少的形勢已成定局。

土地發展的審批程序緩慢,箇中原因離不開城市規劃制度的繁文縟節過多、審批的官員態度僵化,欠缺靈活彈性;以及部分法規追不上時代變遷與社會需要等。舉個例,審批部門如屋宇署及地政總署在審批圖則時,都有服務承諾甚至法定時限,要在限期前完成審批。本來這應是「上限」,實際情況卻變成審批往往都只趕在限期前完成——但明明不同發展項目規模不一,沒理由一個3座大廈的屋苑,和一個只建3間房屋的發展,審批的時間居然會一樣。背後似乎反映主審官員只按本子辦事,沒有靈活地因時制宜,加快審批。

又例如,本港有大量「綜合發展區」(CDA),這些地皮上的任何發展都需要提交「總綱發展藍圖」供城規會審批。而有關審批卻沒有清晰客觀的準則,而且任何微細更改,都必須重新遞交新申請,費時失事。正如去年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指出,本港仍有待批核的CDA土地達200公頃,凍結近10萬個住宅單位供應,無助紓緩極其嚴峻的房屋短缺。而本年初,港大的另一研究亦有類似結論。

又例如,現時的法例基於消防安全,規定安老院的高度限制為24米;然而醫院卻沒有類似的限制,可以建成20至40多層的高樓——雖然兩者同樣都住著行動不便的人士(長者及病人)。面對迫在眉睫的人口老化,社會對安老院宿位需求與日俱增,是否應因時制宜,放寬相關的限制,務求地盡其用﹖

若和區內其他城市比較,中山將以80億元興建面積80 公頃,相等於2.5個香港海洋公園的航天樂園;類近的造價,在香港連一間瑪麗醫院的重建也造不到(逾90億元)。再者,香港迪士尼的第二期發展計劃卻遲遲未落實,令旅遊業飽受挑戰,包括橫琴長隆、上海迪士尼樂園、未來的北京環球片場等。

繁複的規劃及審批程序不單白白令香港錯失發展良機,更令基建超支,令政客把「基建大白象」口號掛在口邊,挑起社會矛盾。但事實是,交通基建是投資而非開支,為香港帶來客源和商機。今天的投資,是為了建立未來60年稅源的基礎,換言之也支持了未來數十年的社會福利。

香港今天其實早已強敵環伺,對我們的商機虎視眈眈:我們已因沒有創科政策配合,把明明起源於香港的無人機公司大疆白白送給深圳;而明明會展場地極為不足,年年「趕客」時,亞博館第二期的發展卻又耽誤多時,勢把會展旅遊業的機遇送給橫琴;商場、酒店供應不足,旅遊業勢敗於澳門;就連金融業機遇也隨時輸給前海、上海﹗

過去170多年,香港的發展機遇吸引無數人才「尋找他鄉的故事」,如邵逸夫、李嘉誠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了年青人上流,基層家庭上樓,香港必需急起直追,加快發展,包括優化各項官僚程序,否則我城的肥水就會流到別人田,更因審批效率越來越差而糟蹋了年青一代的上流力及上樓力,香港便會由「尋找他鄉的故事」的目的地變成起點;因為讀書最多的8、90後將被迫離鄉別井,令香港變成老人村,令我們欠缺資源支援老弱傷殘而陷入長期衰落,恨錯難返。

Monday, May 23, 2016

港人是時候擔起責任

(刊於2016年5月16日的晴報及經濟日報)

上周五政府公布了首季經濟數據,GDP按季收縮0.4%。一葉知秋,第一季一般都是個較強季度,出現首季按季收縮絕非好兆頭。事實上之前的首季收縮,已經是環境極差的2009年、2003年、2001年和1998年,預示着前路極為艱難,隨時出現連續多季衰退。這應驗我們先前的預期,我們打爛了「好客之都」的金漆招牌,各地客人少用我們的各項服務,香港已步入衰退時代。衰退在眼前,現在港人是時候長大,隨着勇敢誠實地承認問題、擔當責任(put our big boy pants on),作些深思熟慮的重要決定。

經過黃金6年的「工等人做」,「年年有薪加」的長期好景,市民以至政府可能會誤以為眼前的結構性衰退只是周期性的收縮,就像一般流感,一星期後便會自行復元。我們並不同意,並認為失業率將由現時的3%左右,上升一倍至近6%。以為問題會自動解決,是典型的拒絕接受現實,是每個地方衰落的原因之一,更甚者會推諉責任,把問題「賴」到別人頭上。

暴力趕客 經濟民生禍根


我們認為,擺脫困境需要一些相當深層次的思想改變:正如港人克服沙士,是由於我們學懂勤洗手;97年的金融風暴,則讓我們明白單靠炒樓的經濟不可能持不能成功。今天香港要復甦,港人則應明白,暴力趕客,對經濟民生實是禍根。

我們還要明白,只迷戀政治口號,對建構人人受惠的文明社會毫無幫助,因為我們還同時需要兼顧經濟(加建商業軟硬件)及社會(興建醫院、老人院)發展,否則打工仔保不了飯碗,人心惶惶,連帶減少消費,家庭主婦也得精打細算,省得一毫得一毫,令已冷清的內部消費更見死寂。當全球各地正在復甦,香港卻獨自衰退時,市民更要深切反思何以我們「獨憔悴」,從錯誤中學習,重拾香港沿用多年的成功方程式,轉危為機,取得共識,攜手同心,重新起步,發展香港,為社會增值。

四十年代起的十多年,香港經歷三戰(二次大戰、國共內戰及韓戰),社會不僅赤貧,連僅有的就業機會——轉口貿易,都因韓戰帶來的貿易禁運遭遇沒頂之災,全民失業。但港人勇於轉型,短短兩年,香港由轉口港變成輕工業重鎮。山寨廠遍布全港各個山頭及住宅區,家家戶戶穿膠花,也造就李嘉誠先生賺得第一桶金,現時的中坑,差不多整代人都是山寨廠養大。正因港人腳踏實地,敢於嘗試,摸着石頭過河,累積營商經驗;隨着80年代內地改革開放,港人就把廠房遷至廣東省,擴充業務,造大做好。儘管當時國內的法制、人才、燈油火蠟及法規程序都未達水準,但憑着港人一步一腳印,堅持走下去的精神,還是把中港兩地的製造業做到世界最好,使廣東省成為全國、全球的輕工業中心。

同樣,這成功方程式亦應用了在金融業上。例如青島啤酒來港上市,開展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遙長路遠的艱辛歷程。結果,由一罐小小的青島啤酒做起,為H股上市拉開序幕,其後北京控股來港掛牌,集資興建了首都機場公路。我們亦從經驗中學習,不斷改進,之後吸引了中移動來港上市,透過集資得來的資金建設了全國的流動通訊網絡。沒有這筆資金,便沒有其後提升的3G、4G網絡,當然亦遑論騰訊及阿里巴巴等科技巨擘的發展,可見香港股票市場對中國的發展起了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

這個故事亦正好反映,因為中港一家,不分你我,青島啤酒走的第一步,才漸漸吸引到四大國有銀行、中國人壽等來港上市,讓它們「走出去」,同樣世界各地的企業也透過香港踏上國際舞台,例如Prada及俄鋁都來港上市,造就香港的IPO市場做到世界第一。

港成功在於循序漸進

上述例子充分說明香港成功的方程式是建基於⑴嘗試、⑵做大做好、⑶做到世界最好,但這方程式更包含三個重要因素,包括:⑴了解客觀局限、⑵做事要漸進而非冒進、⑶樂意服務不同客人。

但近年港人卻偏偏沉醉於政治格子中不能自拔,為了追求一個含糊「國際標準」的選舉方法,盲目追求「超完美」,這冒進而非漸進的態度,最終更引發了違法佔領行動,更令港人失去了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機會。舉個例,若你擁有100萬,你會否孤注一擲只投資在一隻股票﹖還是選擇分段吸納,或先分散投資,謀定而後動?

同樣,港人為了追求全民退休保障,就要求一步到位,不顧資產審查的道理及公共財政局限,堅持要人人有份,結果議會及民間為這議題打生打死兩、三年,卻沒有多談對退休長者更為重要的擴充公共醫療系統及加強長期照顧等,結果連有資產審查的退休保障方案也隨時落空。又舉個例,若你想在哈佛大學讀書,但若它不取錄你,難道你連大學也不入嗎?夠竟多讀一點書,多幫長者一點忙,多做一點好事,先行出第一步,以致一人一票選特首——真的是不是比甚麼都沒有,原地踏步,更能利民?

又例如,當我們與發達國家同樣面對人口老化帶來的消費力減少時,各地政府都四出宣傳,務求吸引客人來消費。而香港正是最接近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中國,本應是最大最先的受益人,但我們卻把旅客標籤為罪人,努力把客人趕走。其實這並非我城獨有的現象,全球各地的「賴人」排外情緒都十分高漲,例如美國的總統候選人又建議驅逐穆斯林、英國則打算脫歐、ISIS亦四處以武力迫使異教徒歸化成穆斯林;但港人應要明白這排外的閉門關島心態只會破壞「好客之道」的金漆招牌,白白把客源送給對手,拖垮香港各行各業,斷送香港的生意、職位及恆常稅收,對民生百害而無一利。

香港向來的成功,都是基於完全的誠實(raw honesty),懂得客觀全觀審時度勢,不急於冒進,按部就班踏上成功路。我深信假若我們認清這成功方程式及背後的重要因素,我們定能景隨心轉,不再只談政治烏托邦而忽略了「爆棚」的醫院、失業率的上升和不文明的趕客行為,重拾這民生、經濟的成功方程式,積極把握眼前的機遇,例如中國中產增帶來的結構性經濟機遇、「一帶一路」沿途國家的發展機會,把人才、錢財、商機都鎖緊在香港,為我們讀書最多的下一代創造源源不絕的上流力及職位,這樣也為庫房帶來恆常的稅收,用來支援老弱傷殘,使香港在方方面面都做到世界最好,成為最人性化、最繁榮、最文明的國際大都會。

Monday, May 9, 2016

認清客觀事實 重塑香港

(刊於2016年5月9日的晴報及經濟日報)

本周五政府將公布第一季經濟增長,數字可能引證我們的預測,香港已於第一季步入衰退。縱使上周已過立夏,但打工仔對着撲面而來的結業裁員潮,很可能仍會感到陣陣寒意。當心態鐘擺隨經濟由「工等人做」、年年有薪加的「極盛」黃金六年,隨時開始轉入「極衰」時代,先撇開家庭要面對的財政困境不談,在開始細心反思、審時度勢(put our thinking caps on),謀求新出路之前,我們更應先停下來欣賞港人的靈活變通。

筆者的意思是:港人好景時可以和牛配紅酒,但大多數都是私下慶祝,並不會過火或過分「loud」;不過,隨着今年「錢途」剛轉了彎,就連年年例爆的母親節晚餐訂座率也只剩下65%。說好聽的,我們可以讚媽咪們「彈性」極強,能屈能伸。但說穿了,我們這幾年沒有把握百年一遇的發展機遇,連累到今天本應有的和牛餐變成漢堡包餐,見到媽咪的強顏歡笑,做子女的也應有愧。

大部分港人不認同暴力


借用林鄭司長在推動「欣賞香港」運動時的解釋,正如你欣賞、感激一個人,你必定已明白、了解這人;那麼我們口說「愛港」、「愛本土」,希望普羅大眾的日子過得更好的話,也應善用香港眼前這盛衰關鍵的轉捩點,先把激情放在一旁,冷靜、客觀地了解香港為何轉衰的原因,並對我們的核心價值和優勢,作出深層次反思,繼而攜手同心,大步向前,發展香港,為社會增值。
過去兩年,我城經歷了佔領行動、趕客示威、農曆新年的旺角動亂,但事實上2015年香港的犯罪率卻創出36年來的最低。這除了表示香港治安依舊完善之外,也正正反映港人在激情過後,能知恥近乎勇,而更想珍惜、守護我城的守法精神;也充分證明了絕大部分港人根本不是凡事暴力、口號化,習慣以一竹篙打一船人的不文明人。
既然我們重視治安,就更要守護香港「安全城市」的招牌,絕不能再做出「港人毀港」的自殘行為,重拾「好客之道」,吸引遊客來港。筆者相信,港人汲取了近兩年大小事情的教訓,明瞭到少數人的趕客暴行絕非代表我們的想法,所以很多市民也覺得心裏有愧,亦聽到朋友自覺地對旅客更友善,主動協助來賓的例子。能逆經濟轉差而日益增多,從心裏發出的善意,也是細味、欣賞香港的一個小寫照。

內地遊客成為代罪羔羊

一個地方的衰落,可以從多方面體察得到。但一般而言都有兩個通病(common factors)︰一曰「賴人」,總是認為「我們的禍是他人的錯」;二曰掩耳盜鈴,明白了問題卻不嘗試根治,反而找容易的治標辦法(Find easy fixes)。

例如,香港的人口老化問題迫在眉睫。而興建醫院、老人院又和政治扯不上關係,再者人人都有父母,何以我們的官員、議員甚至市民對此都沒有共識,大力爭取為將倍增的長者人數做好準備?
又例如,面對旅遊業寒冬,有人提出內地旅客減少不是問題,香港應吸引其他外國遊客訪港。但明明⑴內地正坐享全球獨有的結構性增長,中產人數急增勢必長遠帶動外遊需求;⑵內地遊客消費額倍數高於其他地區遊客,增值最高。要靠消費少的外國遊客推動本港旅遊業,實是緣木求魚;⑶數字上,內地遊客的犯罪率比本土港人和其地遊客都要低。在這背景下,還執意力拒內地客,實在是毫無理據可言。

若要重塑本港「旅客之都」的美譽,就要認清客觀事實,澄清謬誤。有說近年港人總樓價高企是內地人買貴港樓之錯,所以對大嶼山及新界東北等發展冠以「內地人後花園」之名,但明明內地的人均居住面積遠比香港人大,「後花園」之說不攻自破。何況,有報道指多了5,000名俄國人留港定居;而在港的法國人數字亦由回歸時的4,000人增至超過12,000人。若以每兩人一個單位計算,還未計另外各西方大國,單是這17,000名外國人可能已經住了8,500個單位,何以卻不見港人說「鬼佬」也有份買貴、租貴香港房屋?

港人同樣引致交通擠迫

以西鐵為例,雖然港鐵已增加一卡車廂,但載客量仍超過100%,依然十分擠迫,所以有人認為旅客及水貨客太多,是交通工具擠迫的元兇。先不說水貨客當中至少超過一半是本土香港人而非內地人;再者,其實當人人使用智能電話及閱讀免費報紙時,本來一平方米列車空間可以容納6人,都變成只可容納4人。以每日有510萬人次乘搭港鐵計算,便等於多了145萬乘客或4倍自由行旅客的數目。加上港人都「貪方便」,不願意走到月台前後、較遠但人較少的車廂,變相令車廂更擠迫。

另外,我們希望長者能健康樂頤年(Active ageing),因此政府推出了「2元長者乘車優惠」,平均每日吸引67萬人次使用,等於每日來港的30萬自由行旅客的2倍,因此旅客絕非令香港擠迫的元兇。

同樣,台灣人、新加坡人、馬來西亞及泰國華僑等多數說國語,相信不少港人會先入為主,誤把他們當作內地人,更可能把不滿情緒發洩在他們身上。但本來旅客來港買珠寶、手錶、手袋、藥物、化粧品是正常不過的守法行為,又能振興經濟,創造就業,但我們卻「好人當賊辦」(Criminalise tourists),把旅客標籤為罪人。

這趕客情緒源於傳媒放大個別旅客的行為。若大家撫心自問,灣仔及蘭桂坊不時有人醉酒鬧事,近日甚至有娛樂圈的星級形象顧問在公眾地方小便。若大家對內地小孩小便感到義憤填膺的話,你又會因上述事件火冒三丈嗎?還是持雙重標準,其實心中有把寬鬆的「洋尺」及狹窄的「中尺」?

其實,正本清源的方法,固然是「造大個餅」,增加香港接待旅客的容量;除了可以解決商場擠迫等的問題,還可以帶來額外的經濟資源,支援我們的老弱傷殘。但政客們卻選擇做容易的事,用上諸如趕客、踢篋,甚至提出港獨等所謂方法。

以務實的態度應對危機

再講,當年港人「暴發」外遊時,又有否做出不雅的行為舉止又大聲說話呢?既然這是每個社會的必經階段,內地旅客的行為始終會遂步改善、進步,我們又何需太在意(overreact),事事歧視內地人呢?更何況連一向待華並不友善的日本,也打算讓中國人免簽證入境。同樣,即使中國曾經介入兩韓戰爭,但南韓都打算於黃海興建由中資主導,設有旅遊設施的「中國城」。曾在沙場血戰,真的拼個你死我活的中日、中韓都能化敵為友,但相反與中國同坐一條船的港人卻執意把內地人妖魔化,趕客走,是否十分諷刺,令人慚愧呢?

剛踏入夏季,英超聯的盟主便已誕生。當球迷們熱談李斯特城神話時,其實同樣的故事—在倒下來時作深刻反省,繼而積極重組、做好做大的絕處逢生故事在香港174年歷史不知發生了多次。箇中原因正是我們都流着靈活務實、有錯即改、盡善盡美、追求公義和社會良心的血。

所以,眼前的衰退正好讓港人黑白分明地了解到,我們的問題是自己的事,不能推搪給任何人。既然如此,今天是時候勇敢誠實地承認問題、擔當責任(put our big boy pants on),認真果斷地解決問題,用深層次的反思為深層次矛盾找出答案;以客觀分析取代捨激動煽情的口號,以將心比己的良知代替極端暴力和憤怒,以務實積極的態度來實踐真正利民的公共政策。

了解客觀數字是全觀(Holistic)認清事實的第一步,因此筆者深信假若我們能冷靜地審視香港的話,就能打破迷思,境隨心轉,重建中港的良性互動及緊密關係,同時吸引世界各地的客人來港,使我城的各行各業踏上復甦之路,讓香港能像鳳凰般浴火重生,再創輝煌。